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九十七章 龙且登场

蒯通在韩信犹豫要不要攻齐的时候,站出来,献乱齐之策。其中,这两句话,说到韩信心里去。

1.刘邦没有下达,停止攻齐的命令。

2.一个将军,比不过书生。

韩信听了这句话,就做出攻打齐国的命令。这是韩信在刘邦彭城大战之后,献出的计策:北举燕、赵,东攻齐。

这也是韩信从栎阳率军东征,齐国,是五国(西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诸侯当中,最后一个攻打对象,也是最艰难打的诸侯。韩信靠一己之力,平定北方诸侯势力。

来看一下,韩信攻打齐国的第一仗:历下之战。

历下,西面是黄河,东面是泰山,背山面水,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它,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之中,是大禹时期,留下了这样几个字: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

帝辛(纣王)时又出现了一个名字:泺。

西周分封,叫泺邑,属于齐国。后来,被改名为历下。

大秦统一天下,称它为历下邑,属于济北郡。

历下,地形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它是丘陵和平原汇合交接,地势南高北地。

韩信兵力有限,又有大河阻挡,前面还有坚城,又有齐军重兵防守。想要打齐国,就要出奇制胜。

如果正面交锋,不一定能拿下历下。

这一仗,不好打,很难打。这也是韩信收集兵力,驻扎在平原一个多月,迟迟不动手的原因。

就在韩信苦恼,如何打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郦食其做通了齐国君臣的思想工作。

为了表示齐汉较好,齐国单方面做了一个举动:撤掉历下守军防备。

韩信见状,一条计策就诞生了:偷袭。

话说,韩信破代并赵,齐国高度关注,在历下驻扎大量有生军力。其中有两个人是这里的主将,被历史记住了名字。

一个叫华无伤,另一个叫田解。

由于史料残缺,对于华无伤、田解二人的基本信息,相当匮乏。简单说,只知道这二人的名字,其他一无所知。

这二人被派去阻挡汉军东进,驻军在历下。这说明,他们得到齐国君臣的信任,尤其是田横的信任。

按照,郦食其说得那样。齐地广阔,历经田氏三兄弟经营,人心思齐。再加上齐国地理环境好,背靠大海,面向黄河,中间还有泰山、丘陵,以及四条河流南北流向。

哪怕韩信再能打,拥兵数十万,要想在短时间内打下来是不可能了。而,郦食其说服齐国君臣的行动,给韩信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华无伤、田解等人接到齐王田广、齐相田横的命令,撤掉守备军。

韩信将计就计,派遣使者,慰劳河对岸的齐军。华无伤、田解见齐汉和好,也派遣使者,前去慰问汉军。

一来二去,齐汉双方都认为,不会打。

韩信趁着齐军不备,下达了一个作战命令,发动偷袭。于是,齐汉战争,第一仗爆发了:历下之战。

来看一下,历下之战基本信息。

时间:汉四年十月。

交战方:汉与齐。

双方主将:汉韩信,曹参;齐田解、华无伤。

战果:汉胜齐败。

趁着齐军没有防备,韩信发动突袭,取得了骄傲的战果。

韩信不仅击败齐军,还在黄河东岸下历城站稳脚跟。韩信能够取得成功,还是要感谢一个人:郦食其。

否则,以现在目前的状况,韩信想要赢得很轻松,要打上一个问号。

来看一下,这次伐齐作战,汉军名将阵营。

曹参、灌婴、傅宽等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人物,如陈武(棘蒲侯)、蔡寅(肥如侯)、赵将夜(深泽侯)、丁复(阳都侯)。

来看一下,被太史公记载取得骄傲战绩的人物:

灌婴。

俘虏车骑将军华无伤、将吏四十六人。

傅宽。

击齐,败齐将田解。

历下之战,也标志着齐、汉两国,走向对立面。一旦开战,不死不休。

韩信拿下历下后,又做了一个战略部署:奔袭临淄。

临淄,地势南高北低,并向东北倾斜,地处鲁西隆起的北部边缘。其中,淄河自南而北纵穿临淄,是一条天然的护城河,它发源于泰沂山脉及东南部的鲁山山脉。

临淄,建都时间早。无论是姜齐,还是田齐。临淄,都是东方大都市,也是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齐王田广、齐相田横,刚与汉王使者郦食其达成共识,缔结和平协议。却怎么也没想到,韩信会突然发动进攻。同时,也让齐国君臣意识到,汉、齐两国,只能血战到底。

由于,韩信是发动突袭历下,又长途奔袭攻打临淄。此时,他们面临两种选择。

要么,据守临淄,固守死战。

要么,丢弃临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面对汉军突袭,来势汹汹。齐军溃败,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规模可战之力。

齐国高层做了一个决定:放弃临淄。

众人聚在一起,商量出一个方案:分开跑。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

1.分散韩信的注意力。

2.保存有生力量,避免被韩信一锅端。

也可以说,齐国的选择,是一种战略性撤退。

来看一下,齐国高层以临淄为中心,选择撤退的方向。

齐王田广,选择往南跑,抵达高密。齐相田横选择往西跑,抵达博阳。守相田光南下,抵达城阳。将军田厩选择向东跑,抵达即墨;

这几位是齐国高层,也是核心人物。他们在,就能凝聚齐国人心,对汉军做出反击。

从这几个人占据地理位置,以及主要城市。不觉让我想到一个人,他就是战国时期以弱胜强的伐齐名将。这个人就是乐毅。

齐国的战术,就是想达到这种效果。不正面与韩信打,把他拖入战争泥潭。毕竟,乐毅以燕国之力,再加上韩、赵、魏、秦四国诸侯帮忙,拿破临淄,花了五年也没拿下齐国全境。项羽攻城阳,破临淄,也未能占领齐国全境。

这一次,齐国高层也采用同样的战术。

不仅如此,齐王田广还派出使者,前往楚国国都彭城,向项羽求援。

由于齐国高层选择战略撤退,放弃临淄。韩信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拿下齐国国都临淄。

为了巩固战略要地,避免被齐军合围,韩信下达新的命令,让曹参还军,巩固后方安全,平定济北郡,将燕、赵及拿下齐地,连成一片。同时,保证粮道和归路安全。

哪怕打不赢齐军,还能安全撤回。

韩信亲自追击齐军,扩大战果,寻找齐国核心人物,齐王田广。只要捉拿田广,就能减少攻齐的阻力。

齐王田广逃到高密,稳定阵脚,也没有退路,一边做好准备与韩信决战。另一边又派人去向项羽求援。

项羽听说,韩信已经攻破齐国,拿下临淄。顿时,感到不妙。一旦,齐国被韩信拿下,他的处境堪忧。尤其是目前处境,项羽没有诸侯相助自己。楚汉相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项羽十分果断,派了一个人去救齐,这个人就是龙且。

韩信在齐国闹腾,项羽为什么没有亲自出征?

这是因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项羽走不开。

项羽东进平定梁地,曹咎战败身亡。刘邦重兵囤积,随时做好进攻态势。楚汉两军在广武涧僵持,不分胜负。也可以说,刘邦牵制住了项羽,让他分不开身。

2.项羽低估了韩信的能力。

齐国,背靠大海,坐拥两千里,是相当不好打。

战国时期,乐毅率领五国之师,攻占临淄,也不能拿下齐国全境。

项羽也亲自打过一次,陷入齐地作战,被刘邦乘虚而入,攻破彭城。

名将乐毅打不下来,西楚霸王项羽也打不下来。他,韩信也不可能打下来。

这是,项羽得出的判断。

此时,齐国还有大量可战之力,派一个上将军去即可。

项羽身边,最能打的有四位:龙且、季布、钟离昧、曹咎。

曹咎战死,钟离昧守荥阳,季布跟着项羽打刘邦。

项羽能用的人,只有一个。

这个人,就是龙且。

龙且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没有给他列传。

当然,太史公不给他单独立传,不是说他能力有问题。毕竟,能够从其他人传记中,多次出现这个人物的名字。这说明一点:龙且能力也不错。

韩信攻齐,齐国求援,项羽救援。就这样,龙且登上了历史舞台。

龙且,来了。

韩信,你的好运到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