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禅之名

北宋仕途 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禅之名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司马光脸色顿时白了大半,脑袋轰轰作响,像炸裂了一般,一片空白。

去海州?

官家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要贬黜自己出京不成?

忙活了大半辈子,到头来一事无成,还惨遭贬谪?

他不由凄惨一笑,万念俱灰,低着头答道:“陛下是君,要臣子去哪,臣子就去哪。臣自当以陛下马首是瞻!”

“好!”赵顼没有觉察出异样,宽慰一笑,“司马相公果然是忠良贤臣,如果你答应,就去海州看一看,也当是为朕分忧吧。”

司马光心思纷乱,闪过了许多念头,最后化为一叹:“臣自当遵命!还请陛下在臣去相后,能秉着中正平和的心态,为国选一良相,万莫让天下扰乱!”他也打算豁出去了,准备撕破最后的脸皮,与王安石硬抗一次,就算去相,也不能让这等人有好日子过!

还没说出决裂的话来,赵顼惊立而起,讶道:“去相?什么去相?”

司马光抬起头来,疑惑不已:“陛下不是要外放臣到海州去么?”

“谁说的?”赵顼哭笑不得,万般解释,“司马相公,自你为相以来,这些年做得不错,也算兢兢业业,朝堂虽然不大平静,却也不是你的责任。所以,朕还希望你能继续做下去的,决没有罢黜你的意思!”

司马光脑袋短路了:“那,去海州……”

赵顼拍了拍桌面上的报纸,笑道:“想必司马相公也该看过这期的海州日报了。上面欧阳伯和说‘当今中外执政为官者,欲要发展民生,宏扬政绩,海州模式,不可不明,不可不看,不可不鉴’!朕觉得这话不无道理,若能从海州发展的模式里得出一二经验,想必对举国施政都不无裨益。相公为执政之首,若能从中有所触动,亦是幸事。因此朕打算让你去海州看一看,总结总结一些经验,回朝后也许能更有成绩!如何?”

司马光顿时瞠目结舌,又羞又愧,心里又暗自庆幸,还好官家解释得早,一旦他说出那些贬低攻击王安石的话来,以官家对王安石的看重与维护,届时木以成舟,想必还真要去他的相位!

他心思百转,又想到官家怎么会无缘无故让自己去海州呢?难道真的是为了学习?

这些年的斗争,他已经习惯从坏的方面考虑问题了,难道说,官家这个主意,是王安石一方出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调离京城,好让他们更有余地去布置一切?

越想越有可能,司马光惊出一身冷汗,犹豫着不敢回答。

这下司马光可真是想多了,赵顼这次的目的还真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一个人代替他去看一看海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希望那个人回来后能如实与他说一说,而司马光中正诚实的道德名声,全大宋人都知道,甚至都传扬到外国去了。

这一点上,他更相信司马光!

看到司马光神色变幻不定,赵顼又道:“朕也知道让一国宰相出京,非同小可!其实朕更希望能自己去看一看,但是天子出京,更是事关重大,不可不仔细思量。所以才想让相公代朕出巡!”

“代朕出巡”,这个词的分量着实不轻,司马光激动不已,能让天子说这句话,是他万世修来的福分!

一激动,他就要答应,不过司马光的心性着实了得,深吸一口气,很快平复心情,心思急转,又考虑得比较多了。

他想到了沈欢,知道这个学生向来谋定而后动,在报纸上这般大的动作,所图必定不小。

难道说沈子贤弄了这般大的阵仗,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出京?

不可能,万万不可能!

他司马光一系如今在朝堂给挤压,活动空间小得很,若再在这个关键敏感时刻离开京城,去海州路途遥远,一来一回,需要一两个月。

一两个月后再回京城,王安石一方大势已定,届时黄花菜都凉了,还谈什么执政!

子贤子贤,你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苦恼的司马光也打定了主意,一个字:推!

推推推,一定要推掉这个任务!

沉吟一会,司马光苦着脸说道:“陛下看重,实在是臣万世之荣耀,为君分忧,责无旁贷!可是,如今朝堂纷扰多事,如果臣在这个时候离开,不能在陛下身边出力,岂不是令陛下更为难?这岂是为人臣子之道?一旦离开,外人还以为臣在这个时候离陛下而去,这是陷臣于不义呀!陛下,恕臣无能,不敢担此骂名!”

“这……”赵顼也觉得自己想得简单了,甚是为难,“不可不明,不可不看,不可不鉴。欧阳伯和之言,犹在耳边,朕多么希望能了解海州模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司马光心中一动,道:“陛下,不如让王介甫去海州一看,他亦是经济能手,也许有所得亦说不准。”

这招祸水东引让赵顼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苦着脸说道:“王介甫事多人忙,走不开,朝廷也不能少他呀!”

司马光大是愤慨:“陛下,参政走不开,难道执政走得开么?”

赵顼大是尴尬,讪然一笑:“那……就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

司马光一脸忧色与不解走出宫廷。

四月的阳光,明媚亮丽。

和煦的光线笼罩在人身上,大有暖和舒适之感。

抬起头,司马光眯起了眼,这阳光,还真刺眼!

今天政事堂并不是他当值,闲来无事,也只能打道回府。

前脚刚进相府,后面下人就来报说御史中丞范大人来访。

司马光在大厅外出迎,当头呵呵说道:“尧夫还真迫不及待,出宫后一直没回去?”

范纯仁亦是一笑,他急性子的毛病从范仲淹那里遗传过来,情知官家召见司马光,必有大事,急欲知道,因此一出宫廷,并没有回府,呆在相府外头,一见司马光出现,即刻造访。

“打扰相公了。”范纯仁拱手谢礼。

司马光说道:“正好也有事情与你相商。”说完把住对方的手,迎他入厅。

主客落座完毕,下人送上热茶。

茶是清茶,沸水而泡。

清烟袅袅,氤氲扑香。

轻轻呷了一口,齿唇生香,范纯仁赞叹不已:“相公,这就是子贤从海州送来的西湖龙井么?果真清香可口!”

司马光无奈一笑:“子贤这人,一向贪爱享受!”

范纯仁不以为然:“若没有他的花样百出,京城又怎么会盛行喝清茶呢?没有他,我等还习惯喝茶末加姜之类的茶水吧?还是清茶好,看着茶叶的舒展,总令人心生愉悦!”

司马光大是奇怪:“尧夫过来就为了与老夫讨论茶水的问题么?”

范纯仁反笑道:“相公都不急,范某急什么?”

司马光无奈摇头,只好把与官家相见时的情况详细说出来,末了叹道:“若不是老夫一力相拒,想来过不久就真与子贤在海州相会了!”

“师徒相见,情和心得,岂不快哉?”范纯仁又大笑说道。

“尧夫莫要消遣老夫!”

范纯仁这才笑罢,严肃起来,亦是疑惑:“还好相公想得快,拒绝得好,不然……不过,子贤这出戏到底要演什么呀?”

“老夫亦是不解。”司马光苦笑一下,既而又道,“想来想去,子贤所做,当然会对我等有利。老夫就琢磨了,如今我等的困境,莫过于尧夫的问题。子贤莫不是为我等解围吧?因此……”

范纯仁脸色一变,明白过来:“相公莫不是要范某去海州一看吧?”

“以为人而论,官家也是信任尧夫道德品质。而且如今尧夫处境艰难,若由老夫出面推荐让你去海州一看,官家想必也会欣然同意。于你于人,都是好事!”

范纯仁脸色阴晴不定,甚是苦涩:“这与临阵脱逃有何异别?非范某行事之准则……”

“尧夫何其或矣!”司马光怒喝一声,“自古成大事者,莫不坎坷磨砺。你如今只不过是暂避敌人锋芒,目的是为了他日辉煌,何来逃脱之嫌?用子贤的话来说,叫战略性撤退!这些年,老夫退的还少吗?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大宋江山、天下百姓?”

范纯仁沉默半晌,末了才叹道:“罢了,韩信尚能忍跨下之辱,范某就暂时忍一忍!”

司马光松了一口气,笑道:“这才是做大事者的胸怀嘛!”

“可是……”范纯仁还是疑惑,“这真是子贤本意么?范某怎么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何况,官家会让范某代表他?”

“……”

司马光也是一愣,最后才道:“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

这一天,京城不少人都在猜测海州方面的意思,或者说沈欢的意图。

就连司马光这个沈欢的老师,也在头疼着。

沈欢的底牌,终于在这一天下午揭晓。

随着海州日报第二份增刊到达京城,众人才知道海州方面是何企图了!

大家不由抽了口凉气,大手笔!

海州方面这次真来了一次震撼世人的大手笔!

增刊又见增刊。

这一次增刊,不大说海州的成绩,反而把对象放大到整个天下。

特别是自赵顼登基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大宋江山,天下百姓,整体实力上确实有所提升!

用海州日报的话说,就是:“千载圣君,魄力手腕,不输秦皇汉武;万古仁主,爱人惜民,不下唐宗宋祖。”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皇帝,是位明主,是圣君,不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君主要差。

虽然不无拍马屁的嫌疑——其实也确实是拍马匹!

不过这马屁没人敢反驳,就是司马光与王安石都不敢,为什么?没看到皇帝赵顼看到这些赞词与功绩的时候,激动得脸红要滴血了吗?

虽然这个皇帝一再说过不能上什么号什么名,可是面对这份通行天下的报纸,他还是忍不住要激动了!

这个时候,谁敢泼冷水!

当然,海州方面说了那么多恶心的赞词,也不是白说的,他们有一个天大的目的。

只见增刊后面,一连好几篇文章都述说着,既然是圣君,是明主,不输秦皇汉武,这两个历史皇帝有了功绩,做的轰动事件就是封禅泰山,为什么我们伟大神明的皇帝陛下做不得?

他们强烈要求陛下封禅泰山,届时他们作为报纸先驱,将为天下百姓报道这一盛事,为历史记载遗留这段千古之行!

而海州就在泰山不远,东海之滨,这座大城短短几年伫立在大宋天下东边,真可谓一颗闪亮的明珠,亦是奇迹。皇帝封禅泰山之后,到此一观,两相映衬,如此丰功伟绩,简直比征伐天下的皇帝还要有意义,还要彪炳青史!

封禅泰山,以观海州!

这是海州人的心愿,也是天下百姓的心声,是世人翘首以待的千古盛事!

此言一出,天下皆惊。

最令人震撼的这些文章作者行列里,出现了欧阳修的名字。如果欧阳修还不足以令天下人信服的话,那么韩琦的大名足够吓人了吧?

欧阳修一直在海州大学做老大,为海州说话,大家都能理解。什么时候在河北养老的韩琦也掺和进来了?

来势汹汹,来势汹汹呀!

封禅泰山,以观海州!

这一刻,整个京城的有心人士,都惊得跳脚不已。

原来,海州方面是打了这个主意!他们想做什么,要做什么?

别人暂且不说,单论赵顼看了这份报纸之后,就再也平静不下来。

夜幕降临已久,他还时不时摩拳擦掌,或者咬牙切齿。

黄心倒是欲哭无泪了,官家的晚膳都端过来三次,赵顼却没有吃过一口。

“官家……”看着又凉了的丰盛晚宴,黄心忍不住劝谏。

但是回过头的赵顼却让他吓得半死,只见皇帝眼珠通红要撕人一般,脸色却一时潮红一时失魂落魄。

“官家……”黄心大惊上前扶住,“官家,你怎么了?”

赵顼好不容易清醒过来,推开黄心,瞪他一眼,喝道:“黄心,你说,朕是不是千古明君?”

“是是,官家不是,谁是?”给黄心一个水缸做胆子,他也不敢这个时候说不是,君不见皇帝那要噬人的眼神在注视着他么!

“千古明君,朕是千古明君!”赵顼哈哈大笑,大手一挥,“既是千古明君,黄心,你说,朕可不可以封禅泰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