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解忧

北宋仕途 第二百五十九章 解忧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赵顼颇为无奈,只能宽慰蜀国公主:“皇妹,出去走走,开开眼界,也总比窝在宫里要好!就当是陪皇兄出去玩一玩,好不?你忘了,当年我可是陪你出宫逛开封的。”

蜀国公主心头微微感动,迟疑了片刻,最后说道:“皇兄,你莫要逼我。”

赵顼顿时气急,什么,逼她?

若不是关心她,换了个其他公主郡主,他还没这个工夫去理会呢!

“皇妹……”

“皇兄你看,这池白莲长势良好,再过些日子就开花了。你若是有兴趣,届时不如到此赏赏夏莲,如何?”蜀国公主不愿意在这个话题纠缠下去,用其他事物引开赵顼的注意力。

她指的是厅外前院那张清池,月光之下,荷叶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若隐若现的叶影参差有致,倒也是一池好荷。

赵顼心中一动,道:“皇妹,皇兄记得你一向最爱梅花,这两年怎么偏爱荷花了?”

蜀国公主有点谎,赶紧说道:“梅花不是一到夏天就不开了么。夏看荷花,冬赏雪梅,刚好适宜。”

赵顼抬头看到蜀国公主的一些字画,指着其中一副练字说道:“恐怕不止这个原因吧?这是什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廉而不妖……《爱莲说》,呵呵,皇妹,这是某个人的文章吧?”

话说貌似当年沈欢抄袭了这篇文章,引得士大夫目之为清廉文人,遥引为知己者亦不在少数。

蜀国公主脸色绯红,避开了赵顼直视的目光,道:“皇兄应该知道小妹一直都喜爱诗词字画……”

“恐怕不是诗词文章那么简单吧?”

蜀国公主甚为生气:“皇兄一定要消遣小妹么?”

赵顼看了她一眼,不由叹息:“皇妹,你何必欺骗自己,何必令自己这般苦呢?听皇兄的话,跟朕去……”

“不去!”蜀国公主拒绝得很坚决。

“为什么?”赵顼怒了,粗红着脖子。

蜀国公主缩了缩身子,道:“相见不如不见,又何必自找无趣!”

赵顼喝道:“跟着朕,谁敢给脸色你看,朕让他好看!你放心,朕会为你主持公道。”

蜀国公主倒是笑了:“皇兄,你说的公道是什么?难道你想让你的臣子学王献之不成?不要忘了,小妹不是新安公主,你也不能成为晋孝武呀!”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本来已经有个貌美又贤淑的老婆,可是当时的新安公主看上了他,要他休掉妻子娶她。为此让皇帝晋孝武下了圣旨,孝武帝年纪还小,听从新安公主母亲的话,一道逼人休妻取公主的圣旨写了下去。

于是,王献之悲剧了。不敢违旨的他,只能亲手把琴瑟和谐的夫妻生活给打散了,娶了个公主,一辈子都闷闷不乐。引发的家庭惨剧,一直令后人惋惜痛惜。

蜀国公主的话很隐晦,却让赵顼无从辩驳。

连连叹息之后,赵顼说道:“皇妹,那你就这样一直委屈自己么?”

“一切顺其自然吧。”蜀国公主幽幽地说道,“皇兄,夜已深,你快回去歇息吧。明日还要早朝,辛苦得很呢!”

赵顼大是无奈,又是点头,又是摇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

福宁殿,早朝。

昨夜最终没有说服蜀国公主一同前往泰山的赵顼虽然还夹带着一丝可惜之色,不过端坐在龙椅上的他,脸上却有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目光炯然有神,望着恭顺的百官,睥睨之情横生。

待得几位官员汇报完日常事务后,赵顼特意轻咳一声,顿了顿,继续往下看。

百官会意过来,明白官家要发话了,顿时静声屏气,等待官家示意。

赵顼又咳了一下,最终忍不住说道:“诸位臣工,前些日子民间朝野都有呼吁朕前往泰山封禅的声音,到现在都没有停止。朝廷也议论了许久,未曾有个定论。今日就在此做最后的定议吧!”

静,整个大殿,除了静还是静。

大家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这时候,无比重要关键的时刻就要来临!

结果也将会揭晓。

沉寂过后,群臣开始反应过来,首先是之前反对封禅的御史官员,依然跳出来反对。陈辞也毫无新意,依然是列举了历史上封禅的皇帝的功绩是多么多么地大,或者有些封禅的皇帝最后沦为历史笑柄!

总之一句话,官家你要封禅,好象功绩还不够大;如果封禅,小心成为后人笑料谈资!

北宋中前期真是文臣的天堂,怎么说话都不怕得罪皇帝,而且作为言官,更不用怕皇帝把你怎么着。如果真做出明里暗里打击言官的事来,传扬出去,大家只会骂皇帝昏庸,相反,遭皇帝给小鞋穿的言官,还会一举成名,在民间士人里头留下不畏权贵的名声!

当然,至于这些言论里头是否存了很大的私心,有谁知道?又有谁在意呢?

面对这些有恃无恐的言官,之前的赵顼除了黑着脸,也实在没有法子,如果真的很生气,可以把言官的头头罢黜出去,可问题是御史中丞范纯仁与知谏院大夫邓绾一直摆出一副“沉默是金”的模样,不反对,也不赞成,就是一言不发。

所谓难堵悠悠众口就是这般为难了,可以打击一两个,可面对一大批言官,哪个有为皇帝都不敢统统拿下,除非你想留下昏庸难以容人的骂名!要知道,读书人的笔杆子,有时候比刀枪还要令人心寒!

不过这次赵顼倒是心平气和,面带笑容,非常大度地听完这些言官的话,方才开口发话:“司马相公,你觉得朕是否能去泰山封禅?”

司马光看到官家脸上的笑意,心中一动,高声说道:“如果官家能在此事上不铺张浪费,臣觉得去一次也不是大问题。”

“哦……”

众人都是大为惊奇,之前二十天,官家也问过这个当朝宰相,不过都让他打太极应付过去,没说去,也不说不行,愣是没有明确表态。如今怎么转而支持了?

难道是……

赵顼笑得更满意了:“如今国库虽然略有盈余,不过朕一向不事游幸玩乐,这个相公是了解的。就算封禅,能省的地方就省,绝不多花一个铜子。司马相公满意否?”

司马光呵呵笑道:“那臣就没什么话好说了,作为臣子,一定为陛下分忧!”

赵顼点点头:“是啊,若是每个臣子都能秉着为朕解忧的心思,那朕可就轻松咯!”笑了笑,转而又问王安石,“王参政,你呢,能封禅否?”

连司马光都同意了,作为皇帝一力扶持起来的王安石,更没有理由反对了:“臣以陛下马首是瞻,陛下认为该怎么做,臣就怎么做!”

赵顼又是满意地点头,继续发问:“范中丞,你认为呢?”

范纯仁一向与司马光呼应,也道:“臣一向都没有反对。”

“好好。”赵顼呵呵笑道,“宰相同意,也有参政同意,连御史首领都没有反对,诸位,你们说呢?”

“陛下,三思啊!”还有几个有身份的御史大声疾呼,想要官家打消主意。

这个时候,廷外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呼喊:“太皇太后懿旨!”

众人又是大惊,肃然起敬,连皇帝赵顼也从龙椅上站起来,迎接老太后的旨意。

老太监虽然中气不足,宣起旨来依然能声震整个大殿。

曹老太后在懿旨上说了很多话,说当今陛贤明智慧,才德无双,这些年把大宋江山治理得锦绣花簇,百姓安居乐业。而今朝野都呼吁陛下泰山封禅,为了宣扬赵氏顺应天命,也为了振奋民心,鼓励士气,她虽在深宫,如此好事,还是要鼎力支持!她人老了,不能劳顿去泰山,也请陛下能把她对上天的虔诚与尊敬一道带上,请天保佑赵室江山万年永昌!

旨意是很长,不过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那就是太皇太后也同意封禅泰山!

虽然早已知道太皇太后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不过此刻的赵顼依然很激动,站在大殿之上,意气风发,睥睨自盼。

之前那些反对的大臣听到太皇太后旨意后,脸色刷地白了,心若死灰,低着头,紧抿着嘴,再也说不出话来。他们之前敢理直气壮地反对,最大的依仗是太皇曹太后确实说过不同意封禅一事,如今连她老人家都改口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诸位臣工……”赵顼站在上面,大手一挥,脸色潮红,眼放精光,“朕决定了,择日封禅泰山!”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百官刷的一下,全都跪下,高声呼喊。

赵顼只感到今天是登基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时候,风风火火地走下阶梯,道:“诸位暂时放一放手头之事,准备封禅之事。天文官选好日子,礼部也要商量好封禅礼仪安排,总之不能出什么差错,一定要办得妥妥当当!”

想了想,赵顼又说:“谁跟朕去泰山,谁留守京城,这些事宜政事堂也好协调妥当,不能乱了分寸。司马相公,这些就劳你多操心了。”

“臣晓得!”司马光坚定地说,“陛下放心,自会安排好。”

“好!”赵顼哈哈大笑,“散朝,诸位忙去吧!”

众人山呼万岁,退出福宁殿去。

殿外,司马光拉住范纯仁,道:“尧夫,去老夫寒舍一趟,有事要与你商量。”

**************

之前把前面梳理了一遍,发现很多硬伤与疏漏,不过vip章节修改比较困难,要等解禁时修改发在公众章节里。

大家暂时以最近更新的内容为标准吧,以现在梳理得出的体系写下去。

晚上还更一章。感谢起点中文网订阅此书的读者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