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反对

北宋仕途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反对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海州进入了关键时刻。

沈欢的班子也到了最严峻的考验时候。为了应对这次海上风暴造成的伤害,他们开足马力,全身心投入善后事宜。

他们分工明细,团结合作。

沈欢居中调度,为此他寝食难安,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他需要把这件事不好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他一边催促周季赶快把受难者家属安抚妥当,一边又得督促范一农与日报方面协调,尽量按他们之前商量的方法来宣传。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这件坏事往好事方面转,为此大大拨高这件事的意义,更是令那些死难者成了牺牲者。

苏轼说他“高”,就是看出他的小心思。海外多财宝,这些年因为海州方面主持的海贸已经让朝廷获益不少,这些朝中不少大臣都看在眼里。而以征服大海开拓商贸作为这件事的定义,无非就让那些人看到这件事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告诉官家,为了大宋我们已经牺牲不少,还请以后再接再厉,不要辜负了这些前辈的遗志,更是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沈欢之外,最忙碌的应该是周季。

他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因为沈欢让他渐渐把海州商贸的主导地位交出来,而且沈欢也许最近就要离开海州,因此杭州等地海商传来海外缺货的消息时,他动了心思,打算沈欢还在位的时候干上一大票,免得以后人走茶凉。

就是因为动了这个心思,他忽视——或者说无视夏季南海多风暴的危险,铤而走险,瞒着沈欢,一意孤行,操使着海船就出海。结果就是现在的船毁人亡,而且还不知道会带来多大的后患。

心里羞愧之余,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周季这次是真的拼了命善后。首先是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家财,不敢弄虚作假,按沈欢的要求,十足把钱都发到死难者家属手上。安排妥当之后,更没有休息的时间,立刻赶往杭州苏州,与当地海商协商善后事宜。

接下来比较忙碌的是范一农,按照沈欢的指示,召集一干编辑枪手,日夜加工,连续好几天纂文刊在日报上,先是报道这次事故,之后是声明这事的意义,宏扬这些死难的英雄。

他毕竟不是专业做这行出身,因此磨合起来有点缓慢,好在欧阳发培养了一干将才,写起这些文章来虽然要花费功夫,却也不是完全不能为之。

另外,范一农在这事上并不敢徇私,帮沈欢那是道义,却也还要尽忠——他是通判,有监督知州的责任,更有密报当地之事的义务。他把这件事详细写了下来,快马送达天子之处。

至于天子如何处置,那就不归他管了。

苏轼相对来说事情比较少,更多的作用是抬出他海关总使的名头,震慑杭州苏州方面的海商。怕那些人不听从周季的话妥当善后,他一连发了几道公文到杭州苏州处,督促海商做好补偿之事,如果有人敢因为钱财不肯补偿,那么就不要怪他这个海关纵使不客气了。禁止他们以后海外通商倒还是小事,做出惩罚之举来那么就是他们因小失大!

忙前忙后,基本上做完这些事的时候,十多天也过去了。

这个时候,欧阳发赶了回来。

……………………………………………………………………………

欧阳发是在六月的最后一天回到海州。

事故发生后,沈欢做出在日报大为宣传的决定,生怕范一农并不能很好掌控日报,因此飞报欧阳发,请他赶回来主持具体日务。

既然打定主意广为宣传,这事也应该让司马光了解清楚。沈欢在请欧阳发回驾的同时,也报予司马光、欧阳修知道,也好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应对朝堂上的纷争。

欧阳发得到报告,心急如焚,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平常十多天的路程他愣是只花了七天左右就赶完。

一路风尘仆仆,到了海州后也不做耽搁停留,径自找上了沈欢。

“子贤,我才离开海州没几天,你们怎么就惹出这般大的动静来?”匆匆喝完茶水,渴意稍解,欧阳发在沈欢的书房屁股才一坐下,就急不可耐地嘟囔问道。

沈欢大是苦笑,不过看欧阳发满身风霜一脸疲惫的模样,还是甚为感动,道:“伯和兄赶回来,宣传方面有你主持,小弟就放心多了。”

欧阳发当然也不愿意总做救火队员,不满地道:“你们胡乱搞出事情,还要我帮你们擦屁股?”

沈欢无奈叹道:“伯和兄,事情不发生也发生了,多说无益。事情想必你也了解清楚,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要补漏的没?”

欧阳发不答反问:“你可知道官家已经动身往海州来了?”

沈欢点头,事故发生后没几天,他就收到司马光快马送来的信报,信中说经过一番风波官家终于还是决定来海州一看。封禅完毕休息两天,也就是在六月二十那天他们就由泰山起程,一路过来。

欧阳发又道:“我也是在半路上接到你送过去的信息,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司马相公他们怎么说?”沈欢大为紧张,想来司马光应该要恨他成事不足败事与余吧?

人家好不容易斗过王安石,千辛万苦哄得官家由京城到泰山,再由泰山转海州,现在好了,走了一半,你关键时刻掉链子,突然说不想玩了——试问世上有谁的心态好到此时此刻还能平静如常?

沈欢可以想象司马光那失望又愤怒的表情。

“还能怎么说?”欧阳发长叹一声,“他们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办法来。官家都已经动身,司马相公更不可能现在去阻止官家说不要去海州。”

沈欢着急地问道:“他老人家有什么吩咐么?”

欧阳发看他一眼,笑道:“司马相公说,沈子贤一向诡计多端,这次是他拉出来的屎,让他想办法擦屁股!”

沈欢松了一口气,长嘘一声,谢天谢地,司马光这个时候还能说这般俏皮的话,虽然不无愤怒之情,却也对他还有着十分信任。

欧阳发又道:“子贤,这次发生事故,你没有隐瞒压制,反而在报纸上光为宣传,堵不如疏,这事做得很好!”

沈欢苦笑道:“小弟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欧阳发揶揄一声:“你让人在报纸上说什么死难者‘堪为大宋百代英模’这些大义凛然的话来,还叫没有办法?”

沈欢问道:“伯和兄认为此举如何?”

“不妥不妥!”欧阳发冷静地摇头。

沈欢吃了一惊,稍稍伸长脖子,讶然问道:“难道伯和兄认为不该如此么?”

他这些天还以这个举动得意着呢,认为大有君子风范,不像后世一些官僚做法,出了事不单千方百计隐瞒,而且谁要是暴露出来还打击报复。他反其道而行,总算脱离了小人行列。

他相信当时如果他想着去怎么隐瞒欺骗,现在得到的肯定是欧阳发的一顿臭骂,此君做报纸做出风骨来,要他隐瞒事实说假话,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如果坚持这样,弄不好最后两人还会绝交呢。

现在却听到欧阳发说不好,怎能不惊奇与不解?

欧阳发又是摇头:“不是不该,而是还缺少一些步骤。”

说实话,一开始听到事故的时候,他也替沈欢担忧,生怕他因此事丢了前途。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作为新闻人士的敏感——大新闻,可以刺激眼球!

第二反应就是犹豫着需不需要顾全朋友之义帮着隐瞒,不把此事报道出去;当然,这想法才冒起就给他压了下去,在大义面前,朋友之情只是小义罢了,不能违背他的做人原则。

接着就是看到沈欢的处置方法,发现他已经在报纸上鼓吹宣传了,不由松了一口气,总算不需要心里纠结。而且对方把事故淡化,多往国家大义之上攀附,倒让欧阳发叫了一声“绝”!

不得不说,他一直佩服沈欢的脑袋瓜子好使。不过他做了几年报纸,毕竟更为专业,也有自己的思维想法。

看到沈欢不解的模样,欧阳发笑着问道:“难道你不觉得报纸上只有一方唱独角戏,太过单调,太过无聊了么?说得多了,不单不能使人信服,反而会令人心生厌烦。所以我说少了一些步骤。”

“伯和兄的意思是……”

欧阳发侃侃而谈:“现在鼓吹了那么多天正面意义,也该是反对的声音登场了。”

“反对的声音……”沈欢喃喃念了几下,最后一拍大腿,兴奋不已,“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欧阳发笑道:“怎么,明白过来了?”

沈欢哈哈大笑:“伯和兄就是伯和兄,越来越厉害了。”

这是真心话,他现在对欧阳发倒甚是刮目相看,以前对方做报纸,还是他的主意,也遵循着他谋划的很多窠臼。没想到几年下来,对方倒是更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加于利用了。

不错,他一昧鼓吹什么国家大义时代英雄,一开始也许还有新意,令人激昂,使人信服,但是如果连续那么多天一直在鼓吹,看得读者心烦,别说相信了,估计对方还要骂娘呢。按欧阳发的说法,应该加入反对的声音,发起读者的好奇心,让双方打擂台,引起注目。

反对,赞成,来来回回;最后再辅以大量的赞成声音,一一反驳,有理有据,战胜反对一方,这样更令人信服,更让人无话可说。

玩宣传就应该玩到这个境界!

“哈哈!”两人相视一笑。

这个时候,天子赵顼一行人也进入了淮南路地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