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百零四章 垓下歌

垓下,地扼要冲,历来是兵家重地。它不仅是一个闻名天下的地理坐标,还是刘邦和项羽最后决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留下了很多故事: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

其中,霸王别姬更是流传千古,遐迩闻名。尤其是项羽的《垓下歌》和虞姬的《复垓下歌》,令无数英雄为此落泪,也为项羽英雄悲剧的命运,感到惋惜。

来看一下,垓下之战,基本信息。

时间: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

交战方:楚与汉。

双方将领:楚项羽,汉刘邦。

兵力:汉军近六十万,楚军不足十万。

结局:汉胜楚败。

汉五年十一月,陈下之战,项羽输了,折损了十几名大将,其中还有几名是骑将。

项羽为了避免被刘邦合围,不敢恋战,率军南逃,抵达垓下。此时,项羽已经人困马乏,他跑不动,也没地方跑。

对于项羽而言,有很多不好消息,不断传来。其中,最不好的消息是汉军又来了三个重量级人物,陆续抵达战场。

一个是齐王韩信,率军三十万。

另一个是建成侯彭越,率军五万。

最后一个是英布,汇合周殷、刘贾联军,切断项羽南下江东归路。也按时,抵达战场。

灌婴、靳歙率领的骑兵,也做好了战斗准备。

刘邦所部,也有十几万兵马,整戈待发。

汉军总兵力,加起来近六十万。然,项羽这边总兵力,加起来不到十万。这又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不仅如此,汉军兵精粮足,又是新生力量,士气高昂。项羽兵疲将寡,士气低落。这场仗,项羽很难打。这也是他从出道以来,遇到最难打的一次。

汉军阵营,十分强大,简直是将相云集。

有被誉为汉初三将的人:韩信、彭越、英布登场。

还有汉初封侯的人: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靳歙等人,都抵达战场。汉初一大半被封侯的人,都参加了这场战斗。

就连张良、陈平、陆贾等谋士,也亲临战场。

这是刘邦和项羽之间,最后决战。刘邦赢了,将会终结项羽的西楚霸王时代,迎来他的新时代。

项羽赢了,就有机会逆袭翻盘,东山再起。

那么,刘项二人,又会如何打。

先来看一下项羽,他会选择如何打?

项羽登场,相当高调,其战绩显赫。

他拥兵七万,就敢正面对战王离率领的二十万长城军团。他用自杀的作战方式:破釜沉舟。

最终创下了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就是巨鹿之战。

又逼降拥兵二十万的秦末名将章邯,再次创下奇迹。

西进亡秦,分封诸侯,建立了西楚霸王时代。

彭城一战,项羽以三万骑兵,反击以刘邦为首的诸侯联军,又创下了历史奇迹。

面对汉军重兵围困,项羽没有退宿,选择了战。他要再一次,创下历史。

他,是西楚霸王,是这个时代的战神。他战无不胜,永远不会倒下。

项羽,只会选择进攻,血战到底。

再来,看一下刘邦又会如何打。

刘邦多次率领重兵、精兵,被项羽击败。前不久追击战,在固陵还被项羽打败一次。也可以说,刘邦没有信心战胜项羽。

但,刘邦一定要战胜项羽。

自己不能打,就交给一个能打的人。

目前,刘邦拥有能打的人,有很多。但,能够统帅全军出战的人,很少。经过衡量,刘邦将指挥权,交给了韩信。

刘邦将指挥权交给韩信,有以下原因。

1.韩信很能打。

韩信战功显赫,凭借一己之力,平定六国诸侯,打赢了很多都认为打不赢的战争。

刘邦恰恰相反,拥有精兵良将,却输得一败涂地。不是守,就是逃跑,输得很惨。

刘邦和韩信的个人能力,大家有目共目。

2.韩信是刘邦封的大将军。

刘邦入汉中时,因为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故事。韩信被刘邦封为大将军,且仪式很隆重,筑高台,相当高调。

3.攻打项羽这个任务,只有韩信能够胜任。

韩信有战功、有名义、个人能力强,他足以胜任且能够完成这项工作。

四年前,韩信制定的策略:北举燕赵,东伐齐,决战荥阳。

经过多年的努力,韩信决战项羽的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这也是西楚霸王项羽与兵仙韩信之间的生死决斗。

韩信总算实现了与项羽一战的夙愿。

当年,项羽看不起他。

现在,他要用武力战胜项羽。

项羽,你的传奇,我来终结。

这一天,韩信终于等到了!

此战,不灭项羽,誓不罢休。

韩信得到指挥权,开始召集汉军能打的战将,进行排兵布阵。为了对付当世豪杰项羽,他用了一个军阵:五军阵。

韩信想要用这个军阵,达到一个目的:拖垮项羽。

项羽再能打,也只是他一个人。

刘邦再不能打,汉军有很多人能打。且,都是能够独立带军作战的人。

来看一下,五军阵被挑出来当主将的人选。

先锋韩信(齐王):他要站在前线,亲自攻打项羽。

左翼孔将军(蓼侯孔藂):以执盾前元年从起砀,以左司马入汉。他还有一个身份,孔子九世孙。

右翼费将军(费侯陈贺):以舍人前元年从起砀,以左司马入汉。

中军汉王刘邦:他要固守大本营,坐镇指挥,凝聚三军士气。也就是说,刘邦要在显赫之地,让所有人看得见他。进而,传达一个信号,汉王在这里看着我们奋勇杀敌。

后军绛侯周勃(尚未反秦之前,都跟着刘邦混)和棘蒲侯柴武(刘邦反秦,攻打昌邑时,主动加入。)

灌婴、靳歙等人所部骑兵,以及夏侯婴率领的车兵,支援战场,找准时机,切断项羽骑兵和步兵之间的联系。

韩信仗着汉军人多势众,兵强马壮,以五军阵对付项羽,从而打一场围歼战。

韩信和项羽,一个兵仙,另一个是西楚霸王。一场留名后世的大战,正式开始。

韩信出战,挑衅项羽。

项羽太强悍,率军猛攻。韩信败下阵来,率军往后退。

项羽见状,率军冲杀。毕竟,项羽打仗,一个字:猛。

项羽追杀的目标不是韩信,而是韩信背后的刘邦。谁让刘邦太显眼了,被项羽盯上。

项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斩杀刘邦,他就赢得最后的胜利。然,项羽不知道,这是韩信故意设下的陷阱。毕竟,汉军最大的优势,人多,能够层层阻击,分散楚军力量。

韩信知道,他打不赢项羽。不能斗力,那就斗智。韩信败退就是为了引诱项羽追击。但,韩信还不足以让项羽失去愤怒,做出错误的决定,前去追击。所以,韩信干了这件事,以刘邦为诱饵。

人,一旦被愤怒情绪掌控,就容易失去理智。显然,刘邦的出现,成功吸引了项羽注意力。

项羽率领骑兵冲杀,直奔刘邦。韩信退,项羽追。

汉军左翼、右翼,出击楚军。灌婴、靳歙利用骑兵,夏侯婴利用车兵,成功将楚军合围。

合围楚军,这是韩信第一个战略。

接着,就是第二战略:固守阵地,不让楚军突围。

等到楚军疲惫,无法突围。韩信第三个战略登场:攻心计。

这个战略,留下了一个词语:四面楚歌。

史料记载:韩信率汉军向前推进,战况不利,开始后撤,两翼向前推进,楚军受挫,韩信率军向前推进,大败楚军于垓下。

项羽不能攻破汉军,也不能让汉军攻破。就留下了这样一句话: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项羽被汉军围困,不能突围。他的心情很郁闷,就喝了点酒。这时,他听到了歌声。这歌声,他很熟悉,是楚歌。

项羽听见楚歌,第一反应是大惊。他认为是楚地失陷。所以,项羽说了这样一句话: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就是,韩信使用的攻心计:四面楚歌。

刘邦本就是楚人,他手底下也有很多楚人,再加上降将,一起唱楚歌,这也不足奇怪。

有种观点认为:唱楚歌不是攻心楚军,而是唱响胜利的号角。

总之,四面楚歌,让项羽很被动。楚军将士,闻歌而落泪,出现了一个现象:不战而降,或者逃亡。

项羽听了楚歌,心情不好。将士逃跑,让他心情更差。这时,有个人站出来安慰项羽。这个人就是虞姬。

进而,留下了一曲凄美的楚歌:《垓下歌》。

爱情,有三种凄美的结局:爱而不得,得而不惜,难以善终。

项羽和虞姬属于第三者,难以善终。

来看一下,垓下歌创作的基本信息。

主角:男主角项羽,女主角虞姬。

时间:汉五年十二月。

背景:项羽被围困垓下。

场景:寒冷的冬天,夜色无光,营帐灯火闪烁。

由于史料匮乏,对虞姬的记载较少,甚至连本名、种族、出生地、生卒时间、与项羽相识的时间和过程,以及最终结局全都没有记载。

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是个美人。虞姬,又被后人称为虞美人。

因为虞姬的出现,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女子,才能征服项羽。

对于虞姬的结局,很多人得出了一个观点:在楚营内自刎。

由此,又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传后世。它就是霸王别姬。

现在,项羽心情很低落,他被汉军围困垓下,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不由得悲从中来。他喝着美酒,看着美人,还有他的战马。

项羽深处险境,没有想到自己的结局会如何。他最放心不下的是美人虞姬和战马。念及此处,项羽在营帐中酌酒悲歌,一首流传千古的楚歌诞生了:《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还记得读书那会,对这种楚歌,半知半解。只知道,这首楚歌是西楚霸王所做。也是他的绝命曲。

随着年龄长大,才懂了,这是英雄和美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只不过,这个爱情,是悲剧。

这首歌词,苍凉悲壮。谁能想到,叱咤风云,傲视诸侯,年仅三十一岁的西楚霸王项羽,竟然会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后人为项羽和虞姬之间的爱情,哀叹不已。所以,有人给虞姬写了一首歌:史称《复垓下歌》或《和垓下歌》。

当项羽坐在营帐,酌酒悲歌。虞姬听了,会是什么感受。

她懂项羽,无需多言。她知道项羽担心什么,更害怕什么。所以,她要给项羽留下一段最美的记忆。

她,不能成为项羽的累赘。也要项羽,永远的记住她。

虞姬选择了最擅长的方式:歌舞。

虞姬听到项羽悲呛的歌声,看着那个意气风发的男儿,也怆然拔剑起舞。她要为这个男儿献上最后一段舞,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项羽悲歌,虞卿起舞。英雄与美人,美酒与长剑,留下了最凄美一幕。

还有更凄美的结局:虞姬舞罢曲终,长剑自刎。

她,不想成为项羽的负担。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寒冷的冬天,因为一抹血色,更加寒冷。

原来,英雄也会无奈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