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34章 准备去洛阳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34章 准备去洛阳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吴咏要去洛阳做天子侍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乡里,甚至连宛城外的流民都知道了。

随着陈球的离开,没了官府救济的粮食,流民们便开始自谋出路了。有的带着自学的太虚秘法回到原来的乡里,有的则继续向其他地方流窜,甚至有些流民为了生活在这里,甘愿卖身为奴。

所以宛城外真正留下的流民已经为数不多,他们大都是奔着太虚吃食而来的,没有学会秘法前,他们自然不会离开。

因此要说谁对吴咏的消息最是关心,那就非他们莫属了。

吴咏这几日是烦不胜烦,每日都有不少流民等在复望里大门口,指名道姓说愿意卖身到吴咏家为奴为婢。

对此,吴咏都是好言相劝,让人将他们送到伏牛山的十二寨中,让杨冀他们安排。

流民的情况好解决,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棘手了,因为他当天子侍读的消息传开了,许多自认为有才学的人,开始到他面前毛遂自荐起来,愿意给他当门客。

这些人大多在乡里有些名望,吴咏可不敢轻易得罪他们,有心拒绝,又担心伤了他们的颜面。不拒绝吧,他现在才十二岁,此行去洛阳,前途还未知,又怎敢轻易收门客。

因此,每次有人来自荐,他都没有明确回复,只说会考虑一下,但是总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就在他烦恼之际,这天朱里典来找他,还带来了一个令吴咏意想不到的人。

“大人,你怎么有空来这里?”吴咏一见,惊讶地问道。

岑晟摆摆手,苦笑道:“我现在已经不是太守府的功曹了,可当不起大人称呼。”

接着,他正色道:“我听说你要招揽门客,就不请自来,学人毛遂自荐。”

吴咏一愣,他没想到岑晟愿意来当他的门客。

要知道他不久前还是太守府的功曹,功曹虽是吏,可是权力却不小,除了协助太守选用属吏外,还可以参与一郡的政务,可谓是风光无限。

如今岑晟愿意自降身份来当门客,这让吴咏有些摸不着头脑,犹豫了许久,才开口道:“大人能屈尊,小子自是求之不来!可是小子如今对前途也是茫然无措,担心到时会耽误大人的前程。”

“无妨,我既然来当门客,自会为主君分忧解难。”岑晟对吴咏拱手行礼。

其实自从那日太守府中陈球说了那句话后,岑晟就有些心动了。他对吴咏的前程是非常看好,年纪轻轻,就心怀天下百姓,还不为名利和钱财所动,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行啊,自古圣贤也不过如此!

所以他这几天一直找机会,可是随着吴咏当天子侍读的消息传开后,所有人都十分看好吴咏的前程,大批自诩才学优良的有志之士,纷纷登门自荐。

这让岑晟有些苦恼,可是他又不能太过着急,不然就落了下乘,反而得到轻慢。

直到吴咏被这些人搞得焦头烂额之后,他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这才登门自荐。

吴咏对岑晟的能力也是非常敬佩的,就从他将数十万流民安排管理得妥妥当当,不难看出此人的才能很高。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当场便定下主宾的名分来,接下来就由岑晟代表吴咏去考核来自荐的人。

这边自荐的事情刚了结,那边五姓家主又联袂到吴家来做客。他们见到岑晟当了吴咏的门客也十分惊诧,随即反应过来,又敬佩起他的远见来。

别看吴咏现在只是去当天子的侍读,等过些年,他与天子熟络了,为门客谋个一官半职,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到时这岑晟官服加身,就摆脱了民的身份,进入士的阶层,要知道时下当官是很难的,许多有才学的士人究极一生也未能在朝廷上谋个一官半职。

这时人口达到五千万之多,而朝廷的命官却只有八千多人,当真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就像五姓家主,虽然在乡里也有些名望,但在官府面前却不值一提。

因此他们对于岑晟以后有机会进入官场,是无比羡慕的,要不是他们身为家主,要为家族的繁盛考虑,恨不得能以身代之。

不过羡慕归羡慕,五人还是将此次到访的目的跟吴咏说了一下。

一是代表各家给吴咏送来贺礼,二是告知吴咏到洛阳的住所安排。

“洛阳那边传来消息,咱们五姓同气连枝,守望相助多年。你如今身为天子侍读,不能堕了咱们五姓家族的名声,衣食住行的规格都不能低了。现在咱们五姓家族,也就数朱家的鬲候府在洛阳能排得上名号,你到了那边后,就直接住进鬲候府,那边已经给你安排好了院落。”

吴咏这次真的惊了,他没想到这时人们的家族荣誉感竟然如此强,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能为天子侍读,这不仅是一种骄傲,而且是一种荣誉。五姓家族已经很久没有像样的人物站出来了,他们已经沉寂许久,迫切希望有个后人能身担重任,来挽救五大家族继续衰败的颓势。

想到这里,吴咏顿时觉得自己身上压着千金重担,但他还有个疑问,“五位伯父,小子该如何去洛阳呢?”

“这个你无须担心,过几日就会有鬲候府的马车来接你入洛阳。”

说着,五位家主又将自己的贺礼摆在吴咏眼前,叹道:“这是咱们宛城五姓家族积攒多年的积蓄,你此去洛阳当天子的侍读,日常的开销定然不会少了,这些就拿去应急吧,只盼你今后有大成就后,不忘宛城五姓家族对你的支持。”

吴咏看到五个盒子中装的大都是金银玉器,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立刻起誓道:“我吴咏对天发誓,倘若今后能出人头地,定不负五姓家族的栽培之恩。”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两月有余,他现在对于金银玉器有相当的了解,别看后世电影电视剧动不动就是金子银子的,其实百姓人家是很少能有机会接触到银子的,更别说金子了。

这五盒金银玉器,也不知掏空了五姓家族多少年的积蓄,当真是让吴咏心怀感激。

此时他才明白,不论何时,金钱永远是不能少的。以前自己有些看不上这些钱财,看来以后要改变心态了。

他这边想着心事,五姓家主知道他现在非常繁忙,也没在吴家多呆,又嘱托吴咏几句到洛阳小心行事,便离开吴家。

今天吴咏是真的一刻都不得歇息,五姓家主刚走,伏牛山十二寨那边杨冀也带着一人来到吴家。

这人吴咏也认识,就是他去宛城时,遇到一群非要追随的流民,其中领头的鄢展就是今日随杨冀一起来的人。吴咏没想到过了这么久,他还在伏牛山。

杨冀是知道吴咏的性格的,因此他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开门见山,说道:“仙君此去洛阳,前途未知,身边不能少了人护卫左右,我们经过商议,决定让鄢展跟随您一起去。”

接着,他又担心吴咏误会,于是解释道:“仙君勿要小看他,鄢展孤身游历过多个郡县,还曾跟京都的虎贲将军王越学过剑术,等闲四五人根本进不了他身。”

吴咏能说什么,对方一片好意,拒绝就是打对方脸了。

就这样,吴咏将鄢展留在了家中,等过几日带他一起去洛阳。

虽然这几日很多事情让他烦心,唯一让他欣慰的事,就是何莲听到他要去洛阳,便从广明乡的善居里搬回了褒德乡复望里。

有了何莲的到来,他此去洛阳,也能安心些,毕竟他有些放心不下上了年纪的祖母。

家里听说他要去洛阳,担心他不会照顾自己,死活都要让成昭跟他一起去,方便照顾他。

吴咏拗不过祖母和母亲两人,只能答应带成昭一起去。

这样就出现问题了,虽说家里还有郭氏在,但她还要照顾何叶何草两小,又要操持家务,即使有何莲的到来,也难免会疏于对祖母的照顾。

为此,吴咏甚至还起了购买奴婢的想法,但最终还是被叔父卓文宣劝止了。

“你走后,家中只剩下女眷,这些未经主家调教的奴婢,若是动了恶念,后悔都来不及。”

接着他又笑着对吴咏说道:“你且放宽心便是,有你叔母李氏在,定不会让你祖母和母亲受了委屈。何况咱们复望里如今都指望你能有大出息,自然不会让你有后顾之忧。”

吴咏觉得还不够,时下医疗条件还比较落后,说不得一次偶然的风寒,就要了人的性命。

为此,吴咏还专门去了宛城一趟,找到正在学习医术的张机和华旉,拜托他两人有时间便去看望一下家中祖母。

有这两位后世鼎鼎有名的神医在,他也放心不少。

一切准备妥当,吴咏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带着成昭、岑晟和鄢展三人,乘坐鬲候府的马车,向洛阳进发。

路上,吴咏想探寻一下鬲候府的一些情况,没想到却得到车夫这样一个回答。

“好叫小郎君得知,不是小人不说,而是府中的老夫人和诸位小娘等急了。咱们先抓紧时间赶路,到了府中,你便知道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