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26章 打算去游学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26章 打算去游学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如今的朝堂上,早已没有了仗义执言的官员,大家都在想着争权夺利,打压异己。

近来,最出名的就是段颎和张奂的恩怨。段颎出任司隶校尉这件事,把辞官归乡的故大司农张奂吓了一跳。

他知道麻烦事又要来了。张奂任度辽将军时,为攻击羌人曾与段颎相争,互不相服。

以前在治理羌乱的时候,张奂时常指责段颎对羌人的手段过于残暴和歹毒。

而段颎就用‘妇人之仁’进行反驳。两人的恩怨,与他们的人格无关,而是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观念。

建宁三年,张奂因看不惯十常侍的所作所为,便辞去官职,结束了他的仕宦生涯,从而回到弘农,自此闭门不出,与弟子千人,讲诵儒经。

其实张奂本人和他的家族却不是弘农人,他原本是凉州敦煌渊泉人,表字然明,与武威姑臧的段颎还是半个同乡。

后来张奂求学于太尉朱垄,又屡立边功,一度调任中央,曾上书要求举家迁徙弘农,才有弘农张氏一说。

如今段颎出任司隶校尉,可谓是位高权重,于是便想逐张奂回敦煌,将其杀害。

也是张奂为官多年,在朝廷上还是有些耳目。虽然辞官,但朝廷的大事还是略知一二段颎的想法一出来,便有人通知了张奂。

张奂知道他此时的处境,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便写信给段颎谢错。

\"小人愚昧无知,得罪州将,千里托命,以情相见,您仁爱笃实,看我辛苦,我打发去您那儿的人还没有回来,又接了您的信,恩诏很清楚,前已写明。

只是州里限期切促,郡县惶恐。”

“我延颈企足,忧心惶惶地等待着去人的报命。我父母的骨虽已腐朽,而孤魂相托,如果蒙您怜悯我,为我说说话,那您的恩泽流于黄泉,及于后者,这不是我张奂生死所能报答的。”

“没有毛发的微劳,却想求人丘山之用,这是淳于髡所以拍着大腿仰天大笑的啊。确实晓得所说的话,一定要为您所讥笑,但是,还是寄以希望,为什么呢朽骨对人本来已没有什么用处了,文王却把他用棺埋葬;死马已再没有什么用了,但燕昭王以为是宝。党同文王、燕昭王的德,难道不伟大吗”

“大凡人之常情,受了冤枉就喊天,在困穷之际,就槌心。现在喊天天不应,槌心也无益,真正伤痛到了极点。我同您都生在圣世,我独为人所不理的人。孤独微贱,无人可与告诉。您如果不哀怜我,我便为鱼肉。企心东望,没有别的话可说了。\"段颎虽然性格刚猛,但见到信中所写情真意切,也不忍加害张奂,便收回了成命。这件事在段颎的大肆宣扬下,很快便传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吴咏听闻此事,内心也是久久不能平息。一个国家,辞官致仕的人只能向当权者苦苦哀求才能活命,这是世人的悲哀。自从天子刘宏行冠礼亲政后,对于学习的事情,也是越发怠慢了。有时接连几日不去华光殿听讲,或是来了,也是听不了多久,便带人离开。吴咏也觉得再这样下去,待着天子身边毫无意义。而且过完八月,他已经到了十五岁,算是半个成年人了,自然不能再向以前一样流连后宫。于是再这样的前提下,吴咏向天子提出离开洛阳的想法。

“什么!你要去游学天下?”刘宏十分惊诧。吴咏拱手拜道:“陛下,世人皆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子的学问如今遇到瓶颈,很难再有进步,便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刘宏盯着吴咏看了一会,见他面色如常,于是叹息道:“学问一道,朕确实不如你!”接着,他又说:“既然你已下定决心,朕也不拦你。只是你要时常回来向朕禀告你的所见所闻,不知你是否愿意?”

“陛下有吩咐,小臣自当照办!”吴咏再次拜道。刘宏点点头,又开口说:“你这天子侍读的身份,朕会一直保留着,方便你以后进出皇宫。”

“谢陛下!”就这样,吴咏还没出皇宫,他要离开洛阳去游学天下的消息,已经传遍附近各个府邸,并随之扩散开来。

等吴咏回到鬲候府的别院,院中已经站满了诸多兄弟姊妹。此时朱垣看到吴咏回来,脸色顿时有些不悦道:“怎么好好的,突然就来这么一出?”对于众人的反应,吴咏早有准备,他想都没想,便开口道:“兄长应该知道最近朝堂上风起云涌,小弟也是担心哪天若是一不小心,惹到不该惹的人,很难抽身出来。”朱垣听罢,便是一愣,叹息道:“你能这样想,说明你已经长大了。此事就这样吧,我会跟父亲他们解释。”说完,他又摇头道:“祖母年事高了,最是看不得离别。她那边还是你亲自去解释吧。”接着,他又问道:“可有具体的规划安排?”

“马上要进入冬季了,我想先回宛城看看,然后到扬州那边拜访名士。等来年再去北方诸郡走走。”吴咏想了一下,回答道。

对于游学,吴咏并没有明确的规划,他想趁着这几年的太平时光,多去些地方走走,顺便拜访一些后世的名人。

当然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他打算冬季往南方走,夏季往北方走。总之自由时间较多的,随机性较大。

朱垣听罢,点头赞同道:“也行!毕竟洛阳天下的中心。从这里到其他地方都方便些。”他们这边说着话,那边许多侯府的小娘也拉着成昭开始抹眼泪。

这些年的相处下来,众人早已成了亲密的玩伴,分别在即,都是十分不舍。

尤其是几个在吴咏别院服侍的婢女,更是哭地撕心裂肺。吴咏看了几眼,便摇摇头,出门去卓太君那边禀告了。

刚出门,吴咏就看到了卓太君的贴身侍女春香寻来。看到吴咏,立刻快步向前,拉着吴咏的手,说道:“郎君,快随我到太夫人那里,她老人家等的有些着急了。”吴咏任由她拉着,边走边调笑说:“我都要走了,春香姐姐也没什么要跟我说的吗?”春香白他一眼,娇嗔道:“就会嘴上乱说,又本是就跟太夫人说,将我们要到你的别院中。”吴咏叹了口气,道:“我也想啊,可是老夫人一直离不开你们。”几年下来,他与卓太君的贴身四婢已是极为熟悉,日常开些口头上的玩笑,也无伤大雅。

走着走着,吴咏突然发现春香竟然开始哽咽起来。吴咏不由停下脚步,看到春香双眼通红,满脸泪水,不由轻轻为她擦拭眼泪,怜惜道:“我以后会时常回来看你们的。”

“真的吗?”春香泪眼朦胧地问道。

“千真万确!”吴咏回道。说着,又开玩笑道:“你不是知道复望里的地址吗,我若是不来,你还不能去我家啊!”

“不和你说了。老夫人还等着呢。”春香风情万种地白了吴咏一眼,随后小跑走了。

吴咏看着那些探头探脑的婢女,一路上频频对她们点头。

“听说郎君出去游学天下,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不清楚啊,应该不会太久吧,毕竟洛阳有好多小娘等着他呢。”

“哎,到时候见不到郎君可怎么办。”

“别发春了死妮子,也不看郎君是何等人物,讲真的,这郎君却是越长越帅了。叫什么来那句话。”

“玉树临风,风流倜傥。”

“对对对,就是这句话。”

“行了,干活了,别发春了。一会管事看到又该骂人了。”

“人家哪有发春,只是想多看几眼郎君的面貌嘛。”

“拉倒吧,你这妮子晚上做梦喊得谁名字真当我听不到啊。”

“哎呀,秋娘你不许多嘴。”

“哈哈哈,有啥子关系,郎君这摸样,俊俏的很,入个梦还不是正常?就是还小了点,不然这男人味再足点,估计这洛阳的媒人就要踏破鬲候府的门坎了。”

“这郎君这么好看,也不知以后哪位小娘有福气……”

“嘿嘿,咱们五姓侯府这么多小娘,总有一个合适的吧,肥水不流外人田。”吴咏也不理会,也听不清这些人在说什么,即将到后院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跑来塞给吴咏个钱囊,说道:“祝郎君游学有成,前程似锦。”说着敛了敛眉,收下颌,双手叠在右侧,并腿微微下曲。

吴咏一怔,一笑,也是抱拳作揖道:“多谢。”小姑娘脸一红跑开,临走还不忘多看吴咏几眼。

“郎君对你笑了。”

“郎君真是好看的呢。而且气质真的好,读书人都是这样吗?”

“切,看看那些太学生,有何人比得过咱们家郎君?”

“我以后定找个郎君般的男子。”

“一脸春样,快醒醒,大白天别做梦了。”

“郎君应该是收到我们心意了,哎,早知道就我去送了。”

“好了,散了,等郎君回来,说不定还有机会。”吴咏把钱囊放在袖子里,刚进了后院,就看到卓太君,后边还站着诸多女性长辈。

卓太君看到吴咏到来,立即出言说:“好孩子,怎么突然想到去游学?”吴咏又将对朱垣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卓太君转过身,偷偷抹泪,近些年,由于吴咏的到来,鬲候府的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她很希望吴咏能留下来,但也知道如今的局势不明,强求不得,只能叮嘱道:“以后多来洛阳看看,你那处别院,我会让人一直留着。”

“祖母,我会的!”吴咏的眼眶也有些湿润。几年的相处,他也把鬲候府当做了自己另一个家。

转眼数日过去,在熹平元年八月末,吴咏安排好一切后,辞别了洛阳的亲友,开始了接下来的游学生涯。

这次吴咏还是带着三人,成昭、岑晟和鄢展,他打算先回复望里看看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