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33章 送别陈球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33章 送别陈球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时间一晃,又是几天过去,转眼就到了陈球卸任太守离开宛城的日子。

虽然宛城离洛阳有四百里之远,但罢免他南阳太守的旨意,还是在天子朝会的第二天就送到陈球手中。

这几日陈球一直忙着遣散属吏,整个太守府每日都是人来人往,基本都是兴致勃勃而来,垂头丧气而去。

古代实行的是“一衙两制”,亦即官员属国家编制,由国家任免,由国家提供的俸禄供养;而吏不进入国家编制,不由国家聘用,不由国家薪金供养。

这样一来,吏归衙门的主官任用,他们对使用他们的主官负责。一位官员到任,带来一批吏;一名官员卸任,又带走一批吏。

时下实行是“三互法”,既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防止结党营私。所以官员是基本都是外来的,等到任期已满,就要调职去另外的地方做官。

吏都是是本地的人,熟悉当地的风俗人情,可以为新上任官员提供帮助,只要能得到官员的认可,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时下的人都比较重视名声,属吏的德行操守都能做到不越矩。不像后世的属吏,成为衙门实权的掌控者,越权、窃权、弄权、专权甚至专政,令百姓深受其害。

就像后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的:“天下诸司所用走卒不可无者,持簿书亦不可无者。然良家子弟一受是役,鲜有不为民害者。”他觉得奇怪,怎么好端端的良家子弟,一旦做了书吏或差役就变坏了,而且很少有不害民的。进入吏的行列,为何好人会变坏?

陈球为官数十年,去过不少地方做地方官,对于遣散属吏一事,很有心得。他当南阳太守四年多以来,属吏们办事还算尽心。毕竟相识一场,他也不吝啬,根据级别的高低,每人都给予了一笔钱财。

少则百钱,多则上万钱,但很多属吏拿到手中并没有表示一点喜悦来,反而推辞不要。

“我等受主君所托,有知遇之恩,这才得以一展抱负,为百姓谋事,岂能在主君离去时,索取钱财,这样岂不让天下人看轻!”

岑晟和张阳是最后被陈球叫进太守府的,面对陈球递过来的钱财,直截了当拒绝道。

从今日起他二人不再担当功曹和贼曹了,虽然一下从吏变成民,让他们难以接受,但陈球是因为私自动用官府的粮食救济流民,这才被朝廷罢免,现在陈球也是自身难保,他们怎么做出落井下石之事来。

陈球见二人执意推辞,也没再坚持,最近一段时日,由于救助流民,花费的钱财颇多,他现在手头上也不算富裕。于是便叹息一声道:“两位真乃君子也!能与两位君子共处四年,也是我陈球的福分。”

“主君谬赞了,应该是我两人感激主君的相识,才不至于埋没才学。”两人对于陈球的夸赞,有些受宠若惊。

陈球摆摆手,正色道:“凭你两人的才学品行,即使没有我,也能崭露头角。”

接着不等两人回应,便开口问道:“你二人今后有何打算?若是想要继续在太守府为吏,我也可以帮忙引见。”

岑晟和张阳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摇头,异口同声说道:“我等即为主君属吏,主君既然被朝廷罢免,我等也是有责任的,还有何面目继续留在太守府为吏。主君既然都走了,我们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只恨我等还有妻儿老小要照顾,以后不能陪侍在主君身边。”

陈球听后多少有点感动,到了他这个位置,已经很少有事情让他心里起波澜,如今两人的忠诚,彻底打动了他,因此他沉吟一会,这才开口说道:“你二人待我以诚,我也不瞒你们,接任南阳太守位置的冀州河间国的盖升,他在当今天子还没登基时,对天子有大恩,因此天子登基后就想补偿他,可是一直未找到合适机会。”

顿了一下,陈球继续说道:“其实我这次被罢免南阳太守的经过,我姑父程璜已经告知我了,与动用官府的粮食救济流民并无太大关系,因此你二人也无需愧疚。”

二人听后顿时松了口气,其实这件事他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他们明知道陈球这样做会触犯朝廷的律法,但为了流民,还是没有阻止。

“不知主君可否告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被罢免?我等也好做到心里有数。”这件事不弄清楚。他们心中跟有根刺一样,想起来,就不爽快。

陈球看了二人一眼,又犹豫一会,最终开口说道:“罢了,这也不是什么机密,你二人听后,勿要外传,毕竟关系到朝廷的脸面。”

见二人保证后,陈球继续道:“其实就是三公为了私利,都想推自己心腹之人来当南阳太守,争执不下后,这才让当今天子捡了漏,便宜了盖升。”

接着,叹口气道:“你们也知道,自从这才这太虚吃食传开以后,五湖四海的商贾争相来我南阳郡买卖物品,所得利润颇丰。而且最近听闻无论是北地的胡商,还是南边的蛮商,都开始闻风而动,都想从其中分一杯羹。”

陈球抿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最近一段时间,你们应该也发现了,咱们宛城的商贾税钱是直线往上升,导致了朝廷中很多权贵开始眼红其中的得利,这才是导致我这个南阳太守被罢免的主要原因。毕竟这里面关系到每年数千万钱,仅仅依靠我姑父程璜那点权势,根本阻止不了这些已经动了念头的达官贵人。”

岑晟和张阳面面相觑起来,他们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这里,可真是财帛动人心啊,即使是三公这样的人物也不能免俗。

两人又陪着陈球说了一会话,得知陈球明日就要动身回下邳老家,便起身告辞,他们知道这时的陈球肯定非常繁忙,不仅要安排好属吏的遣散工作,还要收拾好回家的行囊。

何况陈球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彼此还能再见面。毕竟共事四年,他二人也要准备一些送行的心意给陈球带着。

不过就在二人要离开时,陈球突然开口提醒道:“你二人今后若是想往仕途上发展,可多与吴咏亲近。他被天子选为侍读,这几日估计也要离开宛城,去往洛阳。”

“多谢主君提点!”两人大喜,随即对陈球拱手告辞。

等到第二天一早,二人便来到城门口,这才发现今日城门口的人特别多,甚至还有许多流民到此。放眼望去,熙熙攘攘黑压压的一片全都是人头。

一问之下,二人这才知晓,也不知道谁传了出来说是南阳太守陈球因为私自动用官粮救济流民而被朝廷罢免。

一时间宛城外的流民都来了,虽然现在是四月末了,流民的数量大大减少,但也有数万人之多。

还有宛城附近的百姓,陈球担任南阳太守四年多以来,对百姓可谓做到秋毫无犯,因此也深受百姓爱戴。

一郡太守要离开,当然也少不了宛城的权贵士绅阶层来送行,他们有人虽与陈球有利益上的冲突,但对陈球的为人还是十分钦佩的。

当然这群送行的人中也自然少不了吴咏,他在听到陈球被罢免的消息时,就让母亲郭氏准备了吃食点心,权当是自己的一点心意,毕竟陈球对他还是不错的。

这时岑晟和张阳也发现了吴咏,想到陈球说过的话,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向吴咏身边靠来。

吴咏很快发现了两人,对其点点头,就继续盯着城门口看。

此时陈球乘坐的马车,已经出了城门,所有人都自动分成两队,看着马车缓缓驶出视线。

现场没有任何人呼喊,都是默默注视着马车,但正是这种沉默,反而能让人的情绪更加共鸣。

这种数万人给陈球送行的场景,让那些宛城的权贵士绅阶层看着都非常地羡慕。时下的人对名声看得格外重,甚至不惜性命去扞卫。

“没想到郭胜大人这么快就让陈球罢官离开宛城,真是出乎意料啊!这陈球也太不堪一击了吧!就这么灰溜溜地走了?”

城墙上看着陈球离开的背影,何进不禁挑了挑眉,在惊讶之余,他更多的是对郭胜钦佩。在他看来,陈球的罢免,郭胜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

由于郭胜的牵线搭桥,何进很快搭上了郡丞郭驰的线。

此时,郭驰眯着眼,表情变得格外复杂,他看了一眼何进,幽幽道:“这世界上有些人,不是你能看透的。你要用你那短浅的目光去评价任何人,那样只会显得你很无知!”

何进闻言,脸红一阵白一阵,但到底还是不敢与他翻脸,在新任太守没到之前,郭驰这个郡丞算是宛城最大的官了。

另一边,陈球乘坐的马车在一处驿亭边停下,这是供行人歇息的地方,陈球停下来,显然是在等什么人。

不多时,一行人到来,都是给陈球旧识,特意来给他送行的,吴咏也是随行而来。

见到还有这么多人来,陈球不禁哈哈笑道:“没想到我陈某人为官四载,尚能让这么多人记挂,幸哉!”

“你啊,都一把年纪了,还不知事情轻重,为了一群流民,把自己陷进去,你这一走,宛城又要变天了!”

能这样说话,除了陈球的老朋友刘宗正,也没有第二人了。

陈球却是不以为意笑笑,“我身为南阳太守,凡事都畏首畏尾,那做官还有什么意思?”

两人说着话,旁人也不便插言。

这时等在一旁的安众小侯爷刘景突然对前面大喊道:“陈娴,你以后有好吃的,记得想着我点。我有吃的,也会想着你的。”

马车中传来陈娴不耐烦的声音,“知道了!”

陈球摇头笑笑,又与众人说了会话,这才起身告辞,临走前,还不忘拍着吴咏的肩膀,嘱托道:“你以后到了宫中,若是遇到棘手的事情,可寻我姑父程璜帮忙!”

接着又指着一旁的张阳和岑晟,开口道“他二人与你相识也有一段时间了,人品和才学也是极为出众的,你以后若是缺人手了,可邀请他二人协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