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六十四章 名利

北宋仕途 第六十四章 名利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杨信脾气突然发作,吓了沈欢一跳,愕然问道:“杨兄何出此言?”

杨信依然怒不可遏:“你让杨某与一个妓女同台献技,此非侮辱人么!杨某虽不事科考,无甚功名,却也不是这般不知羞之人!”

沈欢愣住了,这才想起来,这个时代的妓女还真无甚地位,与之并列,确实算是不敬;当然,这应该还不是主要原因,另外一层是上台唱歌,与伶人无异,俗话说“戏子无义”,堂堂一个大男人,这才是最重要的侮辱!

沈欢苦笑了,尽量解释道:“杨兄,小弟所策划的音乐,非一般曲儿而已,而是具有教化功用的‘乐’,为君子六艺之一。小弟这趟来不是为了让杨兄出去唱一些当下玩乐之音,而是请杨兄出山,去创作音乐,去完善音乐,之后唱遍天下,达到教化我大宋子民的功效,此非大善耶?”

杨信这才缓下神色来,疑惑地问:“创作?沈兄,一首好曲,岂是如此容易创作的么?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曲,都是千古力作,这才千年流传!”

沈欢摇头道:“杨兄,这些曲儿,为士子文人把玩尚可,一般平民,又岂能明白!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实在是高雅之作,这些年来,杨兄以此钻研,功力深厚,想必也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了吧?那么,何不换个方式再去寻找音乐的另外一种途径呢?”

“另一种途径?”杨信来了兴趣,‘高处不胜寒’几字大合他的心意,这些年来,弦断知音少,高山绝流水,确实大是寂寞,从怡然自得到落寞寡欢,又是一个境界了。但是这个境界总是让他午夜梦回对月叹息,实在少了几分人世热闹,出尘却又让人稍微惧怕!

沈欢侃侃说道:“杨兄,我大宋子民千千万万,又有几个是读书人呢?大多平民,斗大的字都认不出几个,你还指望他们能听得懂这些高雅之作?但是你看《诗经》诸篇,从古唱到今,不少为民间所唱。何也?窃以为,民风而已。诗经之风,大多采集民风所成,从民间所来,到民间所去,化雅为俗,实在又是另外一个境界了。沈某最近所为,亦是想合诸人之力,创作出民间百姓喜闻乐好的音乐罢了!”

“化雅为俗?”杨信像是触摸到了另一层大门,欲进却又不得,大是心痒,“沈兄,能说仔细一点么?”

“化雅为俗,说白了就是适合大众的音乐,那就是能让百姓记住,加以传唱。沈某认为,只有大众的音乐,才是经得起考验的音乐,《诗经》之风是也。千载以下,依然为人所熟悉。而杨兄所奏《高山流水》等曲,虽也是千古名曲,为人所知,但这些都是学养甚高之人才能明晓其中寓意;下层人民,也就听得一些旋律变化而已,到底何指,想来是一窍不通的!因此,沈欢认为,如有精通音律之人能在乐器方面与歌词方面加以改良,唱出朗朗上口万人传唱之歌,那才不枉此生!如今沈某已聚集了几个这方面的人才,若杨兄能加入进来共襄盛举,千年之后,依然为他人所颂,青史留名,亦是一大丈夫,此刻又何必在乎他人有什么看法呢!”

青史留名?杨信心中一动,如真能如此,正如沈欢所说,才不枉此生,不过还是有点顾虑:“可是……沈兄,要杨某与青楼女子……也真是太为难了!”

沈欢正色道:“杨兄,沈某如今所请两女虽沦落风尘,却是卖艺不卖身之人,才学高超,特别是音律,若与杨兄切磋,想必都有助益!再说若实在顾虑,沈某也可以给她们买断贱籍,到时亦是清白之身。”

杨信神色大动,看来给说服了大半。沈欢心里不禁欢喜,一大通下来,全以名望诱之,不怕对方不心动。名利名利,世间之人,千载以下,又有几人能逃脱得出这两个字的窠臼?杨信家财万贯,以利难动,沈欢察言观色,尽以名说之,如今看来大起效用。

正了正脸色,沈欢严肃地道:“杨兄,做大事之人必有大毅力,若连这个世俗看法都克服不了,谈何留名千古。子期不过民间一樵夫,伯牙雅博之士,亦能引其为知音,最后更能以大毅力弃琴绝艺,终成千古佳话。前辈如此,杨兄难道就不能媲美于后?”

“这个……”杨信还是比较谨慎。

沈欢见状觉得该拿点真材实料出来了,不然对方总在犹豫,难以信服,赶忙说道:“杨兄是怕未能成功么?还请杨兄放心,音乐一事,沈某虽不通多少乐器,不过对民间之风亦是颇为喜好,多年采集,倒也谱就几曲,想必不会让杨兄失望。杨兄若是不信,待沈某以歌唱之,如何?”

“当真?”杨信大是怀疑,“民风之歌?”

“当能让杨兄耳目一新!”沈欢笑呵呵说道,心里乐了,看来又到剽窃时刻了,清了清嗓子,张口就唱了起来,“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一襟晚照……”

清唱版本的《沧海一声笑》从沈欢口中震撼而出,虽然他的歌喉不怎样,好在当年喜欢此曲,倒也能不差曲调地唱出来。这个号称粤语最高水平的歌曲,也有国语版,沈欢唱来,倒也有几分民间俚语的成分。

“果然是能令人朗朗上口的歌曲!”杨信震惊不已,“沈兄,这就是你们创作出来的么?”

沈欢毫不惭愧地道:“不错,正是采集民风所作,沈某这样的曲作还有不少,只待杨兄加盟加以改造了。杨兄,你还怕不能成功么?”

“这……”杨信有点欣喜又有点羞赧,“沈兄,杨某已经及冠,字克默,沈兄称表字即可。”

沈欢大喜,称其表字,既是尊称,亦是表示亲近,看来杨信已经在心底里接受自己了,也赶忙和对方套亲近,以表字示之。之后沈欢觉得这个抛头露面的演唱,毕竟是一件大事,如怡她们倒好说,身份低下,能找到一份感兴趣的事来做,也没有什么不敢为的了;杨信就不同了,他家财不少,怎么说也是个读书人,此事要他一刻下了决心,也非易事,心里一动,呵呵笑道:“克默兄,小弟知道此事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决定,那你先考虑清楚,到时再通知小弟如何?这是小弟的住处地址,克默兄若想明白了,可以联系!克默兄,你的音律才华,实在高人一等,小弟急待你能加入这个千古盛事中来!”

又抛下一个诱饵之后,沈欢把手中准备好的地址递给杨信,之后借词告辞而去,留下杨信一人皱着眉头。杨信再优秀也只是一个传统音乐之人而已,沈欢深信他那一首《沧海一声笑》是这个时代之人难以抵抗的诱惑,一曲尚且如此,一个爱好音乐之人难道禁得住“这样的曲作还有不少”的勾引?以退为进,沈欢认为他这招放长线钓大鱼一定能成功,因此回家慢慢等待。哪想到一连过了五天,都差不多十二月中旬了,依然等不来杨信的拜访或者回信,不由急了,又开始怀疑起这《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的功效来。有点赧然,看来军事大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又不好意思再次登门去询问人家。

想起研究所之事还需与颖王赵顼商议,只能放弃这边事宜,又找了一个好天气,登门拜访了。赵顼在书房接见沈欢差不多成为惯例了,今次依然同一地点。

待沈欢说明来意后,赵顼为难了,道:“子贤,你是不是欠思虑了?”

沈欢闻言一愣,赵顼不打算参与这个研究所之事了?皱了皱眉头,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专利保护,沈欢生怕以后发明被他人盗窃,这才想通过让赵顼入股的方法提供保护,毕竟对方是未来的皇帝,有他护航,二十年内不用忧愁,而有二十年的时间,沈欢相信他这个研究所也成了气候!可如今看到对方为难之状,难倒说此事要黄了?赶忙追问原因。

赵顼正色说道:“子贤,上次本王与你等合作印刷作坊,赚钱还是其次,关键是本王看这东西对我大宋教化有着莫大的功用,因此给你们提供保护,也算是对我大宋教化的一大助力,心里尚且可以接受。如今你要搞什么研究,而且是关于民生各方面事物的钻研,一旦成功,形成规模,赚利无数,岂不是说本王和你一起做那与民争利之事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