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 第二百八十章 断其后路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第二百八十章 断其后路

作者:火星与水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0:10:19 来源:笔趣阁

作为折中的解决方法,成祖以后、朝廷基本只把王爷们分封到内地,除了额定的几百名府兵之外不再给予藩王调动当地军队的权力,同时严格限制藩王们干涉地方的行政权和财权。

但奉天靖难、清君侧这个借口理论上还是可以用的,只是极少有藩王有这样的本钱而已。

这也是朱翊钧一直坚持把安福王带在军中的理由,有安福王在、朱翊钧才能把自己同那些纯粹的反贼区分开来,那些乡老们才会配合他搞自治会。

说到底,朱翊钧造反是为了拔掉地方士绅、拉起一支终于他个人的武装力量、为燕京的政治斗争造势,而不是真的要把南直隶打烂,这样的话名正言顺就非常重要了。

“这......我不相信安福王真的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你让安福王出来见我!”

张维贤被朱翊钧这番话说得瞠目结舌,他本能地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作为一个勋贵出身的武将、他的政治和辩论素养远不及接受帝王教育的朱翊钧,一时间根本不知该如何辩驳。

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安福王的封地在襄阳,那里的确人口稠密、经济上也称得上富庶繁华。

可襄阳被地方士绅、胥吏和文官们牢牢把持着,这些人在金钱上是不会亏待安福王的,但绝不至于伙同安福王意图造反。

而且安福王既不像成祖一样戍守边疆,在边境军队中享有巨大的声望;也不像宁王那样享有皇帝的恩宠,可以仗着皇恩组建私人卫队、插手地方行政。

安福王哪来的资本组建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叛军?还从湖广流窜到南直隶来了!

此时湖广的动乱还尚未平息,朝廷觉得一位藩王失陷简直丢尽了天家颜面,便一面下令封锁安福王失踪的消息,一面拼命催促川军和辽东军寻找安福王的踪迹,张维贤远在南直隶平叛,自然对湖广的密辛一无所知。

张维贤麾下的士兵也不禁窃窃私语起来,如果这是一场普通的叛乱,那他们自当奋勇作战,就算不幸兵败,很多人忌惮着家乡的亲人也不敢投降贼人。

但两个姓朱的争皇位可就要另当别论了,反正都是当兵吃粮、吃谁的粮不是粮?皇上还真能把自己的宗亲当作叛党给办了不成?

最后就是真打不过,八成也能混个招安糊弄过去,至于皇上日后会怎么折腾安福王?那就不是他们当兵的需要考虑的了。

这样看来,投降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朱翊钧眼角的余光瞥到西南角一面不断摇动的青蓝色旗帜,他顿时心中大定、不禁露出一抹胜利者的笑容。

“你会见到他的,不过是在本帅的战俘营里!”

剧烈的爆炸声突然从远处传来,杜宝兴提前埋在峡谷入口两侧的炸药轰然爆炸,直接将明军最后的退路堵塞起来。…

后路被断、张维贤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山崖上的义军士兵纷纷投下早已准备好的滚石和檑木。

山下的明军顿时一片大乱,士兵们不顾军官的呵斥、惊恐地四散逃开以躲避从山坡上滚下来的滚石和檑木,紧紧随其后的义军趁机发动了冲锋。

义军以每三人为一小组、三十人为一小队迅速将本就散乱的明军切割开来,在局部战场最大程度地扩大了义军的人数优势。

火枪手和弓箭手在队官的指挥下抢占制高点,对那些还敢顽抗的明军集火射击、进一步打击明军的士气。

由于操练的时间太短、这些士兵之间的配合还相当生硬,但对一片混乱的明军来说已经足够致命了,一切正在向朱翊钧预想中那样发展,战况很快就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

但此时朱翊钧的脸上没有半分笑容,因为张维贤身边的数百名士兵没有像预想中那样被滚木和巨石冲散,而是由刀盾手在前、长枪手在后,围绕着张维贤组成了紧密的圆阵。

每有滚石和檑木冲到阵前,刀盾手们便大喊着举盾顶上去、以自己的肉身朝巨石发起冲击。

人力自然不可能与滚石相抗衡,刀盾手们与滚石接触的瞬间就被撞得口吐鲜血、直接朝反方向倒飞出去。

部分倒霉的刀盾手更是直接被砸到在地、大半个身子被碾城肉酱,尚且完好的半个身子倒在血泊之中,因为死前的条件反射不住抽动、颤抖,让人远远看上一眼就遍体生寒。

但他们的牺牲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来势汹汹的滚石经此一遭声势锐减,速度不由慢了下来。

后排十几名长枪手抓住机会、一枪刺到滚石下方的泥土里,十几人合力将巨石挑开,而后将受伤的同伴拖进圆阵里,后方的士兵快速补上伤者的位置继续抵抗。

没过一会儿的工夫,圆阵外围就起码倒下了六十余名刀盾手这些强行冲击滚石的士兵无不是筋断骨折、奄奄一息地瘫倒在地上,眼看是活不成了。

虽然营兵们伤亡惨重,但他们真的用人命硬生生顶住了滚石和檑木的冲击,后续赶来的义军面对如此紧密而完整的阵型一时间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几次冲锋都被轻而易举地打退。

“这倒真

^0^

是......大大超乎了我的预料啊......”

这种凶悍顽强的防守看得朱翊钧眼角直抽,这还是明军吗?这还是大明的士兵?张维贤那小子有这等练兵的本事?

但凡朱翊钧有三万这样的勇士,努尔哈赤还算个屁啊?明年的今天他就能在日本京都册封张维贤为五星上将,让他去当日本的太上皇!

自土木堡溃败、英宗夺门之变复位以后,原本掌握着京营的勋贵们日益衰落,兵权便落到了文官们手里,而大明绝大部分文官会不会领兵、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发展到启元年间,京营内部已经被各党派渗透地跟筛子一样、彻底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战斗力无限逼近于农奴般的卫所老农。

就是这样一支已经沦为斗争工具的军队,今天居然当着他的面整了这么有血性的一手,这属实刷新了朱翊钧对京营的认知。

按理来说,明军能打、他这个做皇帝的应该高兴才是,但这份血性现在却有点坏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