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四十五章 温情

北宋仕途 第四十五章 温情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沈欢又在开封迎来了第二个中秋,这次不再孤单,而是一家子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进入八月之后,天气开始转凉,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十五这天正是赏月的好时节。

周季一家的月饼经沈欢提点,制造的品种越来越多,口味不一,新鲜爽口,吃来就是沈欢这个见过不少后世月饼的人也赞不绝口。前几天周季过来拜访,早已呈上月饼,到中秋这天之后,沈欢一家反而吃腻了。

“欢儿,你真的不用出去么?”母亲沈氏看着忙活了一天的儿子,不禁担忧,“若是有应酬,还是去一趟为好,娘都见你推辞好几次了!”

沈欢笑道:“娘,没事,今天哪儿都不去,就与你和小莲儿一起过中秋!”中秋佳节,赏月赋诗,正是大好光景,沈欢认识的不少朋友都过来邀请出席宴会,有司马光一家,也周季一家,还有认识才几天的苏家兄弟,盛情难却,本来都该出去一会。但他一想到母亲与妹妹还是第一次在开封过中秋,团圆佳节,他若不在,总是难过,也就一一推辞这些邀请,安心在家陪伴母亲与妹妹。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一帮子文人凑在一起,作诗填词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是说实在的,他记着的中秋诗词除《水调歌头》,其他都不足论,献丑不如藏拙,干脆躲在家里,免得到时写出来的东西太差损了他这个专作精词的名号!

沈氏闻言愁道:“不要碍了你的前途才好!娘也知道,有些应酬那是必不可少的!”

“娘,孩儿说没事就没事!”沈欢哭笑不得,亦是感动,“应酬什么时候都可以,但这可是团圆之日,孩儿万万不敢丢下你们独自去玩乐的!小莲儿,是不是呀?”

沈欢问的是俏生生站在母亲身边的小莲儿,她一身粉红色小长裙,在夕阳余辉下,明亮又可爱,像瓷娃娃一般,令人疼惜。此时快要入夜,沈欢忙活了一整天,就是为了在院子中间摆上一整桌瓜果月饼,美其名曰赏月必备。

小莲儿已经六岁,比去年更懂事了,闻言眨着又大又圆的眼睛,在母亲与哥哥身上转了一圈,脆生生地道:“娘,哥哥最乖了,要在家陪你呢!”

沈氏捏了一下她粉嫩的脸蛋,笑道:“你最机灵了!”

“嘻嘻!”小莲儿笑得异常天真可爱。

沈欢看得大是喜欢,张开手臂,道:“小莲儿,哥哥抱你好不好?”

“不要!”小莲儿嘟着小嘴,眼珠子尽是委屈,“大哥你好久没给人家讲故事了!”

沈欢苦笑道:“大哥最近很忙嘛,以后有空再给你讲好不好?”

“那我要再听白雪公主的故事!”小莲儿闪着得意的微笑,歪着头盯着沈欢。

“成!白雪公主就白雪公主!”沈欢苦笑不已,早些日子把《伊索寓言》讲得差不多了,没有办法就只能开讲童话故事,没想到这个更吸引小莲儿,特别是这个白雪公主的故事,都讲了不下三次了,她依然爱听,每次乐此不彼。

小莲儿嘻嘻笑着,张开小手,腻声道:“那你抱吧,小莲儿要你抱着讲故事!”

沈欢弯下腰把她抱起来,轻若无骨,可爱极了,把母亲请到院子摆好的桌椅坐下,桌子四方,上面尽是新鲜瓜果,另外还有一个香炉,旁边摆着几束桂木香支。此时月出东天,又圆又大,淡淡的,蒙蒙的,待月又圆几分,亮了几许时,沈欢按照习俗,点起香支,拜了几拜,祷告几句,把香支插在香炉里,这个简单的祭月礼俗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赏月之时了。

沈欢拿起桌上的月饼,递了一个给母亲,之后又要递一个给小莲儿。小莲儿不住地晃着小脑袋,娇声道:“不要,人家吃腻了!”

沈欢呵呵笑着,又拿起一个大梨子给她,这才欢喜地接过,小口轻咬,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边吃边谢着大哥。沈氏在一边看着,不禁摇头笑了笑,心底涌现满足之念,怜爱地看着这一子一女,眼里尽是慈祥之色。

“娘,你也吃!”小莲儿咬了几口之后,伸长了手臂,把梨子递到沈氏的嘴边,脆生生地说着。

“小莲儿真乖!”沈氏笑着也咬了一口。

看着一家子开心的样子,沈欢既是满足又是感慨,终于有能力让小莲儿想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而沈氏因为不再操劳家计,日子过得滋润,又恢复了该有的容光,三十多岁,精神还好得很。

沈氏看看桌上丰富的瓜果,轻轻数落了沈欢一句:“欢儿,虽然我们家钱财够过日子了,但也不用这样奢侈呀,你看看,这些东西买得太多,什么时候才吃得完!”

沈欢大感冤枉,道:“娘,这不是孩儿买的,都是云飞兄一家送来的!”

“总之浪费就不对了,再说你也得好好感谢周家父子,他们对我们可是多有照顾的!”沈氏满是感慨地道。

“是的,孩儿不会忘了谢他们!”沈欢口上应是,其实周家父子如今应该反过头来感谢他们了,单是活字印刷一项半年下来自己就让周季一人都获利上万贯钱,当然,他本身占了百分之四十的份额,如今也是万贯家财的主儿了。不过这万贯钱财在富丽甲天下的开封城,算不得多少,就是周季一家几万贯资财,也不过是小鱼小虾而已,与首富的目标还有一大段距离!

沈欢知道母亲苦日子过惯了,依然没有改变节俭的习惯,当然不是说节俭不好,只是若有能力,日子过起来也不必太过苦了自己,沉吟一下又道:“娘,你放心,以后我们家都不会再缺钱财了!上次从司马老师处拿回来的朝廷赏赐的几十匹绢,也能兑他几百贯钱。另外,娘,孩儿还以你的名义与周云飞一家合作发明经营了一些东西,每日都有钱财入帐,以后都不会少的,你放心就是了!”

沈氏闻言慌了:“以娘的名义?欢儿,会不会出事的?”

沈欢安慰道:“娘,你宽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这些东西都没有违反我大宋任何律例,不会有事!也不会影响孩儿所谓的前途,你等着在家享清福就是了!”好在没有说半年时间就赢利万贯,不然母亲估计更吃惊,这样也好,只源源不断把钱拿回家就是了,这些帐目什么的也不需要她来操心。

沈氏叹道:“娘现在已经开始享清福了,只要你高中进士,除了成家立业外娘也就没有遗憾的了!”

“成家?”沈欢咋了一下舌头。

沈氏道:“你年纪也不小了,如今十六岁,到明年科举完也就十七,也当娶妻生儿了!”

沈欢苦笑,十七八娶妻,在后世那算早得不能再早,法律上还算早婚该罚的;可一回到古代,在平均年龄低下的情况下,十六七刚好是结婚的年纪,还是法律规定应该婚配的,特别是女子,若过了十八尚未嫁出去,外人也就有闲言碎语,娘家更是难以忍受。

在古代劳力作为最大资本的情况下,人口是一种资源,子孙满堂才是最大追求,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追求子嗣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也难怪沈氏开始忧愁儿子的婚事,不知不觉,过完年沈欢就十七岁了,而他到这个时代也已过了三年。

“娘,大哥要娶妻了?”小莲儿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珠,既是新奇又是兴奋,“就是说小莲儿要有大嫂啦?”

沈欢轻敲一下她的小脑袋,喝道:“说什么呢!大嫂是说有就有的吗?”

小莲儿委屈地道:“把新娘子娶进来不就有了吗?大哥,新娘子穿着一身红衣,可漂亮啦!”

沈欢笑道:“那小莲儿以后就做穿红衣的新娘子好不好!”

“不要!”小莲儿更委屈了,瘪着小嘴,清澈的眸子闪着迷惑地神色,“人家还小,做不了新娘子!”

沈氏与沈欢都大笑起来,接着沈氏才叹道:“欢儿,娘也不是说要你现在就娶媳妇,只是要你注意一下而已,你也不小了,若有合适的女子,娶进来也是应该的!”

“合适的?”沈欢一下子迷茫起来,真要在这个时代成家立业开枝散叶?对象又是谁呢,哪个才是合适的?脑子里又闪现那抹难以磨灭的倩影,不由摇了摇头,这个人合适吗?更想起与苏轼等人聚会那晚,那个成熟美丽的如怡姑娘说要委身于他,呵呵,这也是个笑话,他从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若是日久生情还差不多。可这个“日久”又何来此说呢,在这个男女之防甚大的时代,又能与谁“日久”?

难道说自己也要卷入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怪圈子?沈欢一下接受不了,只能强自一笑,道:“娘,你放心,若有合适的人,孩儿一定不负你的厚望,把她娶回家来,让你尽快抱上孙子!”

沈氏开心笑道:“那就好,不要忘了今晚你说的话!”

沈欢郁闷地抬起头来,明月皎洁,白光如荧,像一面镜子,折射了人生万象。一时感慨,就有了名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可惜早已让他剽窃了一年,没了新意。今夕何夕,佳人何在;明月如掇,伊人为谁?

三人对着月亮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家常,直到实在有了困意才收拾东西入屋休息。这年中秋,没有高朋满座,没有喧嚣喝彩,也没有诗词歌赋,只有淡淡的温情陪伴着沈欢既已枯寂又已跃然的心扉。

中秋过去了,开封城的人们又恢复了往常的日子。沈欢一人倒觉得无聊起来,离明年科举还有好一段时间,准备日久,可以慢慢来。时不时到司马光那里帮着查找些史料,倒也有趣。至于司马康撺掇的聚会,却不敢参与太多,苏轼太厉害了,若比起诗词文章来,还不把他脑子里的东西给榨个干净!

八月将九月的时候,周季所管理的新华书馆又遇到了非沈欢出点子难以解决的难题。他在沈家碰上沈欢,就直扑主题地道:“子贤,你快想想办法吧,不然我们开封城里的书店都要关门了!”

**************

将加快情节进度,在作一些大纲调整,尽快让大家看到真正的仕途吧。收藏还是差点,呵呵,在收藏支持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