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二十八章 雍齿叛刘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敌人强悍,就怕祸起萧墙。刘邦怎么也没想到,他降胡陵、破方与、东战薛,杀死泗水郡郡守壮,威名大震,许多人前来投奔。却怎么也没想到,他把丰邑交给雍齿,得到了两个字:背叛。

这也是刘邦沛县起义,第一次遭遇的最大危机。这场危机,差点让刘邦沛县起义化为乌有,一蹶不振。

那么,雍齿为什么会背叛刘邦?

这就要提及一个人,他叫周市。

陈胜大泽乡起义,攻破陈,建立张楚政权后。以张楚为中心,几路大军,点燃星星之火。

武臣、张耳、陈馀三人组合,向北攻略赵地。葛婴、召平、邓宗等人向南,攻占九江郡。吴广、田臧、李归等人,向西攻打荥阳。宋留等人绕道,攻南阳,下武关。周文率军西进,攻灭咸阳。

周市是魏人,他也接到一个任务:收复魏国旧地。

周市这个人很有本事,也很能打。他凭借一己之力,收复魏国固有的疆域。就在陈胜、武臣、韩广、田儋等人先后自立为王。齐、赵派出五十车,也助周市称王。

周市干了一件事:立魏国王室后裔公子咎为王。

周文只想成为光复社稷之臣,不想自立为君。使者往返陈地五次,最终将魏咎迎接回魏地,被立为魏王。

就在刘邦与薛郡等地秦军作战的时候,周市向丰邑、方与等城邑,伸出了魔掌。用周市的话说,丰邑是魏国旧地。他的责任,就是收复失地。

这个理由,完全是站不住脚。你早不收复,晚不收复,偏偏等到刘邦闹出声势浩大的起义,与秦军作战的时候,前来收复。这种行为,简直可耻。

周市做出这种行为,对他而言,是名正言顺,做为臣子该完成伟大使命。对于,刘邦而言,周市趁火打劫,完全不顾友军的情谊,太可耻。但,周市和刘邦都明白一件事:只要拳头够硬,就是道理。

周市趁着刘邦弱小,抢夺地盘。

方与,第一个反叛。

丰邑,第二个反叛。

方与反叛,刘邦还想得通。毕竟,那个地方,他也是刚打下来不久。令刘邦不能接受的是丰邑也跟着反叛。

丰邑是刘邦出生的地方,也是他的根基地。刘邦交给最信任的人镇守。这人叫雍齿。不仅最信任的人选择背叛他,就连父老乡亲,也跟着反叛。

《高祖本纪》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周市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

周市这段话传达几个意思:

1.名正言顺的理由:丰,是魏国的领土。

2.现在的魏国很强大:收复了数十城,甲兵数十万。

3.给出条件很丰厚:你降我,我封你为侯。

4.告诉不降的后果:屠城。

太史公也给出了我们一个答案:雍齿出生豪族,看不起刘邦。(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

也可以这样说,雍齿在周市、刘邦之间做选择,跟谁混,会更好一点。显然,刘邦的实力,太弱小,宛如一只蚂蚁。魏国犹如一只大象,还有张楚、赵国、齐国相互支持。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背靠大树,好乘凉。

雍齿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做出了他认为对的选择:反叛刘邦,投靠魏国。

丰邑子弟,也做出了选择:背弃刘邦,投靠魏国。

雍齿叛刘投魏,有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

自身因素:出生豪族,发自内心看不起刘邦;贪生怕死;人往高处走,这叫识时务。

外在因素:周市强兵压境,又开出的条件很诱人,以及恫吓(屠城)。

在这些内外因素的作用下,雍齿觉得跟刘邦混没前途,跟魏国混才是明智之举。所以,雍齿做了一个决定:叛刘投魏。

雍齿叛刘,高兴的有两个人。

周市高兴,他再添军功,兵不血刃收复魏国旧地。虽是趁火打劫,但他抓到了时机。

雍齿也高兴,他有一个更强大的靠山,还得到了一个官爵:丰令。

雍齿没有任何损失,就把自己卖了一个好价钱。还是这个地方,管辖的还是这里的人,他的任务依旧是守城。不用面对更强大的敌人,却能过上显贵的生活。

现在的刘邦,不过是一只蚂蚁,没人拿他当回事。所以,周文敢趁火打劫,雍齿敢反叛。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弱者没有发言权。

最不高兴的人,莫过于刘邦。他在外面战事取得了不错成绩,结果根基地弄丢了。

强大的秦军,他不怕。打输了,他能重新站起来。这一次,对刘邦的打击是来自心灵的伤害。

信任的人,背叛他。

家乡父老,也背弃他。

现在的刘邦,犹如一个可怜的弃儿。他恨魏国趁火打劫,他恨雍齿背叛,他恨家乡父老背弃。

刘邦要发泄来自他心底愤怒的声音。

他要告诉魏国,我虽弱小,也不是任人宰割。他要告诉雍齿,你背叛了,会有什么下场。他要告诉家乡父老,你们背弃,这是错误的。

刘邦为了发泄心中的恨,做了一个决定:用武力攻打出生的地方丰邑。

来吧!刘邦发泄你心中的恨。

有句话说得好,很多人会在愤怒的情况下,做出冒然的决定。结果,只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刘邦只顾发泄心中的恨,却忘了一个现实情况:魏国实力很强大,雍齿作战能力很强。

刘邦愤怒做出的决定,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攻丰邑失败了。

背叛再前,战事不利再后。刘邦支撑不住,终于倒下了。

打不赢,攻不下,又病倒。刘邦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撤军回到沛县。可以想象,此时的刘邦,犹如丧家之犬。

有一种人很可怕,他不会过度陷入失败带来的痛苦,他会反省自己的过错,从而振作起来,重新扬帆起航。

刘邦就是这种人,他对自己不断提问:雍齿为什么要反叛自己?

魏国为什么会趁火打劫,背后捅他一刀?

丰邑父老为什么要抛弃他?

他对战秦军,接连取胜,为什么在丰邑战败?

刘邦问自己问题,又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他得到了一个答案:是他太弱小。

等我变强大了,我在回来。雍齿、魏国、丰邑父老,我会回来的。这是刘邦撤军之前,说的一句话。

雍齿站在城楼,目送刘邦离开,心照不宣回了一句:刘季,我等你回来!

那么,刘邦又会如何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