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35章 刘悝认罪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35章 刘悝认罪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南皮古属兖州地。南皮之名起于春秋。据史料记载,北方少数民族山戌攻打燕国,燕向齐国求救,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筑城制皮革,称为皮城,由于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

“北皮亭”,所以称此城为

“南皮”。据传商朝时,姜太公曾隐居此地垂钓。东汉延光元年,勃海郡府迁到南皮。

之后南皮便一跃成为天下知名城邑之一。后来渤海郡升级为渤海国,作为王城的南皮,自然也是经历数次扩建,城坚池深,人口众多。

今日一早,南皮县,城门口,成千上万的百姓正排着队,准备进城。忽然远处扬起一片尘土,然后有数十骑出现城门口,并朝着百姓大喊道:“朝廷使者驾临,闲杂人等,速速回避。”百姓们急忙收拾好自家的行囊,让出一条道路来。

远远就看见一队精卒护卫着三辆装饰奢华的马车缓缓向这边走来。这些精卒甲胄明亮,一看就不是凡物,想必身份也不一般。

还有当先一辆的马车上方,

“刘”字旗迎风飘展。有见多识广的士人立刻惊呼出声:“这是皇室的旗帜,可以代表天子出行,想必这次来的人贵不可言!”周围的百姓闻言,也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来人是谁?这么大的依仗,南皮难道是出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吗?”

“你问我,我问谁去?最近刚忙完秋收工作,我还是第一次进城。”也有消息灵敏的人士小声说道:“我听说是渤海王出了事情,他的王府已经被刺史大人派士卒看管起来,寻常人都不得靠近半步。”

“真的吗?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自从前几年渤海王重新住进王府,咱们渤海郡百姓的日子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可不是嘛,我家今年收获之后,扣掉各种官府收的税,余粮都不够吃到过年的。”

“我听说隔壁河间国的百姓说,他们今年减免了不少赋税,甚至还有朝廷的补贴分发下来。”

“我也有所耳闻,据说这是朝廷统一的政策,莫不是咱们的补贴都被渤海王贪污了!”

“有这个可能!咱们先看看再说,不行的话,大伙一起向朝廷的使者举报……”这时有人突然指着城门大喊道:“快看!南皮城有名的几大家族族长都出城来迎接使者了。”

“真是啊!鲍家、欧阳家、刁家、石家都来人了。为首的还是冀州刺史刘焉。这个时候没有看到渤海王的身影,想必他一定是出事了……”

“走,咱们跟着朝廷的使者,这下有热闹可看了……”众人轰然应好,随即黑压压一片跟在朝廷的车队后面。

“怎么回事?乱哄哄的,吵得人不得安宁!”刘祖掀开车帘,向骑马护卫一旁的将领问道。

将领立刻回道:“大人,后方是渤海郡的百姓听闻朝廷要问责渤海王,都跟在后面看热闹。前方是冀州刺史刘焉带来一众士人在迎接大人的到来。”刘祖一愣,叹气道:“这渤海王刘悝还真是不得人心啊!”说着,他便挥挥手,

“不要理会他们,当务之急是赶紧办完事情,回洛阳交差。”

“喏!”将来应答一声,随即策马上前道:“大人说了,先把要事,其他事情,稍后再说。”刘焉等人不禁面面相觑起来,随即也主动让开道路来。

等马车过去,紧随马车后面。小半个时辰后,一行人来到南皮的府衙中。

而府衙中的一众官吏早已被刘祖带来的人接管。诸侯王在东汉时,只领食邑,而无任何实权。

王国内政事归于国相,军事归于中尉。朝廷禁止官吏私自到王国和侯国中任职,所有王国和侯国的官吏均由朝廷统一任命。

因为涉及到宗室颜面,现场除了大鸿胪卿袁隗、宗正卿刘祖、廷尉陈球和冀州刺史刘焉四人,其他人都被清理出去。

这次表面上虽然袁隗持节处理渤海王一事,实际上还是以身份最高的刘祖为主。

众人分主次做好之后,陈球便起身对刘祖行礼道:“宗正大人,而今时辰已到,可否升堂?”刘祖点了点头,他拿起惊堂木,装模作样地往桌面上拍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道:“今日本王在此审理渤海王刘悝谋反一案,因此案涉及到宗室,事关重大,天子派我等三人来审理此案,以示公正。升堂!”刘祖话音刚落,陈球便接过话头,道:“带犯人上堂!”

“且慢。廷尉大人,你所说的犯人是指何人?”刘祖摸着胡须,颇为疑惑地问道。

陈球正色道:“自然是渤海王刘悝了!”刘祖笑了起来:“廷尉大人,渤海王是否谋反,要审讯过之后才知。你审都没审,便说他是犯人,未免有些太过武断了吧?”

“宗正大人此言差矣。中常侍郑飒和中黄门董腾已然在北寺狱供认他们与渤海王的罪行!这是咱们来之前就知道的事情。何况,天子也诏令冀州刺史刘焉收押渤海王查实,这就说明他是疑犯,不是吗?”陈球正气昂然地道。

陈球作为廷尉,自然知道很多渤海王刘悝的秘辛事,对于他鱼肉百姓,横征暴敛的行为很是不齿。

王甫也是知道陈球正直执法的性格,才向天子刘宏举荐他来渤海郡。同时王甫还通过程璜的关系,要求陈球一定要彻查刘悝的一切。

“廷尉大人,我想你理解错了一件事。天子从未说过渤海王有谋反之心,也并未罢黜其封国,只是让冀州刺史刘焉看押他罢了。再没有查清之前,你又如何知晓他就是犯人?”刘祖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

现场气氛一时变得古怪起来。这还没开审,刘祖倒和陈球争锋相对了起来。

而且,这两人一个是廷尉,一个是宗正,皆是能够搅乱这次审讯之人。

这两人发生争执,冀州刺史刘焉抬着头,看起了天花板。袁隗身为这次行动的持节之人,此时也就他能够出面化解两人矛盾。

不然,这案子尚未开审,廷尉和宗正倒先掐了起来,这传出去,岂非令人笑掉大牙?

“宗正大人,廷尉大人也许只是一时口误。可能廷尉大人想说的是疑犯,一时心急才脱口而出。既然时辰已到,依下官看,就快些让渤海王上堂,将此案审理清楚。天子和朝廷诸公,可是还在等着咱们的结果呢!”袁隗尽可能地保持中立,对两人拱了拱手,拼命地挤出一丝微笑。

刘祖和陈球两人,毕竟不是普通百姓,袁隗既然给了他们台阶,他们又岂会不知?

刘祖不悦地哼了一声,开口说:“既然如此,那就带渤海王刘悝上堂!”片刻过后,渤海王在一位将领的带领下,来到了府衙公堂。

踏进府衙公堂的瞬间,渤海王忽然觉得有些凄凉。这府衙公堂,他来过不知多少遍,可却是头一次以疑犯的身份上堂。

前一秒还是宗室亲王,后一秒便成了阶下之囚,人生还真是大起大落。

走进公堂,刘悝看了四人一眼,惴惴不安地对刘祖拜道:“渤海国刘悝,参见宗正大人!”

“刘悝,你可知本王今日连同诸位大人到南皮府衙开堂,所为何事?”刘祖捋着胡须,淡淡地问道。

“悝自是知晓。”刘悝说道。陈球眉头一挑,喝道:“既然知道,还不快快认罪?某还能看在先帝的情面,替你向天子求情。”刘悝看了他一眼,不屑地说:“本王没有做过,为何要认罪?”面对宗正刘祖,刘悝语气还有些软弱。

但是看到陈球强硬的态度,他心里顿时不爽起来。陈球冷笑道:“你可知郑飒、董腾二人已在北寺狱供认了你们的罪行。”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王是遭人陷害的。”刘悝硬着脖子回道。

“陷害你?呵呵!”陈球轻笑一声,接着从怀中拿出一本奏折,甩给刘悝,道:“你自己看看,这些年你都做了什么?欺男霸女,搜刮民脂民膏,贪图享乐,结交权贵,这是一位王侯该做出的事情吗?”刘悝脸色有些僵硬,他心里清楚陈球说的这些事情都是真的。

桓帝在世时,他仗着天子的宠溺,生活极度奢靡。等受到惩戒,过了几年的苦日子,他才开始后悔起来。

当自己的亲哥哥临死前,将他的封国恢复,刘悝又慢慢恢复了本性,穷奢极欲。

想到这些,刘悝的心中也开始后怕起来。当初就是因为被有司举报,他才失去封国。

这次陈球等人若是向天子奏请,加上郑飒、董腾二人的诬陷,他估计又会被废除封国。

接着,他又看到宗正刘祖的脸色变冷,不禁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刘祖见他这样,叹息着问道:“刘悝,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刘悝颤声道:“皇伯父,侄儿以前被谗言迷惑了心智,做下诸多恶事,恳请责罚。但千万不要废除我的封国啊。”刘祖摇头道:“此事乃天子钦定,本王也做不了主,还是等回到洛阳,听从天子的意见。”刘悝听罢,如丧考妣,哭丧着脸垂首不语。

沉默一会,刘祖又开口说:“刘悝既然已经认罪,先将他和他的家人收押起来,等待天子的发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