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八十四章 请功

北宋仕途 第八十四章 请功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参知政事欧阳修一脸急容地在皇宫里行走着,赶往官家休憩的福宁殿,本来今日他不用到政事堂押班,一般下过早朝就可以回去了,不过与心目中的事比起来,休息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他手里紧拽着一册卷子,卷成筒状,仔细辨看,“文艺”两个大字赫然入目——正是这两天开封炒作得最热的杂志!

到福宁殿之前,急切地让寺官入内通报。他依然急得在外面来回踱步,时不时等待传呼。别以为他有着军机等国家大事要与皇帝切磋,其实他今日是请功来的。对,是请功。以欧阳修的清正廉明,他也许一生都不会亲自给自己邀功——但是今日,他却是为别人请功!

这个人是谁呢?看着手中的杂志,欧阳修既是欣慰,又是苦笑,还有着丝丝的激动。除了那个才子沈欢,估计也就没有人能鼓捣出怎么高深的东西了,也难以让他堂堂欧阳修来给他请功吧?欧阳修心里这样反问自己,这份杂志,给了他莫大的惊奇。不是为沈欢变着法子终于让他的《五代史记》能光明正大地面世,偏偏是杂志后面沈欢自己鼓捣出来的东西!

欧阳修一下子唏嘘不已,昨天是《文艺》杂志第一期正式刊行的日子,当日沈欢就让他的儿子欧阳发把一册拿回给他过目,才一翻开,看到编辑栏里亲生儿子的大名,有点欣慰了,当场夸了几句。接着扫了一眼自己被改了名字的史书,除了笑一笑,不以为意,待略过诗词栏目,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大字:《大宋字典》。

他当场愣住,仔细读来,发现一些比较奇怪的符号,再阅读起沈欢的解释,终于知道是一种所谓“拼音”的东西,是用来认识汉字的法子。里面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呢?欧阳修读得很认真。

在这里,沈欢不在场,当然不能解释一开始的用意,因此在鼓捣拼音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先是解释一些字母用意,本来拼音若是当场用语音教导那是很容易的,不过发表在杂志上,没条件面对面教育,沈欢就参考了古代切音的法子,对一些声母与韵母用汉字来反切,至少在一开头就让别人了解是这样一个读法,再接着才是给汉字注音了。

汉字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宋代,常用字加上生僻字、死字,想必不少于两万个了,若一一注音,工程浩大,沈欢就是累死也完成不了,加上他这个人对很多生僻字死字估计也念不出来,因此只能给一些简单常用字注音而已,关键是发明一个方法出来,因此在最后他又说此举只是抛砖引玉,愿广大文人志士加入这个为汉字注音的伟大行列来。

至于“大宋字典”,也不过是噱头而已,在沈欢眼里,宋代经济文化居古代中国之冠,这两样东西,繁荣得有点不像话,他是极其喜欢的,后世王朝都能鼓捣出一本《康熙字典》来,难道盛世大宋不能有一本大字典来衬托它的繁荣吗?抱着种种心思,沈欢首先把《百家姓》给注了音,里面都是一些姓氏,能认出来读出来的人比较多,也有利于让大家熟悉那些拼音字母的念法;接着是《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大多是基础常用字,注起音来也算容易,饶是如此,也就堪堪足够两期刊印而已,若是完毕,还没有所谓的“志士”加入进来帮忙注音,他也就没辙了。

好在编辑部里的欧阳发与司马康都被这些字母给震住了,一心学习,以他们的学识,只要掌握方法,也能够给更多的汉字注音的——拼音这东西,对于古人来说,古怪是古怪,但是只要掌握方法,也是容易接受的,毕竟领先这个时代数百年,算是历史的先进产物,在后世,能盛行如此大的范围与人众,也不无道理。

对于这些欧阳修是不了解的,他只知道在了解拼音的用法之后,他是震惊的,当场拍案而起,就要儿子摆驾赶往沈欢府邸,好在欧阳发以天色已晚不便打扰相劝,否则估计又有些地方要鸡飞狗跳了。不过欧阳发与沈欢相处了半个月,一直跟随处理事物,从杂志规划到审稿,再到排版与印刷,之后发行,都亲历亲为,对于要刊行的拼音字母,也大致算是了解一番了,说不上精通,不过以沈欢传授的理论,应付父亲的好奇与询问还能撑得过去。

了解之后,欧阳修不敢怠慢,翌日就拽起杂志赶往皇宫了。拼音的价值,他哪有看不出来的道理!他从小苦读,也吃过启蒙认字的苦,加上一生宦达,更是一眼能够洞穿拼音对将来教化的功用,确切地说,有了拼音,今后小孩的学习将大大缩短他们的启蒙时间,只要他们懂得拼音,只要有了注音的字,他们都能懂得了。二十多个拼音字母,就是组合起来的所谓的韵母,相对于那些几千上万的汉字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抢在别人发现这些功用之前给沈欢请功!这是欧阳修的想法,一发而不可收拾,沈欢这个年轻才子,他极其喜欢,总有提携之意,这次正好是个机会;加上如今儿子也跟着人家做事,看看杂志上编辑名列上儿子的名字,欧阳修就一阵感激,他如今年纪大了,更关注的是后辈的将来,既然对方看得起儿子,投桃报李,给他请功也不是什么希奇之事,更何况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功劳!

“欧阳大人,官家让大人进去!”有寺官出来汇报。

“哦!”欧阳修从沉思中醒来,之后整理官服,接着才跨步进去。

“欧阳参政,是否有什么大事发生,听寺官来报你急急忙忙的?”官家赵曙急着问道,生怕这个天下又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了。

“陛下,天佑我大宋呀!”欧阳修先声夺人。

“哦!”赵曙嘘了一口气,至少不是什么坏事了,之后反应过来,“天佑大宋?欧阳参政,难不成有什么喜事了?”

欧阳修也笑道:“正是喜事,臣今得一物,有了此物,臣敢说,正是大宋之福,也是天下文人之福!有了它,今后稚儿启蒙,再非难事了,陛下请想,若有一物能让一个斗字不懂的稚儿一个月之内可认字数十数百,使大宋教化天下便利不知几倍,岂不是天大的喜事么?”

“什么?”赵曙听得不是很仔细,“你说一个月可让一个一字不懂的人认字数十数百?”

“正是,陛下,臣保证,这个稚子并不是什么特别天资聪颖之人,而且记住了字,只要此物还在,也不易忘记。”欧阳修准备吊起官家的胃口再揭开谜底,也好让他对此更感兴趣。

赵曙乐了,笑道:“欧阳参政,你可不能寻朕的开心呀,别人认字,由夫子手把手教导,一年下来,也不过能记数百而已,而且不少人时间一长又忘掉了,你说一月能记上百,还不容易忘记?恐怕言词太过了吧”

难怪他会怀疑,在古代,认字只能由启蒙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教导容易之字,待用力记下后,才以各种切音之法对应这些字学会其他字,是非常麻烦与吃力的事儿,若儿童不用心,或者笨懒,容易忘记,数年估计也记不住多少常用字。看看天下百姓,大多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得,除了没有机会学习外,认字困难也是一个因素!如今听得欧阳修把认字说得像喝水一样简单,怎能不惊奇!

“臣可不敢拿陛下来开玩笑!”欧阳修赶忙请罪。

“好吧!”赵曙有点急了,“欧阳参政,既然你说有一物可以达到这个功能,想必你是发现了它吧,拿出来吧,让朕看看,是否真有这般神奇!”

欧阳修把《文艺》杂志递了上去,道:“陛下,这是三司副使沈欢与微臣犬儿欧阳发以及司马翰林之子司马康共同主持编撰刊行的册子,号为杂志,分期刊印,别有意思,臣所说之物,正为其上所载。”

“哦?”赵曙接过去,定眼一看,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映入眼帘,有点熟悉,最后反应过来,不正是颖王的笔迹么,他这个儿子……想到这里,不禁皱了一下眉头;接着才打了开来,仔细看看,却是一卷《五代笔札》,再看作者名头,“欧阳修”三个字跳了出来,疑惑地看了一下眼前的臣子,摇摇头再看下去,发现是一些列传,不禁皱眉了,道:“欧阳参政,这些文章……”

欧阳修凑过去一看,发现是自己的文章,吓了一跳,赶紧道:“陛下,这是……”

“是的!”赵曙抢着说道,“这是笔札,上面写清楚了,这个朕了解!先不说这个,欧阳参政不是说那个什么事物就在这上面吗,为何不见?”

欧阳修感激地看一眼官家,轻轻上去,没了顾忌,为他摊开杂志后半边,指着“大宋字典”几个大字,道:“陛下,臣所说事物,其实是一种法子,一种比较新颖的教人认字的法子,著者取名为‘拼音’,而其中元素是号为字母的东西,据说是外来文字,不过借来用以组合注音而已!陛下请看,这是‘李’字,这是声母……这是韵母……;这个是‘钱’字……”把《百家姓》里的几个字解释了一遍,经过了一昼夜的努力联系,欧阳修也隐隐有拼音大家的典范了。

“咦?”赵曙越听越觉得惊异,“确实比较有意思,欧阳参政……”

“陛下,颖王殿下求见!”又是一个寺官入内通报,打断了赵曙的心思。

看了一眼也是惊讶的欧阳修,赵曙叹了口气,道:“宣他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赵顼又是急冲冲地赶了进来,先给官家行了一礼才起来招呼欧阳修,“见过参政大人!”

欧阳修赶紧推脱道不敢。赵曙道:“皇儿,朕正与欧阳参政议论大事,你若是没事,可先行……”

“父皇,儿臣亦有急事一报!”赵顼听得父皇有打发他的意思,赶忙接上口说道。

“何事?”赵曙只能令他在欧阳修对面坐下。

赵顼没有坐下,反而靠了上前,脸色激动得发红了,声音都有点颤抖道:“父皇,儿臣发现一项事物,与我大宋天下有着大功用!”说着把藏在袖里的东西拿出来,是一册卷子,摊开摆了上去。

赵曙定睛一看,脱口就道:“又是《文艺》杂志!”

“啊?”欧阳修也是轻呼一声,凑上前去一看,不正是《文艺》杂志么!与他刚才献上的那本一模一样。

“怎么,父皇也见过了么?”赵顼有点摸不着头脑。

“哈哈!”赵曙把还拿在手中的杂志也摊了开来,“不正是这本东西么!这是欧阳参政献上来的,也说有奇物呢,怎么,皇儿该不会也要说这个拼音吧?”

“啊?”赵顼吃惊不已,看向欧阳修,之后也笑了起来,“原来参政大人也发现了这拼音的大功用!不错,父皇,正是这所谓的拼音!父皇请看,这是‘a’,发的是‘啊’音;还有,这是‘ie’,是‘歇’的切音……还有这些……”

赵顼有点收不住口地滔滔不绝,他极其关心沈欢这个才子的举动,发行《文艺》杂志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不关注,杂志还没上市,就让沈欢送了几册过去,一看之下,迷上了那些拼音,这几日弄懂之后,仔细思考,更是发现了他的价值,因此继欧阳修之后也赶了过来,想献于父皇,让其颁布天下,一想到此法通行天下之后天下之人皆能认些字的情景,他就激动得难以遏止。

他刚才所念的音节,正是沈欢为了书面教育所想出来的法子,毕竟只是刊印在杂志上而已,没有发音教导的可能,因此得设法让别人懂得这些拼音至少是如何发音的:他把所有字母列在前头,以切字之法规定这些读音,接着才是给汉字注音,别人遇到不懂读的音,只要回头对照多念几下,久而久之,也就熟络了。

“好了,好了!”赵曙笑着打断儿子的激动,“朕知道你所说何意,经你们一说,朕也了解这些拼音的功能了,确实有着莫大的功用!你们说,要朕怎么办?”

欧阳修闻言心喜,不客气地道:“陛下,此法是继往开来划时代的东西,著者之能,更是令人钦叹,只有厚赏,才能令天下之人看到我朝教化气象与气度!”

“哦?皇儿你的意思呢?”

赵顼答道:“父皇,有功当然要赏的!”

欧阳修又道:“颖王殿下所言不错,还请陛下赏赐此法创造者沈欢!”

“沈欢?”赵曙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才又翻开杂志,发现这些拼音前头的作者栏上“沈欢”的两个字,更愣了,呆呆地看着欧阳修,“欧阳参政,你是说,这个拼音之法,是三司副使沈欢所制?”

“正是,陛下,他是今科进士,才华横逸,常人难及,能发明出这个足以流传千古的法子来,臣也佩服极了!”

赵曙不敢相信地道:“他前些时候才弄出一本什么《数学总则》来……”

赵顼道:“父皇,这个沈欢儿臣比较熟,他的本事,不能以常人相度!”

“常人……”赵曙喃喃地说道,“太快了,真是太快了!”

“快?”欧阳修与赵顼相互对视,一时不明白官家所言之意。

赵曙反应过来,吸了一口气,平复心情,恢复了帝王之姿,淡淡地道:“欧阳参政,按你们所说,这是个天大的功劳,该如何赏赐这个沈欢呢?”

“陛下,钱财不足与教化挂钩,如此功劳,唯有高官厚禄才能以示恩宠了,杂志刊行,天下之人都受其惠及,过些时日,想来天下之人也都在张望朝廷是如何赏赐著者的,若格调低了,不足以恩惠天下!”欧阳修一直觉得让沈欢这般才华之人整日在三司与钱财打交道是一件浪费人才之举,也有伤风雅,当时想不明白官家怎么会不按照常例使其入馆阁,如今有了机会,当然想把他提拔上来。

“升官么?”赵曙反问。

“父皇,以此功劳,也该升官了!”赵顼奇怪地看了一眼欧阳修,不过他也比较看好沈欢,按惯例,在野之人若有奇物,特别是有利于教化的文人雅好之物,献予朝廷,若其有意功名,就授于官职;如今沈欢此法明眼人都知道它的功用,他本身又是官员了,示以恩宠,当然是升官。

“皇儿也是这般认为么?”赵曙有意无意地看他一眼,“那么,你们觉得该让这个沈欢到什么位置上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