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九十章 广告

北宋仕途 第九十章 广告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典永远都是经典,沈欢又一次感受了此词的魅力,不禁佩服辛弃疾的词力。此时已经六月将尽快七月,《文艺》杂志渐渐步入正轨,出了三期,前面主打依然是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后面部分是最近努力标注的拼音。由于官家的鼎力支持,拨了几个馆阁的饱学之士过来帮忙,加上欧阳发与司马康两人渐渐上手,拼音一事,却也越来越纯熟与成熟了。沈欢大多古文字都不认识,只能退下来偷懒,美其名曰“退位让贤”。

七月快来,《文艺》杂志上的拼音栏目也要换换新鲜事物了,筹划中的水灾预防手册也凭着记忆写录下来不少,只等下一期杂志刊印即可。面对这次即将到来的大水,沈欢不知道是怎么一副感情,俗话说水火无情,灾害一来,没有不死人的道理,特别是在这个物质条件与医疗技术都极度匮乏的时代,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灾害与疾病之下,他不是圣人,也不是高明的医生,估计救不了人;本来的心思是要拉司马光一把,但水灾越来越近了,他也不无紧张,毕竟怎么也是上千条人命,他身在开封,一旦亲眼看到上千条人命在自己眼前消失,对于在后世极少见到死亡景象的他来说,难以接受!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不是吗?愁归愁,越是苦闷,心情就越上复杂。这不,闲来无事的沈欢又把以前“剽窃”的诗词给兜了出来查看一番,再一次面对《青玉案》,心思又飘渺起来,眼光迷离,脑海里浮现那一夜的一抹倩影,心头轻颤。随即苦笑不已,他身体的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是该成家的时刻了。最近母亲一直在关注他的人生大事,时不时敲打,特别离谱的一直在追问上次来家门的女子身家,也就是带着小莲儿一起游相国寺的如怡姑娘。

对于这个沈欢又苦又愁,当然只能支吾,并没有透露如怡姑娘太多的信息。说到如怡姑娘,就不能不提到他筹划中的音乐改造。如怡与杨信等三人经过努力,把沈欢提供的后世音乐元素渐渐融合,虽还不娴熟,进展却一日千力,只差一些时日,便可纯熟操作了,到时又该是他出马主持的时候了!

不过,在快七月的时候,沈欢还有一件大事要主持。赚钱,永远都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沈欢也不例外。与周季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生意也越来越大,印刷作坊那边,由于周季策略得当,已经打通了前往江南等路线的商路,身具价格优势的书籍通过这几条商路,开始了销售天下的目标。当然,钱也赚得越来越多。另外大力支持的那个技术研究所,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与发展,沈欢提供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东西也开始鼓捣出来了。

其中“茶”便是一例。说到茶,不能不让沈欢特别关注,在古代,物质匮乏,而茶对人体又有特别多的好处,古人也许不懂现代的某某维生素,但是对于人体需要的东西,还是比较关注的。因此茶与盐、酒都成为这个时代的朝廷财政支柱,大多官营。沈欢现在主管朝廷盐铁等东西,清查卷宗时当然了解这些情况。因此在给周季的技术清单中,茶也是一个研究项目。

在这个时代,喝茶的方法还不是后代那样的清茶,而是掺与其他东西的烹煮,比如说姜;而茶也不是像后世的茶叶,而是磨成粉末制成团茶,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散茶出现了,不过在味道上还不够纯正,因此想念后世清茶的沈欢让那些匠人们研究“炒青”的法子。

几个月时间,还真给这些可爱又有智慧的匠人们给鼓捣出炒青来了。当时周季来汇报的时候,沈欢禁不住激动,当即跑了过去,亲自试验一番后确定与记忆中的茶差不多了,才稳住心情,兑现承诺,给发明成功的几位匠人发了奖励,每人赏钱一百贯,也相当于他们大半年的薪俸了。

对于茶,在后世,沈欢喝过,但是那些传说中的纯正名茶却没有那个福分消受,因此谈不上品茗高手,不过对于那丝苦涩又清香的幽雅之味,一直颇为喜好,多方搜集,对于茶也不陌生。这次所炒之茶,因为茶大多是官营,也只能通过官府,从茶农那里亲自购买茶叶而已,毕竟一到市面上,即是经过加工的团茶了。

当然,茶是官营,也只是说从产地到出茶的那一道程序而已,这由官府管理,卖向市场,至于市场的茶商怎么经营,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且茶与盐、酒不同,后两者说得上是战略物资,管制太多;茶的限制相对来说要宽松得多,因此沈欢二话不说,又准备与周季开始经营他们的大业了。

经营茶,莫过于垄断销路,或者生产名牌产品,这两者沈欢的条件都没有达到,也就只能引领新的喝茶方法而已。那么,经营茶楼是一个不错的项目,自己炒青,销售清茶,精研技术,走品牌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好在周季家本来是开酒楼的,对于这些经营比较熟悉,拿出钱来,在官员居住的大街附近买了一栋濒临破产的酒楼。这家酒楼因为路段颇好,年月又久,比周季家的那酒楼还要高上许多,大上几分,有三层之多,环绕一圈,倒有点圆柱的形状。要不是它的今代主人是个败家子,还真不容易拿到手。

经营地点的选择也颇为主要,对于清茶,这类东西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难以像印刷机一样垄断技术,能办大,也不外是有了个新式喝茶的名头而已,因此必须选择经营对象。喝茶是一件幽雅的事,比狎妓要有趣得多,因此沈欢准备走品位路线,把达官贵人作为经营对象,形成口碑,谋取高利润,这也是把茶楼开在官员住宅区附近的原因。

茶楼一事从六月初开始筹划准备,经过一个月的改造与装修,一切准备就绪。为了体现品位,沈欢亲自捉刀按照印象中的茶楼设计图纸。三层高的酒楼里外都改造过一番,依然是三层,不过每层都不同,外观上也装上紫檀木,耗费巨资,也要体现出古香古色又极其优雅的形象。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经营上,产品未动,广告也要先行。对于广告这事物,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多少认识,从《文艺》杂志刊行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每期一万多册的发行,可见观者甚多,但是到如今竟然还没有一个商家找上门来洽谈广告事宜,这让沈欢有点沮丧,好在还不需要卖广告来维持杂志日常事物开展,因此打算等杂志稳定下来再在上面打上招收广告的广告。

对于茶楼的广告,当然不能铺天盖地地宣传了事,一定得有策略,也要有品位。不过这难不住沈欢,如今他交游广阔,走精英路线也不是难事。因此在茶楼开张的那一天,沈欢请了一大批人来观光——欧阳修、司马光、韩绛、苏轼、苏辙、欧阳发、司马康,再加上他,无一不是在开封城里喊得上号的人物!

这些人一起出现在一家酒楼的开张仪式上,是多么壮观又震撼的场面!这是沈欢想得出来的最好的广告方式了!有这些大人物到场,还怕别人不宣传吗?只要人人交口,茶楼一事也就宣扬开去了,等于免费做了一次明星代言!

“子贤,你朋友的这家茶楼造得不错呀!”站立在沈欢旁边的司马光微笑着说道。对于沈欢这个弟子,他打心底地喜欢,知道他主意多,不会无缘无故请来这么多大人物,看看他左边,是欧阳修等人,都给沈欢以一个聚会的名义请了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帮与沈欢相熟又有名望的人,竟然都在这两天内公休,给了他一个机会!

“老师,若不是有点门道,学生也不敢请这么多人过来呀!”沈欢笑着回答,茶楼坐东面西,前面就是一大街,颇为宽敞,能容四五两马车通行经过;左右两边是些民房,再前面就是一些贵府大院了,其中不无达官贵人,其中司马光与欧阳修都住在附近;茶楼装饰也颇为讲究,木砖相间,纸窗青瓦,足有三丈之高,需要仰视才可;木是紫色居多,雕刻精美,菱角分明,大是幽雅;就是大门,也比较华丽,除了朱漆,还有金黄门环;门前两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是喜庆。至于牌匾,还用红布覆盖着,门两侧的对联也一样。

当然,向外的名义沈欢并不敢说此楼是自己家的产业,只能再由周季顶上。周季面对这么多大人物,有点紧张,还有点这个时代凡人的惧怕,远远躲着,时刻一到,甩开沈欢,径自去揭红布开张去了!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随着周季揭去门前对联与牌匾的红布,那些沈欢鼓捣出来的精美对子又一次镇住了不少人。

********************

呜呜,真是太惨了,公众章节的更新,连续两个多月,书生没有断过一天,没想到现在连续打破了,晚节不保,真是惨。过年这两天,真是太忙了,现在是新年第一次上网。今天还得忙,同学酒会很多,呜,人家都结婚了,俺还是老光棍一条,真是悲哀。书生这里过年习惯性是初五才完的,那天后应该能稳定更新了。在这里,给大家拜个迟一点的新年,祝大家能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