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十章 天才之的较量

赵高做通了胡亥的思想工作,这只是完成计划之中的一小部分。想要成事,还要做一个人的思想工作。这个人德高望重,在百官之中有威望。他就是秦朝的丞相李斯。

只要李斯加入,胡亥为帝,就多了几层胜算。

胡亥年少,涉世不深,赵高能够用至高无上的皇权诓骗。赵高又会如何说服,历经风雨数十年不倒,位居相位,且被秦始皇独宠二十几年的老人?

如果,你是赵高,想要说服李斯加入自己阵营,见面后的第一句话会怎么说?

总不能一上来就开口,表明立场,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吧!

聪明人是不会这么干,也不会轻易亮出底牌,更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举动。所以,赵高的第一步是试探,带着惊慌失措且不能做主的表情,先说了一句:“陛下去世了。”

接下来,赵高暗中观察李斯的反应。

李斯的第一反应是大惊,然后很快平静。毕竟,李斯历经数十年的风雨都过来了,这点风浪,他也挺得住。尤其是现在他不能慌,也不能乱。

李斯心里琢磨,赵高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不只是让他拿主意这么简单。其中,定藏着不可告人的企图。

赵高为了让李斯放下戒备,赢得好感,主动示弱,语调谦恭问了一句,“陛下去世,丞相,我们该怎么办。”

秦始皇去世,李斯来不及哀悼、哭泣。对目前时局的判断,让李斯做了第一个决定:封锁消息。

秦国曾有过这样的历史。秦武王举鼎而死,无子继位,导致秦国诸公子争位。这就是秦国历史上被称为季君之乱。

如果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传了出去,秦国定会掀起血雨腥风。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没有指定那个儿子,继承他的基业。十几个儿子都在咸阳,他们都有资格。

长公子扶苏又在上郡戍边,背后还有蒙氏支持。一旦,秦始皇驾崩的消息泄露,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挑拨。大秦王朝,将会发生大乱。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同室操戈,手足相残,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李斯做出的这个决定,出发点是为了稳定局势。先封锁消息,回到咸阳,找出合适的人选。再宣告,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诸公子之乱,再次上演。

李斯怎么说,赵高怎么做。宛如,长者对晚辈说话,毕恭毕敬。李斯比赵高大二十多岁。赵高在李斯面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一切听丞相安排。”

李斯和赵高接触不多,对方的事迹,却有耳闻。一个出生隐宫的人,又没有强大的背景,能够走到今天的地位,没有能力,说出来也没人信。

但,李斯仗着自己是老者,又是大秦丞相,和秦始皇又是亲家,对这个中车府令,没有放在心上。李斯也相信,赵高不敢违逆自己的意思。

“陛下,临终前,可有嘱托谁继位。”

这是李斯最关心的问题。李斯没能临终前见到秦始皇,心中充满愧疚。否则,他就会亲自问秦始皇,百年之后,江山社稷的重任交给谁。

赵高依旧谦恭的回答:“陛下让长公子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

李斯从这句话,得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秦始皇临终前对后继者做出了决定。这个人,就是扶苏。

赵高不动声色的问:“丞相,诸公子当中,谁能堪当社稷重任。”

“顺着陛下的意思。”李斯懂对方这句话是在询问他支持谁。然,李斯常年纵横朝堂,这种场面还是能够应付,他的回答滴水不漏。

赵高听后,一改谦恭的姿态,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不支持扶苏。(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

李斯先表达了内心地愤怒,后义正言辞的又说了一句:

“我等深受先皇信任,不可辜负。”

同时,李斯表明了一个观点:要完成秦始皇最后下达的命令。

赵高为了说服李斯,做了不少功课。正面说服不了李斯,问了一句话:“丞相,不怕吗?”

李斯先楞了一下,后发表言论,“我是大秦丞相,百官之首,位列三公,享受取之不尽的荣华富贵。我都这个年纪了,有什么好怕!”

赵高料到对方会这样回答,语调平静,又问了一句:“现在,丞相是风光无限。未来,会如何?一朝天子一朝臣。长公子扶苏为帝,你的荣华富贵还保得住?”

赵高见李斯沉默不语,想要的就是这种反应。加大攻击力度,提到了一个人能够威胁李斯地位,他就是蒙恬。

蒙恬出生在名将世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大秦名将。蒙氏和王氏,都是秦始皇征战天下最得力的助手。

公元前221年,蒙恬伐齐,这是他第一次出场。因破齐有功,被封为内史。其弟蒙毅,也被封为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蒙氏兄弟,一文一武。

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掌管三十万长城军团。蒙毅掌朝政在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蒙氏在这个时代,是最闪耀的。哪怕是王氏,在秦始皇后期,都享受不到如此殊荣。

赵高攻于心计,深通人性的弱点。李斯想要什么,又害怕什么,直截了当,说了这样的话:你与蒙恬相比,才能,智慧,用兵,亲近,信任,那个与公子近。(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李斯沉默少许,有自知之明,说了几个字:“我不如他。”

李斯的这种反应,正是赵高想要看见的,又问了一句,“长公子继位,会选择你,还是蒙恬。”

“选他。”

“这是陛下临终前,写下的遗诏,我没有发出去。立谁为帝,丞相可要三思。丞相选择错误,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影响到家族的未来。”

赵高决定摊牌了,直接拿出遗诏,交到李斯手中。

“李斯出身低微,幸得皇上提拔,才有今日的显贵。皇上现今将天下存亡安危托付给你我,怎么能够辜负他!”

李斯觉得这份遗诏,犹如千斤重担压在身上。

“我们不辜负陛下,长公子扶苏,他会如何对我们。丞相的政见,与公子扶苏不和。一旦长公子继位,定会以蒙恬为相。丞相被罢黜,成为布衣。你为大秦操劳了一生,不得善终。我也看不下去啊!”

“丞相,扶苏不能立。”

“你想立谁。”

“胡亥仁厚,当立。”

“这能成功?”

“我手中有玉玺,你有威望,公子胡亥又在跟前,定能成功。”

赵高见李斯沉默不语,又说:

“丞相看东西,比我看得远,想事,也比我周全。丞相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考虑吧!”

李斯还是没有说话。这个选择题,是他一生之中,最难做出的一道题。

赵高指着对方手中的遗诏,“立谁,不立谁,取决丞相。”

李斯权衡利弊,扶苏与胡亥,选后者对他更有利。胡亥年少,没有声望,也没有世家支持,比较容易掌控。扶苏背后有蒙恬,还有塞北三十万长城军团做为后盾。蒙毅在朝中也有威望,也不好对付。

立扶苏,蒙氏得势,就等于断了自我前程。

思来想去,李斯下定决心,与赵高合作,扶持胡亥,打压蒙氏和扶苏,进而压制赵高。李斯暗想,赵高不过是中车府令,教导胡亥学业,这是他唯一的优势。赵高出生卑贱,没有几人看得起,也没有什么优势。

只要能够扳倒扶苏,搞定蒙氏兄弟。凭借他的威望,岂能压制不住区区的中车府令,以及年少的胡亥。

李斯想通此节,打算与赵高合作。他要保住,秦始皇留下的江山,更要保住自己的富贵荣华。

李斯、赵高、胡亥,三人沙丘密谋,大秦王朝又将掀起怎样的狂风暴雨。

大秦,你的日子,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