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三百二十章 分庭抗礼

北宋仕途 第三百二十章 分庭抗礼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陛下,臣这些年身体不大好,勉强还能在翰林学士的位子上做做学问。御史中丞位高权重,责任重大,非臣所能为。再说了,臣之大哥已经是朝廷参政,若由臣做了御史中丞,于礼不合。还请陛下能原谅臣的无能。”

韩维没有犹豫多久,立刻就推辞了沈欢的好意。

他的表态,使王安石等人高兴不已。虽然韩维是韩绛的兄弟,但是却反对变法,谁知道他做了御史中丞后会怎么对付自己。特别是邓绾,更是开心得笑了出来,他也知道如果韩维要争这个位子,根本轮不到他邓某人染指!

司马光与沈欢倒是大失所望,韩维虽然看不过变法,却不想与他大哥闹翻。他虽然同情司马光一系,却也不打算使力帮忙。

赵顼点头认可韩维的说法,虽然他认为韩维很适合出任御史中丞,但是韩氏兄弟一个把持御史台,一个作为参政,确实也太过引人注目,也不利于统治。

他这些天经太皇曹太后敲打,总算能听进一些制横的言论。

示意韩维回列,扫视大殿一眼,赵顼大声问道:“诸位还有人要举荐吗?”

不少人皆是摇头。

司马光大急,顾不得礼仪,连忙给文彦博打了几个眼色。文彦博倒是镇定,假装没有看见。他是打定主意不混这趟浑水了。

赵顼见无人说话,笑了一笑,道:“邓绾!”

“臣在。”邓绾心里暗喜,低头出列。

“从今日起,朕就把御史台交给你了。”赵顼冷静地说道,“望你禀着公心,为朝廷出力。”

“臣万死不辞!”邓绾大声应道。

赵顼点了点头。

王安石又出列说道:“陛下,邓绾出任御史中丞,谏院这边还少一个知谏院。臣举荐御史李定知谏院。”

又举荐?

司马光不服气了,赶紧反驳说道:“不可,陛下,李定为御史不过一年多,算资历做不了谏院大夫。”

王安石冷笑说道:“司马相公,我皇用人,但求才能,何论资历?王某知道司马相公曾经做过谏院大夫,是道德模范,但是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与你一样吧。李定做御史以来,兢兢业业,从无过错,相信他一定能够管理好谏院!”

司马光气得胡子都吹了起来,什么叫从无过错,不就是因为他是你王安石的人吗?就因为他附和你,你就提拔他?

但是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拿眼色给沈欢,让他出面。

沈欢倒是凝神思索,“李定”的名头让他感到熟悉无比,深思了半晌,还不大肯定,难道是那位?

见沈欢也不说话,赵顼只好把李定叫了出来。

站在邓绾背后的李御使站了出来。沈欢回头看他,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脸色白皙,嘴唇稍薄,紧抿着,显得极其坚毅。

“就是他?”沈欢感觉记忆簿翻了一页,关于李定的印象慢慢浮现在脑海里。

司马光看沈欢的眼色更急了。

沈欢不为所动,瞥了李定一眼,再看看王安石,冷笑一下,心想以后再给你们好看!

打定主意,沈欢低下头,深自沉默。

司马光见状也只能暗叹这些年手中的人才越来越少了,朝中很多老臣倒是与他站在一边,但是这些老臣不是在翰林院做学问,就是其他清贵的职位,要真用来争取这些实职,又不大好用。甚至因为品阶太高,不大好要求他们屈身下任。

“那就李定吧。”赵顼感觉有点无趣,他以前讨厌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吵闹,不过沈欢回朝之后,他倒希望他们能吵起来,看看以前辩论机警的沈大才子与他岳父辩起来是怎么一副场景,毕竟王安石这些年那张嘴也算打遍朝堂无敌手了。

当然,这只是赵顼内心小小的邪恶,不能为外人所知。

李定出列谢恩,这才一脸喜气地回了原位。

与他一样一脸喜气的则是王安石等人,从今天之后,所有的言官可就都归他们管了。就算有几个不开眼的出来弹劾,却也无济于事。范纯仁那么强悍之人,身为御史中丞,这些年却也为邓绾所制不能完全把持御史台,何况邓绾现在高升一步做了中丞呢?

王安石顿时意气风发,暗地里捋了捋袖子,恨不得大干一场。

司马光就大为沮丧了,算上范纯仁丢了职位,在朝堂里他算一连失了三阵,好在沈欢足够机警,变通极快,这才让范纯仁到陕西做安抚使,没算得全军覆没。

看看沈欢,他也只能自我安慰了:他最大的成就不就是把沈欢弄回了朝廷么?

“诸位还有事要奏吗?”赵顼看看众人的脸色,淡淡地问。

王安石摇头,韩绛等人也跟着摇头。

司马光则是沉默。

“那就……”

赵顼话还没说完,沈欢出了列,朗声说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赵顼气结,有话大哥你就直说呀,不带这样消遣人的!

“说!”赵顼微微发怒。

王安石愁了,风水轮流转,刚才是他这边有事要奏,如今到了对手,该不是也要弹劾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沈子贤,你要记住你是三司使,不是御史言官呀。

司马光也有点发愣,沈欢朝堂要发话,没与他通过气。

沈欢沉静说道:“陛下,臣说的是三司衙门之事。如今朝廷形势,三司衙门要做很多事,只有曾副使一个人为臣帮忙做事,臣可能忙不过来。还请陛下再任一个三司副使,也好让臣有更宽裕的时间与精力去为陛下分担其他事务。”

沈欢句句不离为陛下分忧,赵顼听懂了,对方这是说他要做筹钱什么的,人手忙不过来,请求援助呢!

三司衙门一般有两个副使,不巧前些时候另一个副使告老还乡了——此君确实年龄到站,加上看到如今朝堂复杂,不想插一脚,免得最后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打定主意,无论别人怎么劝,在高太后垂帘那会儿,提出了致仕的请求。高太后挽留不住,只好任他走了。

此人走后,三司衙门只剩曾布一个人主持,倒也难为他了。本来那家伙走后他还庆幸,以为没人和他竞争三司使了,谁知半路杀出更猛的沈欢,半路把他快要到手的肥肉给抢走!

赵顼淡淡一笑,道:“沈三司心里一定有人选了吧?”

沈欢点头说道:“是的,陛下。臣举荐大理评事苏辙。苏大人年轻有才,成为进士也有十多年了,资历才能都足以胜任三司副使!”

苏辙?

赵顼对苏家兄弟有比较深的印象,问道:“可是苏轼的弟弟?”

“正是!”这次回答的是司马光,他抬起头来,瞥了王安石一眼,“陛下,苏家兄弟可是当年仁宗老人家钦点的进士,还对太皇太后说过‘为子孙得两相才’之语。沈三司举他为三司副使,臣觉得再适合不过了。想来同殿之臣也没有人反对吧?”

说完司马光环视大殿诸臣,很多人在他热烈的目光中低下了头。

连王安石都只能顿足暗叫失策,心里却把司马光骂开了,娘的,把仁宗与太皇太后都抬出来,谁敢反对?反对那就是对仁宗的大不敬,对太皇太后的蔑视!

这罪名连赵顼都担待不起。

人家都说是相才了,如今只是要个五品的三司副使,你也觉得他不够资格?没人敢说这句话!

司马光终于感到一阵扬眉吐气,连丢两阵,终于能够扳回一阵,也算一点补偿。三司衙门也是成为宰相的上佳场所,苏辙只要入得其中,就摆脱了现在不尴不尬的职位,一举成为大宋官场的一大潜力!

而且他与王安石不大对付,让他上位,再好不过了。

赵顼沉吟一会,笑道:“朕当然相信仁宗他老人家的眼光,既然有司马相公与沈三司替他作保,好,朕就给他一个机会,还望他不要辜负了这么多人的期望!”

“陛下圣明!”沈欢大喜不已,赶紧拜伏,“陛下隆恩,苏大人焉敢不效死以报!”

王安石大为郁闷,苏辙的才华他当然也欣赏,当年还把他拉进了制置三司条例司,谁知道没多久这家伙就猛烈抨击新法,他才忍痛把他罢黜出朝到河南做推官。两人也算有了罅隙,不大对付。

没想到对方才回京没多久,就与他的女婿打得火热,现在还成了三司副使,他日一旦得到重用,对新法来说可就大大不妙了。

最郁闷的当属三司副使曾布,这一朝堂,邓绾、李定等人都得了莫大的好处,只有他最惨,本来丢了三司使就很不高兴了,现在又来一个来头很大的三司副使与他竞争,想想都令人沮丧!

他也看出来了,沈欢回朝对于司马光来说,作用终于体现出来,以前司马光在朝堂上只有防守的份,如今在沈欢的旁敲侧击之下还有反攻的余地,甚至能与王系分庭抗礼。

形势更复杂,也更有趣了。

敲定几件事,朝堂终于散了,众臣退出大殿,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议论纷纷,直至出了宫门。

沈欢今天在三司衙门当值,回到衙门,交代下属做事,又返身进了福宁殿。

殿前没停多久,就有人来传天子的命令让他进去。

到了殿侧的御书房,沈欢一见赵顼,没待对方询问,就开口说道:“陛下,臣向您要好处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