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玉瞳 > 收藏大家的收藏故事

金玉瞳 收藏大家的收藏故事

作者:喜欢雨中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0:02:27 来源:笔趣阁

“收藏”的魅力在哪里?不同的藏家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近日,记者采访了南宁市几位藏家,他们的收藏故事都颇有意思

为买心仪柜子不惜卖掉房子

南宁市目前的艺术品藏家中,不少人为收藏到自己心仪的艺术品而不遗余力。家住南宁市荣和新城景江园的藏家唐健晋,更是因为一次了不起的壮举,被圈内津津乐道:他为了买一对心爱的黄花梨柜子,卖掉了一套高档房子。

那是发生在2007年下半年的事情,当时正是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有位行家告诉唐健晋,说手里刚好有批转道南宁的“好货色”,叫他有空抓紧时间去开开眼。唐健晋忙里偷闲就去了,这一看不得了,当即对其中一对黄花梨柜子爱不释手,产生了非拥有不可的冲动。唐健晋说:“这对柜子,无论做工还是木料,都非常上乘。看上去实在是美,这么美好的东西,或许人生难得一回遇。错失不买,一定会后悔。”

行家告诉唐健晋,这对柜子在南宁只停留一天,明日就要转运别处。唐健晋看得心急,赶紧与家人商量,得出结论是“房子够住就行,柜子不买后悔”。当时,唐健晋拥有一套位于南宁市外滩新城的顶层江景房,有好几个买家都向他求购。为了尽快拿到钱,唐健晋开出的条件是谁一天之内交完房款,房子就属谁。房子卖得急,买家自然会压低价钱。唐健晋这套房子最后的成交价,比市场价少了5万元。

拿到卖房钱,唐健晋如愿以偿将这对漂亮黄花梨雕柜收入囊中。记者问,为什么会卖了房子也要买回这对柜子?唐健晋说:“生活当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许多东西是很珍贵的。对于个人来说,房子、汽车之类生活用品,够用就行了,可是收藏的美好感觉,绝不是房子、汽车能达到的。”这可能也算是道出了某些藏家的心声。

凭学识捡漏淘到惊喜

说起南宁市现在的几条古玩街,许多人会觉得没有什么好东西,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南宁收藏界中去年发生了一件颇为轰动的事情,就源于古玩街——一位藏家在南宁市唐山路的古玩街淘宝,结果买到了一尊明代的象牙雕观音坐像。

7年3月,藏家段振波去唐山路古玩街淘宝,在一家古玩店里的角落里,段振波发现了一尊象牙雕观音坐像,这尊坐像落了不少灰尘,脸部还有些发黑。段振波叫老板拿出来看看,一边看一边与老板闲聊。这尊象牙观音舒展地坐在山石坐,台上,扎束发冠,发冠正面装饰一坐佛,秀鼻小口,面相慈善略带笑容,为典型的明代仕女像。此外,他还看到雕刻技法非常精细,用了大型牙尖料雕琢,刀工精湛,线条流畅。段振波判断,这很可能是一尊明朝的观音像。

段振波不动声色继续观察,他发现,坐像全身的包浆圆润而有光泽,不像是人工做出来的。至于脸上的黑色,或许是前一位藏家不小心造成的。最后,段振波凭借自己对艺术品的知识作了判断,以几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尊观音坐像。

回到家里,段振波立即开始查阅资料,他发现这尊观音坐像曾经是南京文物商店的旧藏。通过朋友帮忙,他了解到,上一位藏家的家里失火,这尊观音坐像的脸部被熏黑后,被人用水擦洗过,因此脸上不仅留下了黑印,连包浆也被破坏了。后来,这位藏家因为失火造成损失,将观音坐像卖到南京文物商店。随后,不知道经过多少辗转才到了南宁。

段振波对记者说,对于藏家来说,眼力来自平时的知识积累,魄力来自对自己鉴赏能力的自信。同时,能了解艺术品背后的故事,这也是收藏的乐趣所在。

老教授交“学费”

“艺术品收藏,是要交学费的。”1月5日晚,在南宁市至正会所的一间雅室里,年届六旬的藏家叶工一本正经地说:“古玩行是入不得的,再留神也难免吃亏。骗子太多,一掏钱就会上当,卖家总比买家精。”扶扶眼镜他继续说:“收藏要有一颗平常心,无论一叶、片石,只在乎收回好心情,觉得漂亮你收藏就没错、就值”。现在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外出参加藏友聚会,他爱好收藏高古瓷器,从“出道”到成为具独立鉴别能力的“行家”,中间买过许多假货,交了不少学费。

“学费交多了,家里人大有意见,在家就没地位了。”坐在记者的对面,叶工不无幽默地说起自己收藏的经历。本来就是一副学究样子,就连说笑话也是一本正经表情,与他爱好的高古瓷器一样严肃。叶工有位从事美术出版工作的朋友,时不时会送他一两件艺术品,慢慢便吊起了他的兴趣。加上老伴那时候喜欢拉他到朝阳沟边的花鸟市场看古玩,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拣到一两件既便宜又有点价值的瓷器。走得多了,叶工自己也常独自去花鸟市场,买古居然成瘾。经过一断时间的摸索,叶工将收藏的焦点放到高古瓷器上。

在藏家当中,有的人会投入自己收入的20%,有的人是50%,比例因人而异。叶工告诉记者,他是从事植物研究的教授,如今一个月拿到手的收入大约是3000元,为了收藏自己喜欢的瓷器,他拿出了80%的收入。爱好收藏的这十数年,叶工说他交了数以万计的“学费”。然而,他觉得自己的收获更大,通过收藏,获得了许多美学、历史、人文精神享受。

到古窑址寻宝

说起瓷器,人们往往就会想起景德镇。其实,在广西古代,也出过不少当时的名窑,生产的瓷器如同现今的景德镇一样,声名远扬。有位南宁的瓷器藏家,走遍了广西所有发掘出碎片的古代窑址,在这些古代废墟上,他曾拣出许多有美丽纹饰的瓷片和残件。这位低调的藏家坚持不肯用真名,姑且叫他“老瓷”吧。

对于不爱好收藏的人来说,遇到藏家就像翻开了一本会说话的书。藏家的介绍,会使你了解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老瓷告诉记者,在广西,有名的古代窑址有永福窑、藤县窑、容县窑。说起这些窑址的历史,老瓷如数家珍。他以永福窑为例介绍说,地点在永福县内,烧瓷于宋代,以烧青瓷为主,产品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青黄、青灰、翠青、酱色等等。产品以碗、碟等日用品为多,还有坛、罐、壶、瓶之类。装饰方面,技法有印花、刻花、贴花和彩绘。纹饰多以花卉、海水、蜻蜓、游鱼为题材,尤以缠枝菊花、折枝牡丹纹较多见,大多采用模印,花纹清晰。听了老瓷的介绍,让人感觉见识顿长。

“我收藏的瓷片虽然不完整,不具备什么经济价值,但是仔细欣赏上面的纹路、花饰,品味古人精美技艺,实在很享受。”老瓷是一位普通工薪族,财力有限,但他另辟蹊径,自己走访古窑址。一了解到窑场地点,便如春游旅行一般,背上包包亲自去看。古窑址大多荒废,且经文物部门发掘再三,有价值的东西老早已取尽,不过窑址面积都较广大,总会散落有剩余瓷片,残件也偶有发现。耐心寻找,终究还会有所收获,虽得一物而可美美养目多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