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 氏族志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 氏族志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0:56 来源:笔趣阁

李世民坐在桌后,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长孙淹,也不说话,气氛仿佛要凝固了般,压得长孙淹觉得喘不过气来,不得不直起上身,来抵抗这股压力。

“长孙淹,你老实告诉我,你之前所说的与所写的,是你自己所得的传承,而不是某个家族派来的?或者说就是你们长孙家?”

长孙淹吃惊的抬起头来,望着李世民有点不知所谓。李世民迎上长孙淹疑惑的目光,带着一丝探究和怀疑。

李世民从奏折中抽出他之前藏起的百家姓,在手里翻了翻,望向长孙淹,希望长孙淹能给他个解释。

望着李世民手里的《百家姓》,长孙淹才明白为何今天李世民一副阴阳怪气的了。

“陛下,您是觉得把李姓排在第四不满意?”李世民不回答,鼻孔里哼了一声。

显然,说对了,长孙淹知道是因为此,翻了翻白眼,说道:“我说陛下,你这火发得好没来由,这本《百家姓》听师傅曾说过此书成书于几十年前,大唐才成立多久,是陛下你想多了哦。再说了,把李姓放在第四位,结合前后语句,不觉得很压韵吗?”

李世民愣住了,几十年前,压韵,这个,不由得尴尬了起来。

“哼,我不管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总之,我李家必须得排在第一,我李家做为皇家,理应第一。”李世民恼羞成怒了起来。

李世民总是不知觉在长孙淹面前冒出最真实的自己,其它时间的李世民一直是冷酷,理性的。

“陛下,如果想排第一,也是可以的,重修氏族志就是,你想排第几就第几,谁让您是皇帝呢。”长孙淹知道李世民历史上曾弄过一个所谓氏族志,将世家门阀打压了一把,这时候便顺口提了出来。

氏族志?好方法,听到这个所谓的氏族志,在大唐这个时代,家国家国,家族是排在第一的。想到这里,李世民眼睛亮了起来,这倒是一个打压世家门阀的方法,要让世家门阀清楚,这个天下是谁说了算的,如果谁担敢伸手,正好自己活动活动,没事敲打下也不错。

听着李世民的自言自语,长孙淹也是觉得无语,这是典型的没事找事啊,算了,你喜欢就好。长孙淹一向认为自己是最随性的,只要不关自己家里,管他谁是氏族第一呢,自己所在的长孙家族不管李世民与世家怎么斗,都不会排得很靠后,至于贵族中的荐才是举,自己家就大哥和自己,早就有了官身,还是让别人斗去吧。甚至心里邪恶的想,有戏看了,一幕精彩大戏即将上演,我准备好板凳,准备吃食,坐等戏剧开始了。一想到这,长孙淹笑了起来。

李世民奇怪的望向长孙淹,这人是不是癔症发作了,笑得让人起鸡皮。

走上前,手指曲起向前,一个脑瓜崩敲在了长孙淹的头上,长孙淹摸了摸头,觉得好委屈,还真是伴君如伴虎啊,还是回去吧,早走为妙。

“淹儿,陪我喝酒。”李世民的话也让长孙淹要走的愿望落空了。李世民吩咐内侍请来长孙,一起与长孙淹吃次家宴。听说有姑姑一起,才放下了推辞而去的想法。

很快,长孙就来到了太极宫,长孙淹急忙见过。长孙见李旦也在,慈爱的在长孙淹的头上摸了摸,拉着长孙淹的手一起坐下。很快,德康便安排了人备好了一桌酒食,三人围桌而坐。

“淹儿,你虽小,却给大唐已经立下了几个大功,原本不打算给你升职,因为你年纪太小了,要知道出头的橹子是要不得的,所以,我压住了,你也不要想太多。”李世民怕长孙淹心里会有想法。

“陛下,其实我也知道的,对功名我并不在意,只是生在这个大唐,我爱大唐,想为大唐做点什么罢了,如何会去企求太多呢?”长孙淹第一次在人前袒露出自己的想法。

长孙望着自己的这个侄儿,仿佛是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个侄儿还有另外的一面,淡泊,也许正因淡泊而无畏,才造成自己这个侄儿的特殊。自家二郎对自己这个侄儿的看重,自己是看在眼里的,很是得李世民喜欢,也许和李旦的淡泊无争有很大关系。

“是朕想多也罢,只是想让你知道,朕不会忘记那些功臣的,适当的时间,我会加倍还封而你。”

长孙淹对此也并没有在意,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只是生在长孙家这样的家庭里,自己不得不为自己争取而已。之前所办的那些事,除了想为大唐国民做些什么之外,潜意识里无不是想在将来的夺嫡与朝堂风波中明哲保身而已,但这些现在都是不能说的。

“淹儿,你对突厥目前形势怎么看?”李世民看了眼长孙淹,决定还是考验下他。

听李世民这样问,不由得直起身子,这样问的意义,长孙淹能理会得出来。

“关于西域各国,臣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我朝必然会对突厥用兵,不单是因为其草原部族的特性,也因为其让我大唐帝国得不到休养生息,令人不堪其扰。臣认为,对待这等异族人,卧塌之旁岂由他人酣睡,我大唐近几年必有一战,战则须一战功成,将其有生力量消除,这才能保障我边境安危。”

“哦,那淹儿认为一战过后呢,如何处理之?”李世民接着问道。

“推恩令。用此法令其内乱,再派人潜至突厥境内,用间或收买等,令其不能形完整势力,分而化之。”

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是眼前一亮,之前自己并未想到这点,长孙淹的话让他茅塞顿开,这里面大有操作余地。

“那你对高丽怎么看?”李世民也来兴趣。

“高丽自视甚高,虽表面恭敬,但骨子里对大唐是敌视的,目前不算是征讨的最佳时机,目前我大唐仍需解决的是拉动内需,让大唐得到休养生息,待兵精粮足才可征讨之。”

听李世民这样问,已然明白此时的李世民已生出征高丽的心思。不过也难怪,李世民一直想要做个堪比尧舜的明君,然隋朝时杨广征高丽却损兵折将,最惨一仗竟至十万将士陷落于此,还被人用人头垒成了京观,如今仍矗立在大王城外。

长孙淹并不看好征高丽的后果,历史上三征高丽时出现的问题已说明了这点。就算要征高丽,也要等到以后。

“对于高丽,臣建议先用商夺其财,鼓励商人与其贸易,夺其民间之财补充大唐,使其国内民乱。且高丽国内门阀众多,最大的渊盖家族其实一直有反意,我大唐可静观其变,待其国内冲突四起之时,可一征而歼之,同时可令百济、新罗于后方袭扰,三方联动,方可将危险降到最低。”

长孙淹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李世民征讨高丽的心思,但还是提出一些方法,延缓李世民对高丽用兵的时间,尽量往后推,待大唐将稻米、土豆等推广开来,兵精粮足之后再行征讨。

李世民点了点头,虽然其提出的方法,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提出的建议可操作性是极大的,自己可以与辅机、玄龄等人商讨完善,倒也不失为妙计。

长孙在旁见他俩谈得差不多,在旁施筷劝吃起来。长孙淹与李世民再没有谈论相关话题,只是讲着一些日常见闻,时不时的长孙淹插些俏皮话语,一时席间笑声连绵,好不欢乐温馨。

散席后,长孙淹告辞而出,回到位于长安的国公府里。

长孙无忌回府后,长孙淹想了想,决定去见见,自己今天的谈话中有些事情的看法,需要自家老爹的帮忙解答。来到长孙无忌书房外,长孙淹敲了敲房门。

长孙无忌休憩睦喜欢在书房看点书写写字,此时长孙无忌正拿着尚书在看着。看到进来的长孙淹,长孙无忌笑了声,“怎么,我们家的大才子,今天怎么回府里了,不呆在别院了?”

面对长孙无忌的取笑之意,长孙淹不由汗颜。

“父亲大人,我就不相信父亲大人不知今天陛下找我去了太极宫之事,淹儿今天来,就是为了此事请教于父亲。”长孙淹直接开门见山相询。

长孙淹将今天因李世民相召,及后来席间的话一字不落的讲给了长孙无忌听。

长孙无忌扶须皱眉,半晌才道:“陛下征高丽之心其实已早就有之,甚至最早可追溯至秦王时期。今天与你谈起此事,为父想有两点:一是考验与你,二是有点按耐不住了,但你向陛下所提建议,是有可以操作的余地的,我想以陛下的圣明,不难知道其中的玄机,但这时想征讨高丽,不是一个好时机啊。这些我会处理的,你不用担心。”

长孙无忌对于高丽,也与长孙淹想的一样,要征,但不是现在。

“父亲,听说明年要出兵突厥?”

“是的,明年入秋后八月左右就会对突厥用兵。怎么,你是有什么想法吗?”长孙无忌听长孙淹这时候提起突厥,有点疑惑。

“父亲,我想明年对突厥用兵,淹儿想随军出征。”长孙淹说出自己的想法,目的自然是军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