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六章 中秋

北宋仕途 第六章 中秋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白驹过隙,乌飞兔走。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最近夜来西风,像是在热暑的苍穹里打开了一道口子,热气外溢,凉气降底,令饱受酷热折磨的人们从心底凉到了头顶。

沈欢对此大是欢迎,天气变凉,除了多添件薄衫外,于他是没有什么损失的。而在秋高气爽中,他期待多日的中秋佳节也如期而来。来嵩阳分院已逾半月,该了解的都已了解完毕。确切地说,该窥探的都窥探了。如他所想,那个贡试推荐资格,在这里竞争极其激烈,谁都想在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桥的科举考试中先别人一步。

而据他观察与周季的分析,如今最有资格的直接竞争者就在甲班,有两人,一是贵人子弟钱玄,此人年少有才,风流倜傥,卓尔不群,加上父亲为当朝从五品官员,虽说这是个五品京官遍地走的京城,但他的家世,也比常人要高贵上几分了;另外一个姓范名一农,寒家子弟,博学多才,勤奋好学,深得书院众多夫子赞誉,是获得推荐资格的热门人选,呼声比之那个钱玄还要高上些须。

当然,沈欢觉得这些人都有点忽视了另外一个热门人选,他沈大才子是也!这话没有自卖自夸的嫌疑,他也仔细分析了几次,无论如何,还是觉得自己也有着三四分的希望,一来他与推荐资格的拍板者司马峰有着几分相熟,一开始也凭着出人意料的论语新解吸引了他的几分注意;二来他怎么说也是后世而来之人,总觉得自己比这个时代的人高上那么些须——当然,如果拼起某些智慧来,他连被怎么耍死都不清楚——后世的学识,对付起这些人来,怎么说也是占了莫大的便宜。

中秋这日,沈欢大早便起身,整个人都处于兴奋状态。昨天已得到周季的确认,说今晚月圆之夜在他家酒楼上登高赏月,邀请了同窗好友几人,连那钱玄与范一农都在其列,不消说,早有算计的沈欢也在应邀之列。

一大早起来,夫子只是召集学子训了一通话,即解了学。夫子也是人,也有家,更需要在这佳节时分与家里老小欢聚一堂。对于这点,离家在外的沈欢是有点遗憾的。此时,整个开封城都笼罩在节日的氛围里。其实就在前几天,就已弥漫著浓厚的过节气氛。不少商店开始贩卖新酒,门面也重新布置成彩楼。

开封之人的富有甲于天下,万贯家财者比比皆是,十万贯资产者也不在少数,即使是贫民,也富于他地。中秋是团圆节,气氛极其热闹隆重。这几天,市人们开始争先买卖石榴、梨、栗、葡萄、柑橘等瓜果。

这样兴奋地待到了晚上,该是登酒楼赏月时分了。沈欢换了一袭新衣,简单装扮了一下,单身一人前往春风酒楼。才出书院之门,便见里巷儿童多了许多,夜市也渐渐开始了,人马杂沓,好不热闹!

古代人过中秋节,可比现代人有讲究得多,也传统许多。在民间,他们会拜祭月亮。一到晚上,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不论贫富贵贱,即便是十几岁的孩子也要穿上成人的衣服。条件好的就登楼望月,条件差的要么上自家的房顶,要么在空地里放张桌子,上面摆好香炉祭品,全家人磕头祈祷。

这些场景,沈欢一路走来,见着了不少。此时已是深秋,昼短夜长。今夜天气甚好,万里无云,那皎皎的明月一蹦一跳的,有了三分中天的趋势。洁白的月光洒在大地上,耀得苍穹一片白亮。

看着路上的古人一脸欣喜的模样,沈欢不由感慨不已,这些人民,要求不多,只需生活安定而已。古今一对比,真令他这个现代人汗颜不已,盖后世过中秋,只为放假轻松而已,早把这些节日气氛给抛弃了。

看看人家是怎样过中秋的吧:《东京梦梁录》中里记载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登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恣以竟夕之欢。”即便是那些兜里没钱的贫苦百姓,到了这天也比往常欢势很多,“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

如今,沈欢算是见识到古人的疯狂了。在这个夜晚,整座城市基本处于不眠状态,做买卖的兴高采烈,而逛街看景的也都是一副快乐的样子,即便买不起瓜果梨桃,多看两眼也算凑了热闹。至于那些文人墨客们更是一个个开心得要死,他们有了比以往更加欢势的借口,他们得把酒邀明月,醉里看嫦娥。

收拾好纷乱的心思,沈欢重整了一番心绪,在今晚,他也要过一番把酒邀明月的生活了!走走停停,看看走走,不一刻,春风酒口赫然在前了。

酒楼比往常更热闹,人来人往。小二显然也认识他这位少东家的朋友,才一进门,即过来招呼,说少东家已在三楼恭候。随着小二哥的指引,沈欢登上了三楼,这里的雅间更是热闹,不时有人醉里诵读诗赋,这里,高而望月,简直成了文人的天堂了。

沈欢找着了周季安排的地方,雅间很大,里面已有七八位文人士子打扮的年轻之人围坐起中,三三两两,各自说着自己的话。沈欢仔细一看,有在嵩阳书院自己见过的,也有几位未曾谋面,面生得紧。

周季一见自己兄弟进来,大是高兴,立刻迎了出来,大笑拍着他的肩膀,之后轻声说道:“欢弟,把他们召集过来,是哥哥最大的力气了,能不能扬名,就看你的了!那,看见了吧,钱玄与范一农都来了!”

沈欢点点头,他早就看见了,不愧是两个不合流的家伙,对面而坐,却不曾对谈,各自与旁边的人闲聊而已,看来还是有着不小的隔阂,泾渭分明,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溜达而已。

“走!介绍两位朋友你认识!”周季拉着沈欢来到两个年轻学子旁边。

这两个年轻人,沈欢一进来就注意到他们了,实在是太出色了点,一身白衣,丝绸绒毛,气质比之那个钱玄还要高上几分,而且年纪只与他相约而已,其中一个看状比他还要稚嫩。

“王兄弟,来来来,周某介绍一位朋友你认识!”周季热络地与两人中年纪较长的人打着招呼,“这就是周某与你提起过的沈欢,沈兄弟,这位王旁兄,可了不起,他爹是当朝制诰王介甫大人!”

“什么?王介甫!”沈欢眼珠都大了,这个名字,也许后人听了要陌生,但若听到他的原名——王安石,那可就大名鼎鼎了!历史上最强悍最牛气的改革家,无数人礼赞的千古名臣,被外国佬列宁誉为“11世纪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改革家”——王安石!

沈欢只觉得腿都有点软了,虽然面前站着的只是他的儿子而已,不过王安石这人,给他的印象太深了,可以说,是这家伙和他的后继者把北宋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不错,他在改革上确实有着莫大的勇气,不过事情是有勇气就能做得成的么?要比勇气,去和西楚霸王较劲吧!但是结果呢……

王旁?沈欢疑惑了,貌似王安石儿子里,不是很出名呀,倒是那个王雱,年少多才,却心狠手辣,在朝政上最喜欢用“征诛”之术,把反对者通通都踩到脚下去,不听话的就把他放到外边去钓鱼。记忆里,鼎鼎大名的司马光被他整得郁闷地回洛阳写他的《资治通鉴》去了,那个更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也挨放到外地去唱他的“大江东去”。真是一个强悍的人呀!

一想到王安石这个儿子,沈欢寒毛都竖了起来,好在眼前此儿子非彼儿子。撇开其他遐思,先给几个马屁,把对方拍得高兴再说,俗话说好的开始即是成功的一半。于是什么“久仰佩服如雷贯耳”等语汩汩而出,直拍得王旁面红耳赤才罢休。

正当沈欢拍得心旷神怡的时候,瞥见王旁身边的那位小哥面露不豫之色,不禁愣了,问道:“王兄,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哦!”王旁醒悟过来,“沈兄,这是舍弟王旋。以前因为年幼,未曾见过世面,如今带出来见识一番,也好长点眼光。”

沈欢更郁闷了,王安石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多儿子来了,记得史书只提到他有二子二女而已呀,难道这个是西贝货?有了怀疑,自是不肯再信,仔细打量这个王旋,还真别说,若为男子,俊俏透顶了,只见他面白唇红,皮肤白皙娇嫩,简直比宋玉还宋玉,太打击男人了,还让大家混不?

再往下一看,因为年岁尚小,不能看出是否有喉结,再往下……呃,也因为年小,看不出发育情况;身材嘛,比自己矮小些须而已。这样都分辨不出来?得运起金睛火眼,令他难以遁形!哈哈,终于露馅了,珠圆玉润的耳垂虽然施了白粉,仔细盯着看,还是不难发现那细小的耳孔,正是佩带耳环的地方也!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那个人妖遍地走的世界,这里只有女人才打洞穿耳环!

果然是西贝货!看来是王安石那家伙的小女儿无疑,易裙下钗,也来这男子的世界风流!

“看什么看!”号称王旋的小妞不客气的瞪眼说道,声音清脆;本来她也想做得有礼貌点,奈何沈欢的贼眼就在她的身上溜来溜去,怎不令她羞恼!对方目光灼热,令她有无所遁逃之感,好像一切都给对方看穿一般,见着这家伙似笑非笑的表情,再也忍受不了,只得出声喝道。

“没有看什么!”沈欢呵呵笑道,“只是要赞扬小兄弟俊俏得紧,不知可否婚配,某不才却有位小妹,自小仰慕俊俏美男子,若是小兄弟尚无家室,不才倒是可以做上一媒。”

“啊?”王家兄妹吃了一惊。

“玩笑,玩笑而已!”沈欢赶忙说道,这古人,有些国际玩笑是不能开的。此时这边只剩他们三人落席而坐了,周季作为主人,坐西面东,招呼着众人。

王旁闻言无奈一笑报之,心里却暗自郁闷,哪有才认识即拿妹妹来说事玩笑的,这人,还真有点意思。

倒是那个王旋,冷哼一声,轻声骂道:“登徒子!”

“谁?谁是登徒子?”沈欢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笑开了花,来这个时代,好久没有这样开怀了,逗一个小女孩玩,真是有趣极了!

王旋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沈欢差点被呛到了,心里恨死了宋玉那家伙,他做登徒子做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还写出一首什么《登徒子好色赋》,而他,没做过,却挨冤枉,真是岂有此理!

玩笑开完,沈欢转而为正事了,旁敲侧击地审问王旁,打听王安石的现状。他记得,王安石应该会在最近回江宁丁母忧,直到四年后宋神宗登基才召回开封。而王旁也没有提防之心,愣愣地向沈欢说出父亲王安石对如今朝政有所不满,有了退隐的打算,语气中尽是担忧之色。

“退隐?”沈欢冷笑不已,以王安石那个不甘寂寞的品性,会真的退隐么?想来是在做着孔圣人所说的“待价而沽”吧?

今后朝局风起云涌,诡异莫测,自己该何去何从,沈欢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渐渐有了随波逐流的感想。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中秋佳节,先啃个月饼充一下饥。嚼了几口,觉得味道不错,不禁佩服周季老爹的厉害,自己只给他讲了一下后世月饼的模样与制法而已,他还真把这些东西给鼓捣了出来,虽然还逊色几分,却比这个时代的要美味多了!

这不,新式月饼才一面市,即引起市场轰动,周氏酒楼的月饼也一炮打响,在月饼市场上独领风骚,一枝独秀。周大老板见有利可图,加大了制作分量,全部抛入市场,占据了月饼市场的大半江山,令其他月饼商家痛心疾首不已。物以稀为贵,周氏也凭此大赚了一笔。据周季所云,这几天他老爹睡觉都在发笑。还说要好好谢过他这个出谋划策之人呢!

“谢我吗?”沈欢心里偷笑,觉得周大老板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值得信任,看来自己以后与他还有可以合作的地方呀!沈欢心头隐隐有了别的想法。

“沈兄,这月饼不错,是市面上最好吃的了!”王旁手把一个月饼,吃得津津有味,而旁边的王旋,吃相就文雅多了,小嘴嚼月饼,生怕月饼疼了似的。

吃掉手中的月饼之后,王旁又问:“沈兄,酒饭过后是不是有什么活动呀?据周兄说接着有精彩的节目呀!”

沈欢笑道:“沈某也不是很清楚,看云飞兄怎么折腾吧!”此时周季正周旋于众人之间,威风八面,八面玲珑,只觉高朋满座间宾主尽欢!实在是一个天生的外交家呀,得了他父亲的几分真传。

酒过三巡,这时候大家吃饱喝足,赏月这一阶段也被提到了台面上来。文人赏月,不过诗酒而已。酒已差不多,最能体现文人价值的诗赋也该出场了。

这时有人走到窗边,抬头看着天上皎皎明月,一时灵感上来了,争先把李白的《对月饮酒》给吟诵了出来: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抑扬顿挫,字里行间也包含了深情,借着些须醉意,倒也把李谪仙的豪迈与潇洒表现了七八分出来,一时把众人的文人情怀给提了起来。

而座中的沈欢却知道,今晚的肉戏也即将登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