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扎子

北宋仕途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扎子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王安石从新出山走上仕途之路!王安石奉诏出任江宁知府的消息是在六月开始的时候传回京城的。沈欢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不知好坏的消息,赵顼也不知道为什么,接到消息,直接找沈欢过去说了出来。

看到赵顼振奋的样子,沈欢实在说不出打击的话来。再说他已经决定闷下头来钻研应对这个时代的一些缺陷的法子,至于王安石,他已经没有了开始时候的处处提防——反正阻止也阻止不了,还不如顺其自然。王安石破坏力那是一等一的厉害,有他冲在前头打头阵,也许能让这个时代的更多隐蔽弊端暴露出来也说不定!

王安石的五月底奉诏为江宁知府,沈欢不清楚他何时会调回京城。如果按照历史轨迹,才升为江宁知府没几个月,他就光荣地进京了,不过现在历史已经有所改变,至少事件已经提前一年,沈欢已经难以确定王安石会走哪一步了。

苦苦地笑了一下,沈欢放下手中的典籍,低声叹了一口气。他看的是司马光修史的校对稿,《通志》修订已经进入尾声,基本定稿,只差校对完毕即可上献朝廷了。这可是正正经经的《资治通鉴》,自己能参与其中,沈欢也感到一股骄傲!

“唉!”沈欢又叹了一口气,今日本来是他公休,不过他并不敢出去,只能窝在家里。京城里有关变革图强一事已经吵得沸沸扬扬了,虽然已经起用王安石,他也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变法人选,不过这只是上层政治的活动,民间士子,并不了解实情,依然激动地参与讨论。还是像之前一样,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莫衷一是,好不激烈。

文人都是好清谈的——说白了就是爱凑热闹!本来大家还不能集中视线,不过由于杂志《文艺》的参与,这个事情的热闹程度就上了好几个档次。《文艺》如今沈欢遭已甩手不管,交由欧阳发与司马康两人负责。因为有沈欢的指点,前些时候倒也办得有模有样。它和一开始的几个月不同,成为了真正的月刊,一个月只发行一次,都是月初上市。

欧阳发与司马康都是家学渊源,是年轻一代的榜样,在京城里也有着不小的威望,特别是在年轻一辈当中,倒也与沈欢苏轼等人齐名。他们也有着年轻爱看热闹的性子,这不,上一次,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无师自通,竟然能趁着这次大讨论的时机摸索出发行增刊的形式,月底时候把好多人写的有关变革的策论收集起来,经过遴选,整理成集,一道发在了《文艺》的增刊上。

因为上面有反对也有赞同的,就像笔仗一般,这更调起了这帮无聊文人的兴致,不单参与讨论,还期待增刊的下一期发行,而编辑部里更是收到了不少策论,把欧阳发司马康两人累得够戗。好在他们看情况不妙,从一些好友中选取了两个临时编辑,一同参与杂志文章审核,这才解决了人才不够的危机!

增刊据说卖得很火,让杂志又大赚了一笔,这更坚定了他们把增刊发行下去的决心,直到大讨论有个定论才结束。这让沈欢很无奈,很明显,增刊上很多是年轻人的热闹,而年轻人又大多是赞同变法的,这隐隐让文艺杂志成了变法派的战场。像苏轼这个大嘴巴,就是一力倡导变革的,而他笔力非凡,一篇文章,做得锦绣非常,感染力极强,让不少读者成了他的铁杆支持者!

沈欢对此倒是有点担忧,别人也就罢了,他与这个时代之人不同,他深深懂得舆论的功力,是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杂志上大是变法派的论调,无形中为即将上台的王安石打下了群众基础啊。不过担忧归担忧,沈欢也没有阻止,毕竟杂志已经交给欧阳发、司马康两人,他们如此规划,也有他们的道理,他没有打击的必要;再说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也许以后对自己有用处也说不定,现在就当他们预演吧,能扩大杂志的受众范围,总是好事。再说能见到后世所谓的口水仗,也蛮是欣慰,怎么说也是一种进步了吧。

因为沈欢大名在外,加上另一名人苏轼也参与了讨论,所以开封不少士子都翘首以待沈欢也参与进来,就连苏轼等人,也经常在沈欢耳边鼓吹他也写写策文。先不说沈欢作起文章来比不比得上这个时代之人,单是其中的风险,他就不敢贸然答应了:《文艺》是极其成功的,因为有欧阳修打了头炮,就是朝中达观贵人也经常卖来阅读——沈欢现在可不是白身,这种变法与否的论调,可不敢贸然公布,这次讨论,弄不好就是一次政治站队,一旦搞错,难以翻身。君不见这些文章讨论为何不见朝中大佬的踪影,总是一些年轻人凑合而已!

因为被逼得极了,沈欢只能公休的日子里待在家里,躲避一些好事者的侵扰。公休之后,又是恢复朝中办事生活。六月初三,《文艺》杂志主刊如期发行,欧阳修的史书还没有完,还在继续占着篇幅,饶是如此,还是愣给他们挤出不少空间来继续变革讨论。依然还是一些反对与赞成的论调,沈欢对此没有多大兴趣。

他最期待的就是五日后的增刊,想看看其中议论到了什么程度。六月初八这日,是宋英宗驾崩三月之期,众人也知道,再过十天,百日当过,到时摆脱悲伤与阴影的众人应该又是一番景况了!

六月初八这日傍晚,沈欢在家迎来两位客人:司马康与王旁。前者为他所预料,因为今日《文艺》杂志增刊付梓,沈欢第一时间看到成稿,与司马康约好送堪日期;至于后者,则大是意外,一时不明白王旁怎么会跟着过来。

与司马康客套完毕,沈欢问道:“公休兄,你怎么会与王兄弟一起过来的?”

司马康笑着说道:“原来子贤还不清楚,现今王兄弟可是每日跟我等在一起呀!因为他向往杂志的编辑工作,为此通过为兄与伯和的研究,同意他参与杂志编辑了!”

沈欢讶道:“王兄弟,这个编辑部里之人,大多是无心科考,难道你就不怕耽误了前程?”

王旁淡笑道:“子贤,原来你还不清楚王某。王某对于仕途,也没有多大兴趣,能参与杂志编辑这等有趣的事情,倒是大合王某本意!”

沈欢默然,不提此事。心下也明白王旁并不是没有才华,但在后世其名声不说与其父相比,就是于其兄也不能相提并论,看来他真的是与司马康等人一样志不在官场了!

“公休兄,杂志增刊可曾带来了?”沈欢换了话题。

“在这里!”司马康把手中的一本杂志递给沈欢,脸上尽是满意的笑容,“子贤,这可是今日才排版印刷完毕的,明日即可上市了,你可以一睹为快!”

“当然!”沈欢大笑不已,招呼两人喝茶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翻阅了。增刊不多,也不少,大概有十多个人的文章,内容变化不大,还是反对与赞成的理由。其中还有苏轼这个活跃人士的参加,他的策论,依然激进,鼓吹变法,不落人后。看到这里,沈欢不由摇了摇头,这个苏轼,就是把持不了他那张嘴,有什么话不说不快,这可是日后获罪的靶子呀!

看到沈欢摇头,司马康不由问道:“怎么,子贤,是否不满意?”

“那倒没有!”沈欢解释,“只不过是有些感慨而已!”他阅读速度极快,匆匆一眼,大致浏览,一盏茶的工夫,就基本上把文章看完,就差最后一篇了。

司马康这个时候笑了,道:“子贤,看完最后一篇,还有你感慨的呢!”

“是吗?”沈欢不以为异地笑了笑,手上没有停留,动作如飞,一下子翻到了最后一篇文章之处,才看了一眼,即刻瞪大了眼珠,有点不敢相信,“《本朝百年无事扎子》?”心里大感不妙,心儿突突跳个不停!

强自镇定下来,往下一看,就是作者的大名了——王安石!

“天呀,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扎子》?”沈欢感到一阵眩晕,心里翻涌如潮,再也难以遏止那份激动与恐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好的怎么会有那个强悍的扎子出现呢?乱了,真的乱了,老天,你要我怎么办呀。我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