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67章 卓太君寿诞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67章 卓太君寿诞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七月初八日,乃卓太君七旬之庆,又因亲朋故友全来,恐筵宴排设不开,卓太君便将鬲候府及泛乡侯府的众人都召集过来,商议相关安排事宜,就连吴咏也被老夫人使春香唤来。

此时鬲候府后院的大厅中,卓太君坐在上首圈椅中,其他人分坐于下首两侧,满屋子的莺莺燕燕,男人们却只有朱泚、朱羡、朱垣、朱孜和吴咏五人。

自从合开酒楼的计划得到五姓侯府的支持后,吴咏便让朱垣找到洛阳城有名的木匠,定制了多套桌椅。不成想第一批桌椅做好,却被各府分了个干净。尤其是卓太君,对这圈椅简直爱不释手,经常当着众多小娘的面夸赞吴咏有孝心。

这不,吴咏一进大厅,就被卓太君招呼到跟前,然后吩咐左右婢女道:“去搬个椅子过来,就让吴咏坐在我身边。”

说着,又对吴咏埋怨道:“你这孩子,一天天地都看不到人影,比大人们还要忙!”

“劳祖母挂念,孙儿以后定多来后院看您!”吴咏急忙施礼道。

接下来卓太君又问了一些吴咏陪天子读书相关的事情,两人一问一答,可把下方的朱孜看得直瞪眼,吴咏没来之前,老夫人可是独宠他一人,现在只要有吴咏在的地方,他就会被众人选择性无视。

卓太君对吴咏的亲近,众人已经见怪不怪,又见他们祖孙俩相谈甚欢,底下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过了好一会,卓太君才终止对吴咏的问询,笑着对众人说道:“你们都说说这次的寿宴怎么办,才能彰显出咱们侯府的威严来?”

于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建言起来。

“母亲,孩儿在这次的寿宴了准备了许多太虚吃食,定不会坠了咱们侯府的名声。”

“祖母,孙儿以为这次的宴席在两府分开举办才好,男宾在一府,女宾在另一府。”

“孙儿以为要多请一些百戏到两府外为百姓排演,也好显示咱们侯府的气度。”

……

卓太君一直微笑听着,等众人声音小了下来,才最终拍板道:

“既如此,那就定下七月初五日起至七月初九日止,两府齐开筵宴,鬲候府中单请男宾,泛乡侯府中单请女宾,另外收拾出几处大地方来,以供宾客临时休息用。”

“初五日请皇亲国戚及关内候爵位以上者。”

“初六日便请三公九卿及朝廷诸公。”

“初七日便请两府幕僚并下属官吏等。”

“初八日是五姓家族中合族长幼大小共凑的家宴。”

“初九日是两府管事及奴婢等共凑一日。”

“另外初一日开始就请百戏到两府外为百姓表演,直到十五日止。”

说到这里,卓太君对两个儿子吩咐道:“这次寿宴,我会将当年陪嫁的财物拿出一些,你们勿要再像前几次那样办的寒酸。”

“知道了,母亲!”朱泚和朱羡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尴尬。

接着卓太君又看向吴咏,笑着打趣道:“听说你最近结识了不少贵人,不如一并请来,到时一应花费,都由侯府承担。”

“那就多谢祖母了!”吴咏想了下,便站起身躬身施礼道。

接下来数日,两府的主人和奴婢们都忙碌起来,着手准备卓太君寿诞的事情。

吴咏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白天不仅要陪天子读书,余下的时间还要教导两府的厨娘做炒菜,甚至桌椅板凳这些事情也得他亲力亲为。

夜间更是苦思冥想改编《天仙配》,本来他打算给卓太君拜寿准备的是黄梅戏版《五女拜寿》,但思来想去,还是《天仙配》,更符合时下的社会环境。

于是吴咏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改编了一个新型的《天仙配》故事。

一连数日精心打磨,吴咏将故事分为八个小节,分别为\"卖身葬父\"、\"织女下凡\"、\"助君偿债\"、“天庭受审”、“老牛断角”、“鹊桥相会”,最后吴咏甚至将那首着名的古诗《迢迢牵牛星》也添加到里面。

紧赶慢赶,吴咏终于在七月前夕将《天仙配》的故事整理好,并喊来赵伯和阿青一起来商讨。

这段时间,赵伯可谓是在百戏这个行业很出名,他排演的《白蛇传》皮影戏,每次都能达到万人空巷的效果。

许多皮影戏表演者都找过来拜师,他也不藏私,在取得吴咏的同意后,一有空暇时间,便耐心教导众人,这让许多人对他心服口服。

要知道这《白蛇传》皮影戏如今在洛阳城可谓是火得一塌糊涂,许多听过几句的百姓,只要一开口唱那个“西湖美景三月天”,便会遭到一群人的围观。

对他们这些皮影戏的从业者来说,只要能完整排演出《白蛇传》,不少酒肆愿意花大价钱请他们去演出,甚至有权贵之家开出一场千钱的费用,请人登门表演,他们这些底层人何曾受到过这种待遇!

因此众人对于赵伯的无偿教导,都十分感激,皆以师礼待他。

吴咏思绪翻转间,赵伯和阿青便进了屋。

赵伯经过这些时日的调养,面色红润,看起来很有精神。阿青也换回了女装,看到吴咏,也没有当初那种胆怯畏惧的心理。

吴咏看了他们一眼,便将《天仙配》的故事递过去,笑着说:“赵伯,这是我新写的故事,这次老夫人的寿宴上,我打算按照这个排演,你看看是否可行?”

赵伯一听吴咏又写了新故事,浑浊的眼睛顿时清亮起来,他急忙接过纸张,便目不转睛看起来。

“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

吴咏见赵伯看得如痴如醉,便不再管他,而是转向阿青问道:“听说你最近在跟鄢展学习剑术?是想学白蛇传里的小青,行侠仗义吗?”

见她认真地点头,吴咏笑着鼓励道:“那你可要努力学,等学成后,我单独给你写一个故事。”

“真的?”阿青眼睛亮亮地盯着吴咏。

吴咏故作不悦道:“我还能骗你不成,你也来府里多日了,何曾见过我言而无信?”

阿青皱着眉头思索一阵,然后摇摇头。

吴咏笑道:“你看吧,我既然承诺你了,只要你能剑术有成,我就一定会兑现诺言。”

“我会努力的!”阿青坚定道。

接着吴咏又问她近日的生活,阿青一一如实回答,就连赵伯教导何人排演皮影戏,她都如数家珍地给吴咏说了。

两人说话工夫,赵伯也已经看完《天仙配》的总结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赵伯拿着纸张,怔立许久,才叹息道:“这《天仙配》的故事,不比《白蛇传》差,没想到小郎君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的能力,故事构思得如此精妙绝伦,当真是让老朽汗颜啊!”

吴咏对于他的夸赞并未放在心上,这些都是后世人的成果,他只是借鉴抄录而已,与那些人,他就完全不值一提。

转眼便到了七月初一这日,鬲候府和泛乡侯府中俱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

待夕阳西下,两府门前便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都是听说卓太君过寿诞,会在今日傍晚排演一出叫《天仙配》的皮影戏,因此许多人刚吃过晚食就等在这里了。

当然不仅是这些百姓,就是卓太君听说吴咏特意为他的寿诞编排一出皮影戏,也表露出十分浓厚的兴趣,吩咐仆人给她留一个靠前的位置。

因此等皮影戏开始前,卓太君到来时,便看到两府的女眷全部赶来,等候她多时了。

卓太君见此,笑着说:“你们都来了啊!今日的人可真多啊!”

“今日是专门为老夫人寿诞排演的皮影戏,我等作晚辈岂能不来凑凑热闹,沾沾福气!”

“就是,老夫人真是羡煞旁人矣!这么多百姓陪着过寿诞,天下少有啊!”

“嘻嘻,祖母过寿诞,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也跟着涨了不少见识。”

……

“哈哈,都是晚辈们孝心!”卓太君对于众人的吹捧,十分受用。

就在众人说笑的时间,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已经开始了《天仙配》皮影戏的排演,台下很快便安静下来,众人不知不觉沉浸在这扣人心弦的表演中。

随着剧情的推进,那些经典的唱词开始一一出现。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听到这个,在场的妇人脸上都流露出一种向往,她们大多虽已嫁人生子,但对于这种纯粹的男女爱情,还是止不住地羡慕。

就连卓太君也惊叹道:“没想到吴咏这孩子小小年纪心思便这么细腻,不仅孝心可嘉,而且才学兼备,有这么一个后辈,当真是祖宗显灵。”

说完,她又开玩笑似的对身边的少女们说道:“你们可要把握住机会,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错过如此郎君,你们以后可有得后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