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板问世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板问世

作者:墨茗棋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45:29 来源:笔趣阁

天*天*小*说m.廖英邦之所以提到银子,并非是他市侩,而是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中国古代书院始于唐,兴于宋,而在明代则攀上了巅峰。

至于什么人才能办书院呢?当然是大明的官绅,他们有钱,有人脉,除了少数真正想要为大明培养人才的个别人外,书院完全成为了这群人操纵舆论,结党营私的工具,其中最著名的莫不如东林书院。

当时,书院最大的特点是讲学,议论朝政和政治大人物。各路所谓的大师,全靠一张嘴过活,他们坐在清风徐来的书院中肆无忌惮讽议朝政、评论官吏,只知满口喷粪,却从不去做事实。

他们远离朝堂,甚至根本没有资格进入朝堂,所以没有任何压力谈论政治,他们更不会怕朝廷追究。

若是有幸被打几个板子,他们还会以此为荣,没准儿出来后,还会说上几句,“嘿!瞧见了吗?我这是说到朝廷的痛脚了!”

东林书院重建后,渐渐有这么一群人聚集在了一起。

这群人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东林党,开启了大明的党争时代。

这不是宋应星第一次办学,其实在这之前,宋应星在担任亳州知州时,也曾办过一所类似的书院。

不过,不到一年,便以惨淡收场。

廖邦英自从见到这座占地广袤的学院,内心更是充满了忧虑。他可是知道当初亳州的书院之所以倒闭,正是因为入不敷出才倒闭。而眼前的复旦学院,规模何止是原来书院的十倍,这真的能够办下去吗?

其余人听到廖邦英的问题,罕见的没有发声,复旦学院不是官学,没有朝廷财政支持,如何长久坚持下去的确是个问题。

宋应星知道廖邦英不是故意给他泼冷水,抚了抚胡须,笑道:“钱财的问题,诸位完全不用担心,宋某已经得到永明王的承诺,殿下承诺每年会捐献一万两银子给复旦学院,足够学院的支出。”

“一万两!”

大厅两侧传来惊呼声,一万两银子绝对是一笔巨款,在座的众人谁也没想到永明王会如此大方。

廖邦英也没想到会听到这个结果,起初非常震惊,过了片刻,压下内心的波浪起伏,才疑惑道:“长庚兄,请容我多问一句,永明王为何如此支持你办学?”

廖邦英的问话,也说出了其中不少人的疑窦,大明藩王贪财如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冷不丁出来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藩王,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宋应星没有多做解释,道:“诸位,我知道你们中有人对大明宗室的一些宗藩所作所为看不惯,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人。我像诸位保证,永明王绝不此列。永明王绝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你们眼前的这座学院就是出自永明王的手笔,永明王的诚意丝毫不用怀疑。诸位可以随宋某游览一番,等诸位见识过学院的布局,就能看出永明王的用心良苦。”

“诸位,请!”

在宋应星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一片鳞次栉比房屋前,入目所及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教室。

宋应星带领众人进入一间教室,教室十分宽敞,室内摆放着整整齐齐五十张桌椅,墙上挂着名言警句。

当然了,这些布置和其他书院大同小异,与之不同的是,最前方赫然多了一块长约一丈,宽约三尺的黑色板子,显得十分惹眼。

陈弘绪一进教室就发现了这块与众不同的黑色板子,问道:“长庚兄,不知这块黑色板子是作何用?”

宋应星呵呵一笑,指着黑色板子,说道:“此物唤作黑板,乃是今后我等教学所用。”

众人听得是云山雾绕,不明所以。

原来大明如今传授课业,全部是口述,教学方法上,夫子完全采用注入式。

讲课时,夫子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夫子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夫子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夫子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

宋应星说完,从讲台上的木盒中随手抽出一根两寸长的白色粉笔,拿捏在手中,面向众人介绍道:“此物乃粉笔,可以在黑板上书写文字以及作画。”

说着,宋应星转过身,在黑板上开始笔走龙蛇般写下了“大明”二字,然后简简单单几笔勾勒出了大明疆域图。

众人在台下目不转睛盯着台上的宋应星,都是聪明之人,众人立刻明白了黑板的妙用。

“妙!妙!妙!”

有人醒悟过来,立刻拍手大赞此法,用黑板讲学比起单纯的口述显然更加的形象易懂。

陈弘绪眼中放光,跃跃欲试,快步上前,拿出一根粉笔,照着宋应星有样学样,可惜用力过猛,“咔嚓”一声,粉笔断了半截。

陈弘绪毫不在意,吸取教训,放小力气,继续用半截粉笔书写,只消片刻,一道简单的几何题跃然于黑板之上。

“哈哈!”

陈弘绪还没来得及欣赏,便听到台下传来哄笑声,“陈兄,想不到今生还能欣赏到你蒙学时写的字!”

陈弘绪下得台来,才明白过来,望着黑板上弯曲扭八的字,陈弘绪难得老脸一红。

陈弘绪的书法虽比不上当代大家,但绝对不差,可是再看他在黑板上刚写出的字,竟还不如孩童。

宋应星出来解围道:“士业不必在意,第一次用粉笔书写,这是难免的,想当初我写的字比起士业的更是不堪。

“宋兄放心,这点儿小事我如何会放在心上,”陈弘绪摆摆手,指着黑板上的几何题,兴奋道,“有了这黑板,以后讲起几何题,我再也不用担心学子们听不懂几何问题了。”

其余人也都一一上前,将这新鲜事物尝试了一遍,不大一会儿,黑板上便到处都是文字和图画,挤得满满当当。天*天*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