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一百三十六章 几件大事

大明:朕不是昏君 一百三十六章 几件大事

作者:墨香阁大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12:30:50 来源:笔趣阁

松江府独立出来有个特性,那就是上海作为新开埠地区,在这海洋崛起的时代,军事自然是重中之重。

大明的官员现在可不像以前,只盯着北方那些游牧民族,自从开海之后,皇帝倡议,原内阁力挺的海洋战略,让大家明白大海的重要性。

源源不断的白银涌入,让大家明白那才是最大的财源,因此海军的建设没有被抵制,很快就达成共识的。

现在新的港口快要建成了,文官们自然希望像江南江北那两个提督一样,由文臣拿下。

可张惟贤先发制人,举荐平江伯陈治安,这下大家急了,开始举荐其他人。

可陈治安不是纨绔勋贵可比的,人家本来就是前军都督府签事,而且平江伯一脉还是大明漕运的开拓者,治理水患的杰出者。

可以说陈治安出任松江府提督的建议,比文官举荐的任何一个人选都更有资格。

“启奏陛下!臣闻辽东青泥洼建造码头已然开工,朝廷又重兵把守金州一线,臣建议设分守道于该处,望陛下恩准!”

太仆寺少卿霍维华出列奏道,众人讶异一下这家伙怎会说这事,这不是吏部管的事吗,什么时候太仆寺也关注起这种事了。

可机灵的文臣马上大喜,这是文臣扳回一局的好机会,从皇帝对旅顺一带的重视来看,丝毫不亚于上海开埠。

只是那里地域小了许多,另立一省是不可能的,但设立分守道完全说得过去啊。

朱由校也被他这操作惊讶住,这家伙是铁杆的阉党,魏忠贤的亲信,自己还没准备那里,他就开始说这事了,难道是老魏指使他的?

可随着出列附议的文臣越多,朱由校也不得不回答了,沉吟一下道:“设立分守道是可以,只是该隶属于哪里,诸卿可想好了?”

他这话不是无的放矢,虽说原本的金州卫隶属于辽东,可自从那里成为战场,被女真人占据,又被东江镇抢回后,其实一直是东江镇的地盘。

辽东巡抚早就失去对那里的指挥权,因为东江镇是隶属于登莱巡抚管辖的,这也是毛文龙死后,孔有德他们投靠孙元化的主要原因。

东江镇名义上行政权是登莱巡抚的属下,只是由于孤悬海外,管了不便才由毛文龙一手抓罢了。

袁可立担任登莱巡抚时,毛文龙经常会派人去登莱,只是高第接任后,将粮饷交给辽东转交。

这才有毛文龙觉的袁崇焕亏待他,粮饷被克扣等理由,也是两人最终翻脸的原因。

朱由校现在抛出这问题,就是让文臣自己协调,自己当个裁判就好,省的跟他们扯皮。

但他没想到朝中大臣谁也不愿提及这事,纷纷奏道:“该地乃吾皇重视之地,陛下一言定论即可,臣等无不尊从!”

朱由校只能暗骂这些老油条奸猾,一个个不去当泥鳅可惜了。

只好沉吟道:“此事暂时先放着,政务院去函辽东和登莱,问问两位巡抚有何建议再说。”

这是纯粹的政事,当然问的是巡抚,不关熊廷弼这位总督的事。

况且山东没总督,要是辽东总督插手的话,会给人以官职压人的感觉,只能让卢象升和孙传庭自己去商量。

推得一干二净的朱由校,看看大家无奈的表情心头暗喜,随即提起另外一件事道:“大旱大涝过后各地官府要谨防瘟疫,朕前些日子让太医院实验的药方,已经被证实有效,着各地官府储备一定量的药材,数量多寡诸卿商量后,由政务院签发下去,朕就不再过问了。”

众臣连忙答应,这也是大事,瘟疫可不管你是谁,官再大也保不住人家不找你,既然太医院实验有效,那可是大好事。

而且朱由校提供的两张药方中,并没有贵重的药材,都是价格不贵,量还不少的,因此真要储备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两张方子当然是大名鼎鼎的达原饮和三消饮,朱由校一点不客气的抄袭过来,原主现在还没研究出来,他可不敢等。

要知道瘟疫病学名医吴又可,是在崇祯末年瘟疫横行,死了无数人的环境下研究出来的。

真等到他去研究,大明恐怕被重创的摇摇欲坠了,据说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京营十万将士感染瘟疫,这才是北京守不住的真正原因。

当然这是据说,但能肯定的是崇祯末年京城确实瘟疫横行,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启奏陛下!南京户部尚书范大人上书致仕,本兵李大人请求致仕,两位老大人空缺,政务院各有三个人选,请皇上恩准择日廷推。”

终于大家都说完了,袁可立上前抛出这大事来,兵部尚书李春烨,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都是正常致仕,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

可这是两个尚书之位,自然关注度极大,大家眼神都凝住了,等待皇帝的决定。

朱由校想了想道:“朝会要到下一旬,部里恐怕等不了那么久,那就后天吧,在京五品以上入朝廷推。”

大家脸色一喜,马上恭敬的行礼道:“臣等遵旨!”

当高时明宣布退朝后,官员们热闹了,不少人交流着眼色,当天午休时就聚成一处处小团队,不用说都是在交流这事的。

“皇上想让范梦章去南京?”

宫中同样也在说这事,政务院三大佬排排坐着,听到朱由校的话惊讶起来。

袁可立不解道:“皇上对范梦章期望甚高,不是要让他接手本兵吗,怎么想起换到户部去?”

范景文是兵部侍郎,这次李春烨致仕是他最好的上台机会,加上前年宣大那场大战是他指挥的,声望、资历都够了。

朱由校叹口气道:“朕也不想,可眼下大明最重要的不是边事,而是财政,南直隶的赋税是朝廷重中之重,没有得力的人,朕担心会被他们糊弄呀!”

“这……”

袁可立沉吟一下,微微点头道:“皇上言之有理,只是本兵也重要,军制改革正是最关键的时候,范梦章在兵部多时,由他接手才难更平稳些,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