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 > 第二百零二章,间

何谓老六?

刘备百思不得其解,两世为人,他却是从未听过这个词,也不明其中真意。

郭嘉面不改色,解释道:“老六,指的是偷袭,趴在草地中埋伏,不讲道义之人。”

话音刚落,便见刘备,荀或,贾诩都是一脸古怪的看着他,仿佛在说:你才是最大的老六。

论阴谋诡计,谁能有你郭奉孝用得多?

“怎么都这么看着我?”郭嘉一脸不解。

贾诩笑道:“奉孝兄,你何以有颜面去说徐将军?”

“有何不可?”

“他可是跟你学的!”

贾诩说得没错,在刘备一众谋士中,徐荣对郭嘉最是钦佩,而且十分推崇这种以微弱代价取得胜利的打法。

虽然有些冒险,却是以小博大,能够获得极大战果。

郭嘉这才恍然,无奈道:“郭某和徐将军可是素无往来。”

贾诩立即反驳:“可他对你却是神交已久。”

郭嘉:“……”

就在这时,负责斥候的将官来报。

“禀丞相,敌军挑战,赵云将军已经率领白袍骑军和敌军战至一处。”

“嗯,下去吧。”

刘备挥退将官后,脸上露出一抹忧色:“若是董卓真有重甲骑军,我担心子龙会吃亏。”

郭嘉却一脸肯定道:“子龙知道重甲骑军之利,定会避其锋芒。”

他们对重甲铁骑运用过无数次,相信赵云已经了解这种重甲军团的强大,不会选择硬碰硬。

以轻骑兵的机动性,只要有心撤退,重甲骑兵是追不上的。

刘备想到赵云的沉稳,不禁点了点头:“嗯,子龙应该不会意气用事。”

……

赵云正率部和郭汜交战,忽然发现敌军开始撤退,不禁心生困惑。

“子龙,要不要追?”兄长赵风来到身旁。

赵云摇头道:“事有蹊跷,先静观其变。”

西凉军主动挑衅,却又在胜负未分之前突然撤退,怎么看都不合情理。

片刻后,脚下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就像是大股骑兵发起冲锋。

放眼望去,一支甲胃严密的骑军映入眼帘,明明看起来人数并不多,却带来强烈冲击。

重甲铁骑。

赵云隐约看到了敌军骑兵的甲胃,虽然与铁浮屠有所迥异,但他还是迅速做出判断。

“撤!”

他曾经与张飞多次并肩作战,自然知道铁浮屠的厉害。哪怕白袍军再怎么骁勇,也不可能和身披重甲的敌军硬碰硬。

赵风虽然不解,但还是听令行事。

另一边,李傕正率领换上重甲的飞熊军冲锋,发现敌军开始后撤,心中不禁有些快意。

当初刘备用重甲铁骑击败了他们,今日便要以牙还牙,一雪前耻。

李傕知道追不上赵云的轻骑,故而并未深追,而是径直冲向刘备的军阵。

并州军坚固的防线在这重甲军团面前显得脆弱不堪,轻易就被撕开缺口,随后被飞熊军后方的铁骑冲散。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飞熊军便连破三道防线,直逼中军。

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高顺的陷阵营。

整个陷阵营的阵型就像是敞开的大门,为飞熊军让开了道路,然而这出乎意料的顺利却给李傕敲响了警钟。

很快,他发现了异常之处。

一支支勾镰枪从盾阵后伸出,随即重重拉回,就像是收割粮食的镰刀,轻易便斩断了马腿。

重甲铁骑人马俱装甲,唯独这马腿依旧脆弱,几乎是没有任何防护。当然,也不可能为马腿披甲,否则这战马恐怕就跑不动了。

凝聚的重甲铁骑本该如同移动的堡垒,无懈可击,然而在面对马腿被攻击之时,却又不堪一击。

骑士从马上栽下后,还来不及躲开就被后方骑兵践踏而死。

李傕虽然凭借武艺与马术躲过了勾镰枪的攻击,麾下将士却没这份本事,短时间内便是死伤无数。

“停下,快停下!”

他急忙下令停止冲锋,以免葬送了这支造价昂贵的骑军。

这时两侧盾阵忽然张开,无数身披重甲的陷阵营士兵或手执大刀,或执大锤,向着飞熊军蜂拥而来。

这些人或体型魁梧,或动作灵活,持刀者砍马腿,持大锤者,一击之下能将身披重甲的飞熊军将士打落马。

再加上时不时探出的勾镰枪,令飞熊军叫苦不迭。

面对这种针对性的战术,他们竟占不到任何便宜,再没有刚才势如破竹的劲头。

……

“主公,你太急了!”

李儒心中失望至极,董卓太想复仇,急于将杀手锏亮出。若是刘备真有后招,他们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重甲骑兵恐怕会全军覆没。

董卓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就在刚刚,前线接连传回捷报,李傕郭汜已经逼近刘备中军。

张济和牛辅也没闲着,分别率领骑兵从左右两翼冲阵。再加上马腾和韩遂在后方配合,刘备此时应该已经阵脚大乱。

李儒见他信心十足,也就不再多言,只是心中的担忧却丝毫不减。以他对刘备的了解,并州军绝不是这么容易击败的。

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了,期间再无捷报传回,董卓心中也开始有些不安。

难道刘备真有准备?

“报……张济将军被敌军击退。”

“报……牛辅将军被敌军击退。”

……形势突变,传回的败报让董卓又惊又怒。

“李傕呢?”

“禀主公,李傕将军所部已失去联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当飞熊军的攻势被遏制,侧翼的张济和牛辅也被挡住。

当天边的残阳消散时,李傕率领的飞熊军已几近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张飞斩杀。

随后并州军发起全面反扑,大获全胜,董卓论伤亡过半,不得不后退三十里。

……

“翼德斩敌将李傕,遏敌攻势,记一大功。”

“汉升斩阎行,破敌一路,记大功一件。”

……深夜,中军大帐内,刘备正在论功行赏。

这一战大获全胜,许多人都立下了大功,黄忠和张飞斩将夺旗,徐荣设伏击败三倍之敌。

张飞大笑道:“哈哈,董卓这厮识人不明,以为人人都懂得带兵么?若非董卓那老匹夫跑得快,我非得砍了他不可!”

这话看似是在嘲讽李傕轻敌冒进,其实也是在自夸,向众人宣告他张翼德与铁浮屠的厉害。

众将哪里听不出这话外之音,不理有些无言: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赵云配合着说道:“今日若是翼德带兵,陷阵营只怕不保。”

张飞却又谦虚了:“哪里哪里,子龙兄弟言过了。”因为高顺是自己人,而且陷阵营的确是精锐之师,张飞但是没有开口贬低。

若是换做其他人,哼哼!

刘备并未理会这自恋的张三将军,扭头看向郭嘉:“奉孝,离间计可曾安排。”

郭嘉微微一笑:“主公等着看好戏吧。”

“吾拭目以待。”

……

“混账,李傕这厮竟白白葬送了咱的飞熊军!”

相比起刘备军营中其乐融融的一幕,董卓军就显得愁云惨澹了。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五路大军出击,怎会落得这等结局?

同样是重装骑兵,为何人家势如破竹,轮到他便是不堪一击?

众人俱是噤若寒蝉,不敢在这时候触董卓的怒火,以免被殃及池鱼。

李儒叹道:“刘备早已有了针对重甲铁骑的方法,只要他们一出,刘备就会即刻针对布局。”

如果马腾和韩遂能够得手,他们也许还有胜算。

然而二人非得没有搅乱刘备的阵型,反而被杀得损兵折将。

“马腾和韩遂是怎么回事?”董卓很快想到重点,刘备能轻松挡住他们的攻势,并发起反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后方稳如泰山,完全没有没袭扰的迹象。

所以说,马腾和韩遂是摆设不成?

郭汜闻言上前,拱手道:“据马腾和韩遂的败兵所言,马腾半道中了刘备的埋伏,韩遂不敌刘备部将黄忠,先锋阎行被斩而败退。”

董卓冷笑道:“他们二人行事隐秘,刘备怎会提前设伏?”

“再说了,刘备主力尽在与我军交战,又哪来的兵马击退韩遂,难不成他的将士都是泥捏的不成?”

“是锦衣卫提前洞悉了马腾军的踪迹。”李儒替郭汜回答了这个问题。

“难不成这锦衣卫无所不能?”

董卓自是不信,毕竟马腾和韩遂一直偏居西凉,刘备怎会在他们麾下布下密探,难不成刘备能未卜先知,算到马腾会与他为敌?

他更倾向于,这是马腾韩遂不愿出力的结果,因为他承诺的粮草并未如约送给二人。

众人无言,锦衣卫的存在实在诡异,他们也只是一知半解。

“主公,不论如何,不能在此时与二人反目。”

其实李儒也觉得马腾和韩遂败得有些蹊跷,从今日一战的结果来看,刘备的主力几乎都在正面,哪来的余力去击败二人?

董卓脸色阴沉,却终究没再多说。

“接下来该怎么办?”

今日只战己方伤亡过半,士气低迷,已经无力与刘备正面交战了。

李儒想了想,开口道:“在下建议退守长安,再让马腾韩遂在城外筑寨,与我军形成掎角之势。”

董卓眉头微皱:“刘备若是围城,我军岂不是要坐以待毙?”

固守长安是最后的办法,可董卓不愿执行,因为这等同于放弃主动。刘备完全可以包围长安,再陆续蚕食其他郡县。

如此一来,他将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境,最后刘备甚至不需要攻城,就能让他粮草断绝,不战自溃。

“主公,当下唯有此法,待退守长安后,主公可派人向其他诸侯求援,相信他们也不会愿意坐视刘备坐大。”

这是李儒当下能想到的唯一办法,继续和刘备交战只会输得更彻底。

董卓沉默许久。

“罢了,就依你之策,退下吧。”

众人陆续退去。

却有一人迟迟没走,这人名叫李肃,与吕布同乡。

董卓脸色阴沉的看着他:“你可是还有话说?”

“末将有一事禀告主公。”

“说!”

李肃故作沉思片刻,低声道:“军师恐与刘备暗通款曲,欲谋害主公。”

砰!

董卓听完拍桉而起,怒道:“混账,你竟敢栽赃军师!”

“末将所言句句属实,主公若是不信,可斩在下项上人头。”

董卓沉默片刻,冷声道:“你若是有半句虚言,吾必杀之。”

“主公可曾想过,那刘备与马腾素不相识,又怎会在他军中安排密探?”

“锦衣卫再怎么无孔不入,也总不至于跑到西凉去。再说了,今日之战乃是绝密之事,即使马腾军中有锦衣卫密探,又怎会来得及传递消息?”

“你这是什么意思?”

董卓虽是在追问,其实心中已经起了疑心。

正如李肃所说,今天这一战的布置是他和李儒单独定下,然后派人直接联系马腾韩遂。

难道……李儒泄密?

这个想法一出,便不受控制的蔓延。

因为这种事并非没有先例……

李肃像是猜到了董卓的心思,继续道:“主公可还记得徐荣叛逃之事?”

“知道。”

“当初徐荣叛逃乃是受贾诩教唆,而这贾诩,正是军师举荐。军师与贾诩交好,当初便屡屡与其来往,如今我军吃了败仗……主公不可不察。”

李肃的意思已经很明显,李儒很可能会效彷他的朋友另寻出路,甚至献上投名状。

“这只是你的猜测!”董卓虽是起了疑心,却也不会因为这只言片语而断定李儒背叛。

“末将自然不敢胡言乱语,之所以会怀疑军师,乃是因为发现了一事。”

“说。”

“韩遂其实一直与军师暗中书信来往。”

李肃说完,从怀中逃出一张残缺的信,这张信只剩一角,缺口处仍残留着焦黑的痕迹,就像是被人烧掉了大半。

董卓渡步来到李肃身旁,伸手接过这残缺的信件,上面断断续续留着一句话。

“……事成……长安……醉……”

信的末尾,还留着韩遂的署名。

董卓拿着残信来到桉前,与之前韩遂派人送来的书信对比,字迹几乎一模一样。

“好啊,你们一个个都想着背叛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