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八十三章 杂志

北宋仕途 第八十三章 杂志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大宋治平二年五月一日,端午未到,四月芳菲已然落尽,天气日益高温,开封城总算有了暮春的暖意。这一天,开封城的文坛又轰动起来,原因无它,就是新华书馆以今科进士沈欢的名义主编了一本号称《文艺》的杂志,正式面向众人!

这是一本只有五十来页的大号册子,定价倒是不菲,足有五十文之多,但是价格止不住开封文人对它的喜欢,也止不住他们想方设法购买的**,原因就是这创刊第一期上有着当朝参知政事欧阳修的最新文章!去年年末欧阳永叔出版了他多年所作的文集,以此公在文坛的号召力,响应云集,文集也卖得红火。如今隔了半年,《文艺》上又刊载了他的新文章,让一众文人心痒难耐!

《文艺》的模式让开封的文人感到很新奇,分期连载,半月一期,固定颁行。而新华印书馆也早在半个多月前就为此书宣传造势了,因此听过的人颇多,这不,甫一上市就造成了抢购的局面,第一批五千册的数量一下子就销售一空,只能让印刷作坊加紧印刷,不然众人不满意了!

对于这种情况,幕后最大老板也是最大主编沈欢是比较满意的,看这种趋势,一期卖个一两万册是不成问题的,一个月就三万册以上,如果能固定销量,也就赚了。当初以为分期刊行价格不能太过,初步打算以三十文为价,但是这个提议让精于商贾的周季给否决了,特别是他在知道能连载欧阳修的文章时,更是叫嚣着要以百文价格定价,要不是沈欢怕造成杀鸡取卵的局面,好生劝说,还真难让这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收手!

已经把《文艺》买到手的文人们看了起来,仔细一观,发现赚大发了,除了欧阳永叔的文章外,还有当红进士沈欢的文章。第一期文艺暂时分为三部分,一是欧阳修的连载,二是沈欢的连载,接着是诗词部分,各种名家一网打尽。欧阳修的连载文章叫《五代笔札》,一开始就解释是读《五代史》收集遗漏资料所成,是为笔札,仔细一看,除了一些欧阳修的序文外,更多是史料。欧阳修毕竟是欧阳修,作起史文来也笔力雄厚,甚有大家风采!

“值了!”这是不少购买者的心声。

沈欢自杂志一上市,就让周季大肆撒人到市面上去打听消息,算是信息搜集,听得大家的满意,不禁也是得意。“文艺”的名字是他取的,虽然比较俗气,但却寄托他的愿望——文艺复兴!让这里成为中国式文艺复兴的阵地吧,文艺复兴,多么伟大的字眼,多么令人期待的呼唤!另外,杂志名的题字他找的是赵顼,看看封面上那一手飞白字,多么飘逸!而有了未来皇帝的题字,待他一登基,这个杂志也就可以鸡犬升天了,至少除了赵顼本人,别人是不敢对杂志下手的了——而作为君无戏言的皇帝,他会自打嘴巴收回题字?肯定不会,沈欢嘿嘿直笑,只要杂志不发表造反言论,今后二十年内,一般都会安全的了!

如今的《文艺》杂志编辑部就三个人,除了他,还有欧阳修极力推荐的欧阳发,在欧阳发过来报道之后,沈欢突发其想,跑到司马光府邸也把司马康给忽悠了过来,有着两个年轻有才的人帮忙打下手,他也就心安得多了,至少欧阳修的《五代史记》校勘的活都是他们完成的,沈欢也只是看了一遍加上改了个名字而已。

以笔札的形式,还真有笔记小文的意味,想必别人也不能找茬了吧。对于这本《新五代史》,沈欢花了大力气,当年学历史,当然不可能通读二十四史,只是找了些喜欢的来看而已,其中《新五代史》只是节选阅读,如今得到手稿,倒是有了看阅的兴趣,在家几天,匆匆读了一遍。

不得不说,作为唐后私修正史,它是有着自己的特色的,欧阳修个人特色跃然纸上!崇儒复古是他的政治主张,也是他修史的指导思想。

看到墨香依然留存的铅字,盯着上面刊印的流传后世的《新五代史》,沈欢也只有感慨了,虽然其中不无缺误,但是以他的学识,也只能佩服而已。欧阳修编史的笔力,就是苏轼也称赞他像司马迁,若按文采,此书也真能与《史记》比拼一下!鉴于此,沈欢根本不敢从中动手,加上有了两个金牌打工仔,看完之后甩手就扔给他们去校勘文字,每校完一卷,沈欢就交于周季,让他拿过去按规划印刷。好在如今印刷作坊里头的工艺人一年下来,技术高超了许多,器具也完备许多,又有沈欢写好的规划作指导,印刷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一本杂志若是只有一个人的文章连载,那也就完了,《五代史记》太长了点,一期只能连载一卷左右,饶是如此,若要分期印完,也需好几年!好在已有只连载一年的打算,以后就结集出版再赚一笔!

鉴于人力不足,《文艺》杂志上沈欢就开了三个版面而已,另外还有诗歌词作,这不怕没人撰写,实在不成就拉苏轼过来做枪手,当然,沈欢这个词坛才子的名号也不能浪费了!另外就是一个沈欢开的专栏了,为了连载水灾防治法子,这个给他特定的专栏一定要从一开始就打响名声。因此,这一期,沈欢发表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

此时距离他与如怡姑娘游相国寺已经快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当日的旖旎与香艳都已深埋在脑海里,自此之后,除了为杂志事务忙碌外,还要教导小莲儿学习。在相国寺里给寿康公主给讽刺认不得字之后,小莲儿从此就唠叨不已,万分讨厌这个年纪大的姐姐,当然,沈欢也没理由和她说这是公主,不能怨愤。总之她是惦记上当日大哥说要教她认字的承诺来,因此一在家,就嚷嚷着要学习认字,沈欢拗不过她,只能老老实实做起启蒙老师来。

儿童启蒙,首选《三字经》,这是沈欢趁着正版作者还没出现剽窃出来的,由司马光献予朝廷,一年来下,颁行天下,据说已经渐渐取代《千字文》、《百家姓》成为启蒙夫子的最爱,也是儿童朗朗上口的读本!既然如此,沈欢也没有不用的道理!这个时代的启蒙是比较困难的,除了要有读本,还要夫子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句读,而学生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注音与死记,若是懒笨一点,好几年没认全常用字也正常,这也是当日寿康公主说她差不多认了十年才只懂常用字而已的原因之一,因为她太调皮好动,估计学习时不怎么用功。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教导法子出了问题。

确切地说,是没有直观的注音方法,也就是后世通行的拼音!

于是乎,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都能听到小莲儿那脆生生的童音在朗诵着“aoe”之类的古怪字母与音节。而到了刊行杂志的时候,沈欢更是灵感奇来,突发其想,令印刷作坊刻制这些字符,最后,大宋版本的拼音认字法隆重登场了——发表在《文艺》杂志沈欢专栏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