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53章 豪族林立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53章 豪族林立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听闻天子侍读吴咏来到荀家,宾客们都躁动起来,纷纷出来围观。由于吴咏之前的种种行为,他现在的名望很高,尤其是他传出那二篇半《尚书》佚文和雕版印刷术,士人对其都抱有极大的好感。

不过见过他的人少之又少,不少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于是在荀家门口就出现一种奇观,大家将吴咏和他的马车围的是水泄不通。

“他就是天子侍读吴咏吗?看起来好年轻啊,看起来比我阿弟年龄都要小,不会是有人假冒的吧!”

“愚蠢至极,谁会这么傻冒充他,嫌自己的命不够硬吗?这吴侍读今年不过刚满十五岁。”

“这也太难以置信了,据说他现在的学识,比之经学博士一点不差,他是怎么做到的啊!”

“我要是知道,还会与你站在一起吗……”男人们都为吴咏吵个不停,而不少围观的少女,则是泛起了花痴。

“嘻嘻,好俊俏的小郎君,要是能抓回去给我阿姐暖被窝就好了。”

“啊呸,我看是你自己想让他暖被窝吧,真是不知羞!”

“就算我想,怎么了?可不像某人,满脸痦子,奇丑无比,想都不敢想。”

“你简直不可理喻……”一直跟随在吴咏身边的钟繇和荀攸哪里见过这等场面,立刻拉开与吴咏的距离。

就是马车中的刘蕴姊妹,此时也瑟瑟发抖,不敢轻易露面。吴咏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而且微笑着对着四周拱拱手。

他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一阵少女的尖叫声,

“我要晕了,他刚才对我笑了呢……”就在这时,外围突然有人大喊道:“家主驾到。”人群顿时让开一条道路,荀爽等人径直来到吴咏面前,哈哈笑道:“吴侍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吴咏急忙拱手道:“小子不请自来,还望大人勿怪。”

“求之不来!”荀爽亲切地扶住吴咏的手臂,然后拉着他向府内走去。稍顷,众人来到客厅,分主宾主宾坐下,荀爽这才为吴咏一一解释道:“这位是许县陈氏的陈纪……”

“这位是舞阳韩氏的韩融……”

“这位是长社钟氏的钟瑜……”……一番介绍下来,吴咏发现竟有十七人之多,细思一下,又发现这些人竟然来颍川郡的十七个县,心中不由暗叹:当真是豪族林立,比之南阳郡一点不为过。

南阳因为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老家所在,被封南都,被尊为帝乡,为天下经济首都。

而云台二十八将中亦有十一人出自南阳郡,可想而知那里的豪族情况。

东汉统治天下靠的就是这些世家大族。而这些世家大族之中,其实最有代表性的就得是南阳各大豪族,但是自从经学越来越受到朝廷重视后,南阳各族就开始没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颖川郡的各大豪族。

颍川郡一共有十七个县:阳翟、襄城、昆阳、定陵、舞阳、郾县、临颍、颍阳、颍阴、许县、新汲、鄢陵、长社、阳城、父城、轮氏、郏县。

每个县都有一个豪族存在,可以说豪族们各有各的地盘。不过,这些颍川豪族还是以其中四家为主。

第一为颍阴荀氏,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荀氏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逝敖,被分封在荀邑,其子以地名为姓氏,叫荀林父。

荀林父的后代就都以荀为姓。在春秋时期,荀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内。

后来河内司马家族建立晋朝,颇为优待荀氏。荀氏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

现在家族中出名的有神君荀淑和荀氏八龙,当然还有以后在汉末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荀彧、荀攸、荀谌等人。

其二为许县陈氏。陈氏是周武王灭商后,封舜帝的后代妫满于陈,建立了陈国。

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陈胡公、胡公满。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与荀氏类似,有

“三君”陈寔、陈纪、陈谌,在汉末有陈群、陈泰父子支撑,两个家族也时常被拿来比较,所谓以五荀方五陈,五荀指的是荀淑、荀靖、荀爽、荀彧、荀顗,五陈指的是陈寔、陈谌、陈纪、陈群、陈泰,四代人近百年的纠缠。

其三为长社钟氏,从颍川四长中的钟皓开始。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国姓氏群体,尊钟烈为得姓始祖。

颍川钟氏是魏晋时期颇具影响的世家大族。早在东汉时期,钟皓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学识渊博,与陈寔、荀淑、韩韶并称为颍川四长,为当时士大夫所倾慕。

到了他的孙子钟繇,终于重振家风,使钟氏成为曹魏时期举足轻重的世家大族。

其四为舞阳韩氏,韩氏是春秋初期,曲沃武公封姬万于韩,姬万曾孙韩厥以封邑为姓。

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建立韩国。韩虔即为韩姓的得姓始祖。在颍川也有威望。

东汉时期有司空韩棱、司徒韩演,颍川四长之一的韩韶。三国历史上,冀州刺史,韩馥便是颍川韩氏族人。

当然除了这四家豪族外,还有其他一些家族。比如鄢陵庾氏,庾姓在两汉时代形成了颍川和新野两大郡望,而颍川庾姓最繁盛。

颍川庾氏在汉魏六朝是一个功勋卓着的家族,对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又是东晋四大文艺世家之一。

颍川庾氏在东晋一朝文学家辈出,创作成就显着。但其家族地位和文学成就在南朝急遽衰落。

还有阳翟郭氏,从郭躬开始研习《小杜律》,郭躬、郭躬之侄郭镇、郭镇之子郭贺、郭祯都担任过廷尉,执掌邢狱诉讼,到汉末仍有郭图、郭嘉传承,而郭嘉的军师祭酒恰好参掌戎律。

再则襄城李氏,这家可以追溯到太尉李修,李修之孙就是党人领袖李膺,李膺的儿子李瓒很看好曹操,让子嗣李宣等人抱紧曹操大腿,可以在动乱年代求存。

而且定陵杜氏,杜安作为神童年仅十三岁就进入太学,后来官至巴郡太守,

“忍死须臾待杜根”中提到的杜根是他的儿子,担任过侍中、丞相府长史的杜袭是他的孙子,杜袭还给曹真、司马懿当过军师,与繁钦、赵俨交好。

最后是父城冯氏,这家在汉末未必有多显赫,应该从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开始,至少在汉末还没销声匿迹,堪称

“吴国苏武”的冯熙,就是冯异的后人,曹丕是没能得到他的心,但是把人留在了魏国终老。

当然这些吴咏也只是在心中想想,不敢表露出来。等荀爽解释完,吴咏立刻正色道:“俗语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颖多奇士,今日有幸见到诸位,方知古人诚不欺我也。”何为

“奇士

“?

“奇士

“又称

“异人

“,是一个与

“常士

“相对的概念。所谓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

“奇士

“的盛行,源于东汉的取士制度,一为察举,一为征辟。察举由地方官以一定的名目如孝廉、贤良方正等向中央荐举人才,有的还须按一定的人口比例推荐。相比较而言,察举针对的是一般性的人才即

“常士

“,征辟则针对特殊人才或高级官吏,经过推荐或辟举,考察合格后予以破格晋升。则

“奇士

“。为何

“汝颍多奇士

“?西汉时期,汝颖二郡在具有代表意义的学术文化发展要素方面,如士人、博士、书籍等等都落后于齐鲁诸郡以及帝都地区。直到东汉才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得力于优秀的地理位置,南阳乃刘秀故里,洛阳乃国家首善。汝颖北去洛阳不远,西南接南阳。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豪族影响,如

“云台二十八将

“四分之一来自该地区。到汉末三国时期,汝颖士人在政治、文化舞台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像汉末的许多诸侯都是与士族的合作,才得以发展壮大。在士族看来,他们要求诸侯,以自己所在的州县为核心,势力不断的向外扩张。士族还会要求,他们所在的州县是诸侯势力的首都,而他们所在的士族永远是诸侯势力里最强的家族!就比如说颍川,以荀彧为首的荀氏、以陈群为首的陈氏、以钟繇为首的钟氏,乃至于还有次一级,以郭嘉为显着代表的郭氏。他们支持曹操的前提,就是荀、钟、陈、郭四家必须是豫州首屈一指的家族,家族子弟必须是曹操麾下的核心谋士,且曹操定下的都城也必须在豫州的颍川附近。从这个角度分析,许县成为帝都,就不再是巧合,而是颍川才俊与曹操合作的大前提!当然此时的颍川豪族,还没有发展到后世那种不可一世的地步。但是这并不妨碍荀爽等人听到吴咏话,心情大好。他们对于吴咏的突然出现,也是抱着警戒心里,如今听到他示好的话,心中也是逐渐放下警惕,开始和吴咏谈论朝廷局势起来。

“吴侍读对句章许昭的叛乱怎么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