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六章 过去与未来

酒宴完后,吕公把刘邦单独留下来,并表示把长女吕雉嫁给他。吕公没有看中沛邑的豪族显贵,连沛令提亲都拒绝。为什么会看中近四十岁,一事无成,被称为‘流氓’、‘地痞’的刘邦?

莫非,刘邦真的有过人之处。还是说,吕公喝醉了,随便说的。

来看一下,太史公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段对话。

对话主角是吕公和吕媪(吕公的老婆)。

吕公将长女嫁给刘邦,吕媪为了女儿的幸福,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寻常妇道人家,反对一门亲事,常用的手段:一哭二闹三上吊。

吕媪的手段相当高明,她先用吕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接着,又抛出另外一个观点:沛令善公,求之不与。

随后抛出反问:何自妄许与刘季?

吕媪提高声调,配上生气的面容,摆出观点:这门亲事,我不答应。

吕媪见刘邦一无是处,年纪又大,什么都没有,无房也没车更没钱。无论在古代和现代,都绕不开一个千古的问题:丈母娘瞧不上穷女婿。

所以,你遇到这种事,不能悲观,不要见人就说,丈母娘如何这般。毕竟,生一个女儿不容易,养大一个女儿更不容易。无论是那个时代的父母,他们的出发点就只有一个,让自己女儿过得幸福。

你要做的事就是努力改变,让丈母娘看得起你。或者,你学学刘邦的方式:搞定老丈人。

当你被丈母娘看不起,也不要感到难过,汉高祖刘邦也遇见过这种事。帝王将相未发达之际,尚且如此,更何况贫贱之家。

面对吕媪反对的态度,吕公会如何回答?他虽是一家之主,但,处理问题不善,也会引发家庭矛盾。

太史公给了我们一个霸气的答案:此非女子所知也。

之所以说,这句话霸气,是因为很有杀伤力,用现在的话说,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头发长见识短,不想和你说。

同时,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了一个观点:吕公非要把女儿嫁给刘邦。

当然,吕公时代和现在身处的环境不一样。毕竟,吕公生活的时代,男人是顶梁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男人在家庭有主导地位。

这段对话,说明吕公做决定时,头脑很清晰。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吕公不惜引发家庭矛盾,也要把女儿嫁给刘邦?

吕公到底看上了刘邦什么?

要钱,没有钱;要房,也没有;你说他踏实,却没有好的名声;年龄也快四十岁了。莫非吕公是图刘邦长得帅。

太史公给出的答案:吕公善相。

这个答案,有些牵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吕公巴结刘邦。这种解释,完全说不过去。

现在,刘邦只是泗水亭长,连芝麻大点的官都算不上。吕公的声望,财富远超过刘邦,沛令都是吕公的好友。吕公连沛令提亲都拒绝了,又岂会巴结刘邦!

我想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吕公发现了刘邦特别之处。

用现在的话说,刘邦在吕公眼中是一支巨大的潜力股。只不过这支潜力股,还没有发挥出来,需要借助外在的条件。吕公要做就是用双手抓住这支潜力股。

吕公社会经验丰富,对时局也清晰的判断。识人,也有过人之处。所以,他才能躲过乱世,保全家族。他自然也懂得一个道理:捕捉先机。

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谁掌握先机,就能获得财富。

吕不韦捕捉到贫困不得志的秦庄襄王,进而封侯拜相,叱咤风云数十年,成为商界传奇人物。吕公也要抓住机会,光耀门楣。

当然,对于吕公这个‘荒唐’的决定,没有人看好。所有人都说吕公看人不行,眼力差,刘邦是咸鱼,翻不了身。吕公没有反驳,而是用时间来证明,他是有眼力劲,还有远见。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吕公的眼力,他也赌对了。他的后代子孙,封侯拜将,还出了三位皇帝,一位嫡长公主。吕氏在大汉初期,可是最显赫的家族。

这里,萧何的一段话,也让吕公发现了刘邦的过人之处。

话说,酒宴萧何负责收钱。

刘邦说大话,送万钱,却开空头支票,一分钱也没有送。

这种场合,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萧何也不能有心偏袒。萧何见刘邦不知分寸,把事情闹大了,敢在这种场合,乱开玩笑。

为了顾忌吕公的颜面,不伤刘邦自尊,也为了避免给自己找麻烦。萧何对吕公,说了一句话: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吕公听了,没有感到愤怒,也没有被欺骗的感觉。相反,他对刘邦刮目相看,认为对方胆子可真大。这种场合,当着这些人,敢撒谎,还心安理得。毕竟,读过书、知礼节,是没脸做这样的事。

太丢人了!相当丢人。

别人觉得丢人不敢做的事,刘邦做了,也不觉得丢人。这种人,真是少见。

这种坦荡的胸襟,寻常人是不会拥有。蹭吃蹭喝的人,吕公见识过。但,能够在这种场合蹭吃蹭喝,吕公还是第一次见。

受过教育、懂礼制的人,对刘邦这种行为,定是嗤之以鼻。刘邦不觉为耻,反而为荣。刘邦通过这样的手段,成功推销了自己。让他成为沛邑,众人皆知的人物。

是谁给刘邦的底气?又是谁给刘邦的胆量?在座的人,又为何允许刘邦信口开河。就连负责主持酒宴的萧何等人,也没当面拆穿刘邦谎言!

吕公通过这些现象,以及与刘邦喝酒交谈,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些包括:胸襟、胆识、气度、谈吐、志向和人际关系。

同时,吕公也明白刘邦,缺少一个舞台。这样的人,是不会甘居人下,平庸渡过自己的一生。

这才是吕公,不顾吕媪等人反对,也不管他人的眼光,决定把长女吕雉下嫁给刘邦真实的原因。

这场酒宴,高兴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吕公,成功将长女吕雉嫁出去了,他能够在沛邑落脚扎根。另一个人是刘邦,近四十岁,总算有了老婆。

吕公的老婆吕媪不高兴,因为她的掌上明珠嫁给了穷女婿。

小刘邦十六岁的吕雉,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但,她没有反对,也没有资料记载,她有什么看法。吕雉,嫁给了刘邦。

刘邦这位老婆与后来的那些美人,比如薄姬、戚夫人、赵美人等相比,她是助刘邦打天下、治理天下、守天下最重要的人。这也是刘邦未显贵之时,有一定的关系。

近四十岁的刘邦,总算摆脱了老光棍的命运,迎娶了比他小十六岁的白富美。刘邦不在是受人冷眼,被看作笑话的人物。他不会在听见,那句,‘你不踏实务农,学刘邦好吃懒做,就会打光棍,娶不到老婆。’

刘邦迎娶吕雉,在现代,绝对能够上头条热点。谁也没想到,被鄙视近四十年问题的人,竟然要成亲了。迎娶的对象,还是白富美。这段佳话,在沛邑之中流传,成为了很多男儿努力奋斗的动力。

刘邦,结婚了!

也迎来了,他的新生。

四十岁以前的人生,是怎样的,对刘邦来说,已经成为过去。未来,刘邦要准备好,迎接新的生活。

现代人总会出现焦虑。尤其是三十岁了,还没结婚,就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玻璃心的人,顶不住压力,总会感到痛苦不堪。

刘邦那个时代,遭到的压力,绝对比我们现在还大。但,刘邦屈服了吗?

没有!

所以,在没有遇到那个人之前,不如学学刘邦,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何必庸人自扰。

但,有个前提,你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你连自己的人生,都过得一塌糊涂,又怎会等到一个人的出现,来拯救你悲惨的人生!

只有像刘邦这样,先让自己的人生闪亮起来,成长起来,才会有贵人出现,助你光芒万丈。接着,就会有良人,弥补你前半生糟糕的日子。否则,你遇到对的人,也只能错过。

因为吕公这个贵人出现,刘邦改变了过去一塌糊涂的生活。

从刘邦的个人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过去,不重要。

未来,才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