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五章 吕公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五章 吕公

作者:游家二少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16:09:12 来源:笔趣阁

刘邦成为泗水亭长,因为能力突出,干的业绩好,他有了一次去咸阳的机会。

远赴咸阳,一个人,改变了刘邦的后半生。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结束春秋乱世,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大秦王朝)。

他就是希望后代子孙绵延不绝,继承他的丰功伟业,成为这片大地的主宰,自称始皇帝。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句话透出很多信息:

刘邦去咸阳的原因:服徭役。

刘邦在咸阳遇见了一个人:秦始皇。

刘邦见到了比他大三岁的秦始皇,发出了一声长叹:大丈夫就该如此。

用现在的话说,刘邦去咸阳服徭役,见到了秦始皇出巡庞大的仪仗队,他的心情如何:羡慕、嫉妒。

因而,他发出了一句话,大丈夫就该这样子。

刘邦说这句话,是渴望自己也能成为秦始皇那样的人物。他把秦始皇的职业,当成了自己要奋斗的目标。秦始皇,成为了他新的偶像。

当然,现在的刘邦,是个小小的人物。在别人眼中看来,不切实际,异想天开。刘邦敢发出这样的话,无论是玩笑也好,是痴心妄想也罢!这表明,刘邦渴望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最怕的是过得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不知道成为怎样的人。而,刘邦从小就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先是成为信陵君那样的人物,又有张耳这样的人给他指路。秦始皇的出现,更加明确了他的目标。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邦不畏权贵,是充满野心的男人。这个目标一直激励刘邦,成为秦始皇那样的大丈夫。

司马迁,为了突出这句话,还把另一个人见到秦始皇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进行了对比。

这个人,就是项羽。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出生于公元前332年,见到秦始皇的时候,应该二十岁左右。刘邦与项羽,相差了25岁。一个出生平民,一个世家没落的贵族。一个是中年人,一个是少年。

因为出生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眼界,不同的年龄,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刘邦是羡慕,心中渴望成为秦始皇。项羽是鄙视,要除掉秦始皇,取代他。

两个人出发点不同,但,彰显了一个目标:反秦。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项羽与刘邦之间能够站在统一战线:共同反秦。

从咸阳归来后的刘邦,开始经营自己的人生。他要成为秦始皇那样的大丈夫,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管理好自己辖内的十里地。

刘邦通过泗水亭长这个身份,他结识了很多的人。这些人无论贫富贵贱,刘邦皆一视同仁。

在沛邑中,有个人最有眼力劲。这个人就是萧何。

刘邦未发迹,被称为‘流氓、地痞’。萧何总是对刘邦很照顾,对他很好。

萧何,是沛令身边的人物,他的官职是主吏,负责刑罚。他的官阶,比刘邦高。但,有个不寻常的现象。刘邦犯错,萧何经常替他打掩护。甚至走路,也会走在刘邦后面。

沛邑中很多人都对这种反常现象,感到不解。有的人认为萧何是怂人,连手底下的人都驾驭不了。有的人给萧何出主意,将刘邦调去边缘的县邑。也有的人建议萧何,打压刘邦的嚣张气焰。

萧何对别人的评价,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依旧对刘邦如故。

刘邦也是个奇怪的人,上级领导善待自己,他也没觉得不对劲,心安理得。该吃就吃,该喝酒喝,想走在前面,就走在前面。

萧何的反常举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一个人的眼力,是多么的重要。

萧何有眼力,还有远见。刘邦家庭条件差了点,但,志向高大,绝非是池中物。早晚有一日,刘邦会遇风云化龙,扶摇直上,搅动天下。

用现在的话说,萧何相信刘邦是干大事的人。趁着对方未显露之前,跟着他混,总有一天能够成事。

萧何正是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力,还有足够的远见。让他躲过了暴风雨的袭击,幸存下来,成为大汉王朝开国首位功勋,被称为汉初三杰。

第二个有眼力劲、有远见的人,相中了刘邦。这个人就是为了躲避仇家,从单父邑来沛定居身价不菲的吕公,并把长女吕雉,下嫁给了刘邦。

吕公是如何相中刘邦?

答案:一顿酒宴。

秦灭齐之后,吕公在单父没有庇护,为了避祸,只能举家迁移。史料只用了两个字仇家,没有记载,吕公得罪的仇家是谁。能够肯定,这个仇家是吕公得罪不起。

吕公为了家族的安危,举家向东迁移,来到了沛邑。太史公给出了吕公为什么会举家迁移到沛,是因为与沛令关系好,能够得到庇护。吕公这个决定,让他与刘邦有了交集。

沛令听说吕公来了,让萧何召集县内豪族,主持酒宴,接待吕公,还附加了一个条件:送千钱得上座。

沛令表面上是为了吕公举行酒宴,实则是借助吕公的声望,借机敛财。沛县的人,都明白沛令之举,但也不敢不去。毕竟,沛令是这里的老大,得罪了他,以后没好处。

因为这次酒宴,刘邦与吕公有了一次相遇。正是这次相遇,吕公有了一个当皇帝的女婿,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外孙(汉惠帝),两个当皇帝的外曾孙(汉前后少帝),一个嫡长公主(鲁元公主),与赵王张耳成为了亲家。

现在来看一下,一个接近四十岁,一事无成,却只是泗水亭长的刘邦,是如何通过酒宴,结识吕公,迎娶吕雉。按现在的说法,**丝刘邦是如何逆袭人生,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这场酒宴是沛令举办,沛邑很多豪族,说得上话的人,都来捧场。但,能够拿出千钱吃饭的人,不多,更别提那万钱。

沛令、豪族、世家都来了,刘邦也来凑热闹,最后一个登场,还说了一句话,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贺钱万。

这句话,惊骇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也包括吕公。

刘邦用几个字,高调亮相,成功进入吕公等人的视线。知晓刘邦底细的人,眼神鄙夷,心中暗骂:这孙子就会说大话,他要有万钱,怎会娶不到老婆。

吕公不知刘邦的底细,听到有人送万钱,第一个反应大惊:这个人出手阔绰,定是有身份的人。

随后,吕公做了一个动作,以表示尊敬:起,迎之门,请入上座。

吕公本就是有声望的人,还被沛令善待,却做出这样的举动,给在场的人传递一个信号:刘邦与吕公的关系不一般。

刘邦欣然入座,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谈笑风生。仿佛,这场酒宴的主角是刘邦,不是吕公。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会喝酒的人,一般喝得不是酒。他们会用酒,来测人品。通过喝酒,不仅可以看出对方的人品,还能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这也是为什么酒文化,有上千年的历史。

刘邦就这样进入了吕公的观测视线之内。这次测试,刘邦不仅合格,还过了关。吕公对刘邦,很满意。

经常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些人总会吹嘘自己,曾经和谁一起喝过酒,成为了炫耀的资本。至于,他到底喝过没,旁人不知道。但,刘邦与沛邑豪族、世家喝酒,还被吕公善待,有很多的目击者。这个故事流传出来,被太史公记录,成为了一段励志佳话。

刘邦‘地痞、无赖’的形象,得到了升华。进而,表达一个观点:刘邦不畏权贵。

席散,吕公又做了一个举动,单独把刘邦留了先来,说了很多话。

太史公是这样记载: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

简单说,吕公通过这次酒宴,认识刘邦,并做了一个决定,把长女吕雉嫁给他。

吕公相中年近四十,一事无成的刘邦。那么,吕公会看走眼。或者说,吕公是因为喝醉了酒,误了女儿的终身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