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35章 初到鬲候府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35章 初到鬲候府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自古就被认为是“天下之中”。时下的洛阳,不仅是都城,更是“丝绸之路”最东方的起点,吸引了天下商贾汇聚于此,车马如龙,络绎不绝。

吴咏一行人经过一天的赶路,终于来到了洛阳地界,很快他们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这人也太多了点吧!

昨日他们并没有赶夜路,而是选择一处驿站休息一晚,天放亮才出发,一路直行,此时刚好辰时,来到洛阳城外。

只见前方车辆排起了长队等待入城,一眼看去,绵延不绝,不知有多少里。这比起宛城来,不知要热闹繁华多少倍。

吴咏还在想什么时候轮到他们进城时,却发现车夫将一面写有“鬲候”字样的旗帜插在马车的一侧,就这样大摇大摆驾车直行,向城门而去。

那些排队等候的人,虽然对吴咏乘坐的马车指指点点,却没有任何人出来阻止,显然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又行了小半个时辰,忽见城门口有人朝他挥手。吴咏有些疑惑,他并不认识此人,但车夫却驱车来到这人面前停下,然后下车为吴咏引荐道:“这是鬲候府的长孙朱垣。”

不等吴咏开口,朱垣便走到吴咏身边,亲切地拉起他手,然后哈哈大笑道:“可算把你等来了,走,快随我入城,家里的太夫人可是等急了,已经派人催促好几次了呢。”

吴咏还没反应过来,便被这人拉到另一辆豪华的马车中坐下。

随着马车缓缓起到,朱垣掀起车帘,不停给吴咏解说车外的场景。

“吴家贤弟是第一次来洛阳吧,你看这洛阳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与宛城相比如何?”

“无法相提并论也!”

吴咏在家时,祖母便嘱咐他到了洛阳,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跟家里一样,出言无所顾忌。因此他在面对初次见面的朱垣时,一直很谨慎,能不开口,尽量不说话。

朱垣见吴咏如此,也大感无趣,忍不住叹息道:“贤弟大可不必如此拘谨,如今你被天子点名当侍读,多少人羡慕都来不及,自不敢挑你的过错。就是在我五姓家族中,你如今的地位,可是在咱们这辈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长辈们都嘱托我们要与你交好呢。”

吴咏微微一笑,拱手道:“兄长所言甚是,小弟以后在鬲候府借住,少不得要叨扰兄长,还望兄长海涵。”

朱垣摆摆手,“都是自家兄弟,无须客气!以后在府中你遇到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吴咏见他如此坦诚相待,便逐渐放心戒备的心思,与朱垣谈论起来,顺便打听一下鬲候府的情况,好提前有个准备。

其实在来洛阳前,五姓家主就给他普及过洛阳中五个侯府的情况,只是他们也是道听途说,只知道一些大体概况,至于各侯府的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居住在洛阳的五姓家族,虽然还以固始候府李家为首,但却是鬲候府朱家最为显耀。

朱家如今显耀的原因,是因为当代鬲候的父亲朱演因为兄伯参与了外孙女儿阴皇后巫蛊事件所牵连,被免为庶人。还是后来邓太后念及其先祖朱佑的恩情,续封朱冲为当代鬲侯。

自此朱家搭上邓太后的线后,便逐渐显耀起来,朱冲的儿子朱泚更是娶了南阳新野邓氏女为妻,生下一子两女,儿子便是朱垣。

说到朱家就不得不说卓家,因为五姓家族互为婚姻的关系,当年朱家被去爵后,身为泛乡侯的卓棽,因为膝下只有一女,便想把朱冲招为女婿,接任泛乡侯府。

却没想到天意弄人,朱冲后来被邓太后看中,续封为鬲候。而泛乡侯卓棽死后,因为后继无人,被直接去爵了,如今只剩下一个偌大的泛乡侯府。

因此卓家的泛乡侯府家产一直都是朱冲的妻子卓氏在打理,甚至朱冲过世后,因为长子朱泚继承了鬲候府,卓氏便让次子朱羡去继承泛乡侯府。

所以要说五姓家族中谁最有话语权,非鬲候府朱家的卓太君莫属。

因为自身的关系,卓太君对五姓家族中有才学的后辈非常看重,因此不少人都受到过她的恩惠,对她也十分敬重。这也是吴咏会被安排到鬲候府住下的原因。

想到这些,吴咏不禁开口问朱垣道:“不知太夫人有何喜好?小弟来得匆忙,也不知备下的礼物是否合她老人家的心意。”

朱垣听后却是哈哈一笑道:“祖母她对你这样有出息的后辈最是喜爱,你能住到鬲候府,也是她一力促成的。至于礼物不礼物的倒是其次,你也无需放在心上。”

吴咏迟疑一下,继续问道:“府中的叔伯兄弟和姑嫂姊妹可有喜好?小弟初来乍到,也好略表心意。”

朱垣有些诧异地看吴咏一眼,他没想到吴咏小小年纪,竟然就这么懂人情世故,果然不愧是天子点名要的侍读,智慧异于常人。

因此,他仔细想了一下,才开口道:“其实鬲候府的主人并不多,我父在朝中当值,白天很少能见到他,母亲则是常年伺候在祖母身边。前几年姑父意外身死,祖母担心姑母母女两人无依靠,便派人将她们接回府中住下。此外府中还有四位妹妹和一个堂弟。”

随后他面色一正,道:“你的五位姊妹倒也罢了,平日里有长辈看管,应该不会对你产生困扰,但我那位堂弟可不是好相与的,他自幼被祖母娇惯,脾气可是怪异得很,你住在府中勿要与他发生冲突。”

吴咏听完,顿时心中有数了,他没想到鬲候府竟然如此阴盛阳衰,偌大的侯府只有三个男主人住。据说这侯府可是占地八十宅,他家一宅之地,一家六口住起来就感到空旷,真不知道真八十宅住起来是个什么样。

就这样无聊地想着,马车很快来到鬲候府大门前。

此时正有几个仆人在巡视,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少君回来了啊,刚才太夫人还派婢女来查看呢。”

“去后院通知一下太夫人,就说吴咏到了。”

朱垣将马车交给仆人处置,随即就要拉着吴咏进屋。

“兄长稍等,我还有三位同伴要等。”吴咏还想等成昭三人一起。

不成想朱垣拉着他就走,“放心吧,你的那几位同伴,自有仆人安排好,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你随我去见太夫人。”

吴咏被朱垣拉着,却不进正门,只从一侧的角门进入。

两人刚来到后院时,便看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吴咏一眼就认出她就是鬲候府的太夫人卓氏,刚想要见礼,却被卓太君扶住。

“好孩子,自家人就不要这么客套了,过来让我好好看看咱们五姓家族的麒麟儿到底是何模样。”

说着,也不等吴咏反应,就将他拉到面前,仔细打量起来。

“不错,不错,剑眉星目,果然是一副好姿容,怪不得宛城的五姓家主那边都传书与我说你是当世难得的奇男子。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嘻嘻,母亲这话可没说到点上,这吴家侄儿可不仅是姿容好,才学品行也是一流的,要不然怎能得天子相招。”卓太君右手边的妇人,也跟着起哄道。

卓太君被她一打岔,这才想起正事来,于是指着妇人给吴咏解释道:“这是你姑母。”

随即又指着另一边的两位妇人道:“这是你大伯母,二伯母。”

吴咏一一上前见礼,又惹来一阵调笑。

这时卓太君又指着身后的一群少年男女说:“这是你堂嫂。这是你大堂姐钗凤,二堂姐钏凤,三堂姐玉凤,堂妹宝凤,堂弟朱孜,表妹任蕙。”

吴咏上前一一与他们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都是一副好奇的眼神看着吴咏。

之后,卓太君便带着众人到屋内坐下,又询问了吴咏一些事迹。

吴咏捡一些乡里的日常趣事,当做讲故事一般,说与众人听。

之后又被问到太虚幻境的一些事,吴咏也都回应得体。

众人见吴咏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虽是乡下出身,却又不卑不亢,顿时多了几分亲近之色。就连朱家四风,也逐渐消除与吴咏的生疏感,开始围着吴咏问东问西起来。

这让一旁的朱孜颇为不爽,一直以来,家中众人都是围着他转,这突然间冒出来一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小子,抢了家人的关注,让他十分不开心,因此他忍不住高声喊道:“我听很多人说,你能五步成诗,不如你现在就作诗一首如何?”

吴咏见屋里的众人都盯着他看,却没人出来阻止,似乎也有考校的意思。于是想了一下,便开口吟道: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这是后世北宋时期汪洙《神童诗》的开篇四句,倒是让众人对他刮目相看,就连刚才还嚷嚷的朱孜,此时也是吃惊地看着吴咏。他虽然年幼,却不傻,自然明白吴咏作此诗的用意。

是晚,朱泚回到家中听闻此事,便将吴咏喊来,对他说道:“你明日准备一下,随我一起进宫面见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