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67章 教流民做面食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67章 教流民做面食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0:00:25 来源:笔趣阁

下午时分,等宛城的大户们派人将所有的粮食送来时,张阳满脸喜色地来向陈球禀告说:“主君,今日这二十多种太虚吃食的做法,共换取了粮食近千石,加上大户们献出的两千石多粮食,咱们救济流民的粮食有近四千石,粮食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接下来又一脸忿忿不平说道:“不过这批粮食中,有一半是菽豆,着实让人不痛快!属下真想将这些大户都抓起来,逼着他们将菽豆换成其他粮食,哪怕不换黍米,换成稷米也行啊。”

陈球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这样做,同时也颇感遗憾地说道:“粮食的事到此为止吧,不能把他们逼的太甚,以后说不得还得仰仗他们帮忙传播太虚吃食。”

张阳听后,眼睛一亮,不禁佩服的五体投地,“主君真是睿智多谋,由这些大户宣扬出去,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用粮食换取太虚吃食的做法。”

“我南阳郡有三十七县,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倘若一户只换一种太虚吃食做法,那就有一百二十万石粮食,足够我南阳郡接纳所有河南尹流民一年的口粮了。”

陈球听他这样说,不禁苦笑道:“哪有这么容易的事,二石粮食换法,只是本府针对城中大户们和权贵阶层,百姓若来以这个价码换取,本府肯定是不能同意的,真要是这么做了,肯定会招来无数骂名。”

“额,”张阳愣住了,他作为贼曹,武力值肯定是够的,但是智商上还是有些欠缺,没有陈球考虑的那么远,若是功曹岑晟在此,一定会提出合适的意见。

人就是经不住念想,这不,张阳刚想到岑晟,就看到岑晟急匆匆进来。

“主君,粮食准备的怎么样了?流民那边今日只喝了一碗粥,很多人都不愿意再继续劳作。”

陈球淡淡的点了点头,“明方,你来的正好,本府与显清正商议着粮食的事情,他有些想法,也说你听听。”

张阳笑着接下话,对岑晟说道:“粮食的事情暂时不用担心,主君采用了吴家小郎的建议,换了近四千石粮食。”

“怎会如此之多!”岑晟被惊到了。

“这些大户开始不相信有太虚吃食,还是主君派人从府里拿来做好的,这些人才相信。不过为了平息主君的怒火,他们都自愿捐出一百石粮食,之后也是用二石粮食换一个太虚吃食的做法。”对于这些大户不信任太守一事,张阳到现在还有些耿耿于怀。

岑晟算了一下,“那也没有这么多粮食啊?”

张阳冷哼一声,“还不是他们自作聪明,捐出粮食有四成是麦食,之后发现这些太虚吃食的做法都要用麦,他们又双倍换了回去。”

岑晟哈哈笑道:“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笑过之后,岑晟又问道:“刚才我进屋时,见主君眉头紧锁,难道是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

张阳有些尴尬地挠挠头,小声说道:“某这不是看到能换这么粮食,就建议主君在南阳郡全面推广这种换法,不过主君心系百姓,断然拒绝了。”

“你也真敢想!”岑晟有些无语,诚如陈球所言,若是他真这么做了,不仅会招来无数骂名,还可能对自己的仕途造成巨大的影响。

不过以后流民会越来越多,这四千石粮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当下趁着这个势头,只要操作得当,再换些粮食也不无可能。

当下岑晟皱眉思索一会,这才建议道:“主君既然不愿换取百姓的粮食,何不将宛城附近的乡三老都召集过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张阳也劝道:“是啊,主君,咱们既然要换粮食,就不可能免费将太虚吃食的做法传给百姓,不过这些吃食早晚都会由流民传出去,此事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陈球点点头,“你们先去将今日所需的粮食拉到城外分食给流民,本府再仔细想想。”

两人应诺,刚打算转身离开,陈球又喊住他们,“你们此行顺便问问吴家小子,他有没有办法解决这菽豆难题。”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但两人还是没问什么,应诺一声,转身离开。

等两人将从府库拉来的黍米交给小吏们煮粥后,就携手来找吴咏,刚到地方,就看到吴咏在教几个男子推磨。

只见吴咏亲自走到石磨前,舀了一瓢麦子,倒进石磨中心的孔洞中,对旁边一个男子道:“你来试试,推着这根木柄走。”

男子领命,他虽然不知道吴咏要做什么,但是推磨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没做流民之前,他家就有石磨,经常磨谷子用。

随着石磨转动,不一会,面粉便从石磨下方被挤压出来。

过了一会,待石磨的下方凹出堆积一层面粉后,吴咏又找来一个陶盆和一个箩筛。

接着吴咏用炊帚将凹处的面粉都扫到箩筛中,轻轻一晃箩筛,一层白中夹杂微黄的面粉出现在陶盆中。

一旁,岑晟两人和一众流民都瞪大了眼睛。

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磨面,倒进去的是黄色的麦,被石磨压了一会,就变成白色的粉了!而且还是如此的洁白,就跟最漂亮的雪花一样。

围观的流民们不自觉咽了咽口水,仅看外表,他们就知道很好吃,有些小孩甚至流了口水。

吴咏不管他们,将箩筛的过滤下来的麦皮重新倒入石磨小孔中,再次磨一遍。

如是三次,吴咏才停下来,对围观的男性流民问道:“都看明白了吗?”

“小郎君这是做甚?我们以前在家也推磨,没什么难的。”有流民疑惑地问道。

吴咏没好气地看那人一眼,“磨面!既然你们都会推磨,那就好好推,将这些麦子都给我磨出来。”

说完,吴咏又对围观的妇人道,“诸位姑婶姊妹随小子来,我教你们做吃食。”

众人一起来到一个矮案前,吴咏开始教大家和面。

“和面最重要的是加水,水要一点一点往里面加,在加水的过程中,不断揉捏,这样出来的面团才能匀称。”

“加水的多少,依赖于你的手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太干的话,揉不起来,太湿的话,要多加点面粉才不粘手。”

面和好后,吴咏对围观的众多妇人问道:“哪位长辈愿意尝试示范一下?”

人群一阵沉默,最后是一个身体瘦弱的妇人走到吴咏面前,“小郎君,让我来试试吧”

吴咏点头,妇人便开始专心和面,期间吴咏不断纠正她的一些错误。

很快,妇人和面成功,吴咏夸赞几句,就让她站在身边。

接下来,吴咏开始教大家做面食。

“今日小子教大家做两种吃食,一种叫穉子面,另一种叫解忧馍。”

说完,吴咏也不管众人的惊讶目光,点开技能面板,一阵花里胡哨的操作后,抓起一把面条给众人展示道:“这是穉子面。”

围观的妇人们双眼瞪得浑圆,不可思议的看着吴咏。

“诸位长辈都看明白了吗?”吴咏温声问道。

妇人们带着震撼,有人点头,有人摇头。

吴咏有些头大,问身边站着的瘦弱妇人,“叔母可看明白了?”

见妇人点头,吴咏又问:“可否请叔母为大家演示一下?”

妇人犹豫一下,最终还是点点头,“我试一下,还请小郎君多加指点。”

吴咏笑着鼓励道:“叔母尽管放开手脚去做,有小子在,必不会出差错。”

有了吴咏的保证,妇人放下心来,开始认真擀面皮。

吴咏见妇人虽然动作有些生疏,擀的面皮也是厚度不一,但总体还算不错,至少最后切出能面条来,也算成功了。

面条成功教学之后,吴咏开始教做蒸馍,“接下来,小子教大家做解忧馍,这个更是简单,一看就会。”

吴咏做一遍解忧馍后,又让身边的瘦弱妇人演示一遍。

然后才对众人说:“这两种吃食不仅做法,蒸煮的方法也不一样,穉子面需要用开水煮熟,解忧馍需要用蒸笼蒸熟。”

这会说话的功夫,一旁早就搭建好的灶台,也由几位老者烧了两锅开水。

吴咏先是在铁锅上搭好蒸笼,将面团一个个放进蒸笼里,让老人烧大火开蒸。

之后来到另一个锅灶前,教大家煮面条。

当第一锅面条出锅后,围观的流民们都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吃食。

等吴咏将这些煮好的面条分给几位孩童后,他们吃的那叫一个狼吞虎咽,围观的众人恨不能与他们位置相换。

煮好的面条一共也没多少,又分了多人,也就能尝个味道,这些孩童吃过之后,全都眼冒绿光,看着蒸馍的锅。

因为这会功夫,馍气上来了,整个锅灶四周都弥漫着浓浓的馍香味。

流民们都焦急等待着,只闻着馍香,就能断定这吃食一定是前所未有的味道。

又过了会,实在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吴咏才慢慢掀开锅盖,将蒸好的解忧馍分给老人食用。

吴咏也拿起一个掰下一块,尝了一口,虽然没有酵母,蒸出来的解忧馍口感不怎么样,但对于流民来说,这已经是上天赐予的食物了。

所以当所有拿到解忧馍的老人,尝了一口后,都不由自主的瞪大眼睛,他们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食物,有些老人更是热泪纵横。

吴咏看到围观的众人都是流着口水而不自知,觉得有些好笑,不禁开口提醒道:“这两种吃食的做法,我都教给你们,你们若是想一直饿着,那就还站着吧。”

围观的众人这才恍然,与其看着他人吃,还不如大家一起动手去做吃食!

于是也不用吴咏吩咐,推磨、筛面、和面、搓面团、擀面皮、烧火等都有人抢着干。

岑晟和张阳两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吴咏做吃食,这种神乎其神的技艺,让他们也大开眼界,再也不敢将吴咏当小孩看待。

能够有此神奇手段的少年,自古以来都是少之又少,倘若让他一直成长下去,今后的成就肯定让他们望其项背。

两人对视一眼,心里同时暗想:“这吴家小郎的手段果然了得,看来主君让他解决菽豆的难题,也是有一定道理,说不得他还真有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