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191 下半年种植计划1

奸臣世家 第191 下半年种植计划1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蔡道并没有朝着赵泌说话,而是,转向了宋神宗,表情严肃的说道:“至于第二个问题,陛下,两位皇子,贫道的确是有这方面的担忧。运河上游的粮食产量肯定在逐年降低,一旦那些遭遇旱涝灾害,肯定会影响到汴梁城的稳定的。这并不是件小事,您不可不察啊!”

“朕知道了。”宋神宗听完蔡道的建议,轻轻地点了点头,回答道。

“不过,您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贫道这么着急赶回来,就是想办法解决汴梁城一直都非常依赖南方粮食供应这个首要问题的。”蔡道说这话的时候,昂着小脑袋,小下巴翘着,挺着小胸脯,显得信心满满。

“哈哈哈,你有信心就好。不过,你小子之前既然立了那么多功劳,不给你点赏赐怎么能行呢?”看着蔡道那副怪样子,宋神宗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完,他便冲着石得一点了一点头。

“蔡道接旨!”石得一会意,赶忙上前,拿出旨意,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蔡道为宣节校尉,……钦此!”

还是老样子,寄禄官的官职升了,又赏赐了他金银、财宝、书籍和绸缎若干。这是蔡道从圣旨里听出来的大体内容,至于其他文绉绉的话,其中的每个字蔡道都听出来了,可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蔡道就只能把它归属于鸟语的范畴之内了。

不过,蔡道当时并不清楚那个‘宣节校尉’具体是个什么品级的寄禄官,下去后,问过给他带路的小太监才清楚,感情这个武散官还是属于八品的范畴。

宣节校尉已经是八品官职中最高等级了,这也是文官们没有反对的原因。即便宋神宗、王珪和蔡确在看好蔡道,可让一个六岁的孩子得到更高的寄禄官,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他的那些功劳如果搁在其他成年人的身上,就是加封个爵位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宋神宗也并不会因为蔡道年龄的原因,就这么抹杀掉他的功劳,这位皇帝还专门让石得一给他准备了一个功劳簿,记录下蔡道做下的事情,以及因此而得到的每一个功劳。一旦蔡道成年,这些就是蔡道升官的依据。不过,如果让蔡道知道这件事情的话,肯定会嗤之以鼻。

功劳簿能不能兑现,关键是要看宋神宗到底还能够活多长的时间。如果明天就驾崩了,高太后和司马光那群人不杀了自己就算是好的了,还提什么功劳之类的话。

这也是蔡道下定决心参与到收购粮食行动中的真正原因,高价收购粮食,当然能够让百姓获利,也能够缓和社会矛盾。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蔡道可以通过这件事,将自己那个‘运财童子’的名号传遍了整个运河两岸。虽然他是顶着赵佣的名号在做事,可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心中自然是清楚,是谁亲自出面在这丰收之年,还用非常高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粮食的。

事实上,蔡道已经做到了,而且完成的非常完美。这里面郓城县原押司,如今金乡县押司宋大诚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他最初没有想到的一个人。

积蓄上几年时间,他在民间的声望就会到达一个顶点,一旦宋神宗驾崩,保守派的大臣们就算是再恨他,也不敢像屠鸡杀狗那样将他杀了,顶多就是流放岭南,甚至是琼州岛。这对于别人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可对于蔡道来说,他还巴不得宋神宗现在就把他贬到琼州岛那里去呢!

……

听完了让人昏昏欲睡的圣旨,蔡道不敢失了礼数,连忙俯下身子三拜九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贫道蔡道谢主隆恩。”

“平身吧!”宋神宗轻轻地说道:“田里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蔡道知道宋神宗这是再问艮岳那块地,秋天里准备如何播种冬小麦的计划,这个计划他早在水泊梁山的时候,就已经拟好了。既然官家这么着急的问起来,他连忙从怀里掏出自己写的一道奏折,递给了石得一。

宋神宗接过奏折,展开一看。字数并不多,内容却非常丰富,这是他对蔡道这个孩子感到神奇的另外一个方面。

以往,在蔡道还没有入京之前,宋神宗每次看到朝中那些大臣们所写的奏折,觉得个个都是文采斐然。可自从看到蔡道所写的奏折,就猛然觉得过去看得奏折,满篇文采掩盖了其本身都是废话的事实。抽出任何一个大臣的奏折,仔细看一看,写的非常多,涉及的事物却说得很少。

而且,官职越高的官员,文采越好,废话就越多,奏折中真正想要说得问题就越少。甚至于有的大臣写的过千上万字的奏折,宋神宗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懂其中的主旨到底是什么。比如,三旨宰相老滑头王珪还算稍好一点,他的奏折满篇废话,但主旨就是一个——按照官家说得办!

这其中的意味就非常值得让这位锐意改革、削弱相权的皇帝深思了,难道这不是大臣想要独揽权利,让自己成为宋仁宗那样垂拱而治皇帝吗?

蔡道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奏折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文采可言,可是,其中的内容丰富、遣词造句言简意赅,极合顺畅,逻辑清晰。而且,他在有些地方还制作了一些表格,将一些重要的数据罗列出来,让宋神宗对于他在奏折中提到的事情,就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

作为一个曾经的小会计,这才是他真正的强项,

宋神宗在教育皇储赵佣的时候,就曾经将王珪、蔡确和蔡道的奏折给他。不用问,在喜好学习的六岁孩子,也不可能完全看得懂王珪和蔡确奏折中的意思。可蔡道每一道奏折,赵佣都能够看得明白。

宋神宗看完这道奏折,顺手就递给了旁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赵佣,并且吩咐道:“皇儿,看完之后,你必须要向这个小子提出三个问题才行!”

“诺!”赵佣答应一声,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

为了不然自己丢分,蔡道一贯是用隶书书写的,宋神宗认得,他并不奇怪,可是,没想到赵佣小小的年纪居然也能读的懂。这就是说明这位皇储大人也是一个小神童啊!

其实,赵佣之所以能够认得隶书,还是拜蔡道所赐。为了观看自己唯一能够读懂的奏折,他花了很大的力气,这才认得了不少隶书所写的字。

“为什么不在其他那些田中也播种冬小麦呢?”赵佣看完之后,立刻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也是宋神宗想问的。

“陛下,两位皇子。在北方,大部分的土地往往都是一年只能种植一季的粮食,甚至于,有的地方三年才能种两季粮食。这根本的原因在于北方水少,而且一些土地并不肥沃。皇城旁边那块地,原本不是荒地、就是宅基地,其实就是块生地,土地贫瘠,即便是上了肥料,也难以获得丰收。还会影响后年的守成。”

“那为什么种植大豆的土地就可以继续播种呢?”赵佣提出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可回答起来却要让蔡道费一些思量。

“恩……这个”果然,蔡道从绣墩上站了起来,来来回回走了两圈,这才回答道:“这个问题,贫道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这是师傅在梦中告诉我的。相较于其他农作物,凡是在种植过大豆或者苜蓿的土地上继续种植粮食的话,收成肯定会比其他的土地要高一些。至于其中的原理,贫道并不理解,师傅也没有告诉。”

真正的原因,蔡道当然知道,不就是固氮蓝菌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