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31章 句章许昭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31章 句章许昭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次日,吴咏正与李擎和鲜于策商讨接下来数年的舟山岛的规划。这时朱旺推门进来,向李擎禀告道:“叔父,句章许昭来访。”

“许昭?怎么又是他……”李擎有些头疼道。朱旺试探性问道:“要不我跟他说叔父不在,让他择日再来?”

“不可!”李擎阻止道:“他数次求见,我若是一直避而不见也不是办法。今日正好有吴咏在,就见他一见。”说着,他对朱旺吩咐道:“你去将他请进来。”

“喏!”朱旺应答一声,便去请人了。等他走后,吴咏有些好奇地问李擎道:“这许昭是何许人也?会令叔父如此为难。”李擎苦笑道:“这许昭的父亲徐生乃是句章县一位有名的道士,近些年会稽接连发生瘟疫,许昭父子便在句章县一带为百姓治病,甚得人心。”吴咏听到这,不禁笑道:“原来还是位热衷救民的义士!”接着又有些疑惑道:“既如此,叔父为何不愿见他?”李擎叹气说:“非是不愿,而是不能。自从舟山岛的咸鱼干面世以来,这许昭隔三差五便会带人来拜访,话里话外都是想跟学习咱们制作咸鱼干的技术。”

“这咸鱼干是咱们立身于此的根本,岂能教给他人,他这有些强人所难了。叔父直接拒绝便是。”吴咏皱着眉头开口道。

李擎摇头道:“我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毕竟我们初来乍到,不易与人冲突,于是便派人打听许昭的背景。”接着,他叹气道:“这不打听还好,一打听才知道,这许昭借助他父亲徐生的威望,在句章县建立一个叫阳明道的教观,据说信徒遍布会稽郡下面的各县,有万余人之多。”说完,他看了一眼,继续道:“我担心一旦拒绝他的请求,会交恶与他,因此就一直拖着不见他。”想起这许昭的背景,李擎也是无奈,今日正好吴咏也在,他知道自己很有必要与许昭见上一面,解决此事。

吴咏听完,却是面色凝重。先前说过,会稽与吴郡分开后已各自为政,故会稽的郡城从吴重新移治到了山阴。

尽管会稽所属的县城仍有十四个之多,但全郡总户数只有十二万三千九十户,总人口只有四十八万一千一百九十六人,平均到每县也就只有三万多人。

若按家庭人口去算的话,四十八万人口,十二万户,平均每户也就四个人,相当于每户人家壮丁人口只有一两人而已。

若是这许昭的一万多信徒都是成年男子的话,这可是相当恐怖的一个势力。

想到这,吴咏突然想起,后世的一些史书记载。熹平元年十一月,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攻破城邑,煽动诸县,众以万数。

熹平二年,会稽太守尹端坐讨贼许昭失利,小胜一场的许昭,信心大震,便自称阳明皇帝。

熹平三年春三月,杨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夤,大破许生于会稽,获昭父子,斩首数千级。

现在是熹平元年九月,也就是说,按照历史的记载,这许昭父子过不了多久就会聚众造反,然后朝廷差不多花费一年半的时间,才将他们镇压下去。

这位也是有历史记载的狠人啊,一定要小心应付才是。吴咏这样想着,朱旺已经将一群人带进会客厅了。

李擎立即起身相迎道:“明君兄,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吴咏往他们看去,只见为首一人,是一位身着道袍身材修长的男子,正满脸带笑扶住李擎说:“哈哈,某不请自来,已是失礼,哪能当得起主人出门相迎。”这人也说不上有多俊秀,但是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温和,慈眉善目,尤其是那一双眼睛却是带着精明的光芒。

他随随便便站在那里,就有一股上位者的气息迎面逼过来。此人大概三十岁左右年纪,但是显得极为成熟稳重,就连脸上的笑意,也带着几分含蓄。

“不敢!不敢。”李擎谦虚一句。接着,又指着吴咏介绍道:“明君兄,这位乃是当今天子侍读吴咏。”许昭听后不禁一惊,顺着李擎的指向,望向吴咏,眼中不由升起一丝戒备。

近几年吴咏频频做出大事,天下各郡县到处在传播他的事迹。再则许昭本身就是道人,南阳玄妙观汇集许多道门高人,吴咏因为春龙郡主的关系,在其中也算小有名气,他自然也是听说过吴咏的。

吴咏微微一笑,忙拱手一礼道:“小子吴咏,见过道长。”道长一词最初是对道人与方士的尊称。

东汉年间道教创立后,道长一词专是对道士的尊称。不过能被称为道长的,多数都是一方名宿。

许昭见吴咏称他道长,也一时觉得脸上十分有光彩,语气也跟着变得客气起来,开始试探性问道:“吴侍读天下闻名,就是在我道门也小有名气,不知为何会出现在穷乡僻壤的地方?”吴咏目中精光一闪,这许昭果然是有些问题,一上来就问自己来这的目的,想要套话,但是吴咏也不隐瞒,微微一笑说道:“小子如今已到了志学之年,便想着游学天下,拜访名士,增加见识,倒是让道长见笑了。”得知吴咏乃是游学,许昭眼珠转了转,发出感慨道:“不曾想吴侍读小小年纪就有此魄力,道人也是万分地佩服!若是天下人都像吴侍读一样,致力于学问,百官也不会为了争权夺利,让大汉百姓苦不堪言。”

“道长过誉了,小子可当不起如此称赞。”吴咏谦虚一下,接着问道:“不知道长从哪里来,欲往哪里去?”许昭听到李擎的问话后脸色一变,由开始的一脸淡然逐渐变得凝重起来,最后眉头都快皱成了一团,呆立在大厅中央,久久无语。

吴咏不以为意,有些无聊地看着大厅众人。随着许昭而来的众人,也都面面相觑起来,不知他这是怎么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许昭才回过神来,向吴咏拜道:“吴侍读此言太过深奥,道人实在无法参透。”吴咏有些苦笑不得,这句话在前世曾经是无数文学伟人,哲学大家都无法探究追寻出来的,许昭怎么可能在一时之间说得出来。

实际上吴咏只是想问问许昭的来意,没想到许昭却钻了牛角尖,于是简单明了地问道:“不知道长所来为何?”许昭这才从吴咏前一句话的深刻意境中反应过来,笑了笑说:“道人此来,确实是有一事所求!”说着,他便问向李擎和鲜于策:“不知两位兄台考虑的怎么样了,可否将制作咸鱼干的技术传给我阳明道那些靠捕鱼而生的信徒?”李擎跟鲜于策对视一眼,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不瞒明君兄,这制作咸鱼干的技术,乃是吴侍读传下,他若是开口同意传给他人,我们自然无异议。”许昭目光一凝,看向吴咏问道:“不知吴侍读是何想法?”

“呵呵!”吴咏轻笑一声,话里有话道:“你应该明白想要得到什么难以获得的东西,就必须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代价,你的阳明道不就是如此吗?”许昭摇头说:“我愿意付出一切!”吴咏看了他一眼,叹息道:“值得吗?你是不会成功的!”

“致阳明盛世!”许昭目光坚定,眼底满是疯狂道:“如今这世道天灾**不断,天子又被宦官迷惑,我吴越地沟壑纵横,而极少数能耕作的土地也被世家豪族占据,导致郡县收不到税赋,盘剥更甚,致使普通百姓的生活简直苦不堪言。我许明君要为百姓争取一个阳明盛世!”

“你会失败!”

“而且这一战会死很多人!”吴咏眼中满是哀伤,那是对这世道的无奈,对普通人的怜悯。

会稽之乱就在眼前。只要他前往洛阳举报,便可以将这场劫难扼杀。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如今朝堂诸公都为争权夺利而打压异己,天子也是任由十常侍胡作非为。

这时便需要有人跳出来将他们惊醒,告诉他们这并不是一个太平盛世。

在十常侍与士家大族同伐下,汉王朝的衰败还会继续,或许五年后有个张三,李四再掀起一场动荡,会死更多的人,造成更加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就是宿命,汉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人能够阻止王朝更替……圣人不存在。

活着的圣人更加是虚妄!曾经的老子,孔子,孟子都做不到以学说治国。

而他又怎么可能做到,又怎么有能力去挽救一个从根基上腐烂的王朝!

“道长想要做的事,我不会对任何人提起,但也请道长不要再追问咸鱼干的技艺。毕竟道长就算得到此种秘法,也改变不了局势,说不定还会让秘法落入他人之手,这就不是道长想要看到的结果了。”吴咏想了想,最终给了他一个这样的答复。

自从两人对话开始,除了当事人之外,众人都是听得云里雾里。许昭这时也恢复了平静,朝吴咏行了一礼,让众人皆是大惊失色。

“吴侍读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为了致阳明盛世的理想,道人可以抛却性命,其他的还有什么可在乎地呢。今日就此别过,以后不会再来叨扰诸位了。”此话一出,就连吴咏也愣在了那里,想不出许昭这是闹哪出?

吴咏愣在原地久久没有回神,等反应过来时许昭已经走出了寨门。

“致阳明盛世吗?”吴咏心念念地呢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