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九十六章 蒯通和郦食其

项羽认为他做的那些事,是为了天下。这也是他建立西楚霸王时代,最骄傲的荣光。结果,被刘邦当众说出,还是以罪状的形式。

项羽脾气暴躁,控制不住情绪,一箭射过去。项羽不仅作战勇猛,箭术也精湛。他这一箭,射中刘邦胸口。若不是因为距离远,以及铠甲保护,刘邦定会当场毙命。

刘邦怎么也没想到项羽会射他一箭,更没想到,这么远的距离,还能射中他。

就在刘邦被射中那一瞬间,身边部将,脸色骤变。这一刻,刘邦表现出异常镇定,展示出他干大事的气质:沉稳。

刘邦为了不扰乱军心,被楚军得知他遭受重伤。他先让近旁部将,不要声张。随后,他干了一件事:忍着疼痛,把箭拔出来。

跟着,刘邦站出来,装作没事一般:虏中吾指!

刘邦看着项羽,发出嘲讽:你的箭术不行啊!还要好好练练。

项羽见状,也感到奇怪,明明射中刘邦胸口。按理说,刘邦站都站不起来,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莫非,他的箭术,真的不行。

项羽不知道,刘邦是在逞强。

刘邦嘲笑完项羽,离开是非之地。回到营帐,刘邦再也支撑不住,终于倒下。项羽这一箭,虽没有要他命,却也让他伤得不轻。

刘邦是汉军灵魂人物,他若倒下,局势对己方十分不利。这时,张良站出来,献上一策: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於汉。

张良总是切中问题关键,他说话,刘邦爱听。为了大局,稳定军心,刘邦带着重伤出行,不仅犒劳三军将士,还做戏给项羽看。

戏演得差不多,刘邦悄悄退场。

由于,广武医疗水平技术欠缺。刘邦演完戏后,以最快速度,去了一个地方:成皋。

刘邦病情得到控制,又干了一件事:西入关,回栎阳。

刘邦回去不是养伤,而是为了征兵。

所以,刘邦做了两件事:

1.存问父老,置酒,将司马欣的脑袋拿出来展示。

司马欣是秦令史,是大秦降将,被项羽封为塞王,掌管咸阳以东到黄河以西的秦疆,栎阳就是他的国都。刘邦这样做就是告诉关中子弟,以后,关中子弟只能跟着他。也断绝司马欣旧部复叛的念想。

2.刘邦开始增兵。

这一次,关中子弟参军是空前积极。刘邦休息了四日,带着关中子弟,再一次踏上战场。

刘邦受伤,项羽不知,错过攻打汉军最佳机会。然,一个坏消息传来,韩信攻破齐国。

话说,韩信定魏、破代、伐赵、降燕,战功赫赫,驻军修武。结果,刘邦来了,还干了一件事:剥夺他的军权。

韩信含辛茹苦训练好的精兵良将,顷刻间,没了。刘邦是汉王,有权力这么做。韩信有气,也只能忍着。

刘邦为了安抚韩信,封他为赵相,并给他一个新任务:东去攻打齐国。

韩信集中在赵地还没有送到荥阳的将士,得兵三万。虽然这些将士,不是精锐。但,韩信有兵。可,韩信面临一个问题,他身边无独当一面的大将。

幸运地是,就在韩信集结兵力之时,刘邦攻破成皋,斩杀曹咎,拿下敖仓。

曹参、灌婴等人回来了。

有兵、有将,韩信率军东进,攻破齐国。就在韩信准备攻打齐国时,得到一个消息:齐王田广降了。

来说说,齐王田广是如何成为接班人。

齐王田广,是齐王田荣的儿子。

田荣是齐王田儋的堂弟。临济之战,田儋战死。田荣逃到东阿,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随后,率军平叛,扶持田儋儿子田市为王。

项羽西进亡秦,分封诸侯,因为项梁的死,故意忘了分封田荣。项羽为了弱齐,将齐地一分为三。

田荣不满,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项羽分封秩序。田市害怕项羽,前往胶东继位。

田荣灭三齐,统一齐地,自立为齐王。

田荣这一举动,挑战了项羽霸主地位。项羽很生气,挥军北上。田荣战败,被臣民所杀。

田横站出来,趁着项羽屠杀齐地百姓,振臂一呼,高举反项旗帜。田横学兄长田荣,扶持田儋儿子为齐王。他也扶持田荣儿子田广为王,自立为齐相。

就这样,田广成为齐王。

田广继位后,没有想替父报仇,与西楚国不共戴天。相反,他忌惮项羽之势,又见刘邦五十六万大军都被项羽击败。他做出一个选择:与楚国和解。

这也是刘邦为什么制定东攻齐的战略,因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田广降汉,这就要提及一个人:郦食其。

郦食其在刘邦夺取韩信兵权后,提了作战意见:复夺成皋-荥阳-敖仓。

他自己也有一个使命:东向说服齐国叛楚归汉。

就这样,郦食其东向来到齐国,在临淄见到齐王田广。

郦食其开始个人精彩表演,先发表一个观点:让齐王田广看清天下大势。

得到一个结论:天下归汉。

齐王田广不是一个三岁小孩子,问了一个为什么?

郦食其从两个方面阐述:

项羽的缺点:倍约、诛杀义帝、不按功分封、赏罚不分明、任人唯亲。

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

刘邦的优势:正义之师,替义帝报仇;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进而得到一个结论:天下之士归於汉王,可坐而策也。

为了让这个结论更充分,郦食其又说了刘邦取得的战果:

1.发蜀汉之兵定三秦、平魏国、破代国、攻赵国、降燕国。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

2.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後服者先亡矣。

郦食其加重语气,进行威胁,又说了这样的话:归汉,则保社稷;若不归,社稷不存。

齐王田广年龄小,被吓怕了。毕竟,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已经有很多诸侯王被取缔,封国不存。这些诸侯王分别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雍王章邯、西魏王豹、代王陈馀(自立)、赵王歇。

其中,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常山王张耳、韩王信投靠刘邦。由于张耳投靠得早,被刘邦封为赵王。韩王信一直跟随刘邦,韩地也被封给了他。

如今,燕王臧荼也归顺刘邦。韩信集结兵力,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齐国。

按照,韩信攻灭诸侯速度,齐国也很难守住。不如,趁着齐国还要力量,归降刘邦,保存社稷。

但,齐王田广不能做主,还需要齐相田横点头。

齐相田横是个明白人,看清天下大势。趁着郦食其入齐,做了一个决定:离楚投汉。

郦食其凭借一张嘴,说服齐国归汉。

郦食其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他那张嘴能说之外,那就是刘邦军事压力太强大。简单说,郦食其是凭借汉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以天下形势给齐国君臣分析利弊。

最终:齐国愿降。

齐王田广、齐相田横,召集重臣与郦食其喝酒,为了表示归汉,做了一件事:撤掉历下守备军。

韩信见齐归汉,也没有打的心思。这时候,站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蒯通。

蒯通是幽州范阳人,他有个特长:会说。

因此,他得了一个荣誉称号:辩才无双。

他最大功绩: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

由于史料残缺,对蒯通信息记载,相当模糊。只知道,他出生在范阳。

他的爱好:喜欢读书。

他的偶像:苏秦和张仪。

他第一次闪亮登场,是秦二世元年八月,助武臣平定燕、赵。他有说范阳县令徐公,献了一个计策:传送檄文,平定千里。

韩广在燕地称王,蒯通跟着韩广混;臧荼被项羽封在燕地为燕王,诛杀韩广,蒯通跟着臧荼混。当韩信降燕,蒯通又跟着韩信混。

蒯通充分发挥一个优点: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韩信攻打齐国,来到平原,听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不想打了,蒯通站出来告诉他要打。

蒯通说了两句话:

1.汉王命韩信攻齐,又派说客降齐。汉王没有下令,让韩信停止攻齐。

这说明:攻齐任务,没有结束。

2.说韩信是汉大将军,用武力才攻克赵国五十多座城。郦食其靠一张嘴,降齐七十多座城。一个大将军反而不如区区一个儒生的功劳大。

韩信听了很生气,做了一个决定:渡河伐齐。

由于郦食其思想工作做得好,齐国撤走历下重兵。韩信打得很顺利,一战破历下。

然,郦食其惨了。

田广降汉,却被韩信攻打很生气,说了一句话: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汝!”

郦食其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糟老头,向来威武不屈。所以,才有高阳狂徒的称谓。就连他在高阳,投靠刘邦时,还敢出言怼他。

郦食其跟随刘邦,攻克陈留,实现了人生理想,被封广野君。

如今,他完成了自己使命。

为了让后世记住他,为了让刘邦记住他。郦食其说了这样一段话: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

这句话就是流传后世一句经典台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郦食其为了表现文人的傲骨,还说了句脏话:老子才不会替你工作。

郦食其敢说这句话,说明他已经想到了后果。他死齐灭,这是最好的陪葬品。刘邦更有理由,灭齐。

齐国君臣很愤怒,做了一件事:烹杀了郦食其。

蒯通献计乱齐,郦食其降齐被烹杀。

一个登场,另一个落幕。

韩信登场伐齐,而另一个人也登场救齐。

他,就是西楚霸王麾下五大战将之一:龙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