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四十三章 风情

北宋仕途 第四十三章 风情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咳!”沈欢差点被酒呛到,《水调歌头》?有点心虚地看着眼神坚定的苏轼,转念想及这里没有时空管理者,也就理直气壮起来,挺胸抬头,无比真诚地对苏轼说道:“子瞻兄文才天下无双,小弟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苏轼呵呵笑一声,点头默认,他不知道,正因为他今日一念,在往后的日子里,以沈欢的告诫作为指导,词作终于达到了开宗立派的功力。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以沈欢为首,苏轼为主的豪放词终于赢得了它的历史地位,豪放一派,词如诗文,举凡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人词。雄放慷慨,动人心魄。它与婉约词相提并论,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词也终于成为与唐诗鼎立的文学体裁!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如嫣姑娘到!”一个清脆娇媚的声音令厢房里诸男精神一阵,只听得环佩叮当,几声轻细的脚步声传来,纱帘后门外走进两个人来,都是年轻女子,年不过双十,前面之女一身粉色长裙,身段美好,仔细一看,只见她眉若黛山,瑶鼻樱嘴,眼光如那明亮的秋水,娇躯婀娜,素手轻摆,无一不是美态。后面一个则要逊色得多,怀抱一把古琴,想来是伺候人的小丫鬟。

“呵呵,这就是琴艺无双的如嫣姑娘了!”苏轼笑眯眯地对沈欢炫耀说道。

沈欢兴奋地点头,琴艺什么的暂时不清楚,不过眼前明显是个美女,比后世那些所谓的美女明星还要出色,看看房中诸男难以抑制的激动,就可知这个时代的名妓与后世的明星差不多了。

如嫣优雅地轻撩裙子下面摆子,和着柔软的身子在一张矮几旁坐下,里面像一张云床,因此坐下来的高度与外面诸人所坐椅子差不多,刚好可以平视。她美目如水,闪着勾魂摄魄的妖娆,性感的红唇微微张歙,却又没有言语。

沈欢正感奇怪,又听得一声呼叫:“如怡姑娘到!”随着几下叮当之声,又进来两个女子,后面一个依然是丫鬟,怀里抱着琴。抬头看前面这个女子,年纪与如嫣也差不多,亦不过二十,长相身材丝毫不逊色,柳眉如远山,美目如秋水,瑶鼻似玉立的琼脂,红润的樱唇似一抹胭脂轻轻划过,挠人得紧;凝脂般的肌肤在黑夜间依然泛着迷人的亮光,长发如黑色绸缎,倾泻在腰,比黑色的瀑布还要亮眼。

沈欢奇怪地看向苏轼,想不明白这演的是哪出。

苏轼嘿嘿直笑:“子贤,这两位姑娘都是情馆最出色的艺女,常人难得一见,更不用说同台见客了。为兄可是花了好大力气,又凭着你的名头才请得两位姑娘现身的。”

沈欢不置可否一笑,只听得如怡姑娘嘤咛一笑,荡得诸人心头一堵,酥了大半,娇媚一笑轻声说道:“原来如嫣姐姐这般快到,小妹失礼了!”

“咯咯!”如嫣姑娘也发出令男人热血沸腾的娇脆之声,“姐姐也是刚到,你看诸位公子都已到了,等下妹妹可要多弹几曲,来情馆的人哪位不知道妹妹琴艺无双!”

如怡姑娘客气道:“姐姐谦虚了,若论琴曲,姐姐唱得柳永诸词,更令人佩服!”

沈欢就郁闷了,这两个女人都堪称风情绝代,虽然说是卖艺不卖身,可毕竟客人在旁,还是有着好几位,你们总不能把他们置之一边丝毫不理会只顾着自己聊家常吧?扭头看苏轼,这风liu文人半眯着眼,盯着两女陶醉得紧,他也只能默不作声,毕竟这狎妓不管今生还是后世,都是大姑娘上花轿——第一遭。

两位姑娘客套之后,如嫣姑娘倏地轻笑一声,转过头来,轻启红唇:“苏子瞻,据说你今晚请来了当红词人沈子贤,是否来了?你可不要欺骗我们如怡妹妹,要知道她可喜欢沈子贤词作了,今晚还是冲了他的名头才肯出席的!”

苏轼向沈欢挤了一下眉眼,哈哈笑道:“苏某一言九鼎,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了?”

“哦?这么说来沈公子也到场了?”如怡姑娘又惊又喜,眨着令人气喘的美目,在诸男身上扫了一遍,最后停留在面生的沈欢身上。

沈欢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朗声说道:“沈欢见过两位大家,初次见面,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如嫣姑娘掩嘴轻笑道:“果然是翩翩公子,总不至于让我们如怡妹妹失望!”

沈欢有点脸红,退了一步回来坐下。

苏轼又道:“两位姑娘,我等好不容易聚集于此,不如弹几首曲子以飨我等耳目,如何?须知在下对你们的琴艺佩服得很,古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今几日未见,在下也是如隔三秋呀,实在是怀念得很!”

沈欢暗自点头,苏轼不愧是风liu才子,流连秦楼艺馆,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泡妞功夫,令人歆羡不已!

如嫣姑娘笑靥如花:“公子吩咐,岂敢有误!就由奴家先奏一曲吧!”说完叮咚拨撩几声琴弦,调好音之后素指轻拨,一曲柳永的《雨霖铃》倾泻而出,技艺高超,曲调迷人,余音袅袅,实在令人感动之极。她边弹边唱,感情真挚,至后半段更是反复吟唱,“多情自古伤离别……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她如感同身受一般,感情热烈,专注投入,一曲迷人的词作,唱得如《诗经》里的情歌一般真挚,不禁使人沉迷陶醉。

“不愧是情馆里最会唱柳三变词曲之人!词佳,曲美,人也好!”一曲终了,苏轼不由击节赞叹道,“听之不厌,令人陶醉!如嫣姑娘,你要在下怎么办才好?”

苏辙也道:“是啊,如嫣姑娘,你总能把我等兄弟迷住呢!”

沈欢因为不熟,倒没有出声,转头看看司马康、欧阳发,他们只是眼神赞叹而已,倒没有像苏家兄弟一般要占点口头便宜。

如嫣姑娘咯咯笑道:“微薄技艺,算得了什么。不如听听如怡妹妹之曲如何?”

如怡未待大家说什么,轻拨琴弦,娇声道了一句:“献丑了!”之后调整好琴弦,素手轻弹,清脆的曲声如细水一般流泻出来,仔细一听,却是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女子歌喉清甜又有磁性,若不是调子不一样,沈欢还真以为碰上了后世的歌手王菲,一样的词,不一样的调,却有一样的情感,以绕梁三日来形容也不为过!

“好曲,好琴艺,当然,词也非常好!是不是呀,子贤?”苏轼一边笑着,一边转过头去问沈欢。

“啊……是是!”沈欢一时有点尴尬,好词?本来应该是正主的词人当着剽窃之人的面称赞,还真有点滑稽!尴尬是尴尬,不过那句话说得好,尴尬啊尴尬就习惯了,以后还会有这种场面呢!这是自己唯一的优势了,若不好好利用,那才是浪费资源,就是时间倒流,他依然会选择“剽窃”!

苏轼装着吃惊道:“子贤,你还真不谦虚!你的词是好,不过柳永此词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沈欢当然不敢辩驳,虽然后世不少人号称婉约正宗,不过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才是婉约一派的招牌,此词地位,不难想象!

如怡姑娘突然启唇道:“苏公子,柳三变词虽好,却多了几分缠mian,少了几分清丽。沈公子如此年纪,能出此词,已经非常不凡了!”

“咯咯!”如嫣姑娘掩口轻笑,“大家看到了吧,如怡以前也是唱柳词的,不过如今又精沈词了呢!各位雅兴不浅,不由再让奴家给大家弹唱一曲柳永的《蝶恋花》,如何?”

“求之不得!”苏轼高兴不已。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果然不愧千古名句,听来不禁令人心生向往。

待如嫣姑娘弹完,如怡姑娘也不甘示弱,脆声道:“奴家也有一首沈公子的《青玉案》!”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愧是王国维所说的人生第三境界,与柳永那句第二境界丝毫不逊色。一曲终了,依然令在座诸位陶醉。

“好,好曲,好词!”苏轼赞叹不已,“我朝词人,除了柳三变,如今还有沈子贤!吾道不孤矣!”

如怡姑娘一双美目紧紧地盯着沈欢,一汪秋水撩人得紧,抿了抿红唇,道:“沈公子词佳是佳,不过就是太少了点,如今好不容易见着沈公子,可否填一首送予奴家!”

沈欢倒没有多少意见,反正他之前也送了一首《一剪梅》给赵顼,就是不清楚他转送给谁,至尽未见外面传唱,想来是收藏了。

如嫣姑娘美目也扫了一下众人,娇声道:“在座诸位都是开封城年轻一辈出色文人,有欧阳参政称赞的苏家兄弟,还有他的公子,另外连司马公子也来了,加上新近崛起的沈子贤,可谓人人济济。难得盛会,就由诸位各填词作,再由奴家姐妹调唱,如何?”

众人吃了一惊,如嫣说得客气,其实暗地里却有拿诸位所作之词比较的意思。苏辙苦笑一番,他自认诗词都逊大哥苏轼一筹,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位更恐怖的沈欢,不敢丢脸,连忙道:“在下不善制词,就不参与你们的热闹了!”

欧阳发与司马康都不是那般争强好胜之人,也连忙摆手退出。

苏轼转头看向沉默平静的沈欢,不由笑道:“子贤,你意下如何?”很明显,如今就剩他们两人了,也就是说他们将在词道上先作一番胜负。苏轼虽然旷达,不过一直名声在外,现在碰上新近崛起的沈子贤,也不由得生起了一番比较切磋之意!

“恭敬不如从命了!”沈欢不悲也不喜,比就比吧,虽然说面对名震千古的苏轼有点心虚,不过这家伙现在还年轻,不像后来那样厉害,加上比的是词作,他脑子里千古名篇多如牛毛,也没有害怕的理由。想到能压苏轼一头的噱头,真令人激动,今日之后,有苏轼作宣传,自己的名头应该又上一层了吧!

如怡闻言大喜不已,扭头看如嫣,脆声道:“姐姐,由我唱沈公子作,你唱苏公子之词,如何?”

“依你!”如嫣姑娘大方地答应。

这时候侍女送上了文房四宝,伺候一旁磨墨铺纸,完毕后退在一边。

“子瞻兄年长,还请先赐教!”沈欢把机会先让给苏轼,表面上是谦虚恭敬,其实目的很不简单,打算先观察苏轼写的是什么词,若人品爆发写出好词来,他也就相应把所“写”之词调高一个境界。

“那就不客气了!”苏轼呵呵笑着,拈笔伏在桌上,沉吟片刻,在众人的期待中倏地就龙游笔走起来。

沈欢看着吃了一惊,苏轼就是苏轼,写起文章诗词,拈笔就来,不假思索,非常人可为。片刻之后,苏轼就停下笔来,抓起纸张,吹了一把,递给侍女,转交给如嫣姑娘。其他诸人都看不见,只能一心等待如嫣姑娘唱出来。

司马康念及沈欢毕竟是他师弟,见苏轼一副胸有成竹之样,不禁担忧,凑到沈欢跟前,轻声道:“子贤,可有把握?千万不要输得太惨呀,不然名头有损!”

沈欢微微一笑,道:“放心,山人自有应付之法。”

一边的苏辙看到两人的小动作,也就没有了顾忌,凑到苏轼身旁,问:“大哥,你行不行的,这个沈子贤词名不凡呀!”

苏轼轻笑一声:“子由,这不过是切磋一番而已,若太在意输赢,反而落了下层!”

欧阳发左右看看,觉得有点为难,不懂要站在哪一边,只能愣愣坐在中间。等了好半晌,只听“咚”的一声,如嫣姑娘把词作调制好了。

“奴家可要唱了!”如嫣姑娘笑靥如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