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187 收粮后的处置

奸臣世家 第187 收粮后的处置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有对比自然就有伤害。所以,在事后,郑侠才发现,这一下子他可被坑惨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蔡道当初离开京城的时候,留给郑侠的一个礼物,这句童谣,无形之中对郑侠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先开始,郑侠并不太以为然,对这种小手段嗤之以鼻。可是,自洛阳之行结束后,回到汴梁城,他就猛然发现,如今他自己不但在官员中声望大减,在老百姓眼里也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伪君子。比起江湖传闻的运财童子蔡道,那就更是星光比烛火了。

洛阳府更是把他贬的一文不值。

蔡道还没有直接出手,只是在半年前留下的一个后手。在丰收之年,郑侠却自己把自己给坑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蔡道对于这件事肯定非常高兴。对于蔡确和章敦这两个大佬的政治智慧也是有了第一次最直观的感受。

运河两岸收购粮食和众多监察御史参与的常平仓收粮,大体上维持了一个月就基本上结束了。

这些任命时间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的监察御史们,其中不少人有了一个华夏史上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光荣的职称——临时工。

保守派大臣举荐的人选,其中超过九成都没有能够成功转正,除了那些新科进士以外,这些人忙碌了一场,最后连一根官毛都没有捞到。郑侠这个倒霉催的,非但自己名声在西京洛阳地区臭了大街,回京之后,又被宋神宗挂了起来,别说具体的官职了,宋神宗根本就没有再召见过他。

而变法派举荐的人选,其中只有不到一成成功的转正为正式的监察御史。这个比率其实已经很高了,毕竟监察御史的人数本身并没有定数,只是随着官家的意愿来确定。宋神宗当然不会把这么一个重要的部门全都置于变法派麾下,广开言路是大宋朝每一位皇帝的必备品质。

剩下的其他人选,有七成有了具体的官职,各个部门都有,除了个别表现突出的人选之外,其他都由吏部相关人员拟定。

其余的两成,一部分被腐蚀拉拢的,不用宋神宗处理,蔡确和章敦对于这些反骨仔深恶痛绝,就把他们全都贬到了岭南。

而那些纯粹的书呆子,有后台的被安排到京城当教谕,没有后台的全都被安置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当主簿,这也算是人尽其用了吧。

反而是蔡道得利最大,宋神宗把整个水泊梁山赐给他,当然不是封地。只是交与他临时管理,旨意上还说,不论是济州知州,或是巨野县、郓城县都不得干预这片土地的运作。不过,宋神宗也不是白白把这块地送给蔡道,他还是设置了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整个水泊梁山上面的土地,不管能不能种地,最终每年都要上交给国家两倍的赋税。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田税,还有其他苛捐杂税。为此,宋神宗还特意派了户部中属于保守派的官员前来测量整个水泊梁山的土地面积,好以此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水泊梁山是在宋朝才真正行成规模的,根据当地每年水文情况,实际土地面积还会不断的变化。所以,这位领头的保守派大臣老老实实的测量完之后,还从实际测量的结果当中,特意减了一成的征税土地面积。

不过,蔡道并没有接受对方的好意。水泊梁山实际测量的面积越大,到时候,收获的成果就更加能说明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对得起‘送财童子’这个外号。

为了感谢那些在偷袭中舍死忘生,牺牲或者伤残的禁军,蔡道还专门请旨,将伤残的禁军,以及他们的家人,还有那些丢掉性命禁军们的家属全部都都安置到了水泊梁山。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如果在没有任何兄弟,对于他们的家人无疑是一个灾难。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自从进入汴梁城之后,又有多少这样的‘伯仁’有意无意的因为他而死呢?对于这一点,蔡道自己也算不清楚。可是,他只要知道一个,就要想法设法的帮助他们或者他们的家人。

这就是蔡道这个吊丝男做人的原则。

宋神宗看到他的奏折以后,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也是无可无不可。还是童言无忌,如果蔡道今年到了十五岁的话,他自己的脑袋会不会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被砍掉,谁也说不清楚。

还好,他只有六岁。

对于这样在别人看来相当苛刻的条件,蔡道却高高兴兴地当着传旨人的面接着旨意。不是他自大,这点赋税,在他看来,仅仅凭借水泊梁山上田地里耕种的粮食就完全够了。

一个月的时间,蔡道除了在铜钱运抵之后的最初两天里,参与了几次之外,其他时间也并没有闲着。

他那时主要的任务就是酿酒,毕竟收了这么多的粮食,再将之运到汴梁城并不划算。即便水泊梁山通着运河,可是这些越收越多的粮食,如果不用来酿酒的话,又能卖谁呢?

去年,大宋国的河北地区和大辽国的南|京地区都遭遇了蝗灾,可是,今年,幽州居然和中原一样获得了极大的丰收。经过大宋国使者的观察,大辽国田里庄稼的长势居然比河北地区还要好。

所以,蔡道就安排自己从孝慈里带来的酿酒师傅和在整个运河两岸招募的工匠,在收粮的同时,一面开垦荒地,一面建立非常大的酿酒厂,铸冶厂以及酒具厂。

酿酒厂自然是酿酒,铸冶厂是利用金属铸造酿酒的工具,酒具厂是制造陶器和瓷器,用来盛纳酿好的美酒。蔡道打算酿造就是二锅头。这种酒酿造方法相对简单,口感辛辣,非常适合严寒地带的人饮用。

这就是蔡道打算在暗中实施的藏富于民计划的根本。

用美酒从大辽国换取金银,以及大量的耕牛。如果遇上寒冬,蔡道也可以把通过辽国商人把美酒卖到更远的游牧民族,换取他们的特产,以及以往被冻死的那些牛羊的尸体。冬天,北方非常寒冷,是个天然的大冰箱,如果这些东西经过及时处理的话,完全可以运送到大宋国。

这些东西可以谨献给宋神宗,让他把肉分给禁军作为新年、节日的赏赐,既能改善士兵们的体制,也能获取其他的利润,比如羊皮、牛骨之类。

借着宋神宗暗中的指令,皇储延安郡王赵佣的名头,蔡道打算三年之内在整个北方推广他的种植技术,以及养殖家禽或者牲畜的技术。

最主要的就是推广养猪的技术。因为,一旦大宋境内养猪的规模不断扩大,生猪的出栏率和长成速度就会大大提高,猪肉的价格势必也会大幅度降低。而此时,被调任到泾原路早在被贬到黄州之时,已经研制出东坡肉,大大增强了猪肉的可食用性和口感。

一旦引到普通百姓大量、经常食用猪肉,既可以增强普通百姓的体制,也可以减少百姓平日里对粮食的食用量,以及对羊肉的依赖。

失去了河套地区,以及幽云十六州,大宋本来就缺少牧场,羊的主要来源就是和辽国、西夏和吐蕃进行交易,大宋官方和百姓养殖的效率并不高。

一头猪,如果技术推广顺利的话,这就可谓是一举而三得。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蔡道将这三个工厂建立起来,可是,酿酒的这件事,他就顾不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