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九十二章 郦食其献策:说齐

卢绾、刘贾奉命,领将卒二万人,骑数百,经白马津渡黄河,深入楚地。

他们有两个任务:

1.增援彭越在楚后方闹事。

2.断绝楚军粮道,摧毁楚军补给线。

卢绾、刘贾渡黄河后,与楚军打了第一仗。这个地点,被记录下来,它叫燕县。

来说说,燕县的历史。

在写《赵武灵王英雄传》时,我提到一个问题。南燕国和北燕国。

北燕国是召公后代,建立的姬姓诸侯国,它以蓟城为国都,有八百年历史。对于南燕国就比较陌生。

南燕国为姞姓,始封国君伯鯈为轩辕黄帝之后吉光的后裔。由于姞姓南燕国是小国,发祥地在浚水河畔。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南燕亡国的时间,也没有记载。但,南燕出现的时间比北燕要早。

它留下了一个成语:梦兰之喜

《左传》零星片段,记载了南燕国的历史。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之后,被郑厉公所灭。伯儵的后代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燕氏。

春秋时,燕县为姞姓燕国的国都。

秦置燕县,属东郡。

燕县北方是朝歌,南边是陈,东边是定陶。卢绾、刘贾在燕县西,打了第一仗。

根据残存的史料信息记载,尤其是灌婴列传记载的事迹。记载了守卫燕县的楚将,他叫王武。同时,也记载了一个结果:汉军胜,楚军败。

也就是说,灌婴在燕县这个地方,参加了这次对楚作战。那么,灌婴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话说,荥阳之战,刘项陷入对峙,不分胜负。项羽攻打刘邦甬道,切断来自敖仓的粮道。刘邦也下达一个命令:切断楚军粮道。

执行刘邦命令的人,有两个。

一个叫靳歙,他的任务:击断楚军从荥阳至襄邑的粮道。

另一个叫灌婴,他有两个任务:a、击断了楚军从阳武至襄邑的粮道;b、攻打楚国后方的二号大本营:鲁城

灌婴率领刘邦军中第一支铁骑,表现相当优秀。

来看一下他取得的骄傲战果:鲁县击败项冠,所将卒斩右司马、骑将各一人;击破柘公王武,军於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击王武别将桓婴白马下,破之,所将卒斩都尉一人。

彭越也表现足够优秀,在楚国后方梁地,加大攻势,攻下外黄、陈留、睢阳等十几座城。

得知这个消息,项羽坐不住了。

梁地不仅是楚军粮食重地,还是战略要地。彭越站稳脚跟,项羽处境就会很被动。尤其是现在,刘邦和项羽在黄河南北两岸对峙。一旦,彭越南下,不仅会切断项羽运输粮道,还会切断楚军归路。

项羽是不会让这种事发生,他做了一件事:挥师东进。

平定梁地,驱逐刘贾、卢绾、彭越三人,才能保证楚军大后方安全。

于是,项羽做了一个决定,他将荥阳交给钟离昧,将成皋要塞交给海春侯曹咎。

临行前,项羽特别对曹咎交代:固守不战。

项羽铁骑天下无敌,他以最短的时间,打败刘贾、卢绾,赶走彭越。就在项羽平定东方乱局,刘邦也没有闲着,趁机南渡黄河。其中,灌婴也参加这次护送刘邦南下的任务。

刘邦南渡黄河后,做了一个决定:放弃成皋-荥阳,退居巩-洛。

刘邦的想法是这样:荥阳-成皋驻扎大量楚军,他打不赢。一旦,战事陷入胶着,项羽回军西进,等待他的结局,一个字败。

毕竟,荥阳-成皋,给刘邦带来了强烈的可怕心里阴影。

退居巩-洛,是因为那里汇聚大量汉军,也是一道坚固防线。

就在刘邦打算将这个想法,付出实际行动。这时,一个人站出来,他就是广野君郦食其。

话说,刘邦在荥阳一带与项羽对战。

项羽攻破汉军甬道,切断敖仓与荥阳之间的联系。刘邦没有来自敖仓粮食供应,又被项羽围困。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议和。

以成皋以东,归项羽所有。

结果,被范增看穿,遭到项羽拒绝。

这个时候,郦食其站出来,给刘邦献上一条弱楚的计策。这条计策,被文字记录下来:将土地封给六国王室后裔。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昔汤伐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纣,封其後於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後,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後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原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

郦食其以成汤、周武两位立国之君分封前朝为例,以古说法;又以秦为什么被诸侯攻灭,现今说法。进而,抛出自己弱楚地观点:分封六国后裔。

刘邦没有攻破楚地计策,听了郦食其之言,举双手赞成。

就在这时候,张良回来了。

刘邦有事,喜欢问张良。

刘邦就把这个计策,说了出来。

张良听后,给刘邦一个答案: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跟着,张良问了一个刘邦现实问题:你打得赢项羽?

刘邦很惭愧的低下头,表示打不赢。

张良不愧是最厉害的谋臣,现场发挥,一口气说了不能分封六国后裔的八个理由(话语太长,就不引用)。

刘邦听后,愤怒的说了一句:竖儒,几败而公事!

郦食其也因为这件事,在刘邦心中的地位,下降了不少。

此次,郦食其站出来,替刘邦献计,就是要挽回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刘邦这个人虽然脾气不好,爱骂人。但,他有个优点,不记仇,也爱听身边人的意见。

郦食其见刘邦想要放弃成皋以东,屯兵巩、洛与楚对抗。郦食其言简意赅,吸引刘邦兴趣,表述一个观点:王者才能统一大业。

接着,郦食其趁着刘邦在认真听,又发出一个疑问:如何成为王者。

刘邦对于这个高难度的问题,没曾细想,还没来得及作答。郦食其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郦食其认为王者会做这些事: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替百姓解决温饱。

然后,郦食其又说了一个观点:论敖仓的重要性。

敖仓被誉为天下粮仓,囤积粮食特别多。谁拥有敖仓,就有争霸天下的资本。

进而得到一个结论:要夺天下,必须占据敖仓。

郦食其又说了一个现状:项羽不重视敖仓,守卫敖仓的人,不是精锐,而是罪犯。

为了引起刘邦对敖仓战略要地足够重视,他又说就这样的话:这是上天馈赠给汉军的粮食基地。

进而又传递出一个观点:刘邦放弃成皋以东,退守巩洛的战略,是错误的。

刘邦是汉王,你直接说他犯了错误。哪怕是错,刘邦也会选择一错到底。所以,指出别人的错误,还不会让人反感,这也是极高的学问。

郦食其这个爱读书的人,选择用这样的方法:天下大势。

他先抛出一个深奥的问题:刘项争夺天下,战事僵持不下,百姓不安,天下动荡。百姓徘徊观望,不知道跟随哪一方。

随后,他告诉刘邦怎样做,就能得到民心,让诸侯看清大势。郦食其说了这样一段话:收复荥阳,占领敖仓,利用成皋地势险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扼制住蜚狐关口,把守住白马津渡,让诸侯们看看今天的实际形势。那么,天下百姓也就知道该归顺哪一方。

刘邦听了,没有发表意见。毕竟,他和项羽反复争夺荥阳、成皋、敖仓。

得到又失去,折损兵将,这是最痛苦的事。

郦食其又说了一个目前汉军的优势:平定西魏、破代、灭赵、燕降。

跟着又摆明韩信提出的大战略:北举燕赵,东攻齐,决战荥阳。

进而告诉刘邦,攻齐之后,就是决战荥阳,赢得天下。

刘邦听了,也听进去了。他要的就是击败项羽,赢得天下。

郦食其又给刘邦泼了一盆冷水,说了这样一个现状:田齐幅员千里,兵多将足,田氏各宗族力量都很强大。尤其是田间做好准备,在历城屯兵二十万。

再加上,田齐还有一个天然优势:背靠大海,有黄河、济水天险,南面接近楚国,齐人又多诈变无常。

刘邦听后,表情很不开心。似乎,郦食其是有意告诉他,齐国不好打,打不下。

就在,刘邦不高兴的时候。郦食其还说了一句让他更不高兴的话:哪怕你有数十万将士,一年半载都攻不下。

刘邦听到这句话,心凉了半截。然,他不知道,这是郦食其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

接着,重头戏来了。郦食其站出来,表了一个态:他能够说服齐王归汉。

刘邦听到了,心情由低谷,走向顶峰。毕竟,数十万将士都不能拿下齐国,郦食其可以。

成功了,皆大欢喜。不成功,也没有损失。从郦食其出道以来,跟随刘邦,除了没有做通项羽释放刘太公、吕雉地思想工作;以及魏王豹顽固分子,执意叛汉归楚。

郦食其这个老人,他没有失败过。

于是,刘邦把这项复杂且高难度的任务交给郦食其,并许喏:若能成功,封他为侯。

显然,郦食其不仅是一位高级说客,还懂得营销自己。凭借一张嘴,照样能封侯。然,随何只知道,努力工作,却不懂得营销自己。他虽策反英布,却没得到封侯的奖励。

在郦食其的劝说下,刘邦制定了两个战略:

1.再夺荥阳、成皋,据守敖仓。

2.郦食其东进说齐降汉。

刘邦面对一个新的敌人,他就是海春侯曹咎。

接招吧!曹咎。

让你见识一下,我,刘邦的拳头。你,就是为了南渡黄河,第一个攻伐的对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