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被盯上的第三位异性诸侯王:韩王信的奋斗人生

刘邦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等待他的是百废待兴。刘邦还没有做出成绩,就祸事不断。

要么,有的人叛乱(燕王臧涂)。

要么,有的人谋反(楚王韩信)。

要么,有的人直接喊出口号造反(颖川侯利几)。

众人羡慕皇帝这个职业,是最有前途。只有,刘邦知道,皇帝这个职业,也不好做。

刘邦建国后,封了第一批效忠他的异性诸侯王。

燕王臧涂、楚王韩信两件事发生后,刘邦认为异性诸侯王靠不住,又封了第二批同性诸侯王。以第二批五位诸侯王制衡第一批五位诸侯王,就能让汉家天下,长治久安。

刘邦起义,参加诸侯反秦,又与项羽争霸天下。现在的他,已经五十七岁,上天还会给他多少时间。毕竟,人,都是会老的,也会死。

刘邦建立汉家天下,临走前,就要安排好。

楚王韩信之后,刘邦目光又盯上了第三个异性诸侯王。这个人就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韩王信。

来看一下,韩王信的基本信息。

据史料记载,韩王信出生于韩国王室。

他的爷爷是有复兴韩国之称的韩襄王。(对于韩襄王那些事,我在《赵武灵王英雄传》用了很多笔墨,这里就不多说。)

但,他有一个不好的身份:庶孙。

在现代,没有嫡庶之分。在古代,是要讲究嫡庶之别。

你是嫡长子,所有好事都是你的,包括他老爹的江山。庶子就比较惨,得不到公正待遇,还会被限制人生自由,处处提防。

韩襄王-韩厘王-韩恒惠王-韩王安,这是一脉相承。

按照辈分,韩王信与韩恒惠王是平辈。虽然不清楚,韩王信是谁的儿子,却知道他是韩襄王庶孙。就像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一样,属于庶支。

从韩襄王庶孙这个信息,能够推断出,韩王信辈分高,年龄不小,至少正在壮年。

按照剧本设定,韩王信出自庶支,他是没有机会成为韩王。那么,他是如何逆天改命,成为割据一方诸侯王,显耀先祖,恢复韩氏封国。

接下来,看一下韩王信是如何从落魄宗室,亡国之人,走向人生巅峰,裂土封王。

韩王信出生时间没记载,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他生在韩国阳翟。

阳翟,曾是韩国建国后旧都。韩氏灭掉春秋小霸王之称的郑国,为了向东发展,迁都新郑。

韩王信出生宗室,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再加上,他赶上韩国最不好时代,秦国国力强盛,立志东出,与诸侯争天下。韩国弱小,只能被动挨打。

韩襄王时代,还有辉煌。与赵武灵王交好,联合齐、魏,不是打楚,就是攻秦。尤其是联合齐、魏三伐楚国,垂沙之战,击败楚国,开疆拓土,在诸侯中也有发言权,大有复兴之势。

就连秦国号称坚不可摧的函谷关,也被齐、韩、魏三国联军,用武力攻破。(我在《战国风云人物名将篇》之《匡章篇》讲了这段历史。)

可惜,韩襄王没有看到胜利曙光,一命呜呼。这一年,不仅韩襄王去世,还有赵国的赵武灵王、魏国的魏襄王、楚国的楚怀王。

秦国趁着中原诸侯换主,无心他顾。主动放下身段与齐国议和,开始休养生息,发展国力。

此时,秦国正是秦昭襄王时期,权力却在掌控在大秦宣太后手中。

韩襄王死后,子孙争位,引发内乱。韩厘王获胜,继位。

秦国趁着韩国国政动荡,出兵攻韩。韩国本来实力弱下,又历经国政动荡,国力直线下滑。

伊阙之战,韩国国势大衰,一蹶不振。韩襄王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荡然无存。

韩厘王没脾气,跟着秦混,与魏、赵闹翻,爆发了华阳之战。

韩厘王时代结束,迎来韩恒惠王时代。这位新王开场很高调,插手燕国内政,推行变法。甚至敢跟秦国扳手腕。

可惜,秦国有位战神,武安君白起。

秦国用了三年时间,占据韩国太行山以西的疆域,还攻占野王,切断韩国新郑与上党之间联系,彻底沦落为三流诸侯。

好在,秦国与赵国,先有长平之战,后有邯郸之战。韩国,才没被灭国,在乱世之中生存。

韩王安继位,完全没有脾气跟秦对抗。秦国打,他就割地。再加上,秦国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

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灭,成为秦始皇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

韩王安成为战国七雄第一位亡国之君。

韩王安运气不错,得到秦始皇公正待遇。几年后,又参加暴乱,被诛。

韩王安一脉,也告别历史舞台。

秦始皇灭韩后,将韩国领土,改为颖川郡。

韩王信,也成为大秦王朝统治下,一位亡国亡家的平民。

也可以说,秦始皇给他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人生机遇。

秦始皇命丧沙丘,千古一帝,成为历史。

秦二世继位,乱折腾,不是诛杀功臣,就是诛杀王室成员,还不忘欺负天下百姓。楚人陈胜站出来发出来自平民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诸侯反秦,公子信也反秦。他运气不好,也没有机会改变命运。

楚、赵、齐、魏,宗室后裔,都出来复国。

韩国靠近秦国,再加上地理位置重要,管控很严。所以,一直没有出现韩国后裔举旗反秦。

这时,一个人站出来。他就是拥有五世相韩背景的张良。

张良救过项伯,因为这层关系,做通项梁思想工作,请他助韩复国,多一个盟友。

项梁答应了,给张良兵马钱粮让他回韩国旧地,举旗反秦。

张良认为韩国诸公子当中,横阳君公子成最贤能。

公子成是张良重点扶持对象,得到项梁楚国政权认可。他就是韩王成。

韩王成开局不好,始终没有打下根据地。

刘邦西进,攻打颖川。

公子信有过人的眼光,选择跟刘邦混。

这一次选择,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刘邦封公子信为将军,西进共同亡秦。

秦亡,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韩王成也是被封之一。但,分封后,项羽反悔了。又认为韩王成派张良帮助刘邦,再加上地理位置重要。

韩王成没回到封地,被带去彭城,先贬为侯,后被杀害。

韩王成死了,韩氏封地又被项羽剥夺,新韩王叫郑昌。

刘邦定三秦,需要盟友,提拔公子信当太尉,并许下承诺,打下韩地封他为韩王。

公子信为自己打江山,相当给力。攻破颖川,击败项羽封的韩王郑昌。

汉二年,刘邦按照约定,封公子信为韩王。

刘邦东进,号召诸侯,共同亡楚。

韩王信,积极参加。

彭城惨败,诸侯有异心。

韩王信,坚定不移跟刘邦混。

荥阳之战,魏王豹被杀,周苛、枞公被诛,韩王信诈降。

后来,韩王信又回到汉军阵营,刘邦不计前嫌,继续封他为韩王。

韩王信跟随刘邦,伐楚灭项。

项羽乌江自刎,韩王信和几位诸侯,一起尊刘邦为帝。

汉五年正月,刘邦成为大汉皇帝。

这年春天,刘邦表彰有功者,正式分封韩王信为韩王,封地颖川。

韩王信能够从平民成为割据一方诸侯,复兴韩氏祖业,他要感谢几个人。

1.秦始皇。

他灭了韩国,对他而言,带来了机遇。

2.项羽。

他杀了韩王成,给韩王信带来了机会。

3.刘邦。

他是韩王信的贵人,给了韩王信一个舞台,让他梦想成真。

当然,这些是外因。内因还是韩王信本人,懂得时势造英雄,有眼力劲,跟对了人。

就这样,韩王信从平民,走向了人生巅峰,裂土封王。

按照剧情设定,韩王信跟随刘邦反秦,打进咸阳。

又支持刘邦入汉中,定三秦,伐楚灭项。

灭项后,主动尊请刘邦称帝。

再请刘邦分封刘贾、刘交、卢绾、刘仲、刘肥为诸侯王。

韩王信跟随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又态度端正,表现良好。

那么,刘邦为什么盯上他,把他当成第三个处理的异性诸侯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