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六十四章 西楚霸王时代

鸿门宴刘项达成协议,确立了项羽在诸侯联军中绝对的领导地位。他也成为诸侯联军最高首领。刘邦认清现实,项羽很强大,为了生存,就得低头。这也是刘项走向决裂的开始。

鸿门宴后,刘项达成和解。项羽率军,进入咸阳。

项羽召集诸侯,商量第一件事:如何处理秦王子婴。

众人口径一致:杀。

项羽做了一个决定:腰斩子婴。

项羽该不该杀子婴,有几种观点。

1.刘邦认为不该,子婴是秦王,但没有过错,还投降。所以,不该杀。

2.项羽杀子婴是为了复仇泄恨,毕竟,祖父项燕、叔父项梁,都是被秦所杀。

3.杀子婴是多数人共同心愿。子婴是秦王,他死了才是亡秦真正结束。

再加上,子婴个人能力不错。杀他,还能杜绝后患,避免秦,死灰复燃。项羽反秦,就要做绝。子婴是个悲剧人物,因为是秦王,代表秦最高统治者。他死了,才算反秦任务成功。所以,他只有死。

项羽不仅杀了子婴,还杀了秦宗室成员。大秦六百多年天下,却不闻其后裔者。历代王朝,都有一个现象,子孙后代光复祖业,却没有听说秦后裔复国。

那么,大秦有几百年历史,为什么没有听说后裔复国?

对于这个现象,有以下几种观点:

1.季君之乱,宣太后屠戮王室子孙。秦惠后被诛杀,秦武后被驱逐。这是秦王室子孙,第一被大清洗。

2.秦二世胡亥诛杀王室成员,尤其是秦始皇子孙,要么被杀,要么殉葬。

3.项羽亡秦后,对秦王室进行了清理。由于山东六国深受暴秦之害,手段更残忍。

后来秦宗室成员,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只能隐姓埋名,最终显赫的嬴姓部族,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开启了刘邦平民时代。

当然,秦国兼并六国,打了很多大仗、硬仗,尤其是秦赵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很多嬴姓男儿战死。

嬴姓,在这一刻,也成为了历史。

那么,项羽亡秦之后,面对一大难题。这个难题,就是血统与战功。

山东六国都是王室后裔,他们要守护权力,就会抱团取暖,结成联盟。

现在,项羽要面对的对手,不是刘邦,而是楚怀王。

亡秦之后,分封天下,对于秦的处理,就应该楚怀王主持。毕竟,项羽是楚国上将军,楚怀王才是楚王。

亡秦后,如何分封,怎样确立新秩序,按道理说是楚怀王说了算。

项羽先发起了试探,以自己显赫军功,看看楚怀王会不会封他为王。

楚怀王回了两个字:如约。

这两个字背后含义可不简单。

它表达了两层意思:

1.我是君,你是臣。怎么说,怎么做,如何分封,我说了算。

项羽是臣,是楚怀王封的将。楚怀王是君,他说话,才有威严。

2.给项羽出了一个难题。

项羽反对,就会得罪楚怀王等六国王室后裔,以及刘邦等战功显赫之人。项羽就会成为,天下人对立面。也将会成为诸侯共同讨伐的对象。

项羽不反对,就会委屈了自己。以后,他只能当楚国一个臣子。不安分守己,就会被打压。楚怀王打压过项羽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毕竟,项羽擅杀楚军统帅宋义,逼迫楚怀王封他为上将军。他与楚怀王之间,都是有能力的人,是不可能以君臣形势和睦相处。

无论项羽支持,还是反对。楚怀王都是受益者,大赢家。

楚怀王用‘如约’两个字,不仅将山东六国王室后裔团结再一起,还笼络刘邦等人。只要项羽敢说一个‘不’,他得罪的是天下人。

楚怀王走了一步,绝妙的好棋。也可以说,这个放牛娃,绝不是简单的人物,只会放羊、数羊,他还知道如何巩固权力。

可惜,他的对手是项羽。一个从来不会考虑后果,又不按套路出牌的年轻人。面对这种不利情况,项羽要想守住战果,就要打破原有的旧秩序。

所以,项羽要做一件事:争取更多盟友。

项羽清楚自身处境,他反对,就成为很多人的公敌。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有问题,就怕看不到问题,找不到问题。

项羽不仅看到问题,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主持战后秩序,只能由他来负责。他只有多分封诸侯,增加盟友,才能与六国贵族,以及不拥护项羽的功臣对抗。

项羽不傻,身边也有很多能人,也想到了弱化六国诸侯的方式:将六国诸侯土地,分封其他人。

他要主持,分封这件事。

只有他,项羽才能做这件事。

战国晚期,天下原有诸侯七。现在六国复辟,秦国被消灭。

项羽为了争取更多同盟,一口气分封了十几个,把原来六国后裔的疆域缩小,并将这些旧贵族赶到偏僻、贫穷、落后之地。

这就是被后世称之为十八路诸侯王。

以十几个,对抗六个,这是最好的方法。

再说,项羽是亡秦主力,怎么也要裂土封王。

楚怀王没想到他给项羽抛出一个难题,说了两个字:如约。

楚怀王的意思是按照约定来,第一个进入关中为关中王。后面进入关中者,没有任何分封。

楚怀王这个决定,惹怒了项羽。项羽战功显赫,却不被封赏。楚怀王忘了,现在的项羽,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负,不敢作声的年轻人。

他现在是诸侯联军盟主,拥有绝对至高无上的地位。行,你不分封我,我自己来。

项羽对跟随他打进咸阳的人说了这样一段话: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於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这段话表明了一个观点,项羽对部将进行分封,他要开启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项羽这个决定,得到了众人支持。毕竟,打天下的是他们,有能力者当王。六国后裔亡秦有什么功劳,天下凭什么是他们说了算。

项羽要将天下分封合理,就要统计,能够被分封诸侯的战功。首先,项羽要解决一个问题:新诸侯王无地与六国后裔诸侯王固有领土。

项羽用的办法很简单,有的给无的。为了得到新诸侯王支持,就要打压原有诸侯王,改变他们的封地、缩小他们的地盘。

经过几个月准备,封侯诸侯王开始了。

接下来看一下,项羽在咸阳这几个月,做的另一件大事:分封诸侯王。

项羽:

亡秦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

刘邦:

第一个打进咸阳,被负约,得到巴蜀。后因为争取,得到汉中。定都新郑,称为汉王。

章邯:

主动降项羽,负责管理咸阳以西,定都废丘,称为雍王。

司马欣:

劝降章邯,曾对项氏有恩,主动降项羽,跟随诸侯入关中,负责管理咸阳以东,到黄河地区,定都栎阳,被称为塞王。

董翳:

主动降项羽,跟随诸侯入关中。统治上郡,定都高奴,被称为翟王。

田都:

跟随项羽战王离,打章邯,一同入关中,定都临淄,被封为齐王。

田安:

跟随项羽战王离,打章邯,一同入关中,定都博阳,被封为济北王。

田市:

原来的齐王,被改封为胶东王,定都即墨。

赵地一分为二。

赵王歇:原来的赵王,改为代王,定都代。

张耳:

跟随项羽入关中,定都信都,管理赵地,被封为常山王。

韩广:

反秦自立为燕王,改封为辽东王,定都无终。

臧涂:

跟随项羽巨鹿战秦,入关中,定都蓟城,被封为燕王。

英布:

跟随项羽反秦,定都六,被封为九江王。

任敖:

楚怀王上柱国,攻打南郡。建都江陵,被封为临江王。

鄱君吴芮:

第一个参加起义的秦吏,又派英布北上支持项氏,派梅鋗加入刘邦。定都邾,被封为衡山王。

司马卬:

原赵国将领,跟随项羽打天下,入关中。定都朝歌,被封为殷王,统治河内。

申阳:

原赵国将领,跟随项羽打天下,平定河南,迎接项羽。定都洛阳,被封为河南王,管理河南。

魏王豹:

向楚怀王借兵,平定十几座城,自立为魏王,改为西魏王,定都平阳,管理河东。

韩王成:

项梁扶持承认,但,战局不利,没有收复韩国固有领土。刘邦西进,助其平定韩地。定都阳翟,管理颍川郡,被封为韩王。

楚怀王尊称为义帝,迁都彬城。

从这份分封名单可以看出,这些分封诸侯王,主要有三部分。

跟随项羽入关亡秦的人被封王:田都、田安、张耳、臧涂、申阳、司马卬。

六国后裔被改封:齐王市、魏王豹、楚怀王、韩王成、赵王歇。

灭秦建立功勋:刘邦、任敖、吴芮。

降秦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

以及张楚政权称王:燕王韩广。

此时,项羽才二十六岁左右,分封天下,建立新秩序,这是他人生中最巅峰时刻。

人生如项羽,岂非大丈夫。他真的做到了,吾可取而代之。他代替了秦始皇,分封天下。值得提的是有一个人,梅鋗,被封为万户侯。

这就是秦末汉初,赫赫有名的一个故事:项羽分封十八位诸侯王。

分封诸侯王,彰显了项羽霸主地位。

秦国灭了,子婴杀了,分封诸侯完成。项羽面临最后一个问题:去留。

有的人建议他,留在关中,这个人说了这样一段话:关中阻山河四塞,土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羽心怀思欲东归,说了这样一段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然后,那人说了一句找死的话: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羽闻之,烹说者。

对于项羽不徒留关中,一直被人诟病。其实,按照旁观者而言,是没有多大问题。但,项羽就有很大问题。他坑杀二十万秦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收其货宝妇女。项羽这些举措,不得民心,也得不到秦人支持,很难立足。

所以,项羽想要回去,这也没问题。

同时,这些人建议。让项羽看到了一个情况:很多人都想当始皇帝。

为了粉碎这些人想当皇帝梦,他干了一件事:火烧咸阳宫殿。

在项羽眼中,咸阳是罪恶来源。没有咸阳,就不会有皇帝。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历经二世而亡。所以,项羽认为郡县制不适合管理天下,他实行分封,统治天下。这也是项羽认为,天下太平最重要的方法。

分封完毕,项羽在戏水召集诸侯,会盟天下,制定新的诸侯法则。然后,大家离开,回到各自封地。

然,项羽没想到,他如此良苦用心的安排,也没令天下人喜欢。他开启西楚霸王时代,没有迎来太平。相反,一场新的大动乱,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