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310.上行下效

永乐之盛 310.上行下效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朱棣穿着黑色硬布靴,过去拉开凳子坐下,与喝茶的老叟攀谈:“老人家喝茶呢。”

“你这厮,问甚废话。”老头儿胡子邋遢的,抹了把嘴,眯着眼睛看向朱棣道:“咋滴,有事儿?”

“铜钱,宝钞,老人家你更喜欢用哪种,喜欢宝钞否?”

“别人不喜宝钞,我喜欢啊!”

“为何?”朱棣心里欢喜起来。

老叟喝净茶,嘴里嘟囔着过去付了一文铜板,笑道:“不瞒你,家里连不讨喜的宝钞都没有,我还挑啥。”

朱棣和杨士奇等人满脸黑线。

当老叟开口第一句,其实身后的杨士奇与金幼孜便要跳脚,内心也十分忐忑,见朱棣无反应,才放下心来,但还是生怕下一秒被殃及。

朱棣询问的第一个老叟,其实并没有告诉他什么有用的信息,因为这老叟很穷,宝钞和白银,铜钱,他都是很渴望有的。

祖上穷了几代,到了这辈儿,最奢侈的就是赶集喝口茶,哪怕是碎茶叶沫子,都好。

后面问的第二个人,则是用傻子的眼光瞅着朱棣,生活在大明朝,连用宝钞还是铜钱都不知道,这不是傻子吗。

不等朱棣问第三个人,外面雨就已经停了,躲雨的人瞬间便各奔东西。

金幼孜借助这茬,半路上直说宝钞不会如此差劲,安慰着朱棣。

朱棣道:“不差劲,为何官员都有不满?你们还有个说理的地儿,百姓去哪里说这些。”

金幼孜看到不远处的戏院,知道是成渊和湘王朱柏开的,里面的客人可都是会打赏些铜钱。

若是被自己跟前的陛下看到,倒是可以出出成渊顶撞自己的那口气。

便做出贴心模样道:“您累了,不如去前面的戏院听听戏?”

杨士奇听后,眼睛动了动,这个金幼孜想做什么,这是故意要给成渊抹黑吗,毕竟前面就是应天戏院。

他不得不佩服,金幼孜可真是计谋高手。

远处,成渊酒足饭饱,跟着朱高炽与夏元吉说说笑笑,行踏上戏院大门的台阶,就看到十字路口的朱棣等人。

人流熙熙攘攘,朱棣还穿着百姓服装,但成渊认得十分清楚,随后立刻用眼色示意,让门口的人将戏院里临时管理一番。

朱高炽胖乎乎的身子正好遮挡住了成渊,所以成渊这个小动作没有任何人看到。

随后他提示夏元吉和朱高炽,前面陛下微服私访,几人一同过去。

等到朱棣看到成渊他们时,已经是两三步的距离。

“见过……”

朱棣眼神动了动,成渊当下将嘴里的那套礼节给咽了回去:“老爷好。”

“爹。”朱高炽讪讪道。

“老爷好。”夏元吉有样学样。

杨士奇有些好笑的看着成渊:“你们怎么也在这里,刚下过雨就跑出来溜达?可是有事儿?”

朱高炽早就去朱棣跟前解释自己为何出宫来了。

金幼孜:“这,你们怎么能把……公子带出来,着多危险,况且……”

成渊点点头:“金先生说的对,对对对,你是圣人,都对。

但是我们今天出来是为了正事。”

这个回答噎的金幼孜半天没反应。

朱棣皱眉,看了眼低头不说话的朱高炽,对成渊道:“正事?俺看你是把他带出来找乐子。”

有时候有些话不需要争辩,比如朱棣此刻这么认为朱高炽出来玩,这也无可厚非。

反正朱高炽走个路,朱棣都会嫌弃他慢,但是嫌弃又没办法,谁让这是嫡长子。

徐皇后对朱高炽疼爱有加,如此一来朱棣也就发发牢骚,但从来不会去动摇什么这个太子要废掉的想法。

朱高炽怕朱棣怪罪成渊,上前恭敬又是一礼,乐呵呵道:“爹,这次成渊为宝钞做了许多准备,您可以看看。”

做了许多准备?朱棣陷入到沉思当中。

金幼孜想了想,不放弃道:“国公不请我们去戏院坐坐?”

金幼孜你这个狗东西!

当然,就算金幼孜不主动提,成渊也得请朱棣进去,不过他刚才早就跟戏院的人使了眼色。

曹猛虎和宋敬他们肯定已经管理的差不多了,倒不怕什么。

按道理,正常人思维,绝对是进去看看热闹。

可朱棣不同,这家伙就是不走寻常路。

“办正事,看什么戏。”朱棣顿了顿又继续道:“俺命你们,各自去打听民间宝钞流通。

日落时分,俺要看到结果。”

成渊很欣慰,朱棣虽然多疑,爱控制人,但是有一点儿他做的很好,就是跟着朱元璋都贯穿以民为主。

不错,这个皇帝虽然不是正位传下来的,但是做事却很合格,也不枉自己跟他靖难,背上骂名一场。

最话少的是胡广,这个人总是喜欢思考而少言,但也破天荒的开口赞成朱棣的决定。

几个人兵分三路,夏元吉和杨士奇一路,金幼孜与胡广为一路。

朱高炽还以为自己要跟成渊一路去做事,正要跑过去时,朱棣看了看几人道:“既然没有人和成渊一起,那俺就和成渊一起,郑和你跟上。”

你眼瞎吗,朱高炽不是人?成渊心里吐槽,但还是无奈的点头,跟在朱棣身后。

“爹,我……”朱高炽问。

“杨士奇,把他领走。”朱棣吩咐。

等大家分头而行,成渊疑惑的看着朱棣:“您这是?”

“叫爹!”朱棣虎目一瞪,大步向前而去道:“跟上。”

郑和带着其他人三三两两走在朱棣的身后。

远处的朱棣见成渊没有跟上来,步子明显一顿,成渊立刻火速跟上:“那个爹……我们去哪里。”

“他们几个白读书,晃荡了大半日也打听不到有用消息,个个端着文人官架子,这事你行。

自大报恩寺一事后,俺看你倒有意无意躲着,今日四下无人,我们两也说说话,顺便听你说说宝钞。”

朱棣说这番话并无虚假,倒是真情实意。

略微思索后,成渊道:“臣怎敢躲着陛下,绝无此事。”

朱棣哼了声:“大报恩寺一事浑水摸鱼,虽没有明确告诉你是谁,但这件事俺其实很清楚,是高燧他们做的。

俺从来没有怪过你,你是第一个俺给你搓澡的人,也是……俺第一次把两个女儿交给同一个的人,但俺此生绝不会为第二个人如此。

无论今后你对俺有什么不满,不要牵连于她们,俺以寻常父亲的身份与你说,不是君令,是恳求。”

朱棣突然来个感性模式,搞得成渊不会了。

“大中午的,别这么煽情。”成渊看到对面过来几个行人,笑呵呵拍着朱棣胳膊道:“爹,我带你去菜市场走走。”

朱棣点点头。

在成渊的记忆里,从朱棣坐了皇帝后,他就有意无意开始疏远些,保持君臣安全距离。

菜市场是百姓最常去的,也是除酒楼青楼等店铺外,铜钱零用流通最多的地方。

看到有人使用宝钞,但都是寥寥无几,基本都是铜钱,找零时偶尔还有碎银子。

朱棣大为吃惊,站在街边看着两边地上摆的菜,问成渊道:

“为何如此!为何如此?明明宝钞很受……”

朱棣不明白,宫里和官员他们都是用的宝钞,他目睹最多的也是宝钞。潜意识也认为宝钞是流通最好,最受百姓欢迎的啊。

在朱棣的印象里,除了最近几个月官员开始反抗,之前很支持。

“爹,这叫上行下效。”成渊笑着说道。

《白虎通·三教》中,“上行下效”的本义是指上面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后比喻上级的言行很大地影响着下属。

“爹,有个故事,春秋时,丞相晏婴死后,没人敢在齐王面前讲实话,到处都是奉承声,齐王觉得很奇怪,就找臣子弦章谈论此事。

弦章说:“凡事都是上行下效,底下臣子都是按君王的喜好办事,您喜欢被奉承,他们就奉承您。您喜欢什么他们就会怎么做。

宋朝有个地方官,他将全省各级地方的旱灾情况,胡乱编造,对朝廷假报冒领,下面的地方官更是上行下效,串通一气,毫无忌惮,所以造成了重大的贪污案件。”

朱棣道:“他们都只是为了讨好奉承俺,并不是真的赞同宝钞。”

成渊点头:“只是因为陛下希望宝钞流通,坐在金銮殿,耳朵和眼睛都被蒙蔽了,只能依靠别人的表述。

只有深入百姓中,虽然耳听不一定为虚,但眼见基本为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