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百六十章 燕王卢绾走上反汉之路

淮南王英布被杀,长沙王吴臣表忠心,大汉南疆危机暂时解除。

接着,刘邦做了两件事。

1.封第七子刘长为淮南王。

2.封侄儿刘濞为吴王。

荆王刘贾战死,没有后代。刘邦就要选择一个人去管理荆国的土地。

选谁呢?

刘邦陷入了一番沉思。

此时,刘邦还有第八子刘建没有分封。

还有一个堂兄刘泽(因平定陈豨叛乱,活捉王黄,被封为营陵侯)。

按理说,刘邦应该把荆国分给第八子,或者封给堂兄刘泽。刘邦不按套路出牌,封给了侄儿刘濞。

对于这次反常的分封,有两种观点。

1.刘邦第八子年幼,不能管理荆国。

2.刘邦念及刘仲(原代王因逃跑被贬为合阳侯。)恩情,再加上刘濞年纪轻轻,却拥有显赫战功,尤其是平定英布叛乱,他是刘姓宗室佼佼者。

据史料记载,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

刘邦认为能够管理荆国的最佳人选:沛侯刘濞。

就这样,刘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裂土封王,坐断东南。

刘濞原本应该继承刘仲的江山,当代王。

可,上天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刘仲不坚守国都,弃代国不顾,逃回长安,被废掉王爵,贬为合阳侯。

然,上天又给了刘濞一次机会。

陈豨叛乱,刘濞因功被封为沛侯。

英布叛乱,刘濞因功被封王。

一个本该坐享其成继承父业的二代,却变成了打天下的一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上天剥夺了你当二代的资格,你也不要怨恨命运不公。

或许,上天是要你当开创者。

为了让刘濞更好管理东南,刘邦做了一件事:改名。

刘邦将荆国,改为吴国。

定都,广陵(江苏扬州)。这也是西汉第二位诸侯王将国都定在扬州的人。

这次分封,还有一个神预言的故事。

刘邦决定将侄儿刘濞封为吴王,交王玺之前,请相士来面相。

相士,说刘濞有反骨。

刘邦听后,反悔。但,君王一诺千金,不能朝令夕改。所以,刘邦做了一个举动:因拊其背。

为了震慑刘濞,先说了一句话:五十年后东南有乱者,岂若邪?(五十年后,造反的那个人是你吗?)

接着,又说了一句话:天下同姓为一家,慎无反。

吓得刘濞冷汗直冒,说了两个字:不敢。

对于,这个神预言,有三个观点。

1.吕后不想多一位同姓诸侯王,以鬼神论出言干涉。

2.刘邦根据刘濞的性格,年纪轻轻,军功显赫,坐断东南。他担心未来的子孙,掌控不了他,出言恫吓。

3.杜撰的言论。

至于,这个神预言,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想,这三种观点都有。

但,此时,刘邦认刘濞是掌控东南最适合的人选。

平定陈豨叛乱后,刘邦从降将口中得到一个消息:燕国在背后暗中支援陈豨叛乱。

刘邦怒了,彻底愤怒。他没想到卢绾会背叛,他们可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来看一下,卢绾是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王。又是如何踏上反汉的道路。

卢绾和刘邦,不仅是同乡,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两人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进社会闯荡。

刘邦混的不好,几次做了坏事,躲躲藏藏。

卢绾都至死不渝的追随。

用现在的话说,卢绾就是刘邦狂热的粉丝。

诸侯反秦,刘邦沛县起义,卢绾是追随者,以门客的身份加入。

门客,是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养门客最盛行,是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刘邦的偶像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所以,刘邦也有模学样,以门客。

而,刘邦的门客并不多。足以见得,卢绾的地位是相当高。

及至刘邦打入咸阳,被封为汉中王。卢绾被封为将军,担任侍中。

侍中,也是个官职,官位不高,但有个优势,直接受皇帝指派。

无论是刘邦起义时,还是刘邦当汉王时。

卢绾不仅是刘邦身边亲近之人,还极尽恩宠。

这份恩宠,体现在两方面。

1.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相望

2.自由出入刘邦的卧室。

若论亲近宠信,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皆不如。

楚汉争霸,卢绾跟随左右。

他有个官职:太尉。

太尉,位于九卿之一。它是天下武官之首,执掌天下军政大权。

但,西汉初年,它有名无权。

卢绾还有一次露脸的机会:与刘贾受命,率军东征,支援彭越,断绝楚军粮道。

及至,刘邦定陶称帝,建立大汉王朝。卢绾被封为长安侯(这个爵位,项羽也担任过)。

大汉王朝第一战,攻打临江国。刘邦派了两个人去打:卢绾和刘贾。

因战事不利,刘邦又派了一个人去支援:靳歙。

攻破临江国,活捉临江王共尉,大汉王朝打赢了立国立威之战。

卢绾的名声,也水涨船高。

有军功,又是大汉皇帝刘邦恩宠极尽之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卢绾能够裂土封王,要感谢两个人。

1.燕王臧涂。

臧涂曾是燕王韩广的部将,因跟随项羽打天下,西进亡秦,被封为燕王。

韩信东征,臧涂不战而降。

刘邦建立大汉,臧涂被封为第一批异性诸侯王。但,刘邦对他不放心,做了一件事:高压逼反。

2.大汉皇帝刘邦。

刘邦逼反臧涂,又率军亲征,攻破燕国。

臧涂被灭,就需要一个人去管理燕国。

刘邦不需要军功显赫的人,而是需要一个令他安心的人。

卢绾被提携,封为燕王,坐镇东北。

燕王卢绾成为异姓诸侯王,就应该忠心耿耿,为大汉坐守边疆。

刚开始,卢绾的确是这样做的。

长乐宫建成,卢绾前往长安朝见。

卢绾走上反叛道路,要提及到一个人:阳夏侯陈豨。

陈豨叛乱,刘邦号召诸侯平叛。

有的人称病不去,如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

有的人毫无反应,如长沙王吴臣、淮南王英布。

也有的人积极响应号召,如齐王刘肥。

燕王卢绾也响应号召,出兵平叛,攻打陈豨与燕国交界的地方。

卢绾为了应对陈豨叛乱,做了两件事:

1.出兵表明态度,拥护大汉。

2.派人出使匈奴。

陈豨派王黄出使匈奴,联络一起攻汉。卢绾派人出使匈奴,有说匈奴不要加入叛军阵营。

卢绾派了一个人,出使匈奴。

这个人叫张胜。

可,谁也没想到剧情发生了变化。

张胜出使匈奴,被敌人策反。

策反张胜的人,就是前燕王臧涂的儿子臧衍。

臧衍是这样做通张胜的思想工作,先说了他受到重用的原因:善于和匈奴打交道。

又说了燕国为什么能够存在:诸侯相继叛乱。

随后,说了燕国正在做一件错误的事:响应大汉号召,围杀陈豨。

又告诉他,陈豨被诛杀,会有什么后果:陈豨被灭,下一个被灭的诸侯国就是燕国。你们也会成为大汉的俘虏。

张胜能够出使匈奴,这说明他不仅善长与匈奴打交道,还有辩驳之才。

臧衍的话,成功说服了张胜。

臧衍又给张胜出了两个主意:

1.规劝燕王卢绾,暂缓在后方攻击陈豨。

2.联合匈奴。

这样做有个好处:战争延缓了,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如果汉朝有紧急事变,也可以借此安定国家。

张胜完全接受了臧涂的说辞。毕竟,臧衍说的好,都是站在燕国的角度考虑问题。

犹如当年,武涉、蒯通劝韩信保持中立,不杀项羽,来个三足鼎立。

韩信不听,最终被擒,王爵被废,囚禁长安。

张胜怕卢绾走上韩信的道路,擅自做主,请匈奴联合陈豨攻汉。

张胜不但没有做通匈奴攻打陈豨的思想工作,反而劝匈奴与陈豨合作,一起攻汉。

卢绾得知这个消息,相当愤怒,做了两件事。

1.逮捕张胜全族。

2.上书刘邦,诛杀张胜全族。

张胜出卖卢绾,不但没有逃亡匈奴避祸。相反,张胜回到燕国,给了卢绾一个他为什么那样做的解释:保陈豨,就是保燕国。

韩信被杀、彭越被诛,卢绾也感到害怕。

卢绾为了自保,采纳了张胜的计策,又做了两件事:

1.解救张胜的家属,并让张胜暗中联络匈奴。

2.派使者范齐出使陈豨,暗中支持反叛。

就这样,卢绾被逼走上了一条反汉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