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24章 朝议合葬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24章 朝议合葬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根据窦氏家谱记载,皇太后窦妙的家族,可以追溯到夏朝少康时代。西汉初,清河郡观津的窦漪房成了汉文帝的皇后,自此窦家开始显赫起来。

从窦漪房开始,窦家经历了武帝抗击匈奴的热血激昂,又经历了燕然勒石的辉煌成就,最终却栽倒在与宦官的权力斗争之中,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伴随着皇太后窦妙的驾崩,这个伴随了汉朝三百多年的窦氏家族,也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

俗话说人死如灯灭,依照旧制,窦太后既然病逝,朝廷好好安葬她即可。

但十常侍中的曹节和王甫,却不这样想,他们依然积怨窦氏,以衣车载太后尸,放置于城南市舍数日。

曹节王甫甚至还蛊惑天子刘宏,欲用贵人礼殡窦太后。刘宏虽然年幼,但也不傻,他委婉地拒绝道:“太后亲立朕躬,统承大业。《诗》云:‘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岂宜以贵人终乎?”曹节等人见此计不成,又开口蛊惑道:“陛下,本朝有惯例,罪恶深重之人,死后是不能和先帝合葬的!现在窦家罪恶如此深重,太后怎么能和先帝合葬?不如将太后葬于别处,而以冯贵人配祔。”刘宏犹豫了,窦家的罪名是他认定,若是将窦太后与桓帝合葬在一起,岂不是与礼不合?

恐怕会遭来天下人的非议。于是他便诏令百官公卿来德阳殿召开大朝会,商议窦太后与桓帝合葬一事。

不过他不想参与这事,而是令中常侍赵忠监议。太尉李咸听闻此事,也不顾正遭受病痛折磨的身体,扶舆而起,捧椒自随。

并对妻子说:“若皇太后不得配祔桓帝,我就不会活着回来了。”李咸来到大殿时,他已经算是最后一个到达的人。

今日事关重大,百官公卿,无一缺席,司空宗俱和司徒许栩以及其他九卿都起身相迎。

赵忠身为天子刘宏的代言人,此刻正站在德阳殿正中,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畅快感。

他十分清楚天子刘宏心里的底线,不在乎最后结果,只在乎自己名声。

其实曹节王甫等人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报复窦家,二是借着窦太后的事情,震慑百官,其三就是看一看朝中大臣们的态度,还有没有敌对势力。

自太傅胡广去世后,他们的所作所为愈发肆无忌惮。以前还担心窦太后东山再起,这下连窦太后也病逝了,让他们恨不得仰天长啸。

相对于曹节和王甫,赵忠自己的势力还很弱小,不足以与他们抗衡。因此这次朝议,赵忠也想趁机寻找值得拉拢的对象。

太尉李咸的到来没有改变大殿里安静的气氛,官员互相观望了很久,没有人肯先发言。

赵忠看着众人,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催促道:

“各位大人,议案应当迅速确定下来!

“殿内依旧死一般的沉寂,赵忠饶有兴趣地把目光从一个官员身上移到另一个官员身上,心中点评不断:三公中宗俱太老,许栩是自己人,李咸有病在身。而九卿之中,大鸿胪卿袁隗、太仆卿袁逢和大司农卿曹嵩都是自己人,其他几人也或多或少与他们十常侍有些关联。李咸看见赵忠的表情,心中愤怒,正要开口,早有廷尉陈球挺身而出道:

“皇太后品德高尚,出身清白,以母仪治理天下,应该配享先帝,这是毫无疑问的。

“陈球作为中常侍程璜的女婿,对上赵忠,也是不怵。比起程璜,赵忠还差了一个档次。何况他本人就有些嫉恶如仇。赵忠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会是陈球,顿时感觉有点意思。廷尉也是九卿之一,职掌天下刑狱,有权驳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决意见,本身就负责礼仪﹑律令等事。于是他笑着说:

“那就请陈廷尉赶快执笔起草议案,让我等一观。

“同时暗想:不要以为又程璜护着,你就可以忤逆其他中常侍的意愿。你要不怕死,就拿你开刀。不过令赵忠没想到的是,陈球要的就是这个机会。陈球闻言也不谦让,立即下笔写道:

“窦太后身处深宫之中,天赋聪明,兼备天下之母的仪容和品德。遭逢时世艰危,太后援立陛下为帝,继承皇家宗庙祭祀,功勋卓着。先帝去世后,不幸兴起大狱,窦太后被迁往云台居住,过早离开人世。”

“然窦家虽然有罪,但事情并非太后主使发动。而今倘若改葬别处,必定使天下人失望。”

“而且冯贵人的坟墓曾经被盗贼发掘过,骨骸已经暴露,与贼寇尸骨混杂,魂灵蒙受污染。何况冯贵人对国家又没有任何功劳,怎么有资格配享至尊

“赵忠看完陈球起草的议案,气得脸色大变,全身发抖。赵忠有过种种准备,没想到陈球如此胆大,竟然敢直言不讳,一点也不给曹节等人留面子,这让自己如何圆满交差。于是平静下来后嗤笑说:

“陈廷尉起草的议案真好!

“在场的官员都是经过大场面的,无不为陈球捏了一把汗。陈球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朗声回答道:

“陈蕃、窦武既已遭受冤枉,太后又无缘无故地被幽禁,我一直很痛心,天下之人无不愤慨叹息!”

“今日,我既然已经把话说了出来,即使是会议之后遭到报复,决不后悔,这正是我一向的愿望。

“陈球之语发自肺腑,浩气之下,赵忠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李咸是抱着替窦太后出头的想法而来,一开始还有点犹豫,此刻再无耽搁,大声说:

“我原来就认为应该如此,陈廷尉的议案和我的意见完全相同。

“三公中有人发话,百官都松了口气,不少人纷纷发言赞成陈球的意见。其实百官之中,也有许多人受到过窦家的恩惠。他们对于窦太后的遭遇都深表同情。赵忠见众意难违,只好汇报上去。曹节得讯,只能和王甫拥着天子刘宏来到前殿,吴咏这时也跟随在他们身后。等百官朝拜后,刘宏立即开口问道:“关于太后与先帝合葬一事,诸卿商议得如何了?”他之所以这样问,其实也是想窦太后能与桓帝合葬在一起。

还是陈球最先出列道:“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聪明母仪之德,遭时不造,援立圣明。承继宗庙。功烈至重,先帝晏驾,因遇大狱,迁居空宫。不幸早逝,家虽获罪,事非太后。今若别葬,诚失天下之望。”曹节看了他一眼,阴森森地说道:“本朝此事有惯例,梁皇后为先帝正妻,后因梁家犯恶逆大罪,将梁皇后别葬在懿陵。汉武帝废黜正妻卫皇后,而以李夫人配享。现在窦家罪恶如此深重,怎么能和先帝合葬?”陈球反问道:“那曹常侍以为已故的后妃之中,何人可以配祔先帝?”王甫抢着回道:“先帝生前最喜欢妃子便是冯贵人,当然是以冯贵人配祔先帝。”陈球冷冷一笑道:“冯贵人冢曾被发掘,骸骨暴露,与盗贼并尸,魂灵污染,而且无功于国,如何适合上配至尊。”

“陈球,你大胆!敢非议冯贵人!”王甫有些气急败坏。

“呵呵~”十常侍并非铁板一块,陈球有程璜撑腰,并不惧怕王甫。

“天下皆知的事情,也是非议?王常侍当真是一手好算计!”王甫和曹节听罢,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他们只想着恶心一下窦太后,却忘记了冯贵人墓碑人盗掘一事。冯贵人原已经下葬多年,但是最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盗贼,挖掘了冯贵人的墓冢,把冯贵人的尸棺暴露于天,陪葬的贵重器物被洗劫一空,尸体暴露在外。

河南尹段颎因此获罪,被免职,降为谏议大夫。百官公卿们这时也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被盗贼碰过的尸体与先帝合葬,曹节和王甫的想法太荒唐了!”太尉李咸见时机成熟,便站出来,对天子拜道:“臣伏惟章德窦后虐害恭怀,安思阎后家犯恶逆,而和帝无异葬之议,顺朝无贬降之文。至于卫后,孝武皇帝身所废弃,不可以为比。今长乐太后尊号在身,亲尝称制,坤育天下,且授立圣明,光隆皇祚。太后以陛下为子,陛下岂得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宜合葬宣陵,一如旧制。”天子刘宏对于窦太后还是十分感激的,他召开此次朝会的目的,就是堵住曹节等天下人的嘴。

他听完李咸的谏言,又目视曹节良久,见其始终缄口不语,便开口说道:“窦氏虽为不道,而太后有德于朕,不宜降黜。”见天子刘宏最终决定让窦太后以先帝嫡配的身份,合葬宣陵,谥为桓思皇后,百官公卿们都松了口气。

此次事件,吴咏全程目睹,他不禁暗叹天子的软弱。明明一件很好处理的事情,却被宦官们左右想法。

最终还是靠着正义的官员,才达成内心的想法。若是等李咸这些有志气的大臣退出朝局,碰到今日之事,又该如何处理呢?

想到这里,吴咏也觉得这洛阳不是久呆之地,要赶紧抽身出去才是。至少要等到黄巾起义之后,党锢解禁,才是进入朝局的最佳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