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190 纵论

奸臣世家 第190 纵论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副总管,你让人攻下了倭国三县之地,留下的人能够守住吗?还有,你真得就放心那些倭人吗?”

这话自然是赵佣问的,蔡道讲述的时候,他恨不能以身代之。一直呆在汴梁城里,一天到晚要背那些拗口的儒家经典,对于赵佣这个孩子还是非常煎熬的。

特别是有了蔡道和自己的弟弟赵泌这两个坏榜样在前,赵佣又如何能够甘心,只有他一个人乖乖地静得下心听那些老儒们的课,被这些老学究们摆布。

自从蔡道离京之后,赵佣借着自己是保育院总管大人的身份,隔三差五的就要到艮岳那里去巡视一番,美其名曰尽职尽责。

赵佣把问题提出来了,蔡道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有心说实话吧,生怕对方听不懂,还会因为自己嘲讽他。

宋神宗开出了蔡道的犹豫,便鼓励道:“孩子,但说无妨。”

“陛下,那贫道就直说了啊!”宋神宗既然开了口,蔡道就不再顾忌,说道:“陛下,两位殿下!

贫道也不知道那三个县究竟守不守得住,不过,那个所谓的肥前国肯定会被高木家牢牢掌控的。高木新佑卫门这个人,懦弱、没有主见,缺乏魄力,可是他恰恰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守成之主。而且,只要高木党将水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那么,即便倭国那位所谓的天皇御驾亲征,也绝对拿不下肥前国。

至于,贫道任命的那些倭国知县啦、城主啦、其中肯定会有人反水,可是,他们大多数人出身贫贱,和天皇代表的势力水火不容。先开始,即便他们想要投靠过去,本州岛上,那些一向高高再上的贵族也不会接纳他们的。可是,如果他们受挫之后,再想招降那些人,会投降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了。

我最不放心的人恰恰不是那些倭国人,而是咱们大宋朝的那些镖师们。若论武艺,他们比不上倭国那些用生命在搏杀的武士,论治政能力,他们只是镖师,接触过的人无非就是些商人或者衙门的小吏。而倭国的那些流浪武士,少部分人是家道中落的贵族,大部分人都曾经投靠过地方的豪强。还是见识过如果治理属下的百姓的。”

对于那些八闽的镖师,还有一个缺点蔡道没有说出来。他们,特别是赵大虎这个人,一贯的有奶便是娘,之前遇到好的机遇的时候,就果断抛下了自己的雇主金钱。如果不是当时蔡道急需人手,根本就不会要这些吃里爬外的人当自己的属下。

蔡道将自己离开倭国的消息刚一公布,他就把进献给蔡道的东西,大大得减少了。他们那点节操甚至还不如那个猪肉丸。

两位皇子又问了蔡道几个问题,也都得到了他相应的答复。不过,他们毕竟是孩子,问得都是一些并不太重要的问题。

最后,宋神宗问了蔡道一句话:“孩子,你带着船队到倭国,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就是去卖你家乡里那些东西吗?”

当然还有其他目的,可蔡道的实际打算并不能够完全说给宋神宗听。

蔡道故意装作思考的样子,想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才回答道:“陛下,去倭国。当然是为了贸易。大宋国在您的治下蒸蒸日上,维持整个天下运转不仅仅是田地里那点田税,更为重要的是商税。您可能不知道,福|建路那里人多地少,特别是沿海地区,基本上每个豪绅世家都会维持一定规模的船队,偷偷地到倭国或者高丽、大辽国进行贸易,获利非常丰厚。贫道带着小狄将军,就是让他看一看海上贸易究竟能有多么大的利润。”

说道这里,蔡道装作口渴,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偷眼看了一下宋神宗的脸色,这位官家的脸上并没有很明显的波动,可是,从一些小细节里面,比如宋神宗不小心把袖子里一只紧握的拳头露出来了,他这才看得出官家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清楚,可以不想继续纵容下去。

“陛下,这还只是东部和北部的贸易路线。海上运输,其实最重要的是南方的航线,我大宋国最为重要进口商品——香料就是由南方的岛屿传过来的,而且,南方的贸易一直被大食国的海上商人所掌控。贫道听说一句关于江浙地带的童谣,以往,苏常熟,天下足,变成了苏常熟,天下富。陛下,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为何?”宋神宗并没有发问,问出这个问题的是赵泌,赵佣还在那里思考,并没有被他的话牵着鼻子走。

蔡道也并不是真得在卖关子,立刻说出了自己理解的答案,道:“苏常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自唐朝安史之乱后,那里渐渐就取代了关中八百里秦川,成了天下最为重要的产粮区。隋炀帝时期建成的大运河的起始点,就是杭州,而大宋朝汴梁城之所以能够养活那么多的人口,就是苏常地区一直在给这里稳定的供应粮食。可是,如今,……”

“是不是,随着海上贸易利润的攀升,当地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豪绅或者文臣世家忽然发现,他们的土地用来种植粮食的收入,还不如种植茶叶或者桑树。因为茶叶、生丝和丝绸的价格远远高于粮食。”一直在沉思的赵佣突然出言打断了蔡道的话。

“延安郡王睿智,您这话,算是说出了贫道心中想要说出来的话。”蔡道拍了赵佣一个小小的马屁,心中也的确是有些惊讶赵佣的聪明,他自己可是穿越者,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很明白,可是赵佣只是从自己的几句话中,就能够推导出这样的结论,

他看得出来,自己赞美的话,让这个小皇储非常地受用。

“蔡道,什么是进口商品,还有,如果苏常地区不再生产粮食了,我们汴梁城里又该吃哪里的粮食啊?”就在赵佣高兴的时候,赵泌突然问道。

“嗯,第一个问题很简单,进口商品指的就是我大宋国领土之内并没有产出,或者产出极少的商品。比如,大食国商人贩卖给我们的香料,还有大辽国、西夏国和大理国贩卖给我们的各类马匹。这些东西都属于进口商品的犯愁。相对应的,还有出口商品,我大宋地大物博,还是有很多非常值钱的商品,比如说,铜钱、丝绸、瓷器和茶叶,这些都是北方那些游牧民族和大食国商人非常需要和喜爱的商品。”

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蔡道并没有朝着赵泌说话,而是,转向了宋神宗,表情严肃的说道:“至于第二个问题,陛下,两位皇子,贫道的确是有这方面的担忧。运河上游的粮食产量肯定在逐年降低,一旦那些遭遇旱涝灾害,肯定会影响到汴梁城的稳定的。这并不是件小事,您不可不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