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34章 刘悝的亲族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34章 刘悝的亲族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吴咏和刘焉走后,渤海王刘悝也觉得不能坐以待毙,这样太被动了。于是便将自家年满十五岁及以上的儿子全部召集过来。

与兄长刘志相比,刘悝的妃妾虽然只有十一人,但他的子女却有七十多人。

当然这些子女有些是妻妾所生,还有一些是伎女所生。伎女,时下指的是女歌舞艺人,也就是所谓的歌姬。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封建帝国大统一之后,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促成了音乐模式的进步。

歌妓的主要职能,自然与音乐密不可分。经过秦汉四百年的发展,音乐文化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成为贵族礼仪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

因此,豢养歌姬的数量也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当然,有些贵族豢养歌姬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为家族开枝散叶。

周代以后,虽然天子以下各阶层也实行妾制,但从汉武帝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经典就成为社会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儒家经典有古

“诸侯一娶九女”、

“卿大夫一妻二妾”、

“功成受封,得备八妾”、

“士一妻一妾”、庶人

“一夫一妇”等说。也就是说,妾并不是你想纳就能纳的,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行,成为士人才能有一妻一妾。

普通人即使再有钱,想要纳妾,也是会遭到社会唾弃的,甚至被官府处罚。

西汉初,规定诸侯王一妃八子。后来这个数字被突破,武帝、昭帝、宣帝时,诸侯妻妾达数百之多,但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东汉承袭西汉,自然也是规范诸侯王纳妾的数量。桓帝时,刘悝就因为纳妾数量过多,被有司举报,废黜封国,贬为廮陶王。

他现在自然不敢做得太过,因此,王府中只有妃妾十一人,却豢养了伎女二十四人。

等一众子嗣到齐,刘悝便开口问道:“为父这次遭逢大难,你们可有方法助为父度过此劫?”说完,他还一脸希冀地看着下面的诸多子嗣。

刚才吴咏的一席话,顿时让他警觉起来。他虽然不怵那些朝廷使者,但听说大鸿胪卿袁隗持节与宗正卿刘祖和廷尉卿陈球要来勃海问责,心里也是没底。

节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诸多权利。

到时他还想仗着渤海王的身份,恐怕行不通了。而且此次来的三位人物,没有一个是他能得罪起的。

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天下,传闻袁隗又与中常侍袁赦搅合到一起,不是他能得罪起的。

刘祖作为汉室宗正,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按汉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请,即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便可得到从轻处置。

本来刘祖的到来,是他最大的希望。但刘悝却是十分惧怕刘祖,因为当年刘祖坚持要将他处死,以正国法,最后被桓帝拦住。

陈球作为廷尉,执掌汉朝律令,最是厌恶敢于挑衅法律尊严的人,而刘悝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何况陈球又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刘悝认为要是栽到他手里,他一定不会对自己手软。

直到现在,刘悝才有一丝后悔。自从宋清当上皇后,刘悝便怂恿自己的妻子宋氏常与进行书信来往,他也因此结识了中常侍郑飒和中黄门董腾。

本来还想从中捞些好处,却没想到为自己遭来祸端。早知道就不趟这个浑水了,刘悝心中懊悔地想着。

这时,一位仪容俊美的少年站出来,开口说:“父王,孩儿听国相说此次事件皆因中常侍王甫而起,因此孩儿以为当务之急便是缓和与中常侍的矛盾,将之前父王承诺的五千万钱给他。”说话之人,正是刘悝的长子刘元。

他今年刚举行了冠礼,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不想受到父王的牵连。他认为,现在中常侍王甫颇得天子信赖,还是少惹为好。

能用钱财缓和两家的矛盾,再好不过。

“住嘴!”刘悝听罢,却是怒不可歇,

“你可知五千万钱是我渤海国多少的税收!难道要本王用百姓的民脂民膏来向权宦服软?”别看他说得正气凛然,其实就是舍不得这数额巨大的钱财。

之前他被贬为廮陶王,封邑只有一个廮陶县。为了恢复原封的勃海国,不停行贿王甫等人,导致多年的积蓄为之一空,就是他的诸多小妾歌姬,有些也被他忍痛遣散。

好不容易等到朝廷下诏恢复了他的勃海国,王甫便迫不及待来要钱。其实也不是他不想给,实在是数额实在太大,他也有心无力,只能认定这是哥哥刘志的遗愿,并非王甫出力的结果,拒绝兑现承诺。

本想缓几年,等手头宽裕了,再跟王甫缓和关系。却没想到王甫做事这么绝!

直接诬告他谋反,这谁能忍。因此,他觉得王甫欺人太甚,完全就是不给他留活路。

尤其是听到长子的话语,更是愤怒至极。此时低头服软,他渤海王将会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见到刘悝发怒,刘元诺诺不敢言语。就在这时,又一位俊逸少年开口了:“孩儿以为父王可以派人去寻求亲戚们的帮助。”说话之人是刘悝的次子刘攀,他乃是刘悝的正妃宋氏所生,算是嫡子。

别看刘悝现在身材有些臃肿,但他的子女们都是俊逸非凡,这都是他父亲刘翼的完美基因。

元初六年,太后邓绥征召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诸子到京城,对刘翼漂亮的仪容感到很惊异,所以将他立为汉和帝刘肇长子平原怀王刘胜的后嗣。

刘翼于是留在京城,不久被封为平原王,奉祀刘胜。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永宁二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刘祜的乳母王圣与中常侍江京等诬陷邓骘兄弟以及刘翼,谋说他们与中大夫赵王图谋不轨,觊觎帝位,怀有大逆不道之心。

汉安帝于是贬刘翼为都乡侯,遣回河间。刘翼于是谢绝宾客,闭门自处。

永建五年,刘翼的父亲刘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给儿子刘翼,汉顺帝刘保同意,于是封刘翼为蠡吾侯。

两年后,庶长子刘志出生,后来成为汉桓帝。刘翼命运坎坷,郁郁不得志,导致英年早逝。

但他却留下三子二女。长子刘志,生母乃是刘翼的妾室匽明,刘志十五岁时,被大将军梁冀立为皇帝。

次子刘硕,建和二年,天子刘志更封都乡侯刘硕为平原王,留博陵,奉刘翼后。

尊刘翼夫人马氏为孝崇博园贵人,以涿郡之良乡、故安,河间之蠡吾三县为汤沐邑。

但刘硕嗜酒如命,经常因为醉酒,导致行为言语不当,于是天子便令马贵人管理平原王刘硕的家事。

三子便是刘悝,建和元年,被天子封为渤海王,后来因为被人弹劾意图谋反,贬为廮陶王,不久又复为勃海王。

长女刘氏,封长社公主,下嫁耿援。耿援乃是扶风茂陵人。先祖耿弇为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在东汉一朝,扶风耿氏,可谓荣耀一时。两人当上了大将军,九人当上了将军,位列九卿的有十三人,娶公主为妻的有三人,列侯达十九人,担任过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级别官员的达到百余人。

次女刘氏,封益阳长公主,下嫁寇袭。寇袭乃是上谷昌平人,先祖寇恂为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寇氏在东汉一朝很低调,延熹中,寇氏陷以罪辟,宗族免归故郡上谷。

但有一族人名寇荣逃窜数年,会赦令,不得除,积穷困,乃自亡命中上书请罪,但却认为寇氏是被人奸人诬陷。

于是天子刘志看罢,更加震怒,不仅诛杀了寇荣,还将寇氏后人禁锢,寇氏由是衰废。

因此,刘攀所说的亲戚,其实就是指扶风茂陵的耿氏和母族这边的扶风平陵的宋氏。

刘悝听罢,眼前一亮,也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但随即眼神便暗淡下来。

因为此时王府被官兵围困,不允许任何人进出。最终他还是不死心问道:“你们可有办法出去?”接着他又向诸多子嗣保证道:“只要你们之中,只要谁这次助府里度过此劫,为父就将渤海王位传与他。”时下,世家大族虽然执行周朝宗法制所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但还并未有后世那样严格,指定继承人是时有发生的事。

因此,厅中众人听到渤海王这样的承诺,都是双眼放光。要知道渤海王刘悝可是有七十多为子女,就是排除女子,只是儿子,就有二十多人。

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成年之后都只能分得一点财产,然后就要自谋生路,朝廷也不可能给这么多人都封侯。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很骨感。他们都十分清楚,想要出去,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现在外面到处都是执勤的官兵,别说是一个大活人,就是一只苍蝇都很难飞出去。

与其大言不惭,被父王厌恶,还不如老老实实等待别人出丑。于是乎,刘悝期待许久,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就在他有些不耐烦的时候,门外传来一名女子的声音。

“父王,女儿愿意前往洛阳,联络亲戚们。”刘悝抬眼看去,见是自家长女刘蕴,不由头疼道:“别胡闹,此事岂是你一个女儿家可参与的!”刘蕴走到大厅中央,不紧不慢地开口说:“父王,如今咱们王府被官兵严加看管,府中男子都被记录在册,想要出去,好比登天之难。”数完,她扫了厅中的兄弟们一眼,大声道:“但是我却不一样,谁会在意一个女子。”刘悝沉思一会,突然问道:“那你怎么出去?官兵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放你出去!”刘蕴嘻嘻笑道:“当然是找那位吴侍读帮忙了。今日他与父王的对话,我都听的一清二楚。这人千里迢迢而来,想来是要帮助我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