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汉匈之战第二个阶段:晋阳之战

铜鞮之战,韩王信输的很惨,没有战胜刘邦的信心。所以,他做了一件事:带着妻儿和忠实的部将逃亡匈奴。

韩王信走了,赵王利被拥立。

曼丘臣一边收集韩王信残兵,固守晋阳。另一边派出使者前往草原,借助匈奴的力量反汉。

据《匈奴列传》记载,冒顿南下攻马邑,韩王信以马邑为投降礼物。匈奴在韩王信的带路下,越过勾注山,高歌猛进,破太原,下晋阳,抵达铜鞮。

整个晋阳郡,全部失陷。

冒顿还没有高兴太久,被大汉反击,韩王信战败,丢了铜鞮,也象征着整个晋阳郡丢了。

晋阳郡地理特征很特殊,被称为两山夹一河。

两山:东部太行山脉,西部吕梁山脉。

一河:黄河支流汾河谷地。

它,由北向南排列依次为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地形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

曼丘臣前来求援,冒顿意识到两个问题:

1.汉军很强大。

2.要想占据晋阳郡这块土地,他就要和汉军交锋。

此时,冒顿面对一个难题:是否派军增援?

派,就等于与大汉宣战。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将会战火不断。

不派,他得到的领土将会失去。按照汉军攻势,曼丘臣等人是守不住晋阳。

汉军攻下晋阳,就与匈奴接壤。大汉皇帝会不会效仿大秦皇帝派兵进攻草原。毕竟,蒙恬是匈奴人的噩梦。

因此,匈奴分为两派。

一派主战,增加援军,助晋阳反刘的人,为匈奴争取最大利益。最好,让晋阳成为大汉和匈奴缓冲地。

另一派主张坐视不管,不要插手汉朝的家务事。

他们认为汉军强大,不好打。

一旦开战,战火不断,就是两族祸端。

哪怕拿下中原,也不能管理。

然,冒顿有一票决定权。

他决定要打。毕竟,他的威望是通过武力打出来的。

冒顿力排众议,做了一个决定:派左右贤王率领一万多骑兵南下。

曼丘臣是如何做通匈奴南下,攻打大汉,这个史料没有记载。毕竟,你求别人办事,总要给对方好处。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曼丘臣向匈奴许诺了什么。

但,我们可以借鉴后来的故事。

比如石敬瑭向辽求援,又比如北汉求援辽。

他们都有两个条件:

1.称臣。

2.割地、送钱。

石敬瑭不仅割燕云十六州,还自称儿皇帝。也让大宋没有良好的边塞,防御北方草原民族,进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地位。直到大明建立,才收回了燕云之地。

曼丘臣向草原民族求援这件事,也被后来的人拿来用。

也可以这样说,匈奴来下,也有两个目的:

1.匈奴自身的战略考略。

2.曼丘臣开出的条件。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冒顿用武力统一了草原部落。

匈奴左右贤问率领一万多骑兵南下,前往广武,与曼丘臣汇合。

表面上看去,这一万多骑兵,似乎太少了。但,别小看这一万多骑兵。冒顿就是利用一万多骑兵,一步一步做大做强,成为草原王者。

一万多匈奴骑兵南下,表明了两个意思。

1.冒顿支持新生的赵氏政权。

2.左右贤王的地位,仅次于冒顿单于。这说明,冒顿不仅重视这件事情,还表明诚意,打算动真格。

来看一下,匈奴统治内部组织结构。

匈奴最高首领:单于。

随后,官阶依次排列。

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

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

左右贤王率军南下,这彰显了冒顿的决心:与大汉一较高下。

匈奴这一万多骑兵南下,给了赵氏新生政权很大信心。有了匈奴这个强大后援,赵氏政权打算与刘邦一战到底。

曼丘臣汇合匈奴骑兵南下,抵达晋阳。进而,大汉与新生的赵氏政权,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晋阳之战。

先来介绍一下,晋阳的基本信息。

晋阳的名字由来,是因为位于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它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是赵氏孤儿的孙子赵简子。

赵氏在晋文公时,是六卿之一。经过几代人发展,赵氏做大做强,与晋宗室联姻,还出现一个记载:赵盾弑君。

赵氏在晋国的政坛上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且无人能够撼动。

下宫之难,赵氏一落千丈,只留下一个婴儿。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千古复仇大戏: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与其孙赵简子振兴赵氏,继续在晋国政坛上绽放异彩,掌握话语权近半个世纪。

赵简子爱总结经验,为了不让子孙遭遇大难,在自己封地上,修了一座城。

这座城就是晋阳。

这座城留下了两个人的名字:赵简子(想修建)、董安于(负责修建)。

赵襄子时代,凭借晋阳城与知氏、韩氏、魏氏展开攻守大战。进而,留下了春秋时最有名的战役:晋阳大战。

此战,也为战国七雄奠定基础。

战国七雄时代,晋阳曾是赵氏国都。随着,赵氏领土东进发展,晋阳也是赵氏最重要的一座城市。

晋阳、邯郸、代郡,被称为赵国三都。

秦始皇灭赵,晋阳也是郡所。直到赵光义,这座城才退出历史。

刘邦改封韩王信去晋阳,韩王信主动去马邑。韩王信逃亡匈奴,晋阳落在了以赵王利为首的手中。

赵王利守住晋阳,就守住了新建立的赵氏政权。刘邦攻破晋阳,就收复失地。

来看一下汉赵双方阵营。

汉:刘邦、周勃、夏侯婴。

新赵:曼丘臣、王黄。

匈奴:左右贤王。

史料没有记载,这次战役的详细情况。但,告诉了我们一个结果:汉军胜,匈奴和新赵政权惨败。

此战的胜负极其重要,刘邦拿下晋阳,收复太原盆地,也象征着汉军收复了晋阳郡一半的疆土。

对于刚建立的新赵政权,也是沉重的打击。毕竟,新赵政权立国之战败了,丢了晋阳,想要继续发展,是很困难。

刘邦在晋阳城下,击败新赵和匈奴联军,再一次助长了汉军平叛的信心。

晋阳大战,有三个人表现不错,取得骄傲的成绩。

1.周勃。

降服太原郡六座城。在晋阳城下,攻击韩王信的胡人骑兵,击败了他们,攻下了晋阳。

2.灌婴。

晋阳一带袭击隶属于韩王信的匈奴骑兵,所统帅的士卒斩杀匈奴白题将一人。

3.夏侯婴。

跟随汉王到晋阳附近,把隶属于韩信的匈奴骑兵打得大败。

晋阳之战,标志着汉匈第二个阶段落下帷幕。同时,开启了汉军反击匈奴的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