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太孙 > 第639章有一件事不得不问!

我要做太孙 第639章有一件事不得不问!

作者:我要做皇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7 13:37:34 来源:笔趣阁

“见过方先生,幸会幸会!”

解缙一进入庭中,便立即躬身躬身行礼。

解缙同样是一位名士,虽说此时还称不上大儒,可也颇具名望。

因此方孝孺与他平辈相交,赶紧从椅子上起来回礼道:“太客气了,快快请坐,你怎么也来京城了?”

解缙道了谢,一边啰嗦一边说道:“之前方先生在书信中虽然常有请教,但终究难以相见,没想到今日有幸,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当日接到先生的书信,知道先生要来京城,所以我就立刻动身了,没成想还是晚了几天,呵呵呵。”

方孝孺和解缙时常在书信当中交流自己读书心得,以及对诗词歌赋,圣人文章的体会,

免不了的,有些时候也会提起朝政。

所以方孝孺便在书信中表达了他对大明出兵一事的担忧,并且提起自己要来京城的事。

寒暄几句,问候几声,便来到了正题。

解缙问道:“不知方先生这次来到京城,所为何事?”

方孝孺回答道:“就是我在书信里告诉你的,为了倭奴国使臣请求大明出兵的事……”

解缙故作一脸惊诧道:“为了这件事,先生就不远数千里之遥,带着学生没人前来京城吗?”

意识到自己的话容易让人误会,又赶紧说道:“先生忧国忧民之心,真是让在下佩服!”

“唉……”

方孝孺叹了口气道:“与他国交战,这是一件大事,我等身为读书人,不可不管,否则圣人之道岂不是被我等埋没了?”

“我也不想这么兴师动众,只是距离太远,我等的声音……恐怕庙堂之上的滚滚滚诸公难以听到,所以还是亲自前来,当面劝谏的好。”

“方先生高义!”

解缙赞道:“我大明就是要有方先生这样的刚正不阿,才能涤荡那污浊之风,扫除阿谀奉承之气!”

又拱手行礼道:“在下与先生有同样的感觉,大明岂能擅自开启国战,应该与民休息才对!在下愿唯先生马首是瞻,付其尾翼,共同劝谏!”

“好!太好了!”

方孝孺脸上露出笑容,喜道,“能有你这样的名士加入,分量又重了一倍不止!必然能够引起皇帝的重视!”

又对门口自己的学生喊道:“刘行,去把我起草的文章拿来,请春雨先生斧正!”

“是,学生遵命!”

那个学生领命之后,便找出来一份文章,捧到解缙面前,“春雨先生请看。”

解缙接到手中,客气道:“方先生太客气了,先生儒学宗师,文采高明,哪里轮得到我这个晚辈指手画脚,那岂不班门弄斧了?

能够有幸观赏一下先生的大作,领略一下先生的文笔,就是天大的恩惠了!”

打开文章,一边观看,一边不由得发出连连称赞之声。

最后说道:“先生大作,在下拜读之后实在受益匪浅!如同晨钟暮鼓一样警醒人心!如果先生不嫌弃,在下请求署名,以表敬意!”

方孝孺知道他署名就是在支持自己,所以当然非常喜悦,让自己的学生取来笔墨,解缙便在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

“陛下,这是下面的人方才呈送上来的,请陛下过目……”

谨身殿里,王忠将一份奏章放到朱允熥面前,请他观看。

朱允熥知道这份奏章定规有特别之处,否则王忠只会放在奏章堆里,哪会特意摆到自己面前。

于是拿起来观看,脸上不由得泛起了笑容。

口中称赞道,“不错不错,行文舒畅,字迹浑厚,既厚重又朴实,这与方孝孺的性格倒是非常相像!”

“嗯,文采也好,语句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不愧是名家大儒,果然与众不同啊!”

见皇帝如此夸赞,只守在一旁的张辅顿时起了好奇心,试探着道:“陛下,这份奏章是那个腐儒方孝孺写的?”

朱允熥斜眼望去,笑道:“对,怎么,你也想看看?”

张辅连连摆手道:“微臣不敢,这奏章是写给陛下的,微臣怎么能看呢,微臣只是好奇像这样的迂腐书生,还能写出什么样的精彩文章?”

“看看不就知道了!”

朱允熥说着,便将手里的奏章扔了过去。

张辅手忙脚乱的赶紧接住,一边陪着笑,一边打开观看。

虽说臣子们的奏章是写给皇帝的,可只要有皇帝的允许,其他人也能观看。

毕竟有时候皇帝为了询问朝臣们的意见,免不了要把奏章给他们瞧瞧,让他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样?写的好不好?”

朱允熥接过来王忠奉上的茶水,轻轻喝了一口,笑问道。

“额,这个……”

张辅当真是纠结无比,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快速在脑海里面翻滚了一番,

然后斟酌着说道:“回禀陛下,要说文采那没说的,人家不愧是大儒,写文章的水平微臣就是学一辈子也学不来!”

“可要说他所写的内容嘛……”

“如何?”朱允熥问道。

“微臣还是觉得他太过迂腐!简直就是腐儒一个!”

张辅又答道:“陛下,说来说去方孝孺就是反对朝廷用兵,反对出兵协助倭奴国平叛,什么手段怀柔,什么施行王道,什么宣扬教化……

这写的都是什么呀?!简直狗屁不通!只见过拿刀杀死人的,没有见过满口胡话,喷吐沫星子把人淹死的!”

又看了一眼奏章后面的署名,张辅眉头一皱道:“陛下,这个解缙也有署名……他们这是不怀好意呢!”

站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行礼道:“启禀陛下,解缙接到方孝孺的书信,也来到了京城,昨日他前去客栈拜访,这才有了联名上奏。”

朱允熥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又转向张辅问道:“那你说,他们怎么就不怀好意了?”

张辅手指着奏章道:“陛下,这不是很明显吗,天下能称得上大儒,称得上文人名士就那么几个,其中方孝孺和解缙可以说是最为有名的,

这一下子就来了两个……,还联名上奏劝谏陛下,这……这简直就是……”

说到最后,张辅不由得挠了挠头,

他能够感受到这里面的意图,可自己才疏学浅,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两位天下瞩目的大儒名士,进京联名劝谏,你听还是不听?

不听?

那你就是不听忠言的无道昏君!

他不管他们劝谏的对不对,反正人家的身份摆在那里,自然会有人跟从支持!

而且按照文人的做派,你若是不听,他们就使劲抹黑!

文章里面痛骂,诗词里面讽刺,书信里面挖苦,画作里面暗喻,

手段千奇百怪,全是他们发泄的渠道!

所以这也是古代帝王害怕文人的原因!

就拿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来说,在唐朝皇帝当中可谓是第一号贤君了,不还是被魏征压的喘不过来气?

甚至自己的一言一行,私人小事,都得受他管理!

否则你就是昏君!

皇帝若是听了呢?

那就说明他们是上奏劝谏的对!

是皇帝做错了!

所以说知错能改,也是一项美德。

可身居高位,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怎么能够给天下百姓留一个经常做错事的印象呢!

那朝廷政令还有什么威严?

百姓可能会想,这也许又错了!过段时间说不定就撤销了……

不仅是百姓,就连官员也会这么想!

自己遵从朝廷的政令,努力做了许多,可到最后朝廷又改回来了……

这不是显得自己无能吗!

时间久了,还有哪个官员会去执行政令?

必然是能拖就拖,能不办就不办!

反正还会再改嘛……

所以,这不但对皇帝的威望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就连朝政的实行,也会变得消极怠慢起来……

张辅提议道:“陛下,要不微臣带人把方孝孺还有他的门人学生,还有那个解缙都抓起来吧!把他们往大狱里一关!一了百了!省得他们再来括噪!”

朱允熥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他们抓起来砍了头都轻松容易,可你能堵住悠悠众口吗?”

张辅急得直挠头:“陛下,文人的嘴那就是骗人的鬼!什么是到他们的口中都变了样!想堵住他们的嘴可太难了!”

“哼!”

朱允熥冷哼一声道:“给你一个任务,你现在就好好想想,怎么堵住他们的嘴!然后再往他们嘴里塞一嘴马粪!”

“啊……”

张辅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愣在那里,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看着底下的王忠、李福,还有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朱允熥也道:“你们也想,谁想到了重重有赏!”

“额,是,奴婢遵命……”

几人互望一眼,脸上不由得露出了苦涩的神情。

拎刀子杀人容易,可堵人家的嘴……这太难了!

简直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尤其是大儒名士,你又不能把他们严刑拷打,又不能威逼利诱,否则人家一嚷嚷,那就是震惊朝野的丑事!

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陛下,那这份奏章该怎么办?”张辅问道。

朱允熥一笑,“朕看了就碍眼,不必还回来了,你不是欣赏方孝孺的文采吗,好好观赏吧,等欣赏够了是烧火,是用做手纸,都任凭你!”

“……”

张辅瞬间无言以对。

他本来问的意思是怎么回复,或者怎么处置方孝孺、解缙等人,

不是说奏章放哪里呀……

张辅拿着手里的奏章,顿时觉得这就是烫手山芋,扔也不是,留也不是。

晌午朱允熥去了大善殿,与朱元章一同用饭。

虽然只是几样小菜,可不知道因为是朱元章亲手种出来的,还是厨子的手艺惊人,总之让朱允熥觉得非常美味。

就连米饭都多吃了一碗!

等用过了饭,便坐在偏殿里面与朱元章一边饮着凉茶,一边闲聊了起来。

朱元章问道:“咱听说倭奴国的使臣请求你出兵了?”

“是,他们是这么请求的,还把他们本国的北海道赠送给大明,以做谢恩之用。”

“你恐怕不是为了那一座岛屿吧?即便它再大,也满足不了你的胃口!”

朱允熥坦然说道:“还是皇爷爷懂我!”

“少拍马屁!”朱元章没好气的道。

说完这话,又摇了摇头,“真不知道你哪里来那么大的戾气……”

其实朱元章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的这个孙儿所图的根本不是一座岛屿而已!

他要的是整个倭奴国!

更确切的说,他要的不是那一块土地,而是要让他们亡国灭种!

朱元章承认自己也痛恨倭奴国,因为倭寇屡次侵扰大明。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孙儿对倭奴国心里总怀着恨意,这是对其他政权所没有的……

即便是北边的蒙古三部,他也只是恼怒瓦剌鞑靼骚扰大明的行为而已,虽然他没有明说,可朱元章能感觉得到他只是想解决敌人,并没有发自内心的那种恨意!

可要说对大明的威胁,显然瓦剌鞑靼的威胁更大!

对大明的破坏骚扰也更多!

从大明立国到现在,都是如此。

是很显然的,他对倭奴国的恨意要远胜他们……

摇了摇头,朱元章道:“咱知道你是个有分寸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就兴兵动众,

虽然咱一直想不明白,可知道你定然有自己的主张,所以咱也不拦你,那你的意思去做便是了!”

“是,孙儿多谢皇爷爷……”

朱允熥心中极为感动。

因为有些事他无法解释。

总不能告诉朱元章倭奴国的人做了很多的恶事,给华夏百姓造成了多大的灾难,多么没有人性,如同禽兽吧?

总不能说自己这是防患于未然,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吧?

可即便自己没有做出任何解释,朱元章依然支持自己,甚至都没有追问自己这么做的理由……

这让他的心里如何不受感……

“不说这个了……”

朱元章挥了挥手道:“现在你是大明的皇帝,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咱不想过问……”

“可有一件事,咱不能不问!”

朱允熥见他神情这么郑重,觉得他有什么要紧的事,于是赶紧问道:“额,皇爷爷,您说的是什么事?有什么您尽管吩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