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48章 陈王刘宠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48章 陈王刘宠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时间转眼来到熹平元年的十二月,吴咏在平原王府呆了两日便提出告辞了。

十二月,对于时下的人来说,是一个狂欢的月份。从进入腊月开始,百姓们就开始准备祭祖的相关事宜。

之后数日便请召宗亲、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大家族更是休农息役,惠必下洽。

眼看这热闹的场景,吴咏也开始怀念家里的亲人。于是拜别平原王刘硕,带着刘蕴和刘蓝姊妹离开。

本来他是不打算带着两姐妹的,奈何刘蕴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不在你身边监督,又如何知道你有没有真心为我父母报仇。”加上刘元和刘述也一起劝说,吴咏只能带着刘蕴一起离开,同时刘蕴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还将刘蓝一起带走。

就这样,一行人犹如游山玩水般,走走停停。在经过陈国地界时,吴咏突然想起他以前在宛城救助流民时,还欠陈王刘承许多人情。

只可惜,刘承在回到陈国没多久,就病逝了。今日既然路过此地,就应该去拜祭一番。

于是吴咏跟刘蕴一说,她也同意了。其实她之所以一定要跟随在吴咏身边,还有另一个心思,那就是看看天天究竟有多少人汉室不满。

这次渤海王一家的凄惨下场,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天子刘宏而起。一行人很快便进入陈县。

陈王府座落在陈县正中间,也是陈县最大的建筑群。不过当众人来到陈王府门前,却见大门紧闭。

吴咏上前扣门,等了许久才有守卫将侧门打开,神情颇有些不耐烦问道:“你是何人?今日陈王有事,不方便见客。”吴咏立刻拱手道:“烦劳大人禀告一声,就说宛城吴咏前来拜祭已故的敬王。”守卫看了吴咏一眼,见他气质非凡,料定他并非常人,才开口说:“你在这等着,我去禀告。”说完,他又将侧门关得严实。

刘蕴将一切看在眼中,等守卫关上门,她才开口对吴咏说:“你小心一点,这陈王府好像有点不对劲。”吴咏笑道:“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谨慎了,还没见到人,就开始随意猜测。”刘蕴白了他一眼,解释说:“你别不信!我以前在渤海王府时,平常都是开着两边的侧门,让人随意进出,只有父王想要搞些私密的事情时,才会如同这陈王府一样,大门紧闭。”

“我想你是多虑了。”吴咏没当回事。岂不知,此时的陈王刘宠还真在搞事情,他正带着国相魏愔及一众官吏在祭祀上天。

要知道祭天是古代最高等级的祭祀,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祀。古代的天发源于西周,经过儒家历代改造的。

后期到汉代天人感应,独尊儒术之后

“天子”是皇帝正式的称呼。包括西周虽然是尊

“天”,周王是共主而不是天子。天与道德和政治正当性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天是规范性的来源。

道德上道德真理称

“天理”,道德行为称”替天行道

“。政治上古代君王继位需要祭天,统御的疆土称

“天下”,表示天把对疆土的统治权授予君王。另一方面,天起到对规范事实的表征作用,风调雨顺可以表示君王的统治符合天道,自然灾害则表示君王昏庸无道。

古代中国只有天子才能举行郊祭,诸侯只能祭其封国境内的名山大川。

就比如鲁国从僖公开始也举行郊祭,而季氏也举行旅祭。对此类现象,孔子评论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如果被正直的人看到陈王刘宠的行为,定会大呼其大逆不道。

祭天的工序非常繁琐,恰好守卫进来时,刘宠的祭天程序也接近了尾声。

守卫见刘宠走下祭台,便上前禀告说:“王上,外面有人求见。”刘宠今年只有二十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闻言,刀削的脸庞透着果敢坚毅的神色,他微微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是何人求见?”

“他说他叫吴咏,南阳宛人,前来拜祭已故的敬王。”守卫不敢隐瞒。

“是他。”对于吴咏,刘宠并不陌生。老陈王在世时,会经常在他面前提到吴咏。

近几年吴咏的大名,他也是经常听别人说起。于是刘宠看了国相魏愔一眼,见其点头。

这才摆了摆手,道:“让他进来,我在大殿见他。”时间不长,吴咏一行人被带到了大殿,见到刘宠后,吴咏拱手拜道:“小子吴咏拜见陈王!”刘宠哈哈笑道:“吴侍读的大名,本王也是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吴咏谦虚道:“些许虚名,倒是让王上见笑了,只不过是世人谣传罢了,小子愧不敢当。”

“本王倒是对你这些名声羡慕地紧!”刘宠感慨一句。见吴咏还要开口,便抬手阻止道:“你也不必谦虚,你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本王自会分辨。”说着,他又指着下首的官员解释道:“这位是陈国国相魏愔,这位是……”不大一会,刘宠介绍完,魏愔等拱手道:“见过吴侍读!”按理说国相的地位相当于一郡太守,比吴咏的官职要高,并不该先行礼。

但谁让吴咏的身份特殊呢,众人此刻又刚做了亏心事,便有意试探吴咏。

吴咏对此并不知情,连忙回礼道:“诸位大人真是折煞小子了,快快请起。”陈王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突然出声道:“本王听说吴侍读的箭术无双,不如今日与本王比试一番如何?”吴咏闻言,愣了一下,然后有些迟疑道:“王上为何一定要与小子比箭术。”刘宠微笑道:“无他,技痒耳。本王自幼练习箭术,如今已能做到百步内十发十中,中皆同处,自认为箭术无双。我曾听父王说过你惊退山贼的事迹,便想与你比试一番,权当切磋,并无他意。”吴咏闻言,陷入了思考。

正如刘宠所说,他听到箭术无双二字,心中也是起了相较之意,打算看看自己的箭术到底是何程度。

于是他拱手道:“既然王上有命,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见吴咏终于松了口,刘宠大喜,急忙带领大家一起来到演武场。

吴咏挑选好趁手的弓箭,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挽弓在手。

“王上先请。”

“那本王就不客气了!”刘宠也不废话,挽弓搭箭。嗖!一道羽箭破空声响起,刘宠弓弦上的箭,瞬间飞射出。

此去箭靶处一百五十步,平常弓箭手别说射中靶心了,就连能否射到箭靶上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然而....咻!一支羽箭应声射于靶心上,而且还是正中红心。不等周围的官吏赞叹,刘宠再次挽弓搭箭,道:“且看我第二箭。”话音刚落,嗖的一声,羽箭离弦。

下一秒,此箭已贯穿先前的那支羽箭,再度射在靶上的红心。

“好箭法!”人群中有人高呼道。刘宠的两箭,堪称神射。纵观整个大汉天下,能做到一百五十步开外,连射两箭正中靶心,而且所击中的位置都不曾变化的人,寥寥无几!

当然,刘宠就属其中之一。众人纷纷侧目,露出骇人的神色。

“真没想到,陈王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箭术,真是天佑汉室!”

“当真是神射哪,不愧是敬王之后,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单凭这两箭,就堪称绝伦,吴侍读这下惨咯!这场比试,他输定了!”……对于这场箭术上的比试,围观的官吏们也纷纷不看好吴咏。

倒不是说吴咏不行,而是刘宠射的这两箭,堪称精彩绝伦,几乎没有被超越的可能。

可怜的吴咏,只能认倒霉了。刘宠对于射出的两箭,颇为满意,于是看着吴咏笑道:“怎么样,吴侍读,本王的箭术如何?”吴咏见此,也是点头表示肯定,赞道:“没想到王上千金之躯,还能射出这样一手好箭,当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刘宠呵呵一笑,道:“那你看我接下来一箭如何!”说完,刘宠搭箭拨弦,再度射出一箭。

嚓!这第三支箭贯穿了先前的第二支箭,不仅正中红心,就连靶心都给洞穿了。

羽箭余势未尽,洞穿靶心后,射在了后方一名士卒的头盔上,当场将其射翻在地。

那士卒站的位置距此不下三百步,而羽箭却硬生生地将他射倒,这是何等的强大?

这等精湛的箭术,简直是让人大开眼界。如果说刚才,官吏们觉得吴咏有一丝战胜刘宠的可能。

那现在,吴咏取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刘宠将弓箭递给一旁的守卫,然后拍拍手,对吴咏说:“该你了。”

“好!”吴咏轻描淡写回应一句。面对刘宠如此超凡的箭术,吴咏表现的不慌不忙,挽弓搭箭,拉满弓弦,旋即闭上了双眼。

周围的官吏见到这一幕,都忍不住唏嘘惊叹。吴咏这是要盲射啊!若他盲射成功,绝对更加的精彩绝伦。

刘宠心头也是咯噔一紧。莫非这小子还真是一个神箭手不成?闭上眼睛射箭,这也太托大了吧?

此时,劲风呼啸,吹的吴咏衣襟呼呼作响。天色也更加暗沉了下来。

“看箭!”吴咏双手猛地一抬,弦上羽箭便以奔雷之势,直射而出。嗖!

这支羽箭呈九十度,直没入苍穹之中。

“这....这是干嘛?”吴咏此举,引的官吏们纷纷不解。他们抬头看向上空,却没见到任何异常。

反倒是吴咏,射出这一箭后,便由刘蕴扶着,大口喘着气。围观的众人,看着吴咏这模样,纷纷开始冷嘲热讽了起来。

“切~装神弄鬼,搞得我以为他很厉害的样子!”

“可不是嘛,还装模作样的闭眼睛,真拿自己当神箭手呢!”

“就这水平也敢和王上比试,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而台上的刘宠,却是面色凝重看着天上那越来越近的黑点。

只听

“啪嗒”一声,随后一只大雁重重地砸落在众人面前。

“这...这是真的吗?!”一名官员惊呼了起来,声音几近癫狂。而其他官员,也同样瞪大眼睛,面色震惊。

“不!这不可能!世间哪有如此神奇的箭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