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三十章 江东八千子弟

刘邦投奔景驹,在路上遇到了张良。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张良认为刘邦是做大事的人,很他混,有前途。于是,做了一个决定:投奔刘邦。

张良不是一个人来,还带了一百多人。虽说是投奔,刘邦也没有把他当成下属使唤,相反是合伙人。刘邦也够大方,给了张良一个职业:厩将。

厩将是个官职,他的任务是负责车马后勤方面工作的将领。用现在的话说,是后勤部队。

刘邦与张良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张良带了很多人来投奔。刘邦就给他一个后勤当,这说不过去。这说明一点,厩将,不只是管后勤,还有其他工作,至少他的等级应该不低,可以等同副相。

有了张良加入,刘邦很高兴。刘邦来到留,见到新楚政权,最关键的三个人物:一个是楚王景驹,一个大司马秦嘉,还有一个东阳宁君。

景驹很高兴,他刚被立为楚王,就有人来投靠他。虽然刘邦带来的人并不多,但,这足以说明他楚王身份合法,且被人认可。对于,景驹而言,认可他王位的正统性、合法性,比什么都重要。

秦嘉也很高兴,沛和留等地相隔不远。刘邦的事迹和影响力,秦嘉岂能不知晓。有了刘邦的加入,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时候他振臂一呼,犹如张楚政权那样扛起反对暴秦的旗帜。

东阳宁君这个人物,绝对是刘邦的一个贵人。刘邦投靠景驹,还和他一起并肩战斗。可惜的是这么重要的人物,没有明确记载,连他的生死也没有交代。

只知道刘邦投奔景驹,身边有一个人叫东阳宁君。这个人,很欣赏刘邦的才华。有种说法,东阳是个地名。或者说,是他的封地。有种观点认为这个人是陈婴。

总之,刘邦很开心,投靠了一个强大的靠山,还是景驹刚被立起来的时候前来投靠。

刘邦的名气早已经在沛、留等地传开。刘邦前来,景驹也不能大材小用,至少也会表现出一个信号:欢迎加入我的阵营。

为了表现出新政权充满活力,彰显博大的胸怀,景驹也要做点东西出来给别人看。他要让别人知道,他求贤若渴的态度,是个贤能的人。跟着他混,前途一片光明。

刘邦还没有得到好处,也没有享受到高官厚禄,一件事发生了。章邯亡了张楚政权,击败吕青,继续往北歼灭残余势力。

章邯认为残余楚军,翻不起大浪,也没当回事,把这个任务,交给别将司马枿。

这个司马枿是谁?与秦惠文王时期的司马错有什么关系,也没有记载。

只知道一件事,这个人的名字叫司马枿,他是章邯的别将,负责清理楚北的残余势力。司马枿不愧是章邯看重的人,他也很能打。他独率一军北上,打到泗水郡治府相。

他干了一件事:屠相。

这两个字说明,司马枿很能打,也说明他很残忍。

司马枿屠相,引兵来到砀县。景驹称王,太过招摇,也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景驹派了两个人前去迎战:东阳宁君和刘邦。

刘邦刚加入景驹政权,就接到出征的任务,还是和拥立景驹的东阳宁君一起,足以见得刘邦的地位并不低。

刘邦加入景驹,想要找到强大的靠山。结果,还没在靠山庇护下,做大做强,也没借兵攻丰邑,就遇到秦军来袭。刘邦没有拒绝这个任务,率领本部人马和东阳宁君的楚军,出战司马枿。

两军在萧县遭遇,展开大战。

结果:战局不利,刘邦和东阳宁君败退留。

刘邦和东阳宁君修整三日,补充粮草和军力之后,再次在砀开战。

此次作战,刘邦动用了手底下能打的人: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

有一个人表现出很英勇,他就是樊哙。作战勇猛,斩杀十五首级,被封为国大夫。

这次,刘邦动用了全部的力量,也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不仅在正面战场,击败司马枿的秦军,还得到军卒六千。刘邦趁势攻击,攻打下邑。这一次,有一个人表现很优秀,他就是周勃。

砀之战,樊哙表现很英勇。下邑之战,周勃不想输给他,第一个登上城楼,被刘邦封为五大夫。又攻蒙、虞,取之。袭击章邯的战车骑兵,周勃又立了下等功。

曹参表现也不错,战砀县,取砀、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章邯车骑。

这几仗,打出了刘邦的自信心。

刘邦从秦二世正月,加入景驹阵营,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让他名声大振。不仅让他遇见张良,还让他战斗力得到飙升,从正面在砀东打赢了司马枿,攻破下邑等多个地方。

刘邦阵营还得到两个重量级别的人物:孔藂和陈贺。

孔藂有一个身份,他是孔子九世孙。他不仅是儒学宗师,还是一名大将。西进亡秦、楚汉争霸,被刘邦封为蓼侯。

陈贺以舍人身份加入刘邦,西进亡秦、楚汉争霸,定会稽、浙江、湖阳,被封为费侯。

接下来,刘邦要做另外一件事:消除他的心病。

刘邦收兵,攻打丰邑。他相信凭借现在的实力和部将的战斗力,拿下丰邑,绰绰有余。然,现实又给刘邦开了一个玩笑,丰邑很难打。

刘邦二战丰邑,兵多将悍,又栽了一个大跟斗。还是没能,攻下丰邑!

刘邦来不及反省战败,又一个致命的噩耗传来:景驹被杀,秦嘉阵亡。

秦二世二年正月,景驹被拥立为楚王。秦二世二年四月,就被杀了。

那么,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又要提及一个人物:他就是项氏的后裔项梁。

来看一下项氏代表人物,项梁的简历。

项氏一族,起点很高。据唐朝《元和姓纂》和《大宋重修广韵》记载,他们的先祖是出自周王室同宗姬姓项国的后裔。春秋时,项国被鲁国灭,其子孙以国名为族姓。

楚考烈王助赵伐秦,登上了国际舞台,且有很强的发言权。趁着秦、赵衰弱,齐国偏安,魏、韩选择自保,他干了一件事:北上亡鲁(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6年)。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5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七年后(公元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鲁国绝祀。

鲁国项氏成为了楚国子民。

项氏无论在鲁,还是在楚,都在当地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楚国,是世代贵族,也多出名将。犹如战国时期的乐氏,是名将世家。项氏有个厉害的人物,他让秦始皇统一大业遭遇了阻碍,险些戛然而止。这个人就是楚国抗秦名将,项燕。

蕲南之战,项燕战败,秦国趁势灭了楚国。

陈胜大泽乡起义,就是打着‘项燕’的旗号。足以见得,项氏有很强的号召力。

项燕,正是项梁的父亲。

项梁出生时间没有记载,他是下相人,因为犯了杀人罪,带着侄儿,在吴中隐居。这个侄儿,不是别人,正是留名青史的西楚霸王项羽。

当然,现在的项羽,还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主角。

项梁在吴中隐居,却又十分高调。他在吴中有很高的威信,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当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办。可见,项氏一族的影响力,有多强。

甚至,秦始皇东巡,来到会稽郡。当时,还是未成年的项羽,说了一句霸气的话:吾将取而代之。

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打出‘项燕’的旗号,在大泽乡起义。

同年九月,项梁、项羽叔侄密谋吴中起义。按理说,起义是小心翼翼的。项氏起义,绝对高调。

项羽斩杀会稽郡郡守殷通,以及连杀郡守府部下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豪族,发表反秦演讲,称之为吴中起义。

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这也是为什么,项羽在乌江自刎说的那段悲壮的话: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项梁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羽为副将,在吴中发动反秦起义。

起义后的项梁,努力巩固后方基地,也等待时机北上,争霸中原。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项梁原先的部署。这个人,就是召平。

召平是陈胜的部将,广陵人。他的任务就是攻打老家广陵,结果没能打下。召平闻陈胜兵败逃亡,章邯打过来了,渡过长江,假传陈胜的命令,授给项梁楚上柱国的官职,并给江东子弟下了一个命令:渡江伐秦。

项梁接受了这个命令,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兵,渡过长江。

项氏江东八千子弟兵,来矣!

大秦,该你颤抖的时刻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