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权术

北宋仕途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权术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老师放心,门生绝不敢疏忽,这次进京,本就以科举高中为目标,若不努力,岂不有负初衷?”郑侠铿锵着说道。他虽然对军事更感兴趣,不过怎么说也是个读书人,与他人一样,高中进士是一生的目标;另外他年纪也不小了,对于功名的渴望更是与日俱增,不然这次也不会离开家乡与王家一道进京。

王安石点头说道:“你能这样想,老夫感到很欣慰。虽然英宗官家下令三年才进行一次大比,不过新皇登基,也许开恩科也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九月了,明年是否春闱,想必过些日子就会有消息了。如果明白不考,老夫猜想最迟后年会考一次,你这次进京,就当是历练吧!元泽,你也老大不小了,这次就与介夫一道参加科举吧!”说到最后,王安石已经是同自己的儿子王雱在说话了。

王雱轻松地摇着扇子,笑道:“父亲之命,孩儿敢不听从?区区科举,何足道哉!孩儿相信,以介夫与孩儿的能力,一定会榜上有名!”

王安石苦笑道:“你莫要小看了天下英雄!何况科举之事,最是难测,结果未出来,谁也难说!老夫当年也颇为自负,然而却是考了个第四而已……元泽呀,你莫要以为天下无人了!”进士第四,对别人来说,也许很是荣耀,但对与少年天才的王安石来说,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失意,至今想起,仍然耿耿于怀。

王雱傲然说道:“父亲虽是第四,然而前三诸君,如今又有几人比得上父亲?”

王安石苦笑摇了摇头,所谓知子莫若父,儿子是什么本性,他作为父亲,当然最了解不过,正是如此,才只能无奈默然。一旁地方王安国看看侄子,又看看大哥,最后也沉默不说话。对于他这个侄子,作为叔叔的他,说实在的,大多时候也看不过眼,诚然,他们王家之子皆是学识高超之人,然而以此傲然者,也只有王雱一人,其他虽然颇有个性,嘴上也还不至于太过得意。对于这点,本性刚果的王安国大是不喜,可最后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也不好多说什么。

郑侠听王雱说得太满,生怕传出去落人口实,赶紧说道:“能得第几,门生就不敢说了,更不敢有老师当年壮志。如能榜上有名,取得功名,门生认为对得起家中老父,那也就足够了!”

王安石笑道:“令尊把你托付给老夫,老夫又岂能让他失望!介夫放心,在京城,老夫还有着几分薄面,到时给你引荐几为前辈,对科举也许有益!”

郑侠先是感谢,接着才道:“说到科举,门生就佩服老师的眼光了,前次科举探花沈欢如今不正是老师乘龙快婿了么!沈欢之才名,远在东南的门生也早已如雷贯耳了!这次进京,若能结识他与另一位年轻大才苏轼,则不虚此行了!”

“哈哈!”王安石大笑不已,“这个你倒能轻松做到,沈欢作为老夫女婿,又岂能不来见老夫一面,到时你们就可以结识了。另外据说他与苏轼是好友,当时你们年轻人聚在一起,也是一件文坛幸事!”

这时候王雱不高兴了:“父亲您也太看得起他们了,作为年轻一辈,他们也没有什么出众的,至少孩儿认为介夫比起他们来也不差!”

“痴儿痴儿!”王安石指着王雱大笑,“文人相轻,古今亦然!”

郑侠倒是正着脸色说道:“元泽看得起郑某,郑某大是感激,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郑某愚钝,倒配不上元泽称赞。不说苏轼之名天下皆知,就是沈欢之才,小弟就自愧不如了,短短两年不到,他已经贵为龙图阁侍制了,深受皇恩宠幸,非他人可比!”

“哼!升官的速度他倒是不慢!”王雱又恼又急地说道,语气虽然不屑,但对于沈欢的头衔,作为读书人,说起来,除了羡慕,还有一丝的底气不足,心里发虚地看了一眼父亲,发现对方没有反应后才理直气壮起来,“苏子瞻倒是有大才,诗词非凡,文章策略也做得颇为出众,算得上拥有治国方略!至于沈欢嘛,除了诗词出色外,鲜闻策论有过人之处!前些日子京都讨论变革,苏子瞻就很活跃,却未闻沈欢有过一篇半点的文章拿出来!”

自从王安石被起用为江宁知府后,他们对京城里的消息也就更注意了,当然,王安石交游广阔,在京城也有很多人与他保持联系,对于京城里的近况,他们当然了解得一清二楚。

郑侠不了解王雱与沈欢当年发生过的矛盾,听得王雱对沈欢多有不屑之语,感觉很惊讶,怎么说沈欢都是王家的女婿,也是他王雱的妹夫了,一家人哪有如此态度的。不过他与王雱结交至今,倒也稍稍了解了他的性情。

不想就此问题大发议论,郑侠只能说道:“元泽,郑某与沈欢不熟,不是很了解,不过我想盛名之下无虚士,他怎么也不至于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吧?”

“他……”王雱还想继续说下去,却给他的父亲轻拍一下桌子阻止了。

面对儿子疑惑的表情,王安石淡淡地道:“元泽,人家是否有真材实料,你就不必在此猜测了。怎么说现今他也是你的妹夫,你在这里说三道四,成何体统!”

王雱这才停了口,不敢说话,继续摇他的扇子。

王安石又道:“与其有时间说大话,不如多帮为父筹划筹划今后的路子该如何走!你也知道,为父这次奉诏起用,还有现在进京,可不是为了那些虚名,也不是为了什么高官厚禄!”

郑侠恍然接口:“老师说的极是,门生虽然愚钝,但也要为老师大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他日老师但有差遣,直说无妨!”

王安石笑道:“介夫之才,老夫当然有借重之日!老夫通过与在京好友的几番通信,大致了解京城的景况:这一次,官家是真的要有大动作了,这也是官家诏老夫进京的原因!”

郑侠说道:“官家欲大有为,人选当然非老师莫可!老师一篇《百年无事扎子》,写得激奋人心,想必官家看在眼里,也极欲借重老师的能力了。‘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老师之言,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啊!”

王安石淡然一笑,看似表情,其实心里也有着不少计较:无事扎子,既有着他心里最想说的话,也有着不少心计谋算在其中。首先,他以动情的文笔,说得人心欲动,极力鼓舞着官家想要变革的心思;其次,无事扎子,算得上是他抛出去的试石——他想借此验证一下官家是否真有坚定的变法之心,若没有的话,还不如就此作罢,免得最后空欢喜一场。

王安石精通黄老之术,一个权字,造诣颇深,只不过他也有着自己的原则与本心,有时候,不屑去用权术罢了——当然,以他的名声,已经到了不必使用太多权术的地步了,在这一点上,整个大宋,无人可比,甚至有封建王朝以来,也少人达到这个境界!

“你们说,老夫到了京城之后,想要大有为一番,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呢,首要任务是什么?”王安石沉声说道,像是自问,又像是在拷问别人。

王雱听得仔细,答道:“父亲,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取得一定的权力,不然难以成事。古来欲成大事者,非大权在握难以周全,商鞅于秦之故事也!”他自小与王安石学习权术文学,造诣最深的也是法家之学,而成功的商鞅就是他最好的教材,也是榜样,最为推崇,“父亲,商鞅能成功,不正是有君主的强力支持么,君主是最大的权力,因此,父亲若到了京城,最重要的便是取得官家的信任,获取权力,之后才能更好的实施父亲心中的抱负呀!”

王安石不置可否地笑笑,转而问起郑侠。

郑侠沉吟了一下道:“老师,门生认为首先要做的便是取得朝中诸多大臣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办起事来,才便利许多!”

王安石也是笑笑,转头问道:“平甫,你认为呢?”

王安国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三人,最后盯着王安石的眼睛,道:“要做什么,大哥心里想必早有打算了吧?小弟看着便是!”

“哈哈!”王安石大笑着站了起来,“夜深了,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就进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