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轰动

北宋仕途 第二百二十二章 轰动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对于《西游记》。沈欢当然不陌生了。在后世。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电视剧就是这部了。简直是百看不厌。在外头。只要听到此片的歌声。立刻就撒腿往回跑。在屋子里占好一个有利之地。坐下来。静等观看。而这时候。那些跑不及的孩子。只能或蹲或站苦熬了。

总之。这是一部小孩最喜欢的电视。长大之后。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找来小说。仔细看了起来。而且是爱不释手。翻烂了都不敢放下。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对于文科生来说。肯定不陌生。可说来也惭愧。沈欢只对《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有偏爱而已。看了不下五次。很多地方都能背诵出来了。至于其他两部。竟然只是听过名声。看过几集电视。其他就一点都不熟了!

《西游记》对小孩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他们想不到。还有如此神奇的想象力。那无数的妖精鬼怪。无边的法里。层出的法宝。无一不对他们产生致命的诱惑!面对这么多孩童的眼睛。沈欢不由自住地开讲起这部神怪小说的故事来。

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除了自己的妹妹日夜缠着要听故事外。那些新收的学生。看向他的目光。也终于有了崇拜与尊敬;连续几天。这个故事就在知州府邸传来开来。不止小孩。就连一些大人。都围过来听。

单以想象力而言。这小说。是古人的集大成者。。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地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地西游记》艺术宫殿。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地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他有着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

而他最大地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地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与西天取经相比似乎改变许多。其实悟空的个性仍然没有变。比如在骗取妖怪的二件宝物。让玉帝派人装天。威胁道:“若不从。即上灵霄宝殿动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观世音菩萨所派。咒她“活该一世无夫”。对如来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称呼。孙悟空。这么一个不“听话”。不为强势屈服的硬汉子。跃然纸上。

这些特点与语言。有些当年成电视上看不到。后来看了小说。作为年轻人地沈欢。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角色。孙悟空。是他的偶像。也是小孩们的最爱。等沈欢讲完了大闹天宫几集后。就是本来还谨慎的学生。一见到他。都嚷着要听齐天大圣的故事了。还时不时叫几句“看我七十二变”。闹了起来。

当然。除了孙悟空。另一个形象----猪八戒。也是颇得大家喜欢。至少。沈欢的妹妹小莲儿。就缠着他要多将猪八戒的故事。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

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

他地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地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地。但又是善意的。毕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不辞辛苦污臭。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特别是他的很多小聪明比孙行者强。这也是孙行者做梦也不想不到他认为的呆子居然是这么一个“阴险”“狡诈”的家伙。行者化缘的斋饭。八戒吃的最多。行者打败妖怪。八戒捡便宜。没事挑拨唐僧念紧箍咒“制裁”一下行者。可是在唐僧眼中。他还是一个老实人。是个好徒弟。这也是行者的聪明不如猪八戒的地方。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的。

如此不容易。真是苦了《西游记》的作者。不过。现在。这些好处。就都便宜了沈欢。虽然此时民间也有了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不过能写得光辉灿烂。除了这小说。别无其他。沈欢作为一个后来者。率先又盗了人家的版权。从此之后。大家只知道有沈氏的《西游记》。其他版本。再出来。可就是真正的盗版咯!

一连讲了几天。把前面孙悟空的故事都讲完之后。就到了年底。二十八了。再有两天。就是新年。作为知州。也该出去活动活动。比如趁着年关。与下面官员亲热亲热。联络联络感情。或者谋划下一年的公务。时间一时又紧了起来。因此他罢了故事。也不理这些孩子们热切期盼的眼光。愣是狠心说暂停故事。年后再讲。

这一停。可就要了这些小孩的命。对孙悟空日后地故事结局如何。他们日思夜想。也极欲知道。现在突然说不讲了。就像沈欢在后世追着一本很好看的网络小说。看着看着。作者停更了。或者太监了。那种恼火。实在是恨不得灭之以后快!

不过他们都是学生。不敢对这个老师动粗。只能强忍着诱惑。盼着日子快过去。连往常最喜爱地年节。也不大关注了。这时候。沈欢作为一个老师的本质表露了出来。告诫这些学生。要他们努力学习。年后检查。如果发现达不到标准。就不再讲孙行者的故事。孩子们很好骗。为了故事。只能日夜勤学了。

当然。这帮日夜翘首以盼中地孩子。不包括小莲儿。她是沈家一份子。自有特权。沈欢不将。她就撒娇。就缠着。再不讲。她也不依。抬出大人来威胁。

这不。二十八日这天傍晚。待着了一个机会。她领着两个大人进了沈欢的书房。呼了一声。引起了沈欢的注意。

本来在处理文案的沈欢。一看来人。愣住了。除了小莲儿蹦蹦跳跳到他身边外。后面还跟着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王璇。一个是如怡姑娘。

年关到了。天气越冷。大家穿得都比较多。不过作为富裕之家。棉袄在身。紫红之色。大为雍容。王璇挽着头发。一步步走来。甚是华贵。少妇着装。大有韵味。如怡姑娘还是少女装扮。不过她年纪也不小了。全身该成熟地地方都已成熟。也有一股女人的风味。

“你们怎么来了?”沈欢疑惑不解。

王璇一指小莲儿。笑道:“是莲儿带我们来地。”

沈欢更疑惑了。转向身边的小莲儿。道:“莲儿。什么事?”

小莲儿一吸可爱的鼻子。不满地道:“人家要你讲故事。你不肯。只要找大嫂她们过来帮忙了。大嫂也要听。你还不肯讲?”

沈欢愕然。一转头。道:“你们也要听?”

问的当然是王璇。王璇还没有回答。如怡姑娘大方地笑了。道:“沈公子才华横逸。没想到将起故事来。也颇有功力。一个猴子。能让你说成这样的故事。真不容易。小莲儿时常把这故事讲与我等知道。一不小心。也吸引了我等。让我等欲罢不能。沈公子。你可要负责呀。很明显。那个美猴王的故事还没有完嘛。只说到他被压在五指山下。以后的故事呢?”

沈欢苦笑。孙悟空地魅力真强。强到两个女人联合一个小孩来催更新了!

咳了一声。沈欢只能说道:“其实这不单是一个猴子的故事而已。沈某是打算以唐代玄奘西天取经的背景也来做一篇西游的故事。其中打妖杀怪。如此而已。至于下面情节。还在构思中。你们还要听吗?”

王璇愣了一下。道:“玄奘西去的经历?”

“是的。不过很多皆为杜撰。就像这个猴子。将会是取经和尚的大弟子。你们说。如何?”沈欢大言不惭地把这些版权都纳为己有了。

“很好的创意!”如怡姑娘笑得颇是灿烂。“沈公子就是沈公子。想常人不敢想。连一个西去故事。都能将得这翻有生气。奴家对后面的故事。越来越期待了呢!”

沈欢讪笑一声。心里暗怪如怡姑娘在自己妻子面前就向他抛媚眼了。

这时候小莲儿又嚷了起来:“大哥。快讲啊。人家要听那时个猪八戒的故事。”

沈欢头都大了。他与学生们只将到孙悟空给压在五指山下而已。至于猪八戒。此时还没有出场。不过这几日给小莲儿缠得没有法子。这一能拣了一些猪八戒地故事。说了出来。断断续续。根本不成一章。

他不可能真把《西游记》背地下来。因此有时是原文照将。有时是口水话。孙悟空下去就是唐僧的戏份了。而且有几集之多。这部小说。虽然很奇特。不过很多也是佛家地观点。比如这个唐僧。前期就刻画得很像一个佛了。这点不好。至少在这个时代。沈欢不可能帮着宣讲佛义。因此他打算删掉他很多戏份。只介绍个来历。就上西天取经了。反正玄奘的故事。民间大家都知道。也不必太过计较了。

《西游记》里有很多东西。在这个时代。以他的身份。还真不敢说。比如孙悟空那句“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打死他也不敢从嘴里说出去!

苦着脸。沈欢道:“年后再讲成不成?让我仔细思量思量。”

“不成!”小莲儿不依。“我就要过年听嘛!我就要先比你那帮学生知道故事地情节。羡慕死他们!”

沈欢无奈了。只能求救式地看向王璇。让她救驾。哪知道王璇只是低下头。当作没看就。至于如怡姑娘。更绝了。从旁边搬来两张凳子。一张给王璇。一张自己。坐了下来。再招呼小莲儿过去。抱在腿上。

“讲吧。沈公子。要怪就怪你自己把故事讲得太动听了。太吸引人了。”如怡姑娘咯咯笑道。“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听了。”

沈欢没有办法了。于是。紧箍咒出来了。高老庄也现身了。那可爱又可恨的猪八戒大哥。也威风又可怜地出场了。

一个晚上。在沈欢口干舌燥中。算上龙马。唐僧四师徒。终于组合成功。一起开始了西天取经地故事。将到这里。沈欢以夜深要休息。打算停一停了。大家都同意。自去休息了。可沈欢梦想的休息。没有多久。翌日一大早。两个女人。一个女孩。又出现在他面前了。

原因很简单。故事越来越精彩了。西天之行。大家都颇为期待他们师徒的故事。她们熬不住诱惑。眼看要过年。都要听一听才过瘾。

沈欢又没有办法了。于是乎。人参果、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经典故事。又一一登场了。

倏忽就到大宋熙宁三年了。不过这个新年。沈欢过得最不舒心。给一帮人缠着讲故事。连年饭都吃得没有滋味。可面对几女幽怨哀求地目光。他几次没有办法。只能尽力把西游的故事讲完。他现在恨死了这只死猴子。要不是他这般有魅力。他能让人堵在家门口要求大讲故事吗?

出了初五。他就基本上把西游的故事讲完了。当然。他可不想年后再向那些学生讲一遍。因此让小莲儿向他们讲一讲漏下的。之后干脆又聚集起他们。一起开讲。就这样。唐僧师徒一度成为海州知州府邸最有名的人

出了初八。好了。猴子地故事终于完了。能回东土了。在一片欢呼赞叹之中。沈欢也终于功德圆满了。他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歇一歇了。面对孩子们崇拜的目光。他也甚有成就感。

不过此事还没完。到了初十这天。欧阳发杀上门来。直接就问起《西游记》一事来。

此时沈欢一见都还在后圆大厅。刚吃完早饭。他也就打算歇歇就开始做他地大业了。海州官场一直公休到十五。不过他是做大事之人。不可能真休息到那时候。像周季。初五才出。就奔到东海。为盐场之事劳累操心了;而海州海军一事。郭逵也没有因为年关多有耽误。与周季一道成了海边的观望者。

现在沈欢有西游恐惧症。一听到别人提起。就要头疼。欧阳发来势汹汹。追问此故事详情。沈欢当即就要退避。给欧阳发拉住。他就把小莲儿拉到前面。做挡箭牌。说故事详情。这位小姑娘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问她就可。欧阳发顿时急了。指着沈欢。道:“我当然也知道故事。我问的是另一回事。”

“你也知道故事?”沈欢倒是奇了。

“废话!”欧阳发没好气地道。“我又不是聋子。来你府邸。几次三番听你那些孩子在讨论什么孙悟空猪八戒。我能不好奇吗?一好奇。我能不问吗?一问。我能不知道吗?”

几个反问。让沈欢脑袋又涨了。道:“既然知道。你还问什么?”

欧阳发搓了搓手。看看四周。这才看到人家女眷还在。特别是沈老太太都在。赶紧不好意思地问候。沈氏笑着问他吃饭了没。来早一点还可以一起吃。欧阳发又忙说自己已经吃完。让沈老夫人不用客气。

沈欢的母亲没有客套。嘱咐了几句。在下人的陪同下。先退回去。休息去了。至于王璇。留在厅里。吩咐下人招呼欧阳发。与小莲儿一道收拾东西。

“子贤。你觉得这故事如何?”欧阳发问得很神秘。

“应该是极好的。”沈欢没有客气。废话。《西游记》若不好。还有多少好地小说?

“那你觉得刊印成书如何?”欧阳发问出了此行地目地。

“你是说要写成书?”沈欢瞪大了眼珠。“不成不成。”奶奶的。几十万字的砖头一样厚地书。要他用毛笔来写。不是要他的命吗?能与大家详细原汁原味地讲上一讲。就很费精力了!

“为什么?”欧阳发也一瞪眼珠。

沈欢手一摊。光棍地道:“此故事太长。让小弟讲讲还可以。要写成书。恕沈某不奉陪了!”

欧阳发急道:“子贤。此故事虽有神魔之说。然而其中故事。为兄觉得大有深意。若能刊而成书。对教化或者警醒。不无意义呢!”

沈欢倒是讶了一下。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地《西游记》亦不例外。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地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地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地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地必胜信念。

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

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地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地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地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

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而《西游记》一路上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沈欢后世而来。当然不会让此故事失了它的原味。自唐之后。说西游的书不少。然而惟有《西游记》历数百年而不衰。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就在其中的刻画上见了功力。

而且沈欢还有选择性的取舍。比如对佛家的态度上。对于佛教。很多教义。太过消极。沈欢极其不喜欢。因此原著对佛家世俗的刻画。他也讲了。另外。他对唐僧的描画。可比原著要恶劣得多了。通过更读多篇幅。把唐僧描写成胆小懦弱又迂腐的形象。

至于孙悟空。他极其喜欢的角色。也通过加工。弥补了原著的缺陷与作者的不足。比如小说里。孙悟空开始是不畏一切的形象。后来却经过佛家的教化。说出“服了”的话。这一点。沈欢的故事里。当然不会出现。

他对孙悟空去西天取经的理由。除了感恩唐僧的相救外。还有求取自由的态度。特别是台上有个紧箍咒。更让他不舒服了。因此。在最后的结局里。沈欢大开金手指。在如来要封他为斗战胜佛地时候。通过沈欢的口。孙悟空如是说:“老孙不要菩萨。也不渴求成佛。只愿佛祖拿掉头上之箍。得一山一洞。自此逍遥万世。做俺地美猴王去!”

这些话一出。一个人为了自由而斗争的形象。就饱满了。也让人感动了。当然。这个时代。自由是遥远不可及的梦想。沈欢也不可能宣诸于口。只能通过孙悟空地形象。隐晦地提出。他为了自由。甘愿走上万里之路。一路战胜艰难险阻。是可敬的。甚至是可模仿的!

如果能让大家心里有点触动。也就是成功了。更是他心中的那点妄想的普及!

欧阳发说地现实意义。他更愿意理解成这个“自由”的话题。当然。作为传统人事。也许欧阳发看重地是描写那些昏君的弱点。这点。也应该可以让人警醒的。

叹了口气。沈欢说道:“伯和兄。虽然小弟也极其愿意这故事能成书刊印。不过。故事太长。要写起来。数十万字。以小弟的身份。你说小弟有时间花在这上面?”

欧阳发也愣了。反应过来。连叹可惜。

“打扰一下。”这时候。王璇突然从旁边插口。“夫君。西游的故事。妾身手上。是有一点记录的。”

“什么记录?”沈欢愕然。

王璇笑了一笑:“夫君讲此故事。虽然多为白话。俗气得紧。不过有时又是成问。有诗有文。妾身听了。不忍舍弃。因此私下地都要记下一些。情节语言什么的。也有记载。不过有很多还是漏了不少。说到这里。小莲儿也是有功劳地。妾身写的时候。是她在旁边补充。算是又重讲了一次故事。”

“啊?”沈欢吃惊不已。看向小莲儿。发现妹妹正在得意地向他笑呢。

“沈夫人。真有记录?”欧阳发从失望到惊喜。都有点激动了。

王璇点头道:“记的不多。时间又短。只有几回。刚写完孙悟空大闹天宫给压在五指山下的情节。”

“太好了。太好了!”欧阳发狂喜不已。“短不要紧。可以慢慢记嘛!何况某手下有不少编辑。也是好手。沈夫人只要交给详细的情节短记。可以让他们补充润色!沈夫人。可以让在下看一看么?”

王璇看想沈欢。征求他的意见。沈欢点头同意。她这才让小莲儿回房去取来。小莲儿人小脚快。撒腿就跑了出去。不一会儿气喘吁吁地回来。手上有一大叠稿纸。她把稿纸都交给自己的大哥。

沈欢赞了她一句。接书过去。随意地翻了起来。有点惊喜了。王璇文笔清丽。虽然与原著有点出入。不过沈欢将到的故事情节。她都记上了。也许是出身名门。笔力不凡。这美猴王在她手上。也颇有情趣。大闹天宫的情节。也写得一波三折。大有小说的功力。她尊重沈欢。只要是沈欢“念”地词文。她都记了下来。

沈欢感动地看了王璇一眼;王璇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把稿子交给欧阳发。低头沉思起来。

欧阳发接过去。仔细阅读。未己完毕。喜道:“沈夫人真是有心人。虽只有几回。然而依然可以应付了。如果沈夫人没有时间。可以把一些细节写下来。交由在下。再让人补上即可。”

王璇想了想。道:“妾身颇想为夫君完成此书。毕竟还是我等熟悉一点。如果记不住。妾身在旁。也可以随时问一问夫君。欧阳公子急着要刊行此书吗?”

欧阳发笑了。道:“有这几回就能应付了。不过以后就要麻烦沈夫人了。说不得要每日都写上一段。”

王璇不解了。疑惑地看着他。

欧阳发道:“是这样地。此书要刊行。不过不是一次付梓。在下决定把此书分段刊行。行的是当年杂志连载地法子。只要在《海州日报》上每日连载一两千字即可。这样一来可以不必等待此书成型。二来可以借此提高日报的销量。在下相信。有此神奇故事。可以吸引一大批读者了。就算以前不买报纸。听了这个故事。生起好奇心。也会卖上一份吧。”

“欧阳公子真是好手段!”王璇赞道。

欧阳发看沈欢一脸奇怪地看他。奇道:“子贤。难道这主意不好吗?”

“好。好极了!”沈欢叹道。“看来伯和兄越来越有经营手段了。这样一来。只要想看此故事者。每日都要卖上一份。如此连载。说不定能连载一年以上。也就是说。一年以内。伯和兄都不又报纸销量了!”“对。就是这样!”欧阳发大喜。“给子贤一提醒。为兄更有把握了。哈哈。以后都把这样的连载继续下去。西游故事完了。还有其他故事吗?子贤。少不得需要你的帮忙呀!”

“少来!”沈欢怒道。“你看看小弟。是不是瘦多了。为了这个故事。连个年都没过好。吃也不香。睡也不安稳。脑子里整天都在构思情节。不构思还不行。因为旁边有很多人催着要讲!小弟可不想再重蹈覆辙了!”

一旁地王璇听了大起歉意。说到底。催更新之人。就有她在列。

小莲儿就干脆多了:“哼。谁叫大哥的故事好听嘛。好听当然要催着了!”

欧阳发哈哈大笑:“无论如何。这个连载故事地法子。得继续下去。”

沈欢又无语了。也许。今日之后。中国古代的小说。将提前兴盛起来。古人的智慧是无穷地。这个时代。别的不多。落魄的文人多如牛毛。以前是苦与形式少。现在有了《西游记》做榜样。还不拼了命去写东西赚取稿费?

欧阳发又怨道:“说起来。还得怪子贤你。你把印刷机器拍卖出去。现在大宋不少地方都能大肆印刷书籍了。为兄听一些熟人说。不少人也要在别的地方办杂志与报纸。如果为兄不起些新手段。能保得住原有成绩?”

沈欢嘿然笑道:“一花灿烂不算什。万紫千红才是春嘛!”可以想象。在出版规则的规范之下。中国杂志报刊地春天要到了。这一步。就比很多国家都要领先好几步了。地方上有了如许之多喉舌。想必官员也要小心一点了吧?

沈欢突然又道:“伯和兄。上次小弟与你说起的广告。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让商贾在报纸上刊登有关他们行业经营地信息?”欧阳发皱起了眉头。“这真有点让人难为情呀。”

沈欢看不惯这种文人式的清高了。道:“这是一条能让报纸顺利经营下去的法子。就算伯和兄不做。将来其他报纸盛行。也会有人想到去做的。这样的话。就会白白让让他们把商贾的眼光吸引了过去。还不如先做。形成口碑。免得以后被动。伯和兄。你认为呢?”

沈欢以让报纸形成优势为劝。欧阳发心动了。沉吟说道:“这。也是个道理。”

沈欢又加了把火:“伯和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现在不做。以后莫要后悔!”

欧阳发松口了:“好吧。我去商议商议。请些商贾过来。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真有人看出钱买点版面。就给他们了!”

沈欢笑了。欧阳发越与他接触。越给改造得有新思想了。

目地达到。欧阳发又迫不及待地要走了:“子贤。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若是没有。为兄就走了。得把此书拿过去校勘。若是可能。明日报纸上就可以刊行了。哈哈。小弟已经可以想象《海州日报》将在此故事的影响下又造成轰动了!”

沈欢想起一事。那就是《西游记》的署名。按沈欢的意思。就是署王璇的名字。王璇当然不肯了。她认为自己只是执笔而已。故事是沈欢创造的。再说了。她是女儿身。把名字署与大家知道。也不是个道理。因此坚决不肯。

沈欢当然不能让《西游记》的作者与历史一样成为一个谜。甚至是无头公案。反正他做的剽窃之事也不少了。现在做一做。不过是重温旧情而已。

王璇不肯署名。沈欢也不肯独取功劳。他想了一个办法。作者名是他。不过他要写一篇序文。上面清楚地写上是他妻子沈王氏代笔。他更多是构思情节而已。他想凭此让自己夫妻两人一道青史留名!另外也留了个伏笔。在序文里说此故事是逗弄小孩的。如果以后有人拿里面什么情节来说事。他就推到只是糊弄小孩而已。当不得真。就与平常百姓说些神魔鬼怪哄小孩一样。再平常不过了。《西游记》地刊行。果然引起了很大地轰动!《海州日报》也凭此扩大了它的影响。销量节节攀升。到了正月十五之后。随着刊行地继续。故事的展开。它的轰动。也就更是厉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